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态系统 章末培优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960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生态系统 章末培优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章生态系统 章末培优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章生态系统 章末培优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章生态系统 章末培优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三章生态系统第三章生态系统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1.2021 浙江 1 月选考生物 7,2 分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发生了明显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 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 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 2.2022 浙江 6 月选考生物 20,2 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

2、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3.2021 浙江 6 月选考生物 7,2 分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 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产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 4.2020 浙江 1 月选考生物 22,2 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营养级数量越多,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就越低 B.呼吸消

3、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 C.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越大,各级消费者的体型就越大 D.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多 5.2020 年,中国科研人员在南海海底首次发现了鲸落,鲸落附近有数十只铠甲虾、红虾及其他鱼等。所谓“一鲸落,万物生”,就是鲸死亡后落入深海逐渐形成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中包括化能自养型细菌利用厌氧菌产生的 H2S 合成有机物的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鲸落形成之初,鲸鱼尸体为深海动物和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B.可通过观测鲸落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研究深海群落演替 C.鲸落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只有捕食者和消费者

4、,没有生产者 D.鲸落中的多种细菌促进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在一条捕食食物链中,甲、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个营养级。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乙的同化量占甲同化量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否是变温动物,会影响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 B.乙是否是恒温动物,会影响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 C.甲的生物量越大,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D.乙的净次级生产量越大,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7.2021 浙江温州高二期末考试如图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NP/GP)随纬度变化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P/GP 的值越大,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和生物

5、量也越大 B.赤道附近生态系统的 NP/GP 的值小于 50%的原因是总初级生产量小 C.高纬度生态系统的 NP/GP 的值高的原因可能是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占比低 D.在纬度 30的森林顶极群落中,其净初级生产量比演替过程中的要高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 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图中 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的能量。 A.b+c+d+e 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b 或 d 可代表生产者

6、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包含在 c1中 9.如图为我国某地 “桑基鱼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能量单位为 MJ/(hm2 a)。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 B.植物到蚕和鱼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实际光合量之比 C.鱼同化的能量可通过自身的遗体残骸和粪便流向分解者 D.生产中用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10.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生存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损害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的现象,如欧洲兔被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对袋鼠等本地

7、生物造成极大威胁。 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黏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生物入侵可使当地的物种数目增多,也可引起群落演替的发生 B.y1年后袋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狐狸是袋鼠的被捕食者 C.y2年后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袋鼠数量增多,这可能与病毒的专性寄生有关 D.y2年草原生态系统整体维持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11.2021 浙江 1 月选考生物(节选)原产于北美的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迅速、 竞争力强的特性,近年来在我国某地大肆扩散,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

8、题: (1)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 。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 (填“开花前”或“开花后”)。 上述处理方法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组成格局,同时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 。 (2)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 关系为纽带的食物 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其原因是 。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但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 的部分较多。

9、 12.2022 浙江 1 月选考生物 26,6 分(节选)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和生长空间。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分布型的角度考虑,栽培玉米时应遵循 、 合理密植的原则,使每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照。 (2)某个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条食物链:玉米野猪豺;玉米玉米蝗乌鸫蝮蛇鹰。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由于能量 的不同导致两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不同。食物链乃至食物网能否形成取决于哪一项? (A.可利用太阳能 B.初级消费者可同化的能量 C.总初级生产量 D.净初级生产量)。 (3)玉米栽培

10、过程需除草,常用除草方法有物理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实际操作时,幼苗期一般不优先采用生物除草,其理由是抑(食)草生物不能 。当玉米植株长到足够高时,很多杂草因 被淘汰。 (4)玉米秸秆自然分解,所含的能量最终流向大气圈,我们可以改变能量流动 获得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沼气等,客观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我国提前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13.2022 浙江温州高二上期末考试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是以种稻为中心,利用鸭喜食稻田中的昆虫、水生小动物和几乎所有杂草,却不喜食水稻的杂食特性,达到有效控制常规稻作因依赖化肥、 农药等的大量投入而造成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某兴趣小组绘

11、制稻鸭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碳元素转移过程,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作为该生态系统基石的是 。丙和丁在该生态系统中通过营养关系加速了 。 (2)图中碳元素以 的形式进行转移,图中箭头指向需修改之处有:增加戊 “” 甲、 。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转移量为:a (填“”“=”或“ (3)呼吸作用散失(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15.6 (4)肥田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或食物网) 解析:(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图中作为该生态系统基石的是水稻、杂草(乙)。丙和丁代表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通过营养关系加速了物质循环和

12、能量流动。(2)图中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的形式进行转移,在群落和大气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图中箭头指向需修改之处有:增加戊“”甲;由于捕食关系是单向的,故需要取消丙“”乙。 在水稻生长期,有机物的积累量0,故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转移量为:ab+c+d+e。(3)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即水稻的同化量,除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外,其余能量的流向是呼吸作用散失(或以热能形式散失)。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根据题意可知,杂草中3/5的能量直接流向鸭,其余能量即杂草中2/5的能量,通过植食性昆虫流向鸭,则假设需消耗杂草的能量约为 X kJ,根据鸭获得 1

13、 kJ 能量,可得 3/5X0.1+2/5X0.10.1=1,解得 X=15.625 kJ,约为 15.6 kJ。(4)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由于鸭在稻田间的觅食活动,起到吃草、捕虫、 踩草以及鸭的粪便还可以肥田等作用,使得稻鸭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的产量,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式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14.答案:(1)物质循环 蛋白质、核酸 (2)消费者 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中度放牧 轻度放牧 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和氮库均减小 稳定性 (4)不可行,因为草原地区降水量少,不宜植树造林 (5)b、c、

14、d、f 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碳、氮元素,不断地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这个过程叫作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氮元素进入生物体内可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类别有蛋白质、 核酸。(2)植物属于生产者,土壤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大气 CO2属于非生物成分,所以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消费者,、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若植物和土壤分别代表环境中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则对地上部分碳库、氮库影响最小的放牧密度是中度放牧,对地下部分碳库、氮库影响最小的放牧密度是轻度放牧。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长期重度放牧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和氮库均减

15、小,进而使草原中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草原负荷严重,超过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 (4)草原地区降水量少,不宜植树造林,即在退化的草原上植树造林不可行。 (5)退牧还草可提升草原的生态承载力,使某些种群的数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各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捕食或竞争关系,所以不会使所有种群的 K 值均增加;由于植被的数量增加,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也增加,故会使草原上生物的种类增加,构成的食物网也越复杂,进而使群落的结构更复杂,对光能的利用率增加,但不能提高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综上分析,在退牧还草的过程中,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有 b、c、d、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浙科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