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3)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310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理位置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南 亚 次大 陆 指的是喜 马 拉雅山以南的地区)气候 类 型 极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 水文 印度河、恒河,土壤肥沃,河水丰沛 一 .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 地理范围: 古印度文明: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地(喜马拉雅山以南)先:达罗毗荼人创造的 哈拉帕文化后:前 1500年后入侵 的雅利安人,创造 古印度文化哈拉帕谷仓遗址哈拉帕残留的土墙 哈拉帕的内城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 “ 种姓制度 ” 。婆

2、罗门嘴手腿脚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婆罗门 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 目的 是什么?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种姓 制度内容等级种族 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一 雅利安人二三四 印度土著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祭司贵族国王官吏武士商人、农民、手工业者土著居民、奴隶掌管 祭祀,精神统治者掌管世俗军政大权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是社会基础和支柱从事农业、下等手工业匠人、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社会权利有限“贱民 ”,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 凌辱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请根据 种姓制度 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级?从事 农业 、畜牧 业 、手工 业 、商 业为 主从事宗教事 务从事 农 、

3、牧、 渔 、养猪 业 以及其他 职业 。从事国家 军 事、行政事 务 。吠 舍婆罗门首陀罗刹帝利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首陀罗 Sudra吠舍 Vaisya刹帝利Ksatriya婆罗门Brahman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种姓制度的特点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激化 了社会矛盾。佛教产生背景1.背景:2.创始人:3.主要教义:4.佛教经典:5.兴盛:6.外传:公元前 6世纪 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思潮随之兴起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 “佛 ”、 “释迦牟尼 ” 众生平等 “四缔 ”、摒弃欲望,刻苦修行,达

4、到涅槃“大藏经 ”、分为经、律、论前 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南传 北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 “业报轮回 ”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 ,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但佛教并不主张取消种姓,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也是认可的。读一读苦谛: 一切皆苦 集谛: 苦必有因 灭谛: 苦能灭寂 道谛: 灭寂有道佛教的四谛:麻痹广大群众从事积极斗争,维护其统治。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 “ 释迦牟尼 ” ,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

5、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 “ 佛陀 ”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释迦牟尼乔达摩 悉达多降生人间图佛教的产生佛教的产生佛教 诞 生后是怎么 应对 激烈的社会矛盾和百姓生活的苦 难 ?佛教的教 义a、 佛教宣 扬 “ 众生平等 ” ,反 对 婆 罗门 的等 级 制度( 针对 社会矛盾激化 ) 。b、 它 认为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 灭 欲望,忍耐 顺 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 “ 极 乐 世界 ” 。( 针对 百姓生活苦 难 )佛陀说法 佛陀坐像佛教的产生佛教的

6、产生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六年菩 提 树佛教的产生佛教的产生古代印度 (公元前 3世纪)中亚中国(公元前 1世纪)东南亚朝鲜日本佛教的传播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 拉萨布达拉宫阿拉伯数字 是古代 印度人 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既然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 ”,反对等级制度,为什么身为统治阶级的阿育王还要宣扬和传播佛教?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 ”这一主张表面上是要反对古印度的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佛教许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平等,而 不是现实世界的平等;她用来世的幸福来安慰今生不幸的人;它要求人们服从统治阶

7、级的压迫和剥削,要忍耐顺从,不要反抗,这对刹帝利种姓有利。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 无忧王 ” 。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 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 15万人,被杀的有 10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 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华师大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