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23007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绎启用前202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摇 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 D2. A3. C4. B5. A6. C7. C8. B9. D10. C11. A12. B13. A14. A15. D16. C17. B18. B19. D20. A21. C22. B23. D24. A25. B26. A27. C28. A29. C30. 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1.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1 分)(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2、。 (1 分)(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1 分)(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1 分)(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2 分)32.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2 分)(2)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2 分)(3)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 分)33. (1)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2 分)课程开发的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1 分)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 (1 分)(2)课程组织循着学科知识和逻辑体系进行。 (2 分)34. (1)情境教学。 (2 分)(2)随机访问教学。 (2 分)(3)支架式教学。 (2 分)35. (1)学生被

3、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 (1 分)(2)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 (1 分)(3)教学一般分科进行。 (2 分)(4)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 (2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36. (1)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因而学习者的需要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冶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体现学习者的意志的过程。(3 分)(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儿童不仅生活于学校之中,而

4、且还生活于社会之中。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因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理应成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包括两个维度:从空间维度看,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 从实践维度看,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不仅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 将当代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至少需要贯彻三条原则: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原则。 (3 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1 页(共 2 页)(3)学科的发展。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儿童由自然人发展为文化人

5、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学科知识、继承文化遗产。 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成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 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合理认识以下几个问题:知识的价值是什么?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3 分)(4)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 0-3 分。37. (1)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 这里的“需要和适切性冶指的是课程实施者所意识到的需要。 因此,为了提高课程实施的程度,就需要教师对课程变革的主旨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接受,并将这种理解与接受化

6、为自己的内在需要。 (2 分)(2)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 这里的“清晰性冶是指课程变革计划的应用者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 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 因此,为了提高课程实施的程度,就需要提高课程变革的清晰性。 (2 分)(3)课程变革的复杂性。 这里的“复杂性冶是指课程实施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难度以及变革的程度。 适合实践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 因此,要充分注意到课程变革的复杂性,以获得参与者的支持。 (2 分)(4)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 这里的“质量与实用性冶是指课程变革计划所要求的、所提供的课程

7、资料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课程实施者必须意识到课程资料将会适合其需要,并且是实用的和可利用的。 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和实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 因此,课程变革要重视变革计划的质量,增强其实用性。 (3 分)(5)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 0-3 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6 分。38. (1)上述课程计划反映的课程类型是螺旋式课程。 (3 分)(2)从该计划来看,生物学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九年级重复出现;物理学在六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重复呈现;化学则在七年级、十年级重复呈现。 (2 分)(3)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 (2 分)布

8、鲁纳着眼于培养儿童智力的卓越性,倡导早期学习,主张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 为了尽可能快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布鲁纳提倡螺旋式课程,即是说课程组织要以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早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展与加深。 这样,学科结构在课程中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3 分)(4)与直线式课程相比,螺旋式课程是一种更高级的课程组织形式。 螺旋式课程不仅反映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将学科逻辑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有机结合起来,这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特点。 螺旋式课程与直线式课程各有其优缺点,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不同性质的学科而言,两者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这两种课程又存在着内在联系,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 螺旋式课程从直线式课程发展而来,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两者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替存在。 (3 分)(5)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 0-3 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2 页(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成人/电大/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