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112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语言赏析之评析炼字 一、常见问法 1.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字或词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中的“”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4.“”字能否改为“”字?为什么? 5.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6.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7.“”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解题指导 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传神、言简意丰。古人强调“作诗在于炼字”,好句须要好字。一两个字用得精当,能起画龙点晴之妙,使全句乃至全篇都活起来。 “炼字”的目的在于选用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的好处:更细腻逼真地突出事物的形

2、象特征,渲染环境气氛,表现动态或使静态事物富有动感,更含蓄真切地抒发感情,等等。 常考的炼字类型一般多为动词、形容词,也有副词、名词、数词、量词、叠词等,同学们要注意这些词的作用和答题要点。 (1)动词: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因而自然成为锻炼字眼的重要对象。一首诗, 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 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即变静态美为动态美)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 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

3、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动词有时统摄全篇,突出动态、变化、气势,有时会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画面动态感,展现鲜明的意境,表现出作者的精神、气概或心情。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全诗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表现出诗人 的英雄气概。 (2)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

4、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奠定全篇豪迈的感情基调,展现出作者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抒发了词人一心报国的壮志豪情。“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不但画出了高山环抱中的城堡处境的高寒荒僻,也写出了戍边士卒怀念家乡,孤独寂寞的情怀。 (3)副词:修饰限制动词,突出事物或人物的程度、状态,使事物或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从而更为妥帖地传达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情感。如“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修

5、饰“见”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的恬淡形象,展现出他闲适的心境。又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 作者用了一个 “忽” 字, 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女主人公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人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4)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枯藤老树昏鸦”通过一系列的名词,展现出一幅天涯秋景图,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作者的羁旅苦思和寂寞之情。又如杜牧的 江南春 “水村山郭酒旗风

6、”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再如苏轼水调歌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清影”指的词人自己清冷的影子,中秋佳节,本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词人却只能与自己的影子为伴,故“清影”一词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内心孤独、苦闷的感情。 (5)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叠词在形式上富有节奏与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可以渲染氛围,展现意境,同时传递出作者独特的心绪。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春雨

7、之淅沥,想起乍暖还寒时候;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 所以, 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 形象,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中的“悠悠”属于叠词,富有音韵之美,渲染出时间的漫长久远,表现出作者绵长无穷的千古兴亡之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叠词“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 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表颜色的形容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能够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感情体验,暖色预示着

8、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等。 欣赏表颜色的词,一般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织成一副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二是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

9、率很高,特单列一条。拟声词的表达效果:一是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自然的声音,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如: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 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 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 壮志难酬的苦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睢) 参考答案: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

10、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数量词:从诗歌的角度来看,数量词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和乡土的气息,不但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反而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肥”字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写出了

11、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这种活用,化腐朽为 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解题思路 评析炼字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炼字型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要指出这个字在内容(写人、写景、情感、观点、主题等)和形式(结构、格律等)两方面的作用。因此,不能就字论字(即不能孤立地谈这个字的作用),还要将其还原到诗句中,结合诗歌的意境、主旨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锁定精妙字的三大技巧:此类字常是动词或形容词;此类字在上下句中的位置

12、相同;此类字在诗句中文质兼美。如果美在句子中,那主要是其表达效果好;如果美在全诗中,那它可能就是“诗眼”。 答题方法 (1)语境分析法。通读全诗,结合标题、作者、出处,确定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2)提关键词句法。针对提炼诗眼的题型,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抓住有概括性、提纲挈领、能够涵盖或串起全诗的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或者根据题意,筛选有效词语。 (3)结构分析法。有的词句与全诗的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该词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主旨分析法。有的词句在语境中,有揭示该诗主旨或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作用,在通读全诗、提炼主旨的基础上,分析该词句的表达效果。 (5)技

13、巧分析法。 有的词句包含修辞手法, 有的词彰显词性优势, 有的词句蕴含其他技巧,从技巧角度分析该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字不离句”,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2)(明技巧)看该字是否有特殊用法。如是否活用,是否使用修辞(拟人、比喻、双关),是否有其他表达技巧等等。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3)(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点作用)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板: (1)公式:释字义明技巧(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描景象点作用(意境或情感) (2)模板

14、:字(词)在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 在这里起到了作用(在结构上起到了的作用, 突出了主旨, 烘托了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等)。 附:初中语文古诗词炼字类试题集锦 1 分析李白 行路难 最后两句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的 “破” “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 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转”即转过的意思,低即低低地挂的意思,“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即有心事而不能

15、入睡,它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个“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它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

16、一处并进行品析。 示例一:一个“争”字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 示例二:“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示例三:“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6试说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诗句中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唐马戴落日怅望) 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 7请说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诗句中的“独”妙在何处。(温庭筠望江南) 一个“独”字,把一个

17、独守闺房盼郎归的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连女子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既写出了妇女的孤单,又写出了她的痴情。 8. 体会“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叠词的作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叠词“盈盈”写水清澈且浅的静态;叠词“脉脉”写人含情注视的动态。“盈盈”和“脉脉”,表现出静态和动态都很美,形成哀怨动人之感。 9.说说“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色彩描写的作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白映衬,色彩鲜明。在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里,映衬上一面鲜红的旗帜,使画面色彩对比鲜明强烈,同时也在冷色的基调上染上一点暖色,使冷色更冷。 10体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

18、犹”的作用。 (杜牧泊秦淮) 一个“犹”,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与“深”写出了什么景象?(杜甫春望)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画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人烟稀少的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破”、“深”二字写出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这些景物的描写中,渗透了诗人忧时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 1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两句诗中最关键的字是什么?(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

19、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1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若”好在哪里。 (曹操观沧海 ) 两个“若”字,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15.说说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色彩描写的作用。 (张志和渔歌子 ) 前两句作者调用各种颜色所表现出的那幅初春美景。烟雨中的青山,天空中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色泽鲜明而又柔和协调,气氛宁静而又充满生机。体现了作者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1

20、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可以换成“到”吗?为什么?(王安石泊船瓜洲) 作者用此句主要写江南的春天,用一“绿”字,不仅表达出春风已到江南之意,还使人仿佛看到,江南春回大地,万木萌发,到处一片碧绿,春意盎然的景象。此外,拟人化的手法,还给这春天的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 17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句中 “到” 有什么效果。 (张继 枫桥夜泊 )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到”字用得很妙,把钟声给人格化了,它似乎有情似的从远处来拜访这位孤寂的旅客。以动写静,突出了孤寂的心境。 18简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句中“冷” 的作用。(王建十五夜望月) 一

21、个“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19.体会“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毕竟”。(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 一词, 表现了诗人对西湖六月风光诱人魅力的坚信不疑的语气和特别赞赏的感情。 2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个“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使全诗的意境开阔,它写出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一个“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2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会”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

22、在哪里。 “会”是“定当”的意思,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决心。 22.杜甫春望中“白头搔更短”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搔”,即抓挠,这个词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愁绪缠绕、心绪烦乱的情态,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3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的“生”能否改成“升”字,请说说你的看法。 不能。“生”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出海上日出时的瞬息变化,将本来没有关系的“海日”与“残夜”联系起来,显得生动有趣,富有动感。而“升”显得平淡、直白。 34.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

23、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3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如将句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意思对即可) 36.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7.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 “见”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 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

24、,言之成理即可) 三、典型例题 【典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题目:说说“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诗词中词语或句子的赏析。回答古诗词中炼字的妙处,一般的答题步骤是, 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所蕴含的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接着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句子表现的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月如钩”中的“钩”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氛围;“钩”又

25、与“勾”谐音,写残月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参考答案】示例:“钩”与“勾”谐音,既描写了残月的清冷,又暗含这清冷的残月勾起了词人心中的亡国之愁,巧妙生动。 【典例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绉纱类的丝织物。 题目: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题指导】先表态好。 然后按照解题步骤解答: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诗句中

26、的具体含义“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 第二步:看该字是否有特殊用法“闹”用了通感和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闹”不仅写出了红杏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蓬勃景象,而且使人仿佛看到蜂蝶采花沾粉的热闹情景,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第四步: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传神地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闹”烘托出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用得好。“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闹”字,化静为动(明技巧), 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 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

27、、 生气蓬勃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点作用)。 【典例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题目: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解题指导】首先在诗文中找到该字,“山光物态弄春晖”,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山中阳光明媚,各种花草树木都在阳光下争奇斗俏,欣欣向荣,共同组成了这里美丽的春光。一个“弄”字赋予了山光物态以人的灵性,动态地刻画出它们的勃勃生机。 【参考答案】“弄”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典例 4】阅读下面这首

28、诗,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分析“随风潜入夜”中的“潜”字的妙处所在。 【解题指导】解答这类题可以按以下的步骤: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再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潜”字,暗示“悄悄的”,十分恰切形象,准确地传递了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突出“好雨”。 2.尾联“花重锦官城”如果改为“花繁锦官城”或“花艳锦官城”,好不好?为什么? 【解题指导】先要理解清楚这句诗的内涵:等到天亮后,去看那被雨水滋润

29、的红花丛,经雨而湿重的鲜花定会开满锦官城。从中可以知道“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沉甸甸”的意思,那么再来分析这个“重”字的好处就不难了。 【参考答案】不好。“重”是沉甸甸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繁茂的情状,因为经过了“好雨”的滋润,而“繁”“艳”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典例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题目: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 “闲敲棋子” 是一个细节描写, 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敲棋声又将灯花震落了。

30、这个“闲”字的背后, 貌似闲逸, 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 “闲敲棋子” 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写出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了约客未至的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而“忙”字则与全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故不能改。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地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 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典例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宿牛群头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题目:诗中“茁”“满”二字用得好,请作

31、简要分析。 【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炼字。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 要放在句中, 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格式:含义修辞描写的景象抒发的情感(如没有修辞手法就省去“修辞”这一点)。诗句中的“茁”为“茁壮成长”,表现了雨后蘑菇生长的旺盛;“满”字明写牧童筐中蘑菇之满,实写蘑菇之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典例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3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该字(词)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夜”和“春”本是自然现象,但作者巧妙地用上“生”“入”来修饰,就自然地将“夜”和“春”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另外这两句本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 节令中蕴含了哲理, 浑然天成, 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夜”和“春”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

33、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了哲理,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典例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颔联中,“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解题指导】 解题时要先把握诗句的意思和写法, 诗句用移动的视角来写景物的变化,“随”字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 写出视野随船只的游动而变化, 表现了景物的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写江水仿佛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表现了江水奔腾浩荡、滚滚远去的景象。 【参考答案】 “随” 字化静为动, 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

34、换、 推移, 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力透纸背,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2.品味尾联中“送”的妙处。 【参考答案】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思念之情。 【典例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偶题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幅巾: 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 称为幅巾, 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 题目: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解

35、题指导】所谓“最妙的一个字”,即指“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比如“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应注意本诗中的“堆”是用在写景句子中, 是表现景物色彩的, 可从如何表现景物的特点来分析理解, 要用评价语 “形象生动”“突出”等。 【参考答案】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典例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题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

36、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解题指导】这是一首闺怨诗,写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 “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 ,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 【参考答案】“凉”运用了双关的写法,表层的意思是写天气凉,深层的意思是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观察的角度上由床上之

37、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典例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绉纱类的丝织物。 题目:“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能否改为“浓“或“盛“?请说明理由。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要将这几个字放在诗句中作具体分析,看哪个字传达的意境更加美妙。“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

38、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评价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 【参考答案】不能改。“闹”字相比“浓”或“盛”更有意境。“闹”字显出了春天到来 之后,红杏争相开放争春的情境,将“红杏”拟人化了。而“浓”“盛”这些字的表现力就很一般,也很常见。“闹”字将无生命的杏花拟人化了,展现出了春天到来之后万物复苏的蓬勃景象。 【典例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赠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题目:请赏析首句中的“

39、萋萋”。 【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鉴赏能力。 主要从三个角度赏析, 一是 “萋萋”的基本意思,二是从形式上或修辞方法角度理解运用“萋萋”这个词的作用,三是对诗或作者的情感影响。 【参考答案】“萋萋”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典例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题目:“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在很多版本

40、中写作“照”,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 本题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析作答。 比如回答 “明”字比较好,“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清晨刚上路时的景色。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且一个“明”字,还表达出雪白的枳花将驿墙也照亮之意。又如回答“照”字比较好,一方面,它与“明”一样写出了积花颜色的雪白;另一方面,它比“明”字更富有动感,能够形象地表现枳花映亮驿墙,强调了枳花颜色之白。 【参考答案】(示例)“明”字比较好。“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 之意。一个“明”字,将枳花的雪白突显了出来,也将枳花照

41、亮驿墙的景象描绘了出来,突出了行之“早”。 【典例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反对和议、触忤秦桧而落职失势。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题目:“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网”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的含义,还要注意分析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小雨丝丝欲网春”的意思是丝丝小雨,相互交织,像是一张大网

42、要将春天网住。作者将丝丝小雨想象成用丝织成的网,进而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非常生动、新奇。 【参考答案】“网”是“用网捕捉”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新奇,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情感。 【典例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题目:请你赏析本诗颔

43、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运用的妙处的赏析。赏析词语,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和它在语境中被赋予的特殊意义,然后结合其所运用的手法具体分析。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是对诗人的政治遭遇的容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 确有六千里之远,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另外,“一身”与“万死”的对比,写出了诗人孤身而多难的处境:“六千里”与“十二年”,则分别从空间、时间两方面来说明了自己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的现实。 【参考答案】“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出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

44、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 四、对点演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大概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 题目: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炼字。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指出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惹”是“招引”的意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从中可以看出因为春日把恨引长,诗人生出度日如

45、年之感。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用字就更有深意。据此总结回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让自己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二:“惹”是“招引”的意思,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让自己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46、绿杨阴里白沙堤。 题目:颈联中加点的“渐”和“才”运用得非常恰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副词或形容词,赏析时要结合诗意来体会其表达效果。颈联两句诗的意思是“纷繁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盖过马蹄”。“渐”字和“才”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春花刚开,小草初发的初春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到这种景象后的欣喜之情。 【参考答案】“渐”,逐渐,慢慢地。“才”,刚刚。“渐”和“才”准确地写出了春花已开而尚未盛放,小草萌发刚好遮住马蹄的景象,生动贴切地描写出初春时节花草的情状,表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三)阅读

47、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题目: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炼字。 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本诗是诗人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这个“寒”字在句内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 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而感觉到的身体的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 是心情之寒。 【参考答案】“寒”在此诗中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身体的寒冷,而是在

48、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一个“寒”字烘托出一片离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题目:赏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三秦,也就是京城。同时也点明了友人要去的地点是五津,也就是蜀地。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参考答案】 “望” 字跨越

49、时空, 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 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的乐观积极态度做铺垫。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注】杜曲:可理解为美酒。 题目:赏析“断肠烟柳一丝丝”中“断肠”一词的妙处。 【解析】此题考查炼字,炼字题答题步骤:体悟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想想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 【参考答案】断肠,形容极度悲痛。这句话的意思是仿佛心肠被撕扯成片片柳叶,运

50、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这两字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钟” 字用拟人手法, 将大自然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割”字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 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高峻挺拔、遮天蔽日的形象。 2.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会当”和“凌”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会当”的意思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