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104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分) 1 (2 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摇曳 狭隘(y) 惊慌失错 怪诞不经(dn) B安祥 鄙薄(bo) 花团锦簇 刨根问底(po) C安慰 坍塌(tn) 翻来复去 拈轻怕重(zhn) D妖娆 蜷伏(qun) 眼花缭乱 间不容发(jin) 2 (2 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后,任华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南京,总是见异思迁,难做决定。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2、C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D现在很多实体店被网上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逼得走投无路。 3 (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城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有时候,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和蝈蝈的身影。 D通过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大火持续肆虐,使得澳洲考拉面临功能性灭绝。 4 (2 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

3、,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改变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如驰骋“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迷意乱,空手而归。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而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A B C D 5 (2 分)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王丽对江华说: “我从小芳那儿借的西游记还没有看完,麻烦你代我感谢小芳并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给她。 ”第二天,江华见到了小芳,对小芳说: “_” A

4、小芳,王丽让我代她感谢你,并告诉你,叫你别着急,她会抓紧看完从你这儿借的西游记 ,明天一定还你。 B喂,你别催王丽催得这么急,王丽说了,后天看完你借她的西游记 ,一定还给你,知道吗? C小芳,王丽让我告诉你,叫你别着急,她会抓紧看完从你这儿借的西游记 ,后天一定还你。 D小芳,王丽让我首先感谢你,然后告诉你要与人为善,别这么小气,她看完西游记一定还给你!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分) 6 (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释流人:离开家乡,流浪外地的人。水调子:指水调歌

5、这首乐曲,曲调哀切。这首诗大约写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1)下列诗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了相似的手法来借景渲染孤独凄清氛围的一项是 A.孤舟微月对枫林 B.分付鸣筝与客心 C.岭色千重万重雨 D.断弦收与泪痕深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是在江边听“流人”弹奏水调子的。 B.“客心”是指诗人被贬职时的心情。 C.由第三句看来,诗人所去之处山岭层层路途遥远。 D.“泪痕深”表明“流人”表演得太好了,以至于让诗人高兴地感动地流泪了。 7 (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

6、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 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土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矣。 (摘自聊斋志异卷六 ) 【注释】欻(x) :忽然。诸:之于。蚤:同“早” ,早上。昧爽:黎明。逡巡:小心谨慎。罹:遭遇祸患。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屠人/货肉归 B.瞰/担上肉 C.昧爽/往取肉 D.见狼口/中含肉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货 乃 缘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7、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选文中的狼与课文狼中的两狼,有何异同? 8 (8 分)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1)遥怜故园菊, 。 (2) ,一夜征人尽望乡。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4)学而不思则罔, 。 (5) ,切问而近思。 (6) ,小桥流水人家。 (7) ,江春入旧年。 (8)水何澹澹, 。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0 分)分) 9 (1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谁关注你的背影 孙道荣 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

8、后面。 上了车,母亲忽然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每天都要伏案头十个小时。他点点头,没关系的。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父亲去世 8 年多了。记忆中的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躺在病床上,蜷缩成一团,干瘦,脸色蜡黄,了无生气。但只要子女来到病榻前看望他,他就会强撑着坐起来,面带笑容。父亲的背影,他还真记不大清了。 父亲的背影,到底是怎样的?他一边开车,一边努力四忆。看了一眼后视镜,他与母亲的目光碰到了一起,母亲一直在盯着他看,盯着他的背影看。 他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 人到中年,他发

9、觉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时常怀旧,多愁善感了。 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背影,是儿子的。 那是去年秋天,他和妻子一起,送儿子去成都上大学,在学校门口,儿子转身向校园走去。一辆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来了,他喊妻子赶紧上车,妻子却一动不动,他循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的背影,瘦削,高大。公交车开走了。他和妻子一直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尽头的拐弯处。儿子没有回头。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杆似的。 儿子不会知道,妈妈和爸爸一直在他的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 从蹒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那天开始,他和妻子就习惯了他的背影。儿子学步了,他小心翼翼

10、地跟在儿子的身后,随时张开双臂;儿子会跑步了,他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儿子上学了,他目送儿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才放心地离开;儿子高考时,他答应不送孩子,以免给他造成精神压力。可走出家门,他和妻子就走到窗前,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了。 他知道,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留给他和妻子的,将是更多的背影。就他像自己,总是把背影留给了父母双亲。 车开到小区外。他打开车门,搀扶母亲下车。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了母亲的后面。母亲 70 多岁了,腰板还不错,但步履已经蹒跚,迈着碎步。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突然回头。他揉揉眼睛,加快了脚步,和母亲并肩,缓缓向家走去。 有时候,人生需要回一回头。回头,你就会看见,默默地

11、注视着你背影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深爱着你的人。 (1)选文题为“谁关注你的背影” ,请概括文中主要叙写了谁关注谁的背影,并说说这些背影分别是怎样的。 (2)联系全文,你认为文中第至 段内容属于哪一种叙述?这样叙述有什么作用? (3)简要品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10 (14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奔跑的伤 包利民 小时候特别愿意和伙伴们一起玩儿古代战争的游戏,拿着自制的武器,满村子奔跑。那时每天听收音机的评书, 三国演义)什么的,对于那些大将纵马驰骋沙场的情景神往不已。邻家倒是有一匹小白马,可是大人不

12、让骑着玩,这让我们的战争少了许多乐趣。 有一天在我家院子里正玩儿着,家里的几头猪饿了,嗷嗷叫着跑出来求食。我们立刻眼前一亮,猪很大,可以骑猪打仗啊!我们曾试过骑狗,只是狗太不强壮,而且不老实,所以也就放弃了,于是纷纷扑向猪。猪远没有狗灵活,我抢到了那头最大的白猪,骑上去,它很强壮,居然驮得动我。回手一拍猪屁股,嘴里喊着“驾” ,没想到猪的动作太快太灵活,一下子蹿了出去,把我甩在了地上。 看来古人驯烈马,我今天也得驯猪,让它服了才能乖乖认主。于是跑过去,把猪抓住,再次骑了上去。四处一看,有的伙伴还在四处抓猪,猪们嚎叫着满院乱蹿,有的已经骑在猪背上,有的被猪掀翻在地,一时乱哄哄。我紧紧拽住猪耳朵,

13、它受了惊一般猛跑,速度极快,吓得我伏着身子,最后还是被甩了下来。正吵闹得欢,父亲从屋里出来一声大喝,立刻,人猪皆逃。 我从地上爬起来时,伙伴们都没了影儿,猪们也大多跑了,只有一头猪似乎跑不动了,瘫在那儿哼哼着。父亲走到近前,轻踢了那头猪两脚,它只是屁股坐在地上,两条前腿立起,用力向前拖着后半个身子走。这头猪看来是“掉腰子”了,也就是胯部或者腰部关节脱臼。我一时有些害怕,知道闯了祸,想偷偷溜走,却发现伙伴们都在墙头外探头探脑地看着。 父亲拿起一条鞭子,我吓了一跳,伙伴们也都把头瞬间缩了回去。只是父亲并没有走向我,他拿着鞭子直奔那头猪,用力抽在猪身上。我惊呆了,伙伴们也在墙头上睁大了眼睛。父亲用力

14、地抽着,猪惨叫着。用力向前爬,随着一鞭一鞭地落下,它也越爬越快。父亲撵着它打,它两条前腿用力跑,后腿也拼命蹬着,跑着跑着,它忽然就站了起来,然后很快地跑没影儿了。 然后,父亲告诉我们,猪掉了腰子,就得强迫它用力跑,它的力气用到极限,跑到一定速度,它的关节便一下子就归位了。否则用人推拿什么的,太费劲儿,而且还不一定弄得好。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个办法,非常实用有效。我们听得新奇,连伙伴们也都不知不觉重又回到了院子里。 后来在世事的风尘里辗转,也曾经历了太多挫折,受过太多伤,那是多少安慰也治愈不了的。只能逼着自己不停地向前奔走,因为越是停下来,越是闲下来,就会越痛。就这样不停地走,走着走着,伤就好了

15、。所以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强迫自己,要对自己残忍一些,只有梦想会让我们忘了痛苦,只有长路能治愈我们的悲伤。 最好的朋友,曾经当过多年的猎人,他经常给我讲山林里的事,那是一个我不曾了解的神奇世界,常常神游其中,流连忘返。有一次说了一件事,他们曾多次捕捉到小野猪,他发现小野猪的屁股上密布着疤痕。他感到很好奇,就想弄明白这些疤痕到底是怎么来的。我听了也是猜测不出,在成年野猪的保护之下,小野猪怎么还会受伤呢? 以后他就留意观察,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野猪群经常在山里奔跑,或为了觅食生存,或为了躲避危险。小野猪便在野猪群里跟着一起跑,它们太小,经常会跌倒,会跟不上,会停下。可是大野猪丝毫不娇惯

16、它们, 每当它们停下, 公野猪就用尖尖的獠牙挑它们的屁股, 逼迫它们继续奔跑。 小野猪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受伤中努力奔跑,奔跑成体质强健的大野猪。 或许,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爱吧,在这里不说爱的问题,在我们的成长和生活中,有谁没有受过伤呢?很多的时候,也是伤痛给了我们力量,被迫也好,挣扎也好,才使得我们在长长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走到伤愈,走到疤痕成了花朵,走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远方。 (选自辽沈晚报2020 年 5 月 13 日) (1)选文以“奔跑的伤”为题,有什么妙用? (2)从内容看,选文写了哪两件令我难忘的事?请补充完成。 小时候看: 长大后听: (3)结合文末划横线的句子,谈谈你对歌词“不经历

17、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理解。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简要谈谈。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分) 11 (6 分)综合性学习。 某班拟开展“走进朝花夕拾 ”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走进朝花夕拾 ,写一段文字与同学们做阅读活动交流,120 字左右。 专题一:童年 专题二:成长 12 (50 分)写作 “牛人”因为很厉害,所以牛气冲天; “牛人”因敢闯敢拼,所以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牛人”因着牛脾气,所以有着撞了“南墙”的执着 请以“大家好,我是个牛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8、。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 550 字。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分) 1 (2 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摇曳 狭隘(y) 惊慌失错 怪诞不经(dn) B安祥 鄙薄(bo) 花团锦簇 刨根问底(po) C安慰 坍塌(tn) 翻来复去 拈轻怕重(zhn) D妖娆 蜷伏(qun) 眼花缭乱 间不容发(jin) 【解答】A.有误, “狭隘”的“隘”应读作“i” “惊慌失错”的“错”应写作“措” 。 B.有误, “鄙薄”的“薄”应读作“b” 。 C.有误, “翻来复去”的“复”应写作“覆” ;

19、“拈轻怕重”的“拈”应读作“nin” 。 D.正确。 故选:D。 2 (2 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后,任华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南京,总是见异思迁,难做决定。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D现在很多实体店被网上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逼得走投无路。 【解答】 A.使用不当, “见异思迁” 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改变原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 与原句语境不合; BCD.使用恰当。 故选:A。 3 (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城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

20、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有时候,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和蝈蝈的身影。 D通过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大火持续肆虐,使得澳洲考拉面临功能性灭绝。 【解答】A.有误,逻辑顺序有误,应改为:许多城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B.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应改为:有时候,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 D.有误,缺少主语,应改为: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大火持续肆虐,使得澳洲考拉面临功能性灭绝。 故选:B。 4 (2 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

21、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改变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如驰骋“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迷意乱,空手而归。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而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A B C D 【解答】这段的中心是: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句紧承句,句讲读书的作用;句中提到的“少读如果彻底”

22、是承接句;句是说“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应排在第五;剩下的句毋容置疑地应排第最后。据此分析,题干六句话排序为,与选项 C 吻合。 故选:C。 5 (2 分)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王丽对江华说: “我从小芳那儿借的西游记还没有看完,麻烦你代我感谢小芳并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给她。 ”第二天,江华见到了小芳,对小芳说: “_” A小芳,王丽让我代她感谢你,并告诉你,叫你别着急,她会抓紧看完从你这儿借的西游记 ,明天一定还你。 B喂,你别催王丽催得这么急,王丽说了,后天看完你借她的西游记 ,一定还给你,知道吗? C小芳,王丽让我告诉你,叫你别着急,她会抓紧看完从你

23、这儿借的西游记 ,后天一定还你。 D小芳,王丽让我首先感谢你,然后告诉你要与人为善,别这么小气,她看完西游记一定还给你! 【解答】A.得体。 B.不得体,不够礼貌,遗漏要点“感谢” ,改变事实,搞错还书时间。 C.不得体,遗漏要点“感谢” ,并改变事实,将还书时间搞错了。 D.“然后告诉你要与人为善,别这么小气”转述改变事实,并遗漏还书时间。 故选:A。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分) 6 (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释流人:离开家乡,流浪外地的人。水调子:指水调歌

24、这首乐曲,曲调哀切。这首诗大约写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1)下列诗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了相似的手法来借景渲染孤独凄清氛围的一项是 A A.孤舟微月对枫林 B.分付鸣筝与客心 C.岭色千重万重雨 D.断弦收与泪痕深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人是在江边听“流人”弹奏水调子的。 B.“客心”是指诗人被贬职时的心情。 C.由第三句看来,诗人所去之处山岭层层路途遥远。 D.“泪痕深”表明“流人”表演得太好了,以至于让诗人高兴地感动地流泪了。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情感的把握能力。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 “孤舟、微月”描绘了江面上一

25、叶孤舟,月光微明的景象,营造出孤寂的氛围,奠定了悲伤、伤感的感情基调; “枫林”暗示了秋天,让人心生凉意,惆怅不已; “孤舟微月对枫林” ,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气氛。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ABC.正确; D.有误,流落江湖的艺人,弹奏曲调哀切的水调子 ,诗人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故选:D。 答案: (1)A (2)D 译文: 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突然,筝弦断了,乐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

26、,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断之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7 (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 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土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矣。 (摘自聊斋志异卷六 ) 【注释】欻(x) :忽然。诸:之于。蚤:同“早” ,早上。昧爽:黎明。逡巡:小心谨慎。罹:

27、遭遇祸患。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有屠人/货肉归 B.瞰/担上肉 C.昧爽/往取肉 D.见狼口/中含肉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货 卖。 乃 于是,就。 缘 沿着,顺着。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选文中的狼与课文狼中的两狼,有何异同?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ABC.正确。 D.有误,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据此断句为:见狼/口中含肉。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

28、理解。 句意: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货:卖; 句意:狼于是停下来。乃:于是,就。 句意: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缘:沿着,顺着。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重点词:欲,想要。姑,姑且。蚤,同“早” ,早晨。句意为: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重点词:革,皮。昂,贵。直,同“值” ,价值。句意为:当时狼皮价格昂贵, (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屠夫(得到狼皮)就发了一笔小财。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狼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狼得了骨头并不满足,还一直跟着屠户,可见狼的贪婪

29、;由“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狼的狡猾。由本文中“似甚垂涎” “及走,又从之” “网良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等句子可知,狼很贪婪,总想吃屠户卖的肉,最终遭遇了祸患;从“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中可知,表现了狼的贪婪、愚蠢。 答案: (1)D (2)卖 于是,就 沿着,顺着 (3)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当时狼皮价格昂贵, (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屠夫(得到狼皮)就发了一笔小财。 (4)相同点:都是描写狼的贪婪。不同点:甲文主要通过写两只狼声东击西的行为表现狼的狡猾;乙文主要通过写狼为了吃肉被吊死在树上表现了狼的愚蠢。

30、 8 (8 分)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1)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2)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4)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5)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6)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7)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8)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 【解答】 (1)应傍战场开(注意“傍”的书写) (2)不知何处吹芦管(注意“芦”的书写) (3)思君不见下渝州(注意“渝州”的书写) (4)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 (5)博学而笃志(注意“笃”的书写) (6)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的书写)

31、(7)海日生残夜 (8)山岛竦峙(注意“竦” “峙”的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0 分)分) 9 (1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谁关注你的背影 孙道荣 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后面。 上了车,母亲忽然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每天都要伏案头十个小时。他点点头,没关系的。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父亲去世 8 年多了。记忆中的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躺在病床上,蜷缩成

32、一团,干瘦,脸色蜡黄,了无生气。但只要子女来到病榻前看望他,他就会强撑着坐起来,面带笑容。父亲的背影,他还真记不大清了。 父亲的背影,到底是怎样的?他一边开车,一边努力四忆。看了一眼后视镜,他与母亲的目光碰到了一起,母亲一直在盯着他看,盯着他的背影看。 他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 人到中年,他发觉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时常怀旧,多愁善感了。 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背影,是儿子的。 那是去年秋天,他和妻子一起,送儿子去成都上大学,在学校门口,儿子转身向校园走去。一辆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来了,他喊妻子赶紧上车,妻子却一动不动,他循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的背影,瘦削,高大。公交

33、车开走了。他和妻子一直目送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尽头的拐弯处。儿子没有回头。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杆似的。 儿子不会知道,妈妈和爸爸一直在他的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 从蹒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那天开始,他和妻子就习惯了他的背影。儿子学步了,他小心翼翼地跟在儿子的身后,随时张开双臂;儿子会跑步了,他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儿子上学了,他目送儿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才放心地离开;儿子高考时,他答应不送孩子,以免给他造成精神压力。可走出家门,他和妻子就走到窗前,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了。 他知道,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留给他和妻子的,将是更多的背影。就他像自己,

34、总是把背影留给了父母双亲。 车开到小区外。他打开车门,搀扶母亲下车。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了母亲的后面。母亲 70 多岁了,腰板还不错,但步履已经蹒跚,迈着碎步。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突然回头。他揉揉眼睛,加快了脚步,和母亲并肩,缓缓向家走去。 有时候,人生需要回一回头。回头,你就会看见,默默地注视着你背影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深爱着你的人。 (1)选文题为“谁关注你的背影” ,请概括文中主要叙写了谁关注谁的背影,并说说这些背影分别是怎样的。 (2)联系全文,你认为文中第至 段内容属于哪一种叙述?这样叙述有什么作用? (3)简要品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莫怀

35、戚的散步一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背影,是儿子的”可知叙写了儿子的背影,特点根据“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杆似的”概括;根据“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了母亲的后面。母亲 70 多岁了,腰板还不错,但步履已经蹒跚,迈着碎步。母亲真的老了”可知叙写了母亲的背影,根据“腰板还不错,但步履已经蹒跚,迈着碎步”可概括背影特点;根据“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后面”可知写了“我”的背影,特点根据“上了车,母亲忽然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记

36、叙顺序。文章先写接母亲,由母亲的话想到自己对父亲关注的很少,从而引出对儿子背影的回忆,然后写车到家了,他故意走在母亲的后面,关注母亲的背影,可见记叙的顺序是插叙。将“我”关注儿子的背影,对母亲关注“我”的背影起一个衬托作用。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把儿子的背比作“电线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的高大和瘦削的形象,同时从情感上表现出作为一个母亲,妻子对儿子的心疼。 (4)本题考查分析主旨。 散步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 ,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

37、子” : 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母亲的孝顺, 并且通过 “我” 和 “妻子”的身份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和担当。本文通过“我”注视着儿子的背影,母亲注视着“我”的背影,表达了“有时候,人生需要回一回头。回头,你就会看见,默默地注视着你背影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深爱着你的人” ,呼吁大家关爱父母。 答案: (1)父母关注“我”的背影,母亲发现“我”驼背; “我”和妻子关注儿子的背影,发现儿子瘦削的背影; “我”关注母亲的背影,母亲的背影挺直,但步履蹒跚。 (2)插叙,为下文作铺垫,使故事更完整。 (3)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的高大和瘦削,表达了妻子对儿子的怜惜

38、和心疼。 (4)本文表达了对父母对孩子无私的关爱,呼吁大家关爱父母。 10 (14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奔跑的伤 包利民 小时候特别愿意和伙伴们一起玩儿古代战争的游戏,拿着自制的武器,满村子奔跑。那时每天听收音机的评书, 三国演义)什么的,对于那些大将纵马驰骋沙场的情景神往不已。邻家倒是有一匹小白马,可是大人不让骑着玩,这让我们的战争少了许多乐趣。 有一天在我家院子里正玩儿着,家里的几头猪饿了,嗷嗷叫着跑出来求食。我们立刻眼前一亮,猪很大,可以骑猪打仗啊!我们曾试过骑狗,只是狗太不强壮,而且不老实,所以也就放弃了,于是纷纷扑向猪。猪远没有狗灵活,我抢到了那头最大的白猪,骑上去,它很强

39、壮,居然驮得动我。回手一拍猪屁股,嘴里喊着“驾” ,没想到猪的动作太快太灵活,一下子蹿了出去,把我甩在了地上。 看来古人驯烈马,我今天也得驯猪,让它服了才能乖乖认主。于是跑过去,把猪抓住,再次骑了上去。四处一看,有的伙伴还在四处抓猪,猪们嚎叫着满院乱蹿,有的已经骑在猪背上,有的被猪掀翻在地,一时乱哄哄。我紧紧拽住猪耳朵,它受了惊一般猛跑,速度极快,吓得我伏着身子,最后还是被甩了下来。正吵闹得欢,父亲从屋里出来一声大喝,立刻,人猪皆逃。 我从地上爬起来时,伙伴们都没了影儿,猪们也大多跑了,只有一头猪似乎跑不动了,瘫在那儿哼哼着。父亲走到近前,轻踢了那头猪两脚,它只是屁股坐在地上,两条前腿立起,用

40、力向前拖着后半个身子走。这头猪看来是“掉腰子”了,也就是胯部或者腰部关节脱臼。我一时有些害怕,知道闯了祸,想偷偷溜走,却发现伙伴们都在墙头外探头探脑地看着。 父亲拿起一条鞭子,我吓了一跳,伙伴们也都把头瞬间缩了回去。只是父亲并没有走向我,他拿着鞭子直奔那头猪,用力抽在猪身上。我惊呆了,伙伴们也在墙头上睁大了眼睛。父亲用力地抽着,猪惨叫着。用力向前爬,随着一鞭一鞭地落下,它也越爬越快。父亲撵着它打,它两条前腿用力跑,后腿也拼命蹬着,跑着跑着,它忽然就站了起来,然后很快地跑没影儿了。 然后,父亲告诉我们,猪掉了腰子,就得强迫它用力跑,它的力气用到极限,跑到一定速度,它的关节便一下子就归位了。否则用

41、人推拿什么的,太费劲儿,而且还不一定弄得好。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个办法,非常实用有效。我们听得新奇,连伙伴们也都不知不觉重又回到了院子里。 后来在世事的风尘里辗转,也曾经历了太多挫折,受过太多伤,那是多少安慰也治愈不了的。只能逼着自己不停地向前奔走,因为越是停下来,越是闲下来,就会越痛。就这样不停地走,走着走着,伤就好了。所以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强迫自己,要对自己残忍一些,只有梦想会让我们忘了痛苦,只有长路能治愈我们的悲伤。 最好的朋友,曾经当过多年的猎人,他经常给我讲山林里的事,那是一个我不曾了解的神奇世界,常常神游其中,流连忘返。有一次说了一件事,他们曾多次捕捉到小野猪,他发现

42、小野猪的屁股上密布着疤痕。他感到很好奇,就想弄明白这些疤痕到底是怎么来的。我听了也是猜测不出,在成年野猪的保护之下,小野猪怎么还会受伤呢? 以后他就留意观察,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野猪群经常在山里奔跑,或为了觅食生存,或为了躲避危险。小野猪便在野猪群里跟着一起跑,它们太小,经常会跌倒,会跟不上,会停下。可是大野猪丝毫不娇惯它们, 每当它们停下, 公野猪就用尖尖的獠牙挑它们的屁股, 逼迫它们继续奔跑。 小野猪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受伤中努力奔跑,奔跑成体质强健的大野猪。 或许,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爱吧,在这里不说爱的问题,在我们的成长和生活中,有谁没有受过伤呢?很多的时候,也是伤痛给了我们力量,被迫也好,

43、挣扎也好,才使得我们在长长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走到伤愈,走到疤痕成了花朵,走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远方。 (选自辽沈晚报2020 年 5 月 13 日) (1)选文以“奔跑的伤”为题,有什么妙用? (2)从内容看,选文写了哪两件令我难忘的事?请补充完成。 小时候看: 掉腰子的猪被父亲撵着鞭打后,关节归位。 长大后听: 小野猪被公野猪用獠牙逼迫,奔跑成强健的大野猪。 (3)结合文末划横线的句子,谈谈你对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理解。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简要谈谈。 【解答】 (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标题“奔跑的伤”会让人开始觉得纳闷、新奇,因此悬念感十足。再琢磨

44、的时候,就会联系生活实践来想二者的关系,会让人思考如何面对“奔跑”和“伤痛” ,会让我们想到“坚忍顽强” “不屈不挠”等话题,所以这个标题也等于提示了文章的主旨。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发现文章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显然它是行文的线索。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然后,父亲告诉我们,猪掉了腰子,就得强迫它用力跑,它的力气用到极限,它跑到一定速度,它的关节便一下子就归位了” ,概括为:掉腰子的猪被父亲撵着鞭打后,关节归位;结合“小野猪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受伤中努力奔跑,奔跑成体质强健的大野猪” ,概括为:小野猪被公野猪用獠牙逼迫,奔跑成强健的大野猪。 (3) 本题考查句子

45、理解。 我们在人生路上, 挫折和伤痛是避免不了的, 那只有逼着自己不停地向前奔走,走着走着,伤就好了。所以遇到困难和考验,我们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强迫自己,要对自己残忍一些,只有梦想会让我们忘了痛苦,只有长路能治愈我们的悲伤。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困难与挑战, 没有挑战的过程, 那么他就很难获得成功, 所以, 一个人要生存必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不然,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就成功。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本文通过父亲强迫“掉腰子的猪”奔跑和公野猪强迫小野猪奋力奔跑的故事,启示我们在人生路上,挫折和伤痛是避免不了的,那只有逼着自己不停地向前奔走,走着走着,伤就好了。所以遇到困难和考验

46、,我们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强迫自己,要对自己残忍一些,只有梦想会让我们忘了痛苦,只有长路能治愈我们的悲伤。 答案: (1)标题耐人寻味,悬念感十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示文章叙述的内容跟奔跑和伤痛有关系,即行文的线索; “奔跑的伤”含有一种悲壮的味道,会让人思考如何面对伤痛,如何坚持奔跑,揭露主旨。 (2)掉腰子的猪被父亲撵着鞭打后,关节归位;小野猪被公野猪用獠牙逼迫,奔跑成强健的大野猪。 (3)我们在人生路上,挫折和伤痛是避免不了的。遇到困难和考验,我们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强迫自己,要对自己残忍一些,只有长路能治愈我们的悲伤。每个成功者在奋斗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失败,只

47、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成功。 (4)示例:遇到困难和考验,我们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强迫自己,要对自己残忍一些,只有梦想会让我们忘了痛苦,只有长路能治愈我们的悲伤。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分) 11 (6 分)综合性学习。 某班拟开展“走进朝花夕拾 ”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走进朝花夕拾 ,写一段文字与同学们做阅读活动交流,120 字左右。 专题一:童年 专题二:成长 【解答】专题一:童年。鲁迅的童年经历主要体现在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五猖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父亲的病五篇文章。鲁迅有过快乐的童年,上学时也很顽皮,会折蜡

48、梅花,会寻蝉蜕,会捉苍蝇喂蚂蚁,会偷偷地画画;也会发脾气,宠物被踩死很气愤;喜欢神话故事,喜欢逛庙会;热爱大自然,敢于冒险,按住斑蝥看它喷烟雾,寻找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会与小伙伴偷吃罗汉豆。鲁迅又有压抑的童年, 时时面临着长妈妈的各种规矩、 神婆巫医的迷信; 在学校, 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严肃刻板的私塾先生,呆板单调的教育形式,让自然活泼的天性受到压抑;难得一次逛庙会,又被父亲强迫背书;而父亲的病也让童年鲁迅背负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灵的重荷。 专题二: 成长。 鲁迅在上课时, 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 即将被砍头示众,而许多围观的中国人都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

49、边一名日本学生说: “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 ”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日本人投去严厉的目光。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答案: 示例一:鲁迅的童年有快乐的时光,他曾在百草园尽凊玩耍,捕鸟,拔何首乌,听美女蛇的故事。他也在三味书屋求知,对对子,朗读课文,描影画画。鲁迅的童年有时也是压抑的,他被长妈妈限制着,这也不能说, 那也不能做; 兴高采烈地去看戏, 却被父亲拦下来背书。 或许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童年吧。 示例二:鲁迅本

50、抱着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治的病人去学医,但是经历看电影事件,使他感受到中国民众的愚昧、 麻木, 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 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 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12 (50 分)写作 “牛人”因为很厉害,所以牛气冲天; “牛人”因敢闯敢拼,所以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牛人”因着牛脾气,所以有着撞了“南墙”的执着 请以“大家好,我是个牛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 550 字。 【解答】 大家好,我是个“牛人” 我们这个学习小组一共 6 个人,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个个身手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