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021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安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河南省安阳市河南省安阳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31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2 分) A.搽(ch) 娉婷(png) 促狭鬼 强聒不舍(qing) B.髀(b) 轻觑q() 朱砂记 心无旁警(w) C.箧(qi) 拳养(hun) 厚峰壁 矫揉造作(jio ) D.甘(nin) 褴褛(ln) 金锭子 自惭行秽(hu)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

2、的人物形象,有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契诃夫笔下的菲利普夫妇。 B.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取中者称“举人” ,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 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中第一名称” 状元” ,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 D.诗歌的语言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 ,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 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

3、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 有无奈. .令人难忘。 3.按原文默写(共 11 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巧妙地化静为动, 用“ , 。 ” 展现了山野在冰天雪地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2)一封朝奏九重天,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3)诗人往往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李白的“ , 。 ”(行路难) 借山川吐露仕途坎坷的苦闷;苏轼的“ , 。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借明月表达对远隔亲人的美好祝愿。 (4)贬官滁州,欧阳修与民同乐,宴饮山野,“酿泉为酒, ” ( 醉翁亭记 ) 置身雪天,张岱高洁自持,雅游西湖, “独往湖心看雪,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5

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对事业舍生忘我,对国家忠贞不渝,他这种“ , 。 ”(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大灾大难前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5 分) (1)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般的简练、 凝重。请结合下面一首短诗具体分 分析这一特点。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刘草的孩子无声地刘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一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刈草的孩子 (2)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

5、也有不同的精神特质。请结合水浒传中下面两个章回的内容,分析鲁达和李逵性格中的同与异。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3 分) 真正的阅读是孤独的,可以发生在 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 的沙漠。可以在 的闹市,也可以在 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一个人能做到真正的阅读,就要看他能否真正的承受孤独。 (1)依次填入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冷峻 喧嚣 月影婆娑 灯红酒绿 B.喧嚣 冷峻 月影婆娑 灯红酒绿 C.喧嚣 冷峻 灯红酒绿 月影婆娑 D.冷峻 喧嚣 灯红酒

6、绿 月影婆娑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 6.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答题。(共 8 分) 文本一文本一: :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 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月壤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我们可以将月壤作为研究月球的重要样本: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氮-3 等潜在资源,氰-3是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材料,我们又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此类清洁能源:月壤还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如果人塞定居月球,那么一定会需要月壤在月球就地生产建筑材料、氧气和水.通过这份“长娥五号”带回来的采样,我们还可以将月球打造的更“宜居” 。

7、 文本二文本二: : 文本三文本三: :右下图是“嫦娥五号”返回器从月球顺利返回地球的一副宣传图画。 (1)用一句话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1 分) (2)请你根据文本二内容,为学校小记者站微信公众号“航天爱好者”专栏采编一条有关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的新闻短消息(消息不用写标题),(3 分) (3)请你介绍文本三图画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6 分) 我倒数第二次被轰出大炮我倒数第二次被轰出大炮 我倒数第二次被轰出大炮,是在奥代丽亚带着孩子出走的时候。当时我是镇上一家罗马尼亚

8、马戏团的兽笼清扫员。我用半小时打扫完狮笼,半小时打扫完熊舍,但象笼真是要人命。我背痛得厉害,整个笼子臭气熏天。而我的生活也一团糟,和这臭味简直是绝配。我需要休息,所以在象笼外找了一个角落,卷了支烟。卷烟之前,我连手都没洗。 抽了好几口,我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而刻意的咳嗽声,是马戏团经理。他叫罗曼,这家马戏团是他打牌赢来的。马戏团原先的老板是一个罗马尼亚老头,他当时手握三张皇后,但罗曼手里有一副炸弹。雇我的那天,他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如果你会出老千, ”他朝我眨眨眼, “还要运气干吗?”我本以为罗曼会因为我在工作时休息而指责我,没想到他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恼。 “ 你想轻轻松松挣一千元钱吗?”我点

9、点头,他继续说, “我刚刚在大篷车里看到伊施特凡,那个一直充当人肉炮弹的家伙。他醉得一塌糊涂,我叫不醒他,但他十五分钟后要上台表演.罗曼伸出手,在空中画了一条炮弹射出的抛物线,最后用手指在我额头上弹了一下, “如果你代替他上场,我就给你一千元现金。 ” “可我没当过人肉炮弹。 ”我边说边吸了口烟。 “你肯定当过, ”罗曼说, “当你的前任离开你的时候,当你儿子说讨厌你的时候,当你那只肥猫跑了的时候。听着,当一枚人肉炮弹,不需要你灵活、敏捷、强壮,只要孤独和痛苦到极点就行。 ” “我可不孤独。 ”我抗议道。 “真的吗?”罗曼笑了,“那你告诉我,上一次有人朝你微笑是什么时候? 上台之前, 他们给我

10、穿上银色罩衫。我问身边那个年迈的胖小丑,被发射出去之请我是不是需要得到一些技术指导。 “要点就是, ”他瓮声瓮气地说, “放松你的身体,或者蜷起身,二选一。我记不太清了。你必须确认炮口是径直朝前的,以免脱靶。 ” “就这些?”我问。即便穿上银色罩衫,我身上还是散发出大象粪便的恶臭。马戏团经理走过来,拍拍我的背。 “记好了, ”他说, “中靶落地之后,你立刻回到舞台上,微笑,鞠躬。如果上帝保佑可别 你被撞痛了,甚至受了伤,你必须忍着,掩饰好别让观众瞧出来。 ” 观众们看上去兴趣盎然,当小丑们把我推进炮口时,他们连声喝彩。就在导火线被点燃的前一刻,那个胖小丑问我:“你确定自己愿意当炮弹?现在是你改

11、主意的最后机会了。 ”我点点头。他接着说:“你知道上一个当人肉炮弹的伊施特凡,折了十根肋骨,如今躺在医院里吗?” “他没受伤, ”我说, “只是喝醉了在睡觉。 ”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胖小丑叹了口气, 划着了火柴。 我被发射了出去,但角度太大了,我没有击中靶心,而是向上飞去,在帐篷顶上撞了个洞,一路直冲向天空。 我飞过废弃的汽车电影院,我和奥代丽亚以前经常去那里看电影。我飞过操场、一些养狗的人提着窸窣作响的塑料袋在遛弯儿,我儿子麦克斯也在那里,正在踢球。当我飞过时,他抬眼看着,笑眯昧地挥手跟我打招呼。在雅肯街美国大使馆垃圾箱的后面,我看见了“老虎”-我那只肥猫, 它正试图捉一只鸽子。几秒

12、钟后, 当我落进水里时,岸上有几个人站起来给我鼓掌:等我从水里出来时,一个戴着鼻环的高挑姑娘微笑着递来一条毛巾。 回到马戏团时, 我的衣服还湿漉漉的,场子里也黑乎乎的。罗曼正站在帐篷中央,在发射我的那架大炮旁,数着今天的进项,“你没命中中目标啊,”他抱怨道,“也没像事先说好的那样回到台上鞠躬,为此我要扣掉你四百元。 ”他递给我几张皱巴巴的纸币, 见我没拿,他用东欧人特有的严厉眼神瞥了我一眼,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收下了。” “不谈钱了,罗曼。 ”我边说边走到炮口边, “就当是帮朋友忙吧,再把我发射出去一次。 ” (作者: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方铁译,有删改) 7. 请按小说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概

13、括本文的故事情节。(4 分) 8. 文中画线句于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4 分) 9. 本文题目有何巧妙之处? (4 分) 10.小说结尾“我“为什么想要“再把我发射出去一次”? 结合本文的写作意图,谈读原因,(4 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1114 题。(共 13 分) 文本一 重建并不能让圆明园重生 不久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 。近日,国家文物局回复:“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园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看出

14、,政府对此事的态度非常谨慎。 其实, “重建圆明园”的话题并非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至少在 2011 年时,就曾引起舆论喧哗。 这次, “重建圆明园”的话题争论与爱国主义教育绑定在一起,更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理性来看,圆明园遗址目前主要具备双重符号形象,一个是历史文化遗迹,另一个则象征着民族苦难的历史记忆。也正因此,关于重建圆明园的讨论,总是绕不开“国耻” “民族伤痕”之类的概念。 中国有大量世界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古迹,它们既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往往是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但是,像园明园遗址这样既具有警示价值又含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可谓十分罕见,这也是其独特之处。如果在原址废墟上翻新重建,则

15、必然损伤其警示价值,其实是一个看起来“漂亮”但实际上意义不大的事情。 很多人渴望重新看到圆明园盛景的热切心愿,是应当被理解的,但它有很多呈现方式,并不一定非要诉诸于原址上的重建工程。比如,广东省珠海市早在 1997 年就在当地“重建”了一个圆明圆-圆明新园景区, 它按照 1: 1 比例精选园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也带来了不少旅游经济收入。如今,数字技术十分发达,清华大学也开启了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很多人将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圆明园的“远程旅游”。不论是实体参观还是虚拟旅行,都有很多替代原址重建的方案。 其实, “重建圆明园”再次引起舆论广泛关

16、注,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历史废墟的价值。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废墟往往意味着“无用”,但园明园遗址作为十分著名的历史建筑的废墟,其价值应应该得到更加全面与严肃的评估。环顾全球,凭借历史废墟而扬名的建筑不在少数。比如,意大利的庞贝废墟,不仅记录了火山爆发时古人生活的真实场景,还为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再如,中国澳门的知名地标大三巴牌坊,其实也是一老教堂的废墟,但并没有人怀疑过它的文化与旅游价值,它与澳门老城区在一起,都成为澳门吸引全也界游客的为重要文化资源。 因此, 我们看待圆明园遗址, 应该摒弃 “废墟就意味颓败” “国耻遗迹不好看” 之类的简单狭隘思维,而是需要有更

17、加漫长的历史眼光,以及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随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日益提高,可以预见的是,国人对那些历史文化遗迹的看法也会更具具包容性与开放性。希望在不远的将来, “是否重建圆明园” 不再是一个引起巨大争议的问题,而圆明园作为历史废墟的巨大价值也可以得到更多认同。 (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西蒙,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皇帝的夏宫很有名,远征期间,我一直在想象它的美丽,当我真的置身其中时,它的豪华仍然令我震惊.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出可以与之媲美的花园了。” “一个英国军官说,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 “夏宫中到处都是宫殿,其中充满了古玩、书籍、

18、绫罗绸缎和各种珍宝,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这是狂想也想象不出的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集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 (引自纪录电影园明园) 11. 下列对于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本一国家文物局的回复表明了政府对重建圆明园一事的态度非常谨慎。 B.文本“重建并不能让圆明园重生”是中心论点,表明作者认为重现圆明园盛景没有必要。 C.文本二远征中国的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的美丽很震惊,感觉就像进入了艺术幻境。 D.文本二圆明园的美是多方面的,英法联军的人觉得仅从一方面不能解释和形容圆明园的美丽。

19、12.文本一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13.简述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 分) 14.如果将文本二放入文本一,你觉得应该放在第几段哪个位置?为什么? (3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18 题。(共 14 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眼,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辑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势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20、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 “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

21、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选自阎伯理黄鹤楼记) 注:巃嵸:高耸的样子。 闼:门。 仲宣:汉文学家王粲,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叔伟:荀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事见述异记 。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 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去国怀乡 去国:离开国都 B.长烟一空 一空:一片空白 C.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则:如.那么 D.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之前 16.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7. 甲、乙两文中画线

22、语句的语言特点有何相同之处?情感表达有何不同之处? (4 分) 18.乙文最后一段中文人的慨叹能表现范仲淹的胸襟和抱负吗?请结合甲文最后-段内容说明理由。(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9-20 题。(共 6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现诗歌的内容和思想。“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哪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3 分) 20.请自选一个角度,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3 分) 四、作文(40 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

23、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上说:“30 年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风起云涌,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30 年披荆斩棘,30 载雨雪风霜。经过 30 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浦东的发展,提示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创新,努力拼搏,才能赢得辉煌。请从下面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和机遇有个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不要套作,不要出现显示你的信息的人名

24、、校名等,不少于 600 字。 (2)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篇议论文, 谈谈你对“机遇“或拼搏”的思考和认识。不要套作,不要出现显示你的信息的人名、校名等,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 31 分) 1.【考点】字音和字形的辨析 【分析】A 项,强聒不舍的“强”正确读音为“qin” 。C 项厚嶂壁的“嶂”正确字形为“障”。D 项褴褛的“褴”正确读音为“ln”;自惭行秽的“行”正确字形为“形”。 【解答】B(2 分) 2.【考点】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 【分析】A 项中菲利普夫妇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笔下的人物。 【解答】A(2 分) 3.【考点】名

25、句默写 【分析】名句默写时,要注意所填句子字词的准确性。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解答】 (1)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2)夕贬潮州路八千 (3)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泉香而酒洌 雾凇沆砀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4.【考点】名著阅读 【分析】艾青的诗歌色彩鲜明,同时写出了祖国土地和人民遭受的痛苦以及他对祖国土地和人民深切的热爱与同情。第二小题中能够说出章节大意,语言组织清晰有序即可。 【解答】 (1) 该诗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其中“通红”、“ 金光”等表示色彩词语(1 分)给

26、全诗营造了一层阔大、凄美的氛围(1 分) ,反衬(烘托)出割草孩子的弱小,小到身躯被麦子遮挡,还不会用镰刀,就担负起生活的重任, (1 分) ,深刻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民族的苦难。 (1 分)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诗人的情思也尽在其中(1 分) 。 (言之有理即可,共 5 分) (2)林冲被刺配于沧州道,董超、薛霸二人准备在野猪林将其杀死。 (1 分)鲁智深得知后,暗地跟踪,看见两人要对林冲下手,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而后,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后才放心离开。 (1 分) 李逵打死殷天锡, 全凭一时冲动, 还连累柴进挨打坐牢,差点送命

27、。 (1 分)二人同是有勇有义中不乏鲁莽粗暴(1 分) ,但鲁达行事也有冷静的一面,听得别人劝解。(1 分) (言之有理即可,共 5 分) 5.(1) 【考点】词语的搭配 【分析】 “人海”对应的是“喧嚣” , “闹市”里是“灯红酒绿” 【解答】C (2 分) (2) 【考点】修改病句 【分析】病句类型:两面对一面。 “能否阅读”对应“能否承受” 【解答】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字。 (1 分) (共 3 分) 6.(1) 【考点】概括新闻内容 【分析】概括新闻内容时要有事件主体,地点、以及事件结果。一般根据新闻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 句进行概括。 【解答】“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具

28、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1 分) (2) 【考点】图文转换 【分析】图文转换过程中要“实事求是” ,不臆想,按照图片中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条理有组织的描述。 【解答】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消息, 中国航天领域在商业航天方面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 分) 2015至 2019 年,中国商业航天业市场规模逐年增加,截止到 2019 年底已突破 8000 亿元。 (1 分)其中“卫星应用及运营”和“地面设备制造”各占比 45%,“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分别占比 7%和 3%。 (1 分) (3) 【考点】图文转换:宣传画、徽标等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要素分析完整,注意语言

29、运用要符合场景。寓意 【解答】该图由主体图案和右上方文字两部分组成(1 分) 。图案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左上方的圆球代表了地球,右下方的圆球代表了月球,中间图画是嫦娥手托圆球的形象(1 分) ,既反映了“嫦娥五号”返回器从月球采样土壤顺利返回地球这一事件,又以嫦娥的形象寓意着人们探知月球的美好愿望(1 分) ;右上方文字是“嫦娥,回家”的汉字书写,其上是这四个字的英文字母,简明生动地点明了该事件的内容(1 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一) (共 16 分) 7.【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分析】先通读全文,然后划分段落,最后根据划分的段落进行概括,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 【解答】“

30、我”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我”孤独痛苦而糟糕;马戏团老板罗曼让“我”当人肉炮弹,“我”最初拒绝后来沮丧同意; 年迈的胖小丑再次问“我”是否同意当人肉炮弹,“我”相信了罗曼的话坚持当;“我倒数第二次被轰出大炮”后脱靶,看到了快乐的“我”的妻子、孩子、猫,落水后还有姑娘微笑着给“我”毛巾;“我”很惊喜,让罗曼再把“我”发射一次。 (一点 1 分,任意四点即可。共 4 分) 8.【考点】人物描写 【分析】人物描写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解答】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点 1 分)生动形象写出了罗曼是一个奸诈、自私冷漠、唯利是图的人。(人物性格一点 1 分,共 2 分

31、,答出两点即可。 ) (共 4 分) 9.【考点】标题的作用 【分析】标题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 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 (1 分)“被轰出大炮”象征周围人对此人的抛弃,含蓄表现了本文主旨(1 分) ;“倒数第二次”脱靶后看到的美好与不脱靶的伊施特凡的受伤形成对比, (1 分)暗示“我”最后一次悲惨的结局。 (1 分) (任意答出 4 点即可,共 4分) 10.【考点】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 【分析】分析文章片段的作用,从文章的内涵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我”被发射出去后脱靶飞出了帐篷,看到了曾经拥有的快乐:和妻子的

32、快乐、快乐的儿子向我挥手、陌生人的微笑和善意,这些都是“我”渴望得到的。 (1 分)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上一些孤独者的同情, (1 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关系的呼唤, (1 分)对奸诈、自私、冷漠世风的批判。 (1 分)(言之有理即可,共 4 分) (二) (共 13 分) 11. 【考点】考察议论文比较阅读 【分析】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找出与文本内容相符的选项 【解答】D(2 分)D 选项中“圆明园的美是多方面的,英法联军的人觉得仅从一方面不能解释和形容圆明园的美丽” ,是无中生有,与文本二的内容不相符。 12. 【考点】考察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33、、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 【解答】举例论证。 (1 分)举出了广东珠海市“重建”圆明新园景区(1 分)和清华大学开启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的事例(1 分) ,具体论证了重建圆明园并不一定非要诉诸于原址(或者不论是实体参观还是虚拟旅行都有很多替代原址重建的方案) 。 (1 分) (共 4 分) 13. 【考点】考察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分析】先找到引入论题的方法,然后确定论题,接着指出运用的论证方法,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解答】首先,作者由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国家文物局的回复引出论题。 (1 分)接着,作者从“重建圆明园”话题引起争议原因的多个角度举例论证没有必要重建的原因; (1 分) 最

34、后, 总结全文, 得出“我们看待圆明园遗址,应该摒弃废墟就意味着颓败国耻遗迹不好看之类的简单狭隘思维,而是需要有更加漫长的历史眼光,以及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的结论。 (2 分) (意对即可,共 4 分) 14. 【考点】考察议论文的拓展探究 【分析】先确定文本二的大致内容,提取论点,然后插入与之匹配的文本一的论点中 【解答】例:放在文本一开头第一段第一句话前面。 (1 分)因为文本二主要表现的就是圆明园的美,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意味, (1 分) 与文本一开头对方观点“重建圆明园, 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是相协调的。 (1 分) (言之有理即可,共 3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35、) 15. 【考点】考察文言文词义辨析 【分析】B 项中“一空”的意思为“完全消散” 【解答】 B (2 分)【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 B 项中“一空”的意思应为“完全消散”。 16. 【考点】考察文言文课内句子的翻译 【分析】 “跃金”的意思是跳动的金子; “沉璧”的意思是沉入水中的玉璧 【解答】 (1)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每个小题 2 分,意对即可。共 4 分) 17. 【考点】比较划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分析】骈句指:结构相似、行文相邻、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的句子,骈句外的句子称为三句。 【解答】相同之处

36、:甲乙两文画线句多运用四字对偶(1 分) ,骈散结合,具有音韵协调、语气呼应、语意互补、整齐流畅的特点(1 分) 。不同之处:甲文画线句表现了迁客骚人阴天登楼观景后而产生的悲凉之情(1 分) ,乙文画线句表达了对黄鹤楼巍峨雄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 分) 。 (意对即可,共 4 分) 18. 【考点】考察文章情感 【分析】乙文只是在写景,没有抒情;而甲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解答】不能。乙文中文人慨叹“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1 分) ,这是“以物喜

37、,以己悲”的表现(1 分) 。这种表现与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是不同的(2分) 。 (言之有理即可,共 4 分) 【参考译文】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楼叫黄鹤楼。 图经上说: “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事情记载在神仙传上,事迹保存在述异记上。观看黄鹤楼这座矗立着的楼宇,高大雄伟,高高耸立。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的翅膀一样高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黄鹤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和吴地山川胜迹最美的地方。 朝中的文人想抒发

38、感怀的时候,可以来此读到王粲的登楼赋 ,如果想寻找仙人的踪迹,来此可以找到荀叔伟驾鹤来临的地方。于是人们常常感叹说: “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 ”我奉命执笔,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19. 【考点】考察诗词用典的手法及作用 【分析】先指出诗中所用的典故,然后结合典故来分析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解答】“王质烂柯”的典故(1 分) ,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1 分)同时也流露出无限悲痛和怅惘之情(1 分) 。 (意对即可,共 3 分) 20. 【考点】考察对诗句的赏析 【分析】赏析诗句可选的角度有:

39、炼字、修辞手法、蕴含哲理、情感、画面等 【解答】画面角度: (1 分)大江之上,一艘沉船的旁边有千帆竞发(1 分) ;大自然中,一棵病树的前面有万木争春 (1 分) 。 修辞手法及情感角度:(1 分)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诗人以“沉舟”“病树”来自比(1 分) ,表达了诗人虽然身经磨难,仍保持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胸怀(1 分) 。哲理角度: (1 分)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1 分) ,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1 分) 。 (共 3 分) 四、作文(40 分) 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项目类别 A 内容 B 语言 C 结构 D 书写 E

40、 评分细则 一类(3640 分) 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语言准确、顺畅,没有语病,表达好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以 37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具备项条件的,评为一类上(34分) ;具有其中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中(33分) ;具有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下(36 分) 。 二类(3235 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偶有语病,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以 33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具备 B 项和另两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具备 ABCD 四项条件的,酌情加分; 具备 B 项条件

41、,而另外三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2831 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尚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尚清楚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以 29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基本具备 ABCD 四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其中 B、D 项比较好的,酌情加分; 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2427 分) 部分偏离题意,内容不具体,中心欠明确 语言不太通顺,病句较多 条理不清楚,能分段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以 25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凡属 ABCD 四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其中三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兼有 ABCD 两项以上情

42、况的,酌情减分。 五类(24 分以下) 完全偏离题意,不知所云 语病严重,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以 19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凡属 ABCD 四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另三项尚好的,酌情加分; 兼有 ABCD 中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补充说明: 漏写题目扣分。 评阅全部试卷时,请以二等、三等之间 30 分为基准,根据作文实际上下浮动。 评阅每份试卷时,首先确定等次,然后根据所评等次的基准分,上下浮动。 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2 分。 字数不足 55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400 字,降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