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章末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941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章末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章末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章末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章末测评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本部分包括 1414 题题, ,每题每题 2 2 分分, ,共共 2828 分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B.胃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当免疫防御功能较强时,机体容易被病原体感染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癌变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2 2.(2022 扬州中学高二开学质检改编)下列关于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的说法,错误

2、的是( ) A.免疫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B 细胞和 T 细胞都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免疫 3 3. (2022 苏州高二期末)广泛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止新冠病毒扩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新冠病毒疫苗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性 B.新冠病毒的变异可能会降低疫苗的预防作用 C.疫苗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激发免疫反应 D.多次接种同种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足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 4.T 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先进行阳性选择,再进行阴性选择。不能与吞噬细胞表面

3、受体分子结合的 T 细胞会发生凋亡,称为阳性选择;存活下来的 T 细胞若能与自身抗原结合,会发生凋亡,称为阴性选择,最终存活下来的 T 细胞即为成熟 T 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 T 细胞主要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B.HIV 主要侵染 T 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C.T 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在骨髓中,阳性选择发生在胸腺中 D.若 T 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错误,可能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5 5.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它可启动 T 细胞增殖分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 B.树突状细胞具有一定的防御、监控和清除功能

4、 C.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提呈抗原功能 D.树突状细胞和 T 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6 6.研究发现滤泡辅助 T 细胞(简称 Tfh 细胞)参与了机体免疫,并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重要作用。B 细胞必须接受 Tfh 细胞的辅助,才能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没有 Tfh 细胞的辅助,B 细胞就会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fh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 B.Tfh 细胞、B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 C.同一个体内的 Tfh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核遗传信息不同 D.Tfh 细胞与 B 细胞间存在信息传递,与 B 细胞细胞质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7 7.免

5、疫赦免区是机体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的部位,如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赦免区免疫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免疫赦免”现象的存在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为胎儿在子宫中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条件 D.器官移植过程中,通过药物促进受体赦免基因的表达,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8 8.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并裂解

6、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C.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 D.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以对乙肝病毒进行临床检测 9 9.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若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NK)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 NK 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摄取和提呈抗原 B.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 B 细胞合成并分泌 C.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诱导 NK 细胞则无特异性 D.

7、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010.人体和动物的肠黏膜中存在着强大的免疫系统,由相应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组成。排列在小肠绒毛上皮间的 M 细胞(溶酶体的数量非常低)负责摄取并转运肠道中大部分的病原体给 DC 细胞(树突状细胞),具体免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DC 细胞的突起可以进入肠腔,吞噬消化部分病原体,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与 DC 细胞相比,M 细胞几乎不能处理抗原,但可以识别和提呈抗原 C.Th2 细胞能与 B 细胞结合,有利于 B 细胞活化并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 D.Th1 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以及体内衰老和损伤的细胞 1

8、111.(2021 南通高二期末)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 IgE 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等化学物质,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为人体免疫过强引发的自身免疫病 B.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肥大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有特异性结合 IgE 的受体 D.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 IgE 抗体结合 1212.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病机理如图甲所示。“Graves 氏病”是由

9、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甲 乙 A.图甲突触前膜中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其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 C.由图乙判断,Graves 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高,患者自身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根据图乙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 氏病患者体内 X 激素、Y 激素的分泌量分别减少、增加 1313.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破裂,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精液中精子数

10、量正常,但均不具有活性,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现象的机理相同?( ) A.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B.接受肾移植治疗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剂 C.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免疫系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D.注射新冠疫苗使机体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1414.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 HIV 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 HIV 后体内 HIV 浓度和辅助 T 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 HIV B.HIV 直接利用辅助 T 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C.曲线EF段辅助 T 细胞数

11、量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化、发育、成熟的结果 D.HIV 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H1N1 流感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本部分包括 5 5 题题, ,每题每题 3 3 分分, ,共共 15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选对者得全选对者得 3 3 分分, ,选选对但不全者得对但不全者得 1 1 分分, ,其他情况不得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1515.新冠肺炎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的症状之一是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出现“白肺”。专家建议,民众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揉眼睛、抠鼻

12、子、摸嘴巴,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平稳情绪,避免恐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都有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从而使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B.当新型冠状病毒突破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后,体液免疫主要依靠病原体的抗原与 B 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相结合及抗原提呈细胞和辅助 T 细胞来实现信息传递 C.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对被感染的肺部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而出现“白肺” D.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增加患病概率 1616.核酸疫苗包括 mRNA 和 DNA 疫苗

13、,是将编码新冠病毒 S 蛋白基因的 mRNA 或 DNA 直接导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抗原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mRNA 不会进入细胞核,没有宿主整合的风险。目前研制的 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 mRNA 疫苗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 mRNA 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 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着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难点,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以寄生方式在活细胞中生活 B.mRNA 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内体小泡逃逸才可能翻译出抗原蛋白,

14、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D.若内体小泡内的 mRNA 未实现逃逸,则会被 TLR3 和 TLR7/8 识别,使该 mRNA 降解 1717.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探究药物A 对该病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 hMPV 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 A 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吞噬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特异性结合被感染的靶细胞

15、,诱导其凋亡 B.药物 A 可能通过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来提高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数量 C.药物 A 可以明显增强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的效果一般 D.hMPV 入侵机体后,细胞毒性 T 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均能抵御病毒 1818.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可以发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 ATP 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细胞质膜上的 P2X7 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 ATP 作用的靶细胞是 B 细胞 B.图中的纳米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

16、属于细胞免疫 C.纳米抗体可以减少 ATP 与 P2X7 受体结合的机会 D.ATP 是人体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一些细胞的信息分子 1919.2020 年初,新冠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全球,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类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体温高于 37.3)、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导致机体发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的“恒温器”位于大脑皮层中,新冠病毒侵入人

17、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降低,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机体产热量增多 B.新冠肺炎患者发热、腹泻等会引起机体失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对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使尿量减少 C.若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维持在 38.5,则机体的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 D.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再次接触新冠病毒,记忆 B 细胞会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发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题, ,共共 5757 分。分。 2020.(10 分)(2022 扬州中学高二开学质检)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 细胞), 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

18、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下图所示为 DC 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 细胞能通过 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分解;此方式发生的结构基础为 。 (2)DC 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 T 细胞表面具有 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 T 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 (3)由 通过 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4)根据树突状细胞功能推测该类细胞应由 分化而成 。 2121.(14 分)(2022 盐城高二期末)目前癌症治疗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手术和放、化疗结合,第二种是靶

19、向药物治疗,第三种是以嵌合抗原受体细胞毒性 T 细胞(简称 CAR-T)疗法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图 1 是树突状细胞(DC 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过程,图 2 表示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以及肿瘤细胞逃脱识别的相关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1)活化的 DC 细胞借助于表面的抗原-MHC 复合物与 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在 CD80 或CD86 等分子的共同作用下,将其激活,使其分泌 ,最终激活 细胞,识别并杀伤部分癌变细胞,这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2)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的 分子识别肿

20、瘤细胞的 MHC分子,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 PD-1 分子一旦被 PD-LI 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 。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 2 推测这两种药物可以 (填“促进”或“阻止”)PD-1 分子与 PD-L1结合。 (3)嵌合抗原受体细胞毒性 T 细胞(简称 CAR-T)疗法是一种通过将细胞毒性 T 细胞加工改造实现肿瘤细胞靶向杀伤的免疫治疗技术。CAR-T 细胞利用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 CAR)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抗原(如 CD19)并杀伤该细胞。图 3 为研究人员制备的能特异性识别 C

21、D19 的 CAR-T 细胞表面嵌合抗原受体结构示意图。 图 3 据图 3 推测,能与 CD19 特异性结合的区域是 。 已知 1L-2、TNF- 是两种杀伤性细胞因子,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为探究 CD19-CAR-T 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在下表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 T T 细胞种类 肿瘤细胞种类 1L1L-2 2 释放量 TNFTNF- 释放量 1 CD19-CAR-T 细胞 1.89% 0.2% 2 有 CD19 的肿瘤细胞 30.1% 32.49% 实验结论:CD19-CAR-T 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具有 CD19 的肿瘤细胞,从而引

22、起杀伤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对肿瘤细胞产生强烈的杀伤效果。 2222.(11 分)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较宽的刺突蛋白(S 蛋白)。图 1 表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图 2 为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到健康猴子体内后,抽取其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测定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部分会被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 、 和 功能。 (2)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 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 结合,从而侵入人体细胞,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

23、能被 识别并裂解。 (3)若新冠病毒侵入健康猴子体内,猴子机体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中辅助 T 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 。 (4)在图 2 所示实验中,实验组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照组注射 。据图判断疫苗组在接种后 42 d 前产生抗体的细胞由 增殖分化而来,在第 42 d 两条曲线出现拐点的原因可能是 。 2323.(11 分)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是 过程,五种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 。 (2)图中分泌物质甲的细胞是 (填名称),在该免疫反应过程中,

24、该物质的作用是 。过程表示的是 ,此时细胞 e有两个来源,它们是细胞 (填字母)。 (3)从细胞中细胞器数量的角度分析,图中的细胞 A 相比其他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该特点能体现出细胞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如果胸腺受损,其功能丧失,则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分别是 。 2424.(11 分)“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在感染微生物等情况下,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该过程会导致组织细胞的损伤,严重时危及生命。如埃博拉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就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促进 和 的增殖和分化;在 和 的协

25、调配合中起调控作用。 (2)一般认为,“细胞因子风暴”是免疫系统对新的、高致病性的病原体的过激反应造成的。针对这样的病原体,疫苗显得尤为重要。某科研团队研制了一种针对某新型病毒 A 的疫苗 X,欲通过实验检测疫苗 X 的效果,并在该实验中探究 IL-1(一种细胞因子)是否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请完善下列实验及分析过程。 实验材料与药品:未接触过病毒 A 的实验仔猪若干只、医用注射器若干、含 IL-1 的缓冲液、不含 IL-1 的缓冲液、疫苗 X、病毒 A 制剂等。 实验过程及分析: 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实验仔猪,均分为 4 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 甲组注射一定量的疫苗 X 和含 IL-

26、1 的缓冲液,乙组注射 ,丙组注射 ,丁组不做处理。各组仔猪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培养。 7 天后,检测各组仔猪体内 ,然后对甲、乙、丙三组注射 ,丁组不做处理。各组仔猪继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各组仔猪 ,并检测病毒 A 抗体的数量。当各组产生的病毒 A 抗体的数量为 时,则 IL-1 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 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也可以由泪腺细胞、唾液腺细胞等产生,A项错误;胃液属于黏膜的分泌物,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项错误;当免疫防御功能较弱时,机体容易被病原体感染,C项错误;免疫

27、系统识别并清除癌变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项正确。 2.A 解析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B细胞和 T 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项正确;抗体可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中和毒素、阻止病原体入侵,C项正确;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免疫,D项正确。 3.C 解析 灭活的新冠病毒疫苗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性,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接种疫苗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若新冠病毒变异则导致体内的抗体不能再与之结合,因此可能会降低疫苗的预防作用,B项正确;疫苗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疫苗不能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28、(HLA),C项错误;多次接种同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多,D项正确。 4.C 解析 成熟 T 细胞主要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项正确;HIV 主要侵染 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和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B项正确;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故其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都发生在胸腺中,C项错误;若 T 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错误,则 T 细胞能与自身的抗原结合,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D项正确。 5.A 解析 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细胞,其吞噬的病毒、细菌、自身变异的细胞的降解都需要溶酶体参与,由此可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

29、性较高(或正常)。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病毒及细菌等病原体,说明其具有防御功能,能摄取、处理自身变异的细胞,说明其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提呈抗原的功能。树突状细胞和 T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6.D 解析 Tfh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A项错误;树突状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项错误;同一个体内的 Tfh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C项错误;由题干“B细胞必须接受 Tfh细胞的辅助”,说明两细胞间存在信息传递,这与 B细胞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即糖蛋白有关,D项正确。 7.B 解析 免疫赦免区免疫细胞的死亡是赦免基因的表达启动自

30、杀程序导致的,属于细胞凋亡,A项正确;“免疫赦免”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缺陷,是免疫系统在特定部位的特殊适应,B项错误;妊娠子宫的“免疫赦免”使得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保障了胎儿的生长发育,C项正确;器 官移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如果能够促进特定部位形成免疫赦免,则可避免排斥的发生,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D项正确。 8.D 解析 并不是所有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泪腺细胞、唾液腺细胞等能产生溶菌酶,A项错误;激活的细胞毒性 T细胞识别并裂解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项错误;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C项错误;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以对乙肝病毒

31、进行临床检测,D项正确。 9.B 解析 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能摄取、处理、提呈抗原,A项正确;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B项错误;细胞毒性 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诱导 NK 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高度相似,故其无特异性识别功能,C项正确;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项正确。 10.D 解析 DC细胞可直接将部分病原体吞噬消灭,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M细胞(溶酶体的数量非常低)负责摄取并转运肠道中大部分的病原体给 DC细胞”可知,M 细胞几乎不能处理抗原,但可以识别和提呈抗原给 DC细胞,B项正确;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 B细胞,

32、促进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而产生并分泌抗体,C项正确;Th1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以及体内衰老和损伤的细胞,D项错误。 11.A 解析 过敏反应为人体免疫异常敏感引发的疾病,但不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A项错误;组织胺能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项正确;当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说明肥大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有特异性结合 IgE的受体,C项正确;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与之特异性结合,引起过敏反应

33、,D项正确。 12.D 解析 由图甲可知,左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但受体未被胞吞,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但图甲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受影响,所以该突触中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项符合题意;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或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表现为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项符合题意;由于 Graves 氏病患者的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多使 Graves氏病患者较正常人的细胞代谢强,体温高

34、,但由于体温恒定,所以其自身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项符合题意;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 X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Y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项不符合题意。 13.C 解析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这属于过敏反应,与题干中的自身免疫病不同,A项不符合题意;接受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原因是有免疫排斥反应,与题干中的自身免疫病不同,B项不符合题意;免疫系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C项符合题意;注射新冠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这属于正常的体液免疫,与题干中的自身免疫病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 14.D 解析 曲线 CD段的初

35、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 HIV,A项错误;HIV 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来提供能量,因此不能直接利用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B项错误;辅助 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而不是骨髓,C项错误;由于 HIV 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 HIV 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H1N1流感,D项正确。 二二、多多项选择题项选择题 15.ABC 解析 皮肤、黏膜是第一道防线,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从而使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A项正确;体液免疫主要依靠两个信号来实现,这两个信号分别是病原体

36、的抗原与 B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相结合,以及辅助 T 细胞经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 B细胞,这两个信号共同促进 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来实现信息传递,B项正确;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 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对这些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而出现“白肺”,C项正确;面对疫情要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增加患病概率,D项错误。 16.ACD 解析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只能以寄生方式在活细胞中生活,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mRNA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

37、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B项错误;内体小泡逃逸才可能翻译出抗原蛋白,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以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C项正确;由图示可知,若内体小泡内的 mRNA未实现内体逃逸,则会被 TLR3和 TLR7/8识别,使该外来 mRNA降解,D项正确。 17.AC 解析 在细胞免疫中,激活的细胞毒性 T细胞可以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诱导其凋亡,A项正确;通过题图中甲、乙两组细胞毒性 T 细胞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药物 A不能提高细胞毒性 T细胞的数量,B项错误;通过对比甲、乙两组实验数据可知,药物 A可以明显

38、增强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的效果一般,C项正确;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D项错误。 18.AB 解析 由题干可知,图中 ATP作用的靶细胞是辅助 T 细胞,可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A项错误;图中的纳米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纳米抗体可以与 P2X7受体结合,减少了 ATP与 P2X7 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缓解炎症反应,C项正确;ATP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还可作为信息分子,被靶细胞识别,D项正确。 19.ABD 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新冠病毒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激素分泌增多,使机体产热量增多,A项错误;新

39、冠肺炎患者发热、腹泻等会引起机体失水,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因此患者需要适当补水,增加尿量,以利于将毒素排出体外,B项错误;若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维持在 38.5,则机体的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C项正确;新冠肺炎患者痊愈 后再次接触新冠病毒,记忆 B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为新的记忆 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发生更强的免疫反应,D项错误。 三三、非非选择题选择题 20.答案 (1)胞吞 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特异性识别 信息交流 (3)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 增殖、

40、分化 细胞 (4)(骨髓)造血干细胞 解析 (1)据题图分析可知,DC细胞能通过胞吞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将其分解,这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基础。(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被 T 细胞的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激发 T 细胞出现免疫效应;通过细胞间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体现了细胞间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3)由细胞毒性 T细胞和记忆 T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 T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发生细胞免疫。(4)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推测该类细胞应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21.答案 (1)辅助 T 细胞因子

41、细胞毒性 T 二 细胞 (2)TCR 免疫监控 阻止 (3)CAR靶向结构域 无 CD19的肿瘤细胞 CD19-CAR-T 细胞 解析 (1)分析图 1可知,DC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后,活化的 DC细胞借助于表面的抗原-MHC复合物与辅助 T 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在 CD80或 CD86等分子的共同作用下,将其激活,使辅助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最终激活细胞毒性 T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 T细胞识别并杀伤部分癌变细胞,这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2)分析图 2可知,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的 TCR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 MHC分子,

42、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 PD-1分子一旦被 PD-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控;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这两种药物可以阻止 PD-1和 PD-L1 的特异性结合。(3)细胞毒性 T细胞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 CAR)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抗原(如 CD19)并杀伤该细胞,由图 3可知,能与 CD19特异性结合的区域是 CAR靶向结构域。欲进一步探究 CD19-CAR-T 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机理,即探究 CD19-CAR-T 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高是否与肿瘤细胞的 CD19有关,所以该实验的

43、自变量是肿瘤细胞的种类,T 细胞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因此组别 1中的肿瘤细胞种类应是无 CD19的肿瘤细胞;组别 2的 T细胞种类应是 CD19-CAR-T 细胞。 22.答案 (1)抗原 防御 监控 清除 (2)ACE2受体 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 (3)有助于 B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的活化 (4)等量的生理盐水 B细胞 两组猴子都接种了疫苗或感染了新冠病毒 解析 (1)从免疫学的角度去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监控和清除功能。(2)分析题图可知,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 ACE2受体结合,从而

44、侵入人体细胞,并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这些宿主细胞可被激活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并裂解。(3)辅助 T 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有助于 B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4)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和等量原则,实验组注射灭活的疫苗,对照组作为空白对照也必须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由 B细胞分化而来;在第 42 d,疫苗组和对照组体内均出现抗体,说明猴子体内发生了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推测出两组猴子可能在第 42 d时,都接种了疫苗或感染了新冠病毒。 23.答案 (1)体液免疫 b、c、d (2)辅助 T细胞 促进 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再次发生体液

45、免疫 d和 c (3)溶酶体数量较多 细胞免疫全部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 解析 (1)由题图可知,细胞 a是抗原提呈细胞、细胞 b是辅助 T细胞、细胞 c是 B细胞、细胞 d是记忆B细胞,细胞 e是浆细胞;物质甲、乙分别是细胞因子和抗体,因此该过程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五种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 b、c、d。(2)分析题图可知,该过程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物质甲是细胞因子,在题图免疫反应过程中,该物质的作用是促进 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因此分泌物质甲的细胞是辅助 T 细胞;过程表示的是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再次发生体液免疫,为二次免疫,此时细胞 d(记忆 B细胞)和细胞 c(B细胞)都可以

46、产生细胞 e(浆细胞)。(3)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细胞 A表示抗原提呈细胞(吞噬细胞),其内含有的溶酶体数量较多,有吞噬病菌和自身衰老凋亡细胞的作用;辅助 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因此如果胸腺受损,其功能丧失,则会导致不能形成辅助 T 细胞,进而导致细胞免疫全部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丧失。 24.答案 (1)B细胞 细胞毒性 T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2)等量的疫苗 X和不含 IL-1的缓冲液 等量的不含 IL-1的缓冲液 病毒 A抗体的数量 病毒 A制剂 感染病毒 A的症状 甲组乙组丙组 解析 (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作用于 B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

47、以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调控作用。(2)该实验目的为检测疫苗 X 的效果,并在该实验中探究 IL-1(一种细胞因子)是否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疫苗 X 的有无及是否加入 IL-1,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给出的实验材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实验仔猪(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均分为 4组,分别编号甲、乙、丙、丁。甲组注射一定量的疫苗 X 和含 IL-1的缓冲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疫苗 X和不含 IL-1的缓冲液;丙组注射等量的不含 IL-1的缓冲液;丁组不做处理(控制变量)。各组仔猪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培养。7天后,检测各组仔猪体内病毒 A抗体的数量,然后对甲、乙、丙三组注射病毒A制剂,丁组不做处理。各组仔猪继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控制变量,且保持无关变量一致)。 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各组仔猪感染病毒 A的症状,并检测病毒 A抗体的数量。若各组产生的病毒 A抗体的数量为甲组乙组丙组,则可证明 IL-1有增强该疫苗效果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