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市北辰区二校联考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本大题共一、选择(本大题共 7 小题,小题,22 分)分) 1 (3 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n) 渗透(shn) 锐不可当(dng) B翘首(qio) 澎湃(pi) 殚精竭虑(dn) C镌刻(jun) 娴熟(xin) 任劳任怨(yun) D佃农(din) 黝黑(yu) 藏污纳垢(hu) 2 (3 分)为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从枯黄读出翠绿,从沙
2、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 意境 灵魂 B森林 意义 灵魂 C霞云 意义 生命 D森林 意境 生命 3 (3 分)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既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又需要依靠先进的处理技术使之“变废为宝” 。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了,发明了许多处理垃圾的妙招。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4 (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
3、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华书局特推出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封面特别采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纹样。从史记到明史共计 241册,全书采用更大的开本、更清晰的文字印制工艺更精良的纸张特别制作。 A “ ” , 、 B , , C “ ” 、 、 D 、 , 5 (3 分)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人物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以工整的对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4、C颈联写牧人和猎人傍晚归家,表现了作者安宁恬淡的心境。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6 (6 分)阅读超声清洗一文,回答问题。 超声清洗 超声波是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上限(16KHz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因其频率高,方向性强,穿透本领大,尤其在液体中能产生空化现象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 超声波应用技术甚多,主要分为检测超声、医学超声、功率超声和高频超声等。超声波清洗技术(以下简称超声清洗)是功率超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将物体表面的污物层剥离,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液体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大量的非稳态的微小气泡和空泡,这些气
5、泡和空泡随超声波的振动反复生成、闭合并迅速变大,在闭合时会产生压强高达几百乃至几千帕的微激波,因剧烈碰撞导致突然爆裂,使气泡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这种现象叫空化现象。由于空化作用极易在固体与液体交界面进行,并且空化瞬时在局部产生几百度的高温和上千个大气压,不仅能把附着在物体表面和死角内的污物打散,而且振动加剧溶液的脉动和搅拌,更增强了清洗的效果。因此,超声清洗已成为国内外最有效的清洗手段。 利用超声清洗,不必将物件拆开和刷洗,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它可清洗结构复杂的零件、深孔、空穴、凹槽、暗洞、盲孔及狭缝中的污物,清洗质量高。在一些难以清洗并有损人体健康的场合,如核工业及医疗中的放射性污物
6、,利用超声清洗可避免对人的伤害,并易于实现清洗自动化。 超声波清洗机自 1951 年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并很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汽车工业中,主要的精密零部件在轧制或热处理后,表面会形成锈,还有油污等,装配前采用超声清洗可获得极佳的效果。在维修时,这些零部件的表面有许多积炭、油腻、油泥等,一般的方法很难清洗,以前常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用小锯条等工具刮的方法,洗不净不说,还损伤工件表面,效率相当低,采用超声清洗则易如反掌。在电子工业中,特别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某些材料和零部件的清洁度要求越来越高,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不允许有 0.1m 的微尘和细菌,超声清洗很容易达到要求。另外,利用超声清洗
7、还可除去电子管零件、半导体元件、硅片、印刷电路的油污、焊剂、防腐剂、氧化物、污垢、手垢等,清洗质量好。在医药卫生方面,如手术使用后的器械上附着血液、脂肪、肌肉组织等,加之器械有很多齿纹及关节,手洗不易洗干净,利用超声清洗效率高,又便于无菌操作。 超声清洗因其具有环保、节水、省时、高效、低成本、低腐蚀等特征,必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选自知识百科 ,有删改) (1)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超声波的形成原理。 B空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C清洗自动化的实现。 D超声清洗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声波是频率在人
8、耳听觉范围上限(16KHz20KHz)以上的声波。 (下定义) B利用超声清洗,不必将物件拆开和刷洗,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打比方) C一般的方法很难清洗,以前常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用小锯条等工具刮的方法,洗不净不说,还损伤工件表面,效率相当低,采用超声清洗则易如反掌。 (作比较) D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不允许有 0.1m 的微尘和细菌,超声清洗很容易达到要求。 (举例子、列数字)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加点词“广泛”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段中加点词“它” ,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超声清洗” 。 C第段写超声清洗广阔的开发
9、和应用前景,是未必实现的推测内容,因此应删去。 D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超声清洗的有关内容。 7 (6 分)阅读三峡 ,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幢,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10、阙:同“缺“,缺口,空隙 B.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C.素湍绿潭 湍:急流 D.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寒 (2)下面语句侧面描写三峡连绵高峻特点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三峡的山连绵、高耸等特点。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表示了水势浩大、水流迅猛的特点。 C.“哀转久绝“的猿声渲染了凄冷、肃杀的气氛。 D.文中介绍三峡的水,按照水势的特点,先写夏天的,然后春秋,最后写冬季。 二、默写本题二、默写本题 8 分分 8 (8 分)将诗文补充完整,
11、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山随平野尽,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4)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 (5) ,水中藻、有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7)崔额在黄鹤楼中,用奇妙地构思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诗句: , 。 三、文言文本题三、文言文本题 3 小题共小题共 6 分分 9 (6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
12、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 【注释】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炙,烤肉。同坐:同席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尝应人请 尝: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岂: (2)将稳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 (3)顾荣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 10 (9 分)阅读半碗月亮 ,回答下列小题。 半碗月亮 顾晓蕊 (1)我去参观画展,在一幅画前驻足,仰头久久凝望一淡墨勾染出的矮墙,院内繁花似锦,墙外一条弯曲的土路伸向远方,一轮皎洁
13、温润的圆月斜挂天上。这是一轮乡下的月亮,细看果然题名:乡间月色。 (2)这幅画将我的记忆带回遥远的童年,那样明晃晃、清亮亮的月亮是来自乡村的,是从吟诵千年的诗经中走出来的,脚步轻盈,姿态清朗。不似城里的月光,隔着灰蒙蒙的云层,躲躲闪闪,晦暗不明。 (3)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月亮的晚上,乡下是不用点灯的。在田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踏着月光归来,烧火做饭,而后端起碗聚在路边树下。在月光的映衬下,每张清秀的、粗粝的、沧桑的、褶皱的年轻或年老的脸上都泛着光亮,吃着聊着,扯谈着田间的活计。 (4)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疯跑玩耍,我很少参与其中,尤其金枝、银枝两姐妹在时。我那时六岁,性格内向孤僻,经常或倚或坐在
14、矮墙上,一个人看月亮。我觉得他们是一伙的,我跟月亮是一伙的,要不怎么我笑它也笑。一缕镂饭香钻入鼻中,我不停地朝路上张望。待到母亲披着银白色的月光,扛着锄头缓步走来,我便跳下墙飞奔上前。 (5)那年初春,我患了病,咳嗽得很厉害。母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十几里外的乡医院看病。药吃了不少,病却不见好转,那天母亲又带我去乡里看病,回来天色已晚。站到院墙外,我捂着心口剧烈地咳嗽着,一只鸟惊飞在月色中。 (6)柴门突然开了,门里站着位身穿军装的清瘦男人,是父亲。他挟带着海风的气息风尘仆仆地归来,听邻居说母亲带我看病去了,下厨把饭做好,等候我们回来。母亲惊喜又慌张,目光温柔而甜蜜地缠绕在父亲身上,看他进灶间把
15、汤盛好,端到院中石桌上。 (7)我冷冷地看着父亲,心里说不出是怨是恼。他常年不在家,把地里的活撂给母亲,偶尔回来住几天又走了。我恨隔壁家的金枝、银枝,她们的眼睛很大,可心是盲的,脑袋里装满了恶作剧,不时爆出一串嘲笑,但我羡慕她们有个壮如黑塔般强悍的爹,俩人经常骄傲地跟随其后。 (8)碗里装大半碗粥,稀得照见人影,我心里更觉委屈,干脆坐着不动。父亲轻叹一声,愧疚地垂头,旋即兴奋地说道: “快看,碗里有什么?”我低头看,什么也没发现。 “碗里有个月亮。 ”父亲又说。可不是吗?碗里有一个白胖的月亮,连母亲也看呆了,分外惊喜,说: “像个剥皮的鸡蛋。 (9)为了给我治病,母亲卖掉了家中攒了半年的鸡蛋。
16、我心情好起来,捧起碗小口地抿着,直到把碗底舔得一干二净。 (10) 饭后, 父亲端出碗水煮大蒜, 笑着说: “里面放了冰糖, 能治咳嗽的, 就着月亮喝下去吧。 ”那时冰糖稀缺, 市面上买不到, 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 那夜我睡得酣甜, 仿佛肚子里真的卧了个月亮。 (11)随后的几天晚上,我喝着稀粥外加冰糖水,父亲陪我一起赏月,看碗中的月亮碎了又圆。一周后,他匆匆返回时,我的咳嗽竟完全好了。 (12)随着父亲转业,我们家搬进了城里。我是在多年以后,才懂得父亲的用意之深心有明月自澄净。只是我至今未曾问过,坚守海岛的那些艰苦又寂寥的夜晚,他是否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思潮起伏? (13)在静寂的夜里,
17、我又梦见小山村,碗中的月亮轻轻地晃荡着,洒落一枕思念。朦胧间月亮从碗中升起来,变得又大又亮悬在空中,使我放下纠结与挂碍,心中一片空明清澈。 (选自儿童文学选粹 ,原文有改动) (1)文章围绕月亮写了多件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和提示进行简要概括。 村民月下扯谈 六岁时“我”矮墙看月 饭后就月亮喝冰糖水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父亲轻叹一声,愧疚地垂头,旋即兴奋地说道: “快看,碗里有什么?”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2)段中作者由画中月亮联想到童年时乡村的月亮,从而引出下文童年时代“我”与“月亮”相关的美好回忆。 B第(4)段写到隔壁家的金枝、银枝,
18、是为了突出“我”以及其他农村孩子的快乐无忧的生活。 C第(6)段加点词语“惊喜” “慌张”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见到常年不在家的丈夫时的喜悦与幸福。 D第(12)段中写“我”猜想父亲是否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思潮起伏,表现出多年后对当年父亲常不回家依然不理解和怨恨。 E文章结尾再次写到“碗中的月亮” ,温馨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烘托出作者对亲人的浓浓思念,点明了主旨。 (4)文章以“半碗月亮”为题有何作用?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 3 题,共题,共 10 分)分) 11 (4 分)某班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 西汉开国功臣。 韩信落魄的时候, 一个老妇人经常给他饭吃,接济他的生活。在韩信离开老妇人之前,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给老妇人。 【材料二】有一次,宋庆龄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那里的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材料三】孔融小时候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他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 “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 “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他的做法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20、【材料四】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1)以上四则材料中与诚信无关的一则材料是 。 (2)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12 (4 分)名著阅读。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按要求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经典名著。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 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导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13 (2 分)下面
21、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节选,请说说文中的“他”指的是 ,在埃德加斯诺的眼中他是一个 的人。 “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我问。 “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 ”他回答说, “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 六、作文六、作文 14 (40 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本书,常读常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每天经历的生活小事,再次审视思考,又会有新的领悟;每次旅行,细品自然之美,感受人文情怀,也会让我们有新
22、的领悟请以“新的领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文体,不少于 600 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参考答案解析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本大题共一、选择(本大题共 7 小题,小题,22 分)分) 1 (3 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n) 渗透(shn) 锐不可当(dng) B翘首(qio) 澎湃(pi) 殚精竭虑(dn) C镌刻(jun) 娴熟(xin) 任劳任怨(yun) D佃农(din) 黝黑(yu) 藏污纳垢(hu)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
23、,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 “锐不可当”的“当”应读作“dng” 。 B.有误, “翘首”的“翘”应读作“qio” 。 C.正确。 D.有误, “藏污纳垢”的“垢”应读作“gu” 。 故选:C。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 (3 分)为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从枯黄读出翠绿,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
24、读在一起。 A霞云 意境 灵魂 B森林 意义 灵魂 C霞云 意义 生命 D森林 意境 生命 【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解答此题,可结合语境的理解,找寻答题思路,然后结合词义的辨析作答。 【解答】从语境中可理解空格处所填词语要形成一个相对的意思,如与“阴雨晴日” ,可理解第一空格处填“霞云”恰当;意义,内容意思;意境,指一种能令人感悟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境界,前者符合语境;结合语境中“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理解,第三空格处可填“生命” 。 故选:C。 【点评】此题可结合题干及语境的理解,结合词义辨析作答。 3 (3 分)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5、,日常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既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又需要依靠先进的处理技术使之“变废为宝” 。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了,发明了许多处理垃圾的妙招。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BD正确。 C第三句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分类”后加“习惯” 。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
26、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4 (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华书局特推出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封面特别采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纹样。从史记到明史共计 241册,全书采用更大的开本、更清晰的文字印制工艺更精良的纸张特别制作。 A “ ” , 、 B , , C “ ” 、 、 D 、 , 【分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27、 【解答】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种特定称谓,故应用引号括起来。 “从史记到明史 “这句话还未表述完整,后面应用逗号。 “更大的开本” “更清晰的文字印制工艺” “更精良的纸张特别制作”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应用顿号。故这句话应用的标点符号是:双引号,逗号,顿号。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5 (3 分)下面对野望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点明
28、地点、时间和人物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以工整的对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C颈联写牧人和猎人傍晚归家,表现了作者安宁恬淡的心境。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有明显的错误。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
29、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颈联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而不是“安宁恬淡的心境” 。 故选:C。 【点评】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6 (6 分)阅读超声清洗一文,回答问题。 超声清洗 超声波是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上限(16KHz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因其频率高,方向性强,穿透本领大,尤其在液体中能产生空
30、化现象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 超声波应用技术甚多,主要分为检测超声、医学超声、功率超声和高频超声等。超声波清洗技术(以下简称超声清洗)是功率超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将物体表面的污物层剥离,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液体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大量的非稳态的微小气泡和空泡,这些气泡和空泡随超声波的振动反复生成、闭合并迅速变大,在闭合时会产生压强高达几百乃至几千帕的微激波,因剧烈碰撞导致突然爆裂,使气泡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这种现象叫空化现象。由于空化作用极易在固体与液体交界面进行,并且空化瞬时在局部产生几百度的高温和上千个大气压,不仅能把附着在物体表面和死角内的污
31、物打散,而且振动加剧溶液的脉动和搅拌,更增强了清洗的效果。因此,超声清洗已成为国内外最有效的清洗手段。 利用超声清洗,不必将物件拆开和刷洗,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它可清洗结构复杂的零件、深孔、空穴、凹槽、暗洞、盲孔及狭缝中的污物,清洗质量高。在一些难以清洗并有损人体健康的场合,如核工业及医疗中的放射性污物,利用超声清洗可避免对人的伤害,并易于实现清洗自动化。 超声波清洗机自 1951 年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并很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汽车工业中,主要的精密零部件在轧制或热处理后,表面会形成锈,还有油污等,装配前采用超声清洗可获得极佳的效果。在维修时,这些零部件的表面有许多积炭、油腻、油泥等,一
32、般的方法很难清洗,以前常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用小锯条等工具刮的方法,洗不净不说,还损伤工件表面,效率相当低,采用超声清洗则易如反掌。在电子工业中,特别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某些材料和零部件的清洁度要求越来越高,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不允许有 0.1m 的微尘和细菌,超声清洗很容易达到要求。另外,利用超声清洗还可除去电子管零件、半导体元件、硅片、印刷电路的油污、焊剂、防腐剂、氧化物、污垢、手垢等,清洗质量好。在医药卫生方面,如手术使用后的器械上附着血液、脂肪、肌肉组织等,加之器械有很多齿纹及关节,手洗不易洗干净,利用超声清洗效率高,又便于无菌操作。 超声清洗因其具有环保、节水、省时、高效、低成
33、本、低腐蚀等特征,必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选自知识百科 ,有删改) (1)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超声波的形成原理。 B空化现象的形成原因。 C清洗自动化的实现。 D超声清洗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超声波是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上限(16KHz20KHz)以上的声波。 (下定义) B利用超声清洗,不必将物件拆开和刷洗,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打比方) C一般的方法很难清洗,以前常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用小锯条等工具刮的方法,洗不净不说,还损伤工件表面,效率相当低,采用超声清洗则易如反掌。 (作
34、比较) D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不允许有 0.1m 的微尘和细菌,超声清洗很容易达到要求。 (举例子、列数字)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第段中加点词“广泛”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段中加点词“它” ,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超声清洗” 。 C第段写超声清洗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是未必实现的推测内容,因此应删去。 D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超声清洗的有关内容。 【分析】本文第段由超声波引出超声清洗并介绍其原理;第段介绍超声清洗的优势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第段总结全文,展望其广阔前景。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35、能力。本文第段由超声波引出超声清洗并介绍其原理;第段介绍超声清洗的优势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第段总结全文,展望其广阔前景。由此可见,本文中心内容是介绍超声清洗的原理及应用。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ACD正确。 B有误,这一句没有将超声清洗作比喻,即没有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ABD正确。 C有误,由“必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见,此项中“是未必实现的推测内容”表述有误。 故选:C。 【点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假设等。 7 (6 分)阅读三峡
36、,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幢,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略无阙处 阙:同“缺“,缺口,空隙 B.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C.素湍绿潭 湍:急流 D.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寒 (2)下面语句侧面描写三峡
37、连绵高峻特点的一项是 A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一段写了三峡的山连绵、高耸等特点。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表示了水势浩大、水流迅猛的特点。 C.“哀转久绝“的猿声渲染了凄冷、肃杀的气氛。 D.文中介绍三峡的水,按照水势的特点,先写夏天的,然后春秋,最后写冬季。 【分析】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
38、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 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 “巴东三峡巫
39、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CD.正确; B.有误,奔:飞奔的马。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A.通过写正午和晚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表现山的连绵高峻,是侧面描写; B.直接写山的连绵高峻,是正面描写; C.写三峡的水; D.写三峡的水。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BC.正确; D.有误,文中介绍三峡的水,按照水势的特点,先写夏天的,然后春冬,最后写秋季。 故选:D。 答案: (1)B (2)A (3
40、)D 【点评】 “而”的用法: 学而不思则罔。 (而:表示转折关系) 温故而知新。 (而:表示承接关系) 杂然而前陈者。 (而:表示修饰关系) 博学而笃志。 (而:表示并列关系) 二、默写本题二、默写本题 8 分分 8 (8 分)将诗文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4)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 (5)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有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41、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7)崔额在黄鹤楼中,用奇妙地构思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 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 少字、 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1)江入大荒流(注意“荒”的书写)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大漠孤烟直(注意“漠”的书写) (4)老骥伏枥(注意“骥” “伏枥”的书写) (5)庭下如积水空明 (6)沉鳞竞跃(注意“鳞” “竞”的书写) (7)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42、(注意“鹤”的书写) 【点评】古诗文背诵的方法: 读写结合:放声读,才能读准字音;动手写,才能掌握字形; 读思结合: “仰天长啸”不忘“低头沉思” ,通过吟诵,体会诗文的情感、节奏、韵律;借助沉思,走入诗境,加深理解; 变换节奏:快读,要一气呵成,脱口而出;慢读,要涵咏诗韵,品味诗意; 分类记忆:可按时间(朝代) 、作者、主题等进行分类后再记忆; 化整为零:注重平时复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记忆,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逐步“缩小包围圈” ,重点突破。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采用分组进行、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在做默写题时要注意规范书写,做
43、完后及时检查一下,看有无错别字,改正笔误。 三、文言文本题三、文言文本题 3 小题共小题共 6 分分 9 (6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过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选自世说新语 ) 【注释】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炙,烤肉。同坐:同席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尝应人请 尝: 曾经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岂: 难道,怎么 (2)将稳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 (3)顾荣是一
44、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分析】 【参考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发现端烤肉的佣人显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于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给了他。同座的人都讥笑顾荣,说: “这是个仆人,怎么施舍给他?”顾荣说: “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后来顾荣遇上战乱过江避乱,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顾荣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接受烤肉的人。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曾经应人邀请赴宴。尝:曾经
45、。 句意: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岂:难道,怎么。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每,每次。经,经历、遇到。己,自己。句意:每当遇到危难,常常有一人在自己身边。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顾荣把自己的烤肉让给仆人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别人,平等待人的人。顾荣对别人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得到别人不离左右的回报。因此,很容易得出启
46、示:好人有好报。 答案: (1)曾经;难道,怎么。 (2)每当遇到危难,常常有一人在自己身边。 (3)关心别人,平等待人;好人有好报。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四四、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10 (9 分)阅读半碗月亮 ,回答下列小题。 半碗月亮 顾晓蕊 (1)我去参观画展,在一幅画前驻足,仰头久久凝望一淡墨勾染出的矮墙,院内繁花似锦,墙外一条弯曲的土路伸向远方,一轮皎洁温润的圆月斜挂天上。这是一轮乡下的月亮,细看果然题名:乡间月色。 (2)这幅画将
47、我的记忆带回遥远的童年,那样明晃晃、清亮亮的月亮是来自乡村的,是从吟诵千年的诗经中走出来的,脚步轻盈,姿态清朗。不似城里的月光,隔着灰蒙蒙的云层,躲躲闪闪,晦暗不明。 (3)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月亮的晚上,乡下是不用点灯的。在田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踏着月光归来,烧火做饭,而后端起碗聚在路边树下。在月光的映衬下,每张清秀的、粗粝的、沧桑的、褶皱的年轻或年老的脸上都泛着光亮,吃着聊着,扯谈着田间的活计。 (4)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疯跑玩耍,我很少参与其中,尤其金枝、银枝两姐妹在时。我那时六岁,性格内向孤僻,经常或倚或坐在矮墙上,一个人看月亮。我觉得他们是一伙的,我跟月亮是一伙的,要不怎么我笑它也笑。
48、一缕镂饭香钻入鼻中,我不停地朝路上张望。待到母亲披着银白色的月光,扛着锄头缓步走来,我便跳下墙飞奔上前。 (5)那年初春,我患了病,咳嗽得很厉害。母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十几里外的乡医院看病。药吃了不少,病却不见好转,那天母亲又带我去乡里看病,回来天色已晚。站到院墙外,我捂着心口剧烈地咳嗽着,一只鸟惊飞在月色中。 (6)柴门突然开了,门里站着位身穿军装的清瘦男人,是父亲。他挟带着海风的气息风尘仆仆地归来,听邻居说母亲带我看病去了,下厨把饭做好,等候我们回来。母亲惊喜又慌张,目光温柔而甜蜜地缠绕在父亲身上,看他进灶间把汤盛好,端到院中石桌上。 (7)我冷冷地看着父亲,心里说不出是怨是恼。他常年不在
49、家,把地里的活撂给母亲,偶尔回来住几天又走了。我恨隔壁家的金枝、银枝,她们的眼睛很大,可心是盲的,脑袋里装满了恶作剧,不时爆出一串嘲笑,但我羡慕她们有个壮如黑塔般强悍的爹,俩人经常骄傲地跟随其后。 (8)碗里装大半碗粥,稀得照见人影,我心里更觉委屈,干脆坐着不动。父亲轻叹一声,愧疚地垂头,旋即兴奋地说道: “快看,碗里有什么?”我低头看,什么也没发现。 “碗里有个月亮。 ”父亲又说。可不是吗?碗里有一个白胖的月亮,连母亲也看呆了,分外惊喜,说: “像个剥皮的鸡蛋。 (9)为了给我治病,母亲卖掉了家中攒了半年的鸡蛋。我心情好起来,捧起碗小口地抿着,直到把碗底舔得一干二净。 (10) 饭后, 父亲
50、端出碗水煮大蒜, 笑着说: “里面放了冰糖, 能治咳嗽的, 就着月亮喝下去吧。 ”那时冰糖稀缺, 市面上买不到, 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 那夜我睡得酣甜, 仿佛肚子里真的卧了个月亮。 (11)随后的几天晚上,我喝着稀粥外加冰糖水,父亲陪我一起赏月,看碗中的月亮碎了又圆。一周后,他匆匆返回时,我的咳嗽竟完全好了。 (12)随着父亲转业,我们家搬进了城里。我是在多年以后,才懂得父亲的用意之深心有明月自澄净。只是我至今未曾问过,坚守海岛的那些艰苦又寂寥的夜晚,他是否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思潮起伏? (13)在静寂的夜里,我又梦见小山村,碗中的月亮轻轻地晃荡着,洒落一枕思念。朦胧间月亮从碗中升起来,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