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069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2022年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精品教学设计全册 表格式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107目录1.1空间占据空间吗.31.2空间有质量吗.71.3热空气和冷空气.112.1土壤的成分.152.2土壤的类型.192.3肥沃的土壤.232.4保护土壤.273.1认识固体.313.2认识液体.353.3固体的混合与分离.393.4把盐放到水里.434.1河流与湖泊.474.2地下水.654.3海洋.704.4珍惜水资源.755.1人的呼吸.855.2运动和呼吸.905.3食物的旅行.95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100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 1. 了解空气占据

2、空间。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3. 将知识与生活知识相联系,学以致用。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难点能借助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阐明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说说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知道了小石子这样的物体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是否占有空间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出示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活动一出示:装满粉笔的粉笔盒和装满水的水杯为

3、什么杯子里再倒不进去水了呢?学生思考,然会回答。水杯里的空间被水占满了,就不能再倒进去水了。2.什么是空间?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3.盒子里还能放粉笔吗?学生思考,不能加了。盒子里已经装满了,粉笔占满了盒子的空间。 小结: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占据着一些容器的空间,这些空间被占满后,其他物体就装不进来了。 (二)活动二 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实验1:水会漏下去吗?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观察:水会漏下去吗。小组交流,代表发言,与同学们共享。 教师:因为水占据着瓶子的空间,所以水漏不进瓶子中。实验2:纸团会不会湿? 步骤:1. 纸塞底部,杯口向下。2. 倒立

4、竖直,扣入水中。3. 竖直移出,擦干杯口。观察:纸团会湿吗?结果:纸团不会湿,空气占据水杯的空间。生活实践: (1)老师买来的袋装酱油总是流不进瓶里。这是什么原因呢?瓶子里有空气占据着,酱油流不进来。(2)有什么办法让酱油顺利的流进瓶子里呢?由于空气占据了酱油瓶的空间,所以酱油就流不进去了。想让酱油流进去,就要把空气赶走。实验3:气球吹得大吗?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观察:气球吹得大吗?结果: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使气球无法增大。(三)活动三 :空气占据空气的变化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实验材料:注射器针筒,橡皮擦 实验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

5、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擦。 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 活塞有什么变化;用更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通过注射器小实验, 你有什么发现呢?当用力推动活塞时,活塞的位置变化小。这说明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发弹回来。拉伸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扩张。教师: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例如:充气城堡、射钉枪、喷水壶、充气床垫等皮球里打入压缩

6、空气,气越足,球越硬;轮胎里打入压缩空气,轮胎就能承受一定的重量等。 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观察装满粉笔的粉笔盒和装满水的水杯,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小组活动,交流观察的发现和结果。 通过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压缩空气为人类服务。 课堂练习举例说明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呢?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空气也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改变;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7、。板书第1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占据空间可改变压缩空气产生弹力 苏教科学三上1.2空气有质量吗教案课题空气有质量吗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 知道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2.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3.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得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结论。难点准确、规范地开展实验,能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有效地处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谜语: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谜底:空气)我们知道了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可以被压缩。 那你猜一猜,空气

8、有质量吗? 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空气有质量吗思考,回答。 采用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一)实验: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步骤:1.在一根细长棍的两侧端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 2.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慢慢放掉。3.放手后,原来平衡的细长棍会发生什么变化?观察:平衡的细长棍会不平衡,充气气球一端重,放气气球一端轻。结果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所以平衡的细长棍会不平衡。(二)怎样可以使实验的效果更加明显一些呢? 多挂几个气球 气球吹得更大一些 (三)用电子秤测物体的质量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

9、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的数字即可。 用电子秤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实验材料:电子秤、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1.将一个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的数字并做好记录。 2.将称过的皮球用打气筒充满气后,再次进行测量,读取电子秤显示的数字并记录。 3.比较两次称重的数字。实验记录:气球较重很轻没有充气 充气 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C.出示: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中尽可能多些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秤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

10、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学生朗读,然后总结。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观察气球的的变化,得出结论。 通过用电子秤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的实验,了解空气有质量,每升空气的质量是1.293克。课堂练习1. 空气( )固定的形状。 A.有 B.没有 2. 空气( )流动。 A.会 B.不会3.空气( )质量的。A.有 B.没有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

11、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 课堂小结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每升空气的质量是1.293克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板书 1.2空气有质量吗 放气 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每升空气的质量是1.293克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热空气和冷空气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小学科学年级3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冷热空气对流和风的形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2)乐于亲近自然

12、,有研究自然的欲望。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难点理解风的成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孔明灯的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飞到天空中去的吗?观看图片并回答是孔明灯。有的会回答知道,有的说不知道 从学生身边的实物入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讲授新课一.研究热空气的流动1.展示实验器材,并提问学生2.小实验一:点燃蜡烛,感觉热空气在哪里?展示要求:方法、现象、结论3.小实验二:把纸蛇放在火焰的上方,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展示实验要求:方法、现象、结论4.提问:怎样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问题)(1)熟悉实验器材(2)理清实验步骤:把两只大小相同

13、的纸杯挂在细木棍两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5.小应用:你能解释孔明灯往天空中飞的原因了吗?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1.布置实验观察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展示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步步参与(1).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板将瓶子盖上(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2.联系生活:提问并引导。(1)打开冰箱

14、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2)制冷空调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3)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3.热空气的用途展示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参与生活知识的解释。(1)它是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1783年,法国蒙哥菲埃尔兄弟俩首先发明了热气球,并实现了第一次载人飞行.(2)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就利用热空气上升,用来传递信号。三.知识拓展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2.结合图,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展示风的级别的划分,引导学生学习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总结风的作用1.认识第一步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纸蛇;

15、2.动手做第一个小实验并观察记录。方法: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靠近火焰的各个方向。现象:当手位于烛火上方时,空气是热的,有股热气往上冲;把手放在烛火下方时,空气是冷的。结论:热空气是向上运动的3.动手做第二个小实验观察并记录。方法:点燃两支蜡烛,把纸蛇挂在火焰的上方现象:看到纸蛇在转动结论:证明热空气确实在上升4.小组共同参与:(1)认识器材:一根细木棍、两只大小相同的纸杯、一根细线、一盒火柴(2)按照实验要求步步操作:(3)观察并记录:(4)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推着纸杯往上翘,所以木棍就不平衡了。1.动手参与:实验并观察(1)动手操作,小组

16、合作(2)记录观察结果a.热瓶放在冷瓶的上面: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b.冷瓶在热瓶的上面:热瓶中的烟会下降流入冷瓶的较少。冷热瓶中的烟全部充满需要较长时间 c.原因分析实验结论2.学生思考交流:(1)打开冰箱时“白气”向哪个方向流动?向下。(2)想一想,交流一下。并思考为什么?(3)对比学习,思考并交流。3.学生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原理。并进行知识的拓展。1.猜一猜谜语,学生积极参与2.小组合作说一说“风”的形成,然后学生站起来展示。3.看图学习风的级别4.学生七嘴八舌话风在生活中的作用。自己动手参与,不

17、仅仅获得是感性认识,从器材的认识到步步实验,学生获得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知识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善于总结和观察。每一个小实验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或小组合作下完成,参与度非常的高,学习效果非常好。用所学的部分知识慢慢引导学生解释导入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熟悉实验步骤,理清实验要求,做好实验记录,较好的完成实验并获得最真实的结论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问题。参与故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趣味知识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练习1.大自然中的空气总是( ),空气受热后会(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是( )和

18、( )。3. 同等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 )质量轻。4.自然界中的风就是( )的结果。5.制冷空调的冷空气一般会( )运动。作业布置自己动手做一只热气球按要求课下完成让学生离开课堂,将知识进行应用。课堂总结1.通过实验学习我知道了热空气的性质:热空气向上运动、同等体积的冷热空气,热空气质量轻2.通过实验我知道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冷空气和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知道了大自然风的成因学生互动,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板书热空气和冷空气一.研究热空气的流动向上运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二.冷热空气的对流冷空气向下,热空气向上热空气的应用热气球、孔明灯对照板

19、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苏教版科学三上2.1土壤的成分教案课题土壤的成分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土壤;知道土壤是由沙粒、沙粉、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协作进行实验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重点认识土壤的成分。难点认识土壤的成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觉得我们的家乡就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对于土壤,我们很熟悉却又似乎很陌生。今天,让我们走近

20、土壤,深入的了解土壤。共同学习土壤的成分,了解土壤中含有哪些成分。出示课题。思考,回答。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一) 活动1:采集土壤我们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带回去研究。工具:铁铲、塑料瓶(器皿) 注意:到河边采集土壤,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二) 活动2 :观察土壤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预设问题:土壤中有蚯蚓?土壤中有植物的根?土壤中有小石头?大石头? 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土壤中还有什么呢?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通过肉眼发现:菜园土: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花园土:黏土、沙子、枯树叶、蜗牛壳、蚯蚓、蚂蚁、小石头。思

21、考: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土壤中有空气呢?(三)实验1:用排水法判断土壤中有空气。实验: 把一块干泥土放进水中, 看到 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现象:水里有气泡冒出。结论:土壤中有空隙,水进入了这些空隙即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四)实验2:用加热法判断水分的存在。实验器材:土壤、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实验: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现象:试管内出现小水珠,试管口冒出白气。结论:土壤中含有水。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小结。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五)

22、研究土壤的成分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草根和小虫2.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儿又看到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开始你看到有气泡冒出过一会儿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3.搅拌以后,你看到静置一段时间后,又看到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拓展延伸: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了解土壤的成分?学生思考。加热的方法。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观察土壤,了解其中的成分。 小组活动,交流观察的发现和结果。 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让学

23、生养成与人协作进行实验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练习一、填空。1.土壤里的成分有( ) ( )( )( )( )等。2.把土壤放入水中,有( )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二、判断。1.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2.菜园土有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等东西。( )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有人在土壤中还发现了塑料、泡沫等,你认为这也是土壤的组成吗?对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你有何感悟? 课堂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

24、使学生加深理解。板书 2.1土壤的成分 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苏教版科学三上2.2土壤的类型教案课题土壤的成分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 知道土壤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土壤的不同特点;2. 理解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3. 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知道土壤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土壤的不同特点。难点理解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土壤是由五种成分构成的,但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都一样多,例如土壤中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就不同。因此,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土

25、壤的类型。(板书课题。)思考,回答。 通过复习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的发现。你能根据观察结果,给土壤分类吗?学生思考。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做壤土。(二)用多种方法比较沙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的不同。(1)用手捻一捻,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感知,说出感受。有些土壤颗粒比较粗,有些比较细。(2)和点水握一握,比较哪一种能够握成团。有些容易握成团,有些不能握成团。(3)加点水搓一搓,比

26、较哪一种能够搓成条。学生操作,然后回答。黏质土能搓成条状,壤土有可能搓成条状,沙质土不能。(三)实验:倒入同样的水,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实验器材:广口瓶、漏斗、土壤、烧杯等。实验步骤:1.将三个漏斗分别放在三个广口瓶上,在三个漏斗里分别放上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同时向三个漏斗中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沙质土渗下的水最多,黏质土渗下的水最少。壤土渗下的水居中。实验结论:沙质土保水性能最差,黏质土保水性能最好壤土保水性能居中。实验提示:土壤的量一样,水量一样,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 (四)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土壤类别特点适宜生长的植物沙

27、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芝麻、花生粘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荷花、芦苇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蚕豆、苹果树(五)小资料 由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不同,所以自然界中的土壤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 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这层腐殖质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可达1米以上,腐殖质含量居各种

28、土壤之首。(六)阅读卡片,了解仙人球和水稻的生长性,你认为它们分别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仙人球: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适合于沙质土壤。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适合于黏质土壤。(七)拓展延伸说一说,你知道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适合哪些植物生长?沙质土: 花生、大豆、果树等。黏质土适合芦苇。壤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适合各种植物。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类型。 小组活动,交流观察的发现和结果。 通过归类,了解土壤的类型,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课堂练习一、填空。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因为这种土

29、壤_。 2.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主要与_ 有关。二、想一想:三种土壤的透气效果是怎样的呢?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课后到不同的地方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给它们编上号,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本课我们学习土壤有三种类型,了解不同类型土壤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板书 2.5土壤的类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苏教版科学三上2.3肥沃的土壤 教案课题肥沃的土壤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

30、成的; 2. 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3.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重点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难点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为什么有的土壤寸草不生?有的土壤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近课文肥沃的土壤,需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思考,回答。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讲授新课(一) 观察:土壤的表层和下层1.我先来了解土壤的结构?学生思考。土壤:表层土、下层土和岩石层。2.土壤的表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土壤的上层颜色

31、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壤的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3.什么是腐殖质?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施工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蚯蚓的作用: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蚯蚓在土

32、中钻洞,有利于土壤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蚯蚓吃土及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出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二)实际操作:改良贫瘠的土壤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如何进行贫瘠土壤的改良呢?学生思考,归纳。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你还知道哪些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吗?修梯田、秸秆还田等。 (三)制作:肥料袋想不想亲自观察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究竟会怎么变化?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那么我们来制作肥料袋。1. 往透明塑料袋中装土、果皮、菜叶等。 2.往塑料袋中均匀地洒一点水,扎好袋口。 3. 往塑料袋中均匀

33、地洒一点水,扎好袋口。注意事项:选择容易腐烂的植物,如:香蕉皮、韭菜叶等。 记住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物品,以便今后查寻、对照。 可在袋中放入一两条蚯蚓。 每隔几天要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有什么变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探究的恒心和毅力。学生分小组活动。 思考、实验、讨论、总结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观察肥沃土壤的因为。 小组活动,交流观察的发现和结果。 通过制作了解腐殖质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课堂练习一、判

34、断。1.蚯蚓在成肥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保护蚯蚓。( )2.在制作肥料袋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蔬菜叶或塑料玩具,因为它们最终都会变成腐殖质。( )二、选择。将落叶拖入土壤中的动物是( )。A.小鸟 B.蚯蚓 C.青蛙 D.细菌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作业布置查找资料,了解一下我国土壤分类和分布。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腐殖质是最肥沃的,掌握了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板书 2.6肥沃的土壤 腐殖质 改良土壤 制作肥料袋苏教版科学三上3.1认识固体 教案课题认识固体单元三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到固体是物体存在的一种形式。2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3理解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也是固体。4. 尝试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的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体积。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认识身边的固体物质。2探究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是否是固体。3探究比较两个体积接近的物体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科学探究的意识。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愿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苏教版 > 三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