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赣州五大城门之一涌金门,自宋朝以来,一直是赣州繁华码头之一。赣州发往北边的货物可以从章江、贡江的任意码头出发,而从北边过来的客与物,在 赣江而上行了数日,又经十八滩惊险之后,往往是选择在这第一码头涌金门上岸。所以,涌金门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交易旺盛,钱财广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涌金门之名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g 夙 Bji 搠 Cg 溯 Dji 塑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天经地义 B名副其实 C
2、当之无愧 D徒有虚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4分)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的原因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姓氏宗族、民居、饮食、服饰、民间文艺等诸多民风民俗。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 )独特的风情风貌源远流长。 ,从而使客家民俗文化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内容丰厚和历史悠久的原因而为
3、世人所瞩目B与粤东、闽西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内容丰厚和历史悠久的原因而被世人所瞩目C与粤东、闽西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的原因而被世人所瞩目D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B? C。 D!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因为她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B她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C可见,她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D因此,她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学校开
4、展“心随手动剪我所想”主题活动,在“剪纸价值我来说”分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剪纸价值的看法。活动接近尾声,作为主持人,你就同学们的讨论内容作了以下总结: 。A“同学们的观点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我们今后能再接再厉,更深入地了解剪纸!”B“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精彩,希望这次活动能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剪纸,传承传统技艺!”C“剪纸是中华优秀传统技艺,我们应该无条件地传承它,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D“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我们对剪纸有了全面的认识,大家以后一定会热爱剪纸的!”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寒夜江口
5、泊舟 储光羲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吴山迟海月,楚火照江流。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叙事,交代时间、地点和“泊舟”的孤单,写诗人在寒夜里的浦江口岸停船歇脚。B颈联的“迟”字用得精妙,迟迟望不见月亮,揭示出诗人因山川阻隔而不能望月思乡的愁绪。C尾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一个问句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异乡却寻到知音的喜悦和感慨。D这首诗语言浅易流畅,像与人交谈般自然、有条不紊,将语言的浅淡精洁表现得淋漓尽致。8、首联的“孤”字营造出 的意境,奠定了全诗 的感情基调。(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0分)【语段一
6、】柳范为侍御史,时吴王恪好畋猎,损居人田苗,范奏弹之。太宗因谓侍臣曰:“权万纪事我儿,不能匡正,其罪合死。”范进曰:“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谏止畋猎,岂可独罪万纪?”太宗大怒,拂衣而去。久之,独引范曰:“何得逆折我?”范曰:“臣闻主圣臣直、陛下仁明,臣敢不尽愚直?”太宗意乃解。 (选自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二十五,有删改)【语段二】皇甫德参上书曰:“陛下修洛阳宫,是劳人也;收地租,是厚敛也;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太宗怒曰:“此人欲使国家不收一租,不役一人,宫人无发,乃称其意!”魏征进曰:“贾谊当汉文之时,上书云可为痛哭者三,可为长叹者五。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非激切,则不能服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讪谤
7、。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惟在陛下裁察,不可责之。否则于后谁敢言者?”乃赐绢二十匹,命归。 (选自大唐新语卷三极谏,有删改)【注】畋(tin)猎:打猎。可为痛哭者三,可为长叹者五:语出贾谊治安策,原话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意为“即使是狂夫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听”。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犹( )(2)乃( )(3)责(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臣闻主圣臣直,陛下仁明,臣敢不尽愚直?(2)若非激切,则不能服人主之心。11、阅读两则语段,从劝谏方式上分析为何柳范和皇甫德参先前都激怒了唐太宗,后来唐
8、太宗却又原谅了他们。(3分)(三)理解性默写(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国家领导人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 ”李白行路难(其一)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尽显诗人慷慨激昂气概,充满哲理意味的千古警句是:“ , 。”(3)岳阳楼记中“ ”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8分) 文学有什么用处 林少华几年前,中国石油大学找我去演讲,讲和石油无关的文学。讲罢,进入“互动”环节,一个男生忽一下子站起来提问,问我文学到底
9、有什么用。石油用处大了,可文学呢?也巧,从会场可以望见窗外有两株梧桐,套用鲁迅的修辞,一株是梧桐,还有一株也是梧桐,时值深秋,硕大的叶片正从树上翩然飘落。于是我急中生智,指着窗外回答说:喏,看见了吧?同样看见梧桐叶飘落,懂文学的人看了,可能感觉飘落的是一首诗,一支歌,一缕秋思;而不懂文学的人看了,或熟视无睹,或觉得仅仅是一片落叶。这就是文学的用处、文学的作用。因此,懂文学的人相比于不懂文学的人,心灵生活要丰富好多倍,精神纹理要细腻好多倍,也因此幸福和快乐好多倍。再以梧桐落叶为例,如果叶落时细雨霏霏,你想起的可能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平添缝绻的情愫;而若夜空中月牙弯弯,你
10、脑海中或许现出苏东坡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从而品味独处的幽思。再比如,看见杨柳泛绿,想起“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看见河边荠菜,想起“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看见村头桃花,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看见海棠,想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看见梨花,想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从中不难看出,文学使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有了不寻常的神采和底蕴,触发了我们妙不可言的感受和联想。一句话,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什么叫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就叫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文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文学看似
11、无用,实则其为用大矣,无用之大用!我还有个念头:如果让我把世人大体分成聪明的和不怎么聪明的两大类,那么,聪明人就是不花钱即能获得快乐的人,例如刚才所说的看一枚梧桐落叶就能产生审美愉悦的人;而不怎么聪明的人呢,大约就是花钱换取快乐的人,比如花很多钱打高尔夫、开“玛莎拉蒂”豪车等。关于聪明人,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位。喏,你听他是怎么说的:“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还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还有一句说得甚是直截了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得多好啊!无论什么东西都有可观
12、可乐的一面。比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比如月亮和竹柏,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而且一分钱也不用花即可让自己乐在其中,即可“共适”,说白了,快乐不劳而获。而不少人却对此无动于衷甚至不屑一顾,宁可花大把钱去另寻欢乐。为什么呢?无他,“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就是懂文学的人,就是聪明人。是的,真正的内心快乐,深切的内在激情,都不是花钱能买来的。反过来说,快乐和钱财无关,而和文学有关、和文学审美有关。什么是文学的用处?这就是文学的用处。(有删改)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指文学使我们生活中的寻常景物有了不寻常的神采和底蕴,触发了我们妙
13、不可言的感受和联想。B文章从“文学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文学让人获得快乐”“文学使无论什么东西都有可观可乐的一面”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C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学有什么用,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14、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2分)A周国平认为“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是靠自己平时多下功夫”。B宋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沉迷于读书学习的文学世界里。C柳宗元寄情于山水,伐竹取道,探山访水,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排解自己的苦闷,写下小
14、石潭记。D看见杨柳浓绿,不禁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含有“柳”的诗句。15、选文第段举苏东坡是聪明人的例子,欧阳修也是聪明人吗?请结合醉翁亭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6分)材料一:璀璨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了浩瀚的古籍文献,时间的流逝已让大量古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古籍保护的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可古籍保护仍存在修复速度赶不上老化速度的难题,大量古籍亟待抢救。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的介绍,目前,我国还有1000多万册古籍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古籍修复专业人员不足,是保护工作面临的又一大
15、难题。2007年,全国图书馆系统拥有的古籍修复师不足百人,学历以高中、大专为主,年龄多在40岁以上。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高校教学等形式的培养,目前,修复师已有1000余人,半数拥有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年轻人已成为主力。但面对大量需要修复的珍贵古籍,仍给人以“蚂蚁搬山”之感。材料二:古籍修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把古籍保护立法摆上日程。专家在今年提交了关于尽快推进古籍保护立法的提案,建议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让古籍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其次,发力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化古籍修复队伍。专家建议,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考核机制、待遇保障等方面为
16、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古籍保护成为受人尊敬、具有高度职业荣誉感与社会认可度的职业,才能让古籍修复人员的定力更持久地保持下去。第三,改善古籍馆藏条件。修复工作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始的,要等到人员设置、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以后才能做;如果缺乏修复工作着手的现实条件,而馆藏条件尚可,古籍破损程度不严重,宁愿维持现状,也不要动它。也可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古籍博物馆,将一些不具备存藏条件单位的古籍,统归博物馆统一保管保护;对一些民间存藏的古籍,也可试行古籍寄存制度。材料三:如今,传媒形式的多样化,正可以为古籍等冷门学科领域的大众化传播赋能。尤其进入数字化时代,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普及传播,都产生了新
17、的变化。一方面要做好保护工作,采用各种新科技手段留住历史的真实面貌,如通过人工智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实现古籍文本的结构化、体系化甚至图谱化,使其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亲仁善邻等,使之成为丰厚的文化滋养,也让古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感,能穿过岁月长河,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表明古籍修复速度赶不上老化的速度,古籍修复专业人员不足,是保护工作面临的两大难题。B材料二指出专家建议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
18、古籍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C材料三提示我们,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创新保护古籍的方式方法,让现代科技助力古籍保护。D上述材料围绕古籍保护进行介绍,讲述了古籍修复的现状、具体做法以及多样化的传媒形式使古籍保护事业成果显著。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现实条件不足,在古籍馆藏条件尚可,破损程度不严重的情况下,就不要轻易修复古籍。B通过相关的培训、传承及教学,目前古籍修复师的主力军为年轻人且学历有所提升。C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各种内容能够让当代人获得丰厚的文化滋养,产生心灵共振。D新科技手段的使用能够促进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等工作,让古籍得以更好传承。(
19、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 庐山 余秋雨找到庐山不是专门去旅游,是与一大群文人一起去开会的,时间是1979年夏天。那里召开的,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文艺理论讨论会。庐山本是夏天开会的好地方,但据我所知,那里好像从来没有开过文人大会。原因说起来太复杂,不管怎样,现在总算有了第一回。但是,回过去看,庐山本来倒是文人的天地。在未上庐山之时我就有一些零碎的印象,好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人之一司马迁“南登庐山”并记之于史记之后,这座山就开始了它的文化旅程。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它的文化浓度之高,几乎要鹤立于全国名山中了。那时,慧远和陆修静曾居住在庐山,他们驻足的东林寺和简寂观便成了此后中国文化
20、的两个重要的精神栖息点。这两人中间,慧远的文学气息颇重,他的五言诗游庐山写得不错,而那篇600多字的庐山记则是我尤为喜欢的山水文学佳品。但是,使得这慧远和陆修静突然与庐山一起变得文采斐然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庐山还拥有过陶渊明和谢灵运。陶渊明的归隐行迹、山水情怀和千古诗句都与庐山密不可分,谢灵运的名气赶不上陶渊明,却也算得上我国文学史上五言山水诗的鼻祖。这两位大诗人把庐山的山水作了高品位的诗化奠基,再加上慧远和陆修静,整个庐山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史。后来的人们似乎一直着迷于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陆修静共处庐山的那种文化气氛,设想出他们几个人在一起的各种情景。由头也是有
21、一点的,例如陶渊明应该是认识慧远的,但他与慧远的几个徒弟关系不好,对慧远本人的思想也颇多抵牾,因此交情不深。倒是谢灵运与慧远有过一段亲切的交往,其时慧远年近八旬,而谢灵运还不到而立之年,两人相差了50来岁,虽然忘年而交,令人感动,毕竟难于贴心,难于绵延。这些由头,到了后人嘴里,全都浑然一体了。例如唐代已记述谢灵运与慧远一起结社,而事实上慧远结社之时才6岁。流传特别广远的故事是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三人过从甚密,一次陶、陆两人来东林寺访慧远,慧远历来送客不过门前虎溪,这次言谈忘情,竟送过了虎溪,这就使后山的老虎看得不习惯了,吼叫起来,三人会意而笑,那就是中国古代极有名的佳话“虎溪三笑”。为此,李白
22、、黄庭坚等诗人还特意写过诗,苏东坡还画过三笑图赞,我在郑振译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也见到过一幅采自“程氏墨苑”的虎溪三笑图。但究其实,陆修静来庐山的时候,陶渊明已去世34年,而慧远更已逝去45年。我深知,道出这个故事的虚假性非常煞风景。到底是李白、苏东坡他们高明,不仅兴高采烈地为这个传说增彩添色,而且自己也已影影绰绰地跻身在里边。文人总未免孤独,愿意找个山水胜处躲避起来;但文化的本性是沟通和被理解,因此又企盼着高层次的文化知音能有一种聚会,哪怕是跨越时空也在所不惜,而庐山正是这种企盼中的聚会的理想地点。因此,庐山可以证明,中国文人的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即便是对于隐逸之圣陶渊明,中国
23、文人也愿意他有两个在文化层次上比较接近的朋友交往交往,发出朗笑阵阵。有了这么一些传说,庐山与其说是文人的隐潜处,不如说是历代文人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时空沟通的寄托点。于是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陆游、唐寅等等文化艺术家纷来沓至,周敦颐和朱熹则先后在山崖云雾之间投入了哲学的沉思和讲述。如果把时态归并一下,庐山实在是一个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了。我是坐着汽车上庐山的。在去九江的长江轮上听一位熟悉庐山的小姐说,上庐山千万不能坐车,一坐车就没味,得一级一级爬石阶上去才有意思。她一边详尽地告诉我石阶的所在,一边又开导我:“爬石阶当然要比坐车花时间花力气,但这石阶也是现代修的,古人上山连这么一条好
24、路都没有呢。”她的话当然有道理,可是船到九江时天已擦黑,我又有一个装着不少书籍的行李包,只略作迟疑,我就向汽车站走去。庐山的车道修得很好,只见汽车一层层绕上去,气温一层层冷下来,没多久,牯岭到了。牯岭早已俨然成为一座小城,只逛荡一会儿就会忘了这竟然是在山顶。但终究又会醒过神来,觉得如此快捷地上一趟庐山,下榻在一个规模不小的宾馆里,实在有点对不起古人。是啊,连船上不相识的小姐都拿着古人来诱惑我,而我还是贪图了方便。一方便,也就丢弃了它对人们的阻难,也就随之丢弃了它对世俗的超拔,那还能构得成跨时空的精神沟通么?古代文人上庐山,自然十分艰苦,他们只凭着两条腿,爬山涉溪、攀藤跳沟。当时的山,道路依稀,
25、食物匮乏,文人学士都不强壮,真不知如何在山上苦熬苦捱。18、通读文章,梳理文人在庐山的文化旅程,补全下列表格。(6分)时间庐山的文化旅程事件西汉时期文化旅程的开始(1) (2) 文化浓度很高,几乎鹤立于全国名山中,进入中国文化史慧远和陆修静居于庐山陶渊明和谢灵运把庐山的山水作了诗化奠基唐代以后(3) 佳话“虎溪三笑”流传,文人为之写诗、作画,为传说增彩添色文化艺术家纷来沓至,周敦颐和朱熹也先后投入哲学的沉思和讲述19、文章首段写作者去庐山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3分)20、文章与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都写了作者的“旅途”所见所思,两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21、古代有许
26、多吟咏庐山的名作,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文中作者对庐山文化的探索,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文人怎样的感触。(3分)材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四、名著阅读(10分)2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和经历,其中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篇目主要写身边之人。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写到萤火虫的光亮是由呼吸器官产生的,而且它们可以随心所欲
27、地调节身上的光亮。C艾青的光的赞歌一诗中,作者借“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表达了对坚韧顽强的生命的由衷赞美。D水浒传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向往。23、阅读以下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
28、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选自朝花夕拾五猖会23、仿造示例写人物,譬如:黑矮汉指宋江,梢长大汉指阮小七,头陀指武松。请选择以上画横线中-人物中的绰号,写出对应的人物 。(要求最少选择4个人物,共4分)。24、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鲁迅先生认为这个书名译得不够妥当,因为梁山泊的人是“并不将一切人
29、们都作兄弟看的”。对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有同学表示不太理解。请在下面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关内容并作简要分析,帮助同学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3分)林冲递交投名状 武松血洗鸳鸯楼 李逵江州劫法场五、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儿,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死了。题目一:将材料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题目二:从材料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泄
30、露个人信言息;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C2B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完全一致。“当之无愧”指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徒有虚名”指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副实。结合句子“涌金门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交易旺盛,钱财广通”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涌金门的名称与实际一致,因此只有“名副其实”符合语境。3D4A5B6B A项“同学们的观点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不恰当,应该以肯定的态度为主;B项既有肯定,又有对同学们的期待,恰当;C项“无条件地传承它”不恰当,正确的做法应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项“全面的认识”“大家以后一定会热爱剪纸的”语气太过绝对
31、,不恰当。故选B项。7C 尾联中诗人写自己独处客地,难寻知音,直抒悲怀,透露出诗人独自漂泊异乡的凄楚悲情,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C项表述有误。8、空旷幽寂的意境,奠定了全诗凄凉的感情基调(类似的意思便可)9、(1)尚且,还 (2)才,这才 (3)责备10、(1)我听说皇帝圣明臣子就会直言进谏,陛下仁德英明,我怎么敢不竭尽自己的忠诚直言进谏呢?(2)如果(言辞)不激烈恳切,就不能说服君主的心。11、柳范和皇甫德参先前在劝谏唐太宗时,都是直言进谏,不讲究劝谏艺术,因此激怒了他(1分)。唐太宗原谅他们,一方面是因为柳范后来的言论和魏征的言论注重理据、委婉,让人易于接受(1分);另一方面是因为
32、唐太宗是一位明君,善于反思和自省。(1分)参考译文【语段一】柳范担任侍御史,当时吴王李恪喜欢打猎,损坏了农田中的庄稼,柳范上奏弹劾他。太宗因此对侍卫大臣说:“权万纪侍奉我的儿子,不能匡偏正讹,论罪应当处死。”柳范进言说:“房玄龄侍奉陛下,尚且不能阻止(陛下)狩猎,怎么能只怪罪权万纪呢?”太宗勃然大怒,拂袖而去。过了不久,(太宗)单独召见柳范说:“(你)为什么当面忤逆我?”柳范回答说:“我听说皇帝圣明臣子就会直言进谏,陛下仁德英明,我怎么敢不竭尽自己的忠诚直言进谏呢?”太宗的情绪这才缓解。【语段二】皇甫德参上书说:“陛下您修建洛阳宫,是劳役人民;收取地租,是征收重税;民间崇尚高髻(的风气),(也
33、)是宫里传出去的。”唐太宗大怒说:“这个人想要让国家不征收一点租税,不役使一个人,宫中的人都没有头发,才符合他的意思!”魏征进谏说:“贾谊在汉文帝当政时,上书说值得为之痛哭的事情有三件,值得为之长叹的事情有五件。自古以来(臣子)上书,(言辞)多数都激烈恳切。如果(言辞)不激烈恳切,就不能说服君主的心。(然而言辞)激烈恳切就好像毁谤。所谓即使是狂夫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听。只有陛下裁决(有度)观察(明晰),不随意责备他们。否则以后谁敢进言呢?”于是(唐太宗)赐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让他回去。12、(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1
34、3A B第段论证了“文学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第段论证了“文学让人获得快乐”,因此文章应是从这两方面论证中心论点;C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D文章的中心论点应为“文学让人的心灵生活更丰富,让人的精神纹理更细腻,也让人更幸福和快乐”。14A A项主要论述的是好的作品的标准,与文章的论点无关。15、示例一:是聪明人。由“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可知,欧阳修寄情滁州山水美景,没有花一分钱就从中获得了快乐。因此,他是聪明人。示例二:是聪明人。由“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35、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可知,欧阳修看到山间早晚景色的变化以及四季不同的美景,感到“乐亦无穷”。他的快乐不劳而获,因此,他是聪明人。(表态1分,理由分析2分)16D 阅读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讲述了古籍修复的现状,材料二向我们介绍了古籍修复的具体做法,材料三指出传媒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为古籍等冷门学科领域的大众化传播赋能,并未指出其使古籍保护事业成果显著。17C 根据材料三中“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可知,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才能够让当代人获得文化滋养,产生心
36、灵共振,C项中“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各种内容”说法不正确。18、(1)司马迁“南登庐山”并记之于史记(2)两晋南北朝时期(3)成为文化知音聚会的理想地点,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19、开门见山,交代去庐山的时间、起因;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文人在庐山的文化旅程做铺垫;引发读者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0、不相同。文章主要通过写作者去庐山开会,引发出对文人在庐山“文化旅程”的思考和探索,表现了文人渴望与文化知音聚会,渴望超拔俗世而达到跨时空的沟通,也表达了作者对文人艰苦探索精神的赞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写作者在各拉丹冬见到的壮美景象,突出表现了各拉丹冬地区的原始风景给作者带来的精神震撼和心灵触动
37、,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礼赞。21、示例一:题西林壁中写出了庐山千姿万态的面貌,进而引发苏轼的哲学思考,写自己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揭示了人生哲理:即我们只有超越自身局限,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苏轼在庐山的自然景物触发下,由对山峰的观察上升到对自身和人事的思考,展现出文人世界的丰富性,以及文人向内不断探索、思考的精神,显示出苏轼思想的深刻性。示例二:望庐山瀑布主要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摹写了在太阳的照射下,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景象,诗中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表现了李白诗歌的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表达了李白对庐山的高度赞美,为庐山增添了神话色彩
38、。22C 艾青在礁石这首诗中表述了对坚韧顽强的生命的由衷赞美,而不是光的赞歌,C项解说有误。23、大和尚指鲁智深,茁壮妇人指顾大嫂,姣长妇人指扈三娘,青面指杨志,歪头指林冲,赤须指刘唐,美髯指朱仝,黑大汉指李逵,赤脸长须指关胜。(答完整的一个得1分,共4分,如未写序号及人物名称出现错别字的均不给分)24、示例一:梁山泊要林冲递交投名状时,林冲并不为杀人犯愁,愁的是只怕没人过。说明林冲为得到梁山泊的接纳,视他人性命如草芥。示例二:武松血洗鸳鸯楼,连马夫、丫鬟也不放过,直杀得心满意足。说明武松眼里,普通人死不足惜。示例三:李逵江州劫法场时,晁盖提醒他不要伤及百姓,李逵并不听从,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去
39、。说明他眼中只有“哥哥”宋江的命,没有老百姓的命。25、参考例文 学习不能揠苗助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成才,那么成才需要哪些条件呢?是来自外界的客观帮助,还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我认为都需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努力。“揠苗助长”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帮助,但这种帮助是我们不需要的,因为揠苗助长的行为违背了客观规律,急功近利,反而不会达到成功。不可否认,成才具有时代性,当今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为我们成长提供了优裕的社会环境,但这只是成才的一个客观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个人主观努力。主观因素往往表现在自身素质方面,是区别一个人是否能成才的重要依据。“玉不琢,不成器
40、”正是如此。怎样实现“成才”理想呢?那就是好学。所谓好学,是指勤奋努力学习,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本领。许多杰出人物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医学巨着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到三十五岁时,已读了古代医药书八百多种,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着名作家杰克。伦敦平时随手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子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他们都是经过平常的勤奋好学才能够成才的,取得杰出的成就。好学就其本身的意义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首先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努力才能有所成效。如果“两天打鱼三天晒网”,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效果,当然也不能成才。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
41、对这些困难不能止步退却,而应知难而进,彭端淑说得好:“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也易矣;不学,则易者也难矣。”不论多大的困难,只要勤奋好学,就能使难者变易。现在有不少人,很羡慕那些“一鸣惊人”的人才,以为他们具有先天的禀赋,是“天才”,能一举成名,殊不知,爱迪生发明蓄电池花了整整十年,经过几万次的试验才获得成功。还有一些人,主观不努力,只想借助各种手段一夜成名,他们不知道,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最终只能落得一场空。对于每一个渴望成才的人来说,主观努力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如果李时珍、杰克。伦敦、爱迪生等人都只想着别人来帮助自己,坐等成功,那么他们也只会泯然众人。所以,同学们,请记住,学习不能揠苗助长,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