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09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扬州市江都区二校联考七年级上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727 分)分) 1.依次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 分) 在瘦西湖畔,轻柔而至的微风在天地间酝酿 _成一首轻灵的诗,一叶孤舟就像这诗中的主角,在澄清的水面上飘浮着;抬头仰望,天是那么的蓝,那么的亮,那么的高邈,仿佛一位画家打翻了一个zh _蓄多年的靛青颜料盒似的,与辽阔的云应和 着。对于眼前的瘦西湖秋景,我很难找出一个恰当的形容词,不是春的娇媚,不是夏的粗犷 _,不是冬的憔悴,是什么?我说不上来,我只觉得眼前的画面静m _极了,悠远极了,高

2、洁极了。 _ _ _ _ 2. 下面选项说法的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 )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一词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B.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 “姑娘” ;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 “铃铛” ;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 “秋天” ;还有的表示时间,如“昨天” “早晨” 。 C.“这天寒风凛冽,他心里直犯嘀咕:这刀子刮得脸生疼。”划线句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D. “在春雨的滋润下, 树木生发出鲜嫩的细芽, 田野里的野菜和小草也争相探出脑袋, 为大地涂上绿色。 ”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逼真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下

3、面文学常识完全正确的一项。 (3 分) (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等。 B.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律诗有四联,分别为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C.散文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 龙须沟 。 D.乐府诗观沧海是曹操真实观赏的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根据要求依次默写(每空 1 分) 。 (9 分) (1)乡书何处达?_。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_,小桥流水人家。 (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3)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 (4)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 ) (5)我寄愁心与明月,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通过“_,_。 ”两句,既揭示了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又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月”这一意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你还知道关于月的诗句吗?请写出两句:_,_。 5.综合性学习。 (9 分) 扬州市实验学校七年级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姜同学写了一份心得体会: 琅琅书声声声入耳,浓浓诗意字字入心。

5、我们喜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学校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 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广泛阅读, 可以让我们_, _, _,_。 (1)【知读书】依次填入上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 ) 早日看清社会 了解到人间冷暖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了解许多人的悲欢离合 A. B. C. D. (2)【谈读书】下面是同学们的课间交流,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 分) ( ) A.举手之劳,家兄不必客气,我是你的愚弟嘛,应当效力! B.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

6、尾续貂吧! C.上周末,我光顾了新华书店,经理惠赠了我这本名著。 D.刚挂好您的大作,您又亲自惠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3) 【爱读书】 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学校准备为阅览室征集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对出下联。 (2 分) 上联:书声琅琅传天下 下联:_ (4)【动读书】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学校提议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 。面对这一提议,小明认为现在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时间阅读。请你针对这一情况劝说小明同学。 (3 分) 小明,你好!_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6060 分)分) (一)名著阅读(12 分) 语段一语段一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

7、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语段二语段二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

8、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语段三语段三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语段四语段四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

9、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6. 【名著内容了解】 语段一中, 我想要的书是_ (书名) , 后来帮助我完成心愿的是_(人名) 。正是由于其完成了我的心愿,我对其由_变成_(感情的变化) 。 (4 分) 7.【名著内容评价】语段三出自朝花夕拾中_(篇目名)一文,我要熟读会背的书是_(书名)。你是否赞同文中“他”的教育方式,理由是:_。(4分) 8.【名著形象分析】从以上语段中的这些事中可看出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4分) _

10、 (二)古诗阅读。(5分)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解】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觞(shng) :酒杯。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9.请结全诗内容,说说“风吹柳花满店香”中“香”字的含义。 (2 分) _ 10. 本诗结尾两句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结尾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_”。在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3 分) _ (三)文言文阅读。 (1

11、3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释】 子:果实。折(sh) :压弯。竞走:争相跑过去。信:果真。 11.解释下列加点字。 (4 分) 尝与诸小儿游( ) 友人惭( ) 下车引之 ( ) 元方入门不顾( ) 12.

1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 分) 看 道 边 李 树 多 子 折 枝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 (2)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 14王戎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李子是苦的,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3 分) 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3 分) 【材料一【材料一】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赵蕊】一名身穿朝鲜族传统服饰的中国姑娘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国旗传递环节,这竟然在韩国引发巨大争议。在韩国大选临近的背景下,韩国各政治派别争相秀强硬,指责中国觊觎韩服文化文化掠夺,还要求政府向中国提出抗议。6 日,正在访华的韩国

13、国会议长朴炳锡就此事表态,呼吁韩国民众树立文化自信。率领韩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北京冬奥会的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黄熙 5 日表示, 没有打算就此事向中方提出抗议。 (选自环球时报)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材料二】【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三】 一般认为,汉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二是特指汉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流行的服饰。汉服运动中的汉服则是指从服饰制度萌芽的殷商时期直至宋明时期,在历史的传承或断代中一直为汉族民众或汉服爱好者所坚持的,并在当代自发性地重拾与复归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汉服的形制基本有三种衣裳分离制、连裳制、通裁制。一直以来虽然汉服的形式风格及

14、人们的审美趣味或多或少都在变化,但基本都是在这三种基本形制的范围之内。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rn),由绳带系结,兼用带钩等,同时以盘领、直领等作为补充。但是,汉服的布料及色彩在历史上有着严格等级划分。荀子富国载:天子祩裷(zh yun)、衣冕,诸侯玄裷(黑色的衣服)、衣冕,大夫裨(b)、冕,土皮弁(bin)服。(天子穿大红色的龙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龙袍,戴礼帽,大夫穿,戴礼帽,士戴白鹿皮做的帽子,穿白色褶子裙。))这便是汉服在服饰色彩中的等级化的体现。 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穿着统一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互相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是

15、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强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印度人的纱丽、蒙古人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等,都是其民族身份的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然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 唯独汉族模糊甚至遗忘了自己的民族服装, 这是汉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表现出的 民族自我意识的淡漠。这种民族自我意识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而日益升温的汉服运动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在世界文化融合大潮中有所警醒。 (选自中国民族博览) 15.你偶然间看到【材料一】这则新闻,想用一句话一句话把它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16、,你会如何概括表达。 (2 分) 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_ 16.看完新闻后, 你和小江对汉服和韩服产生了兴趣, 通过查阅资料, 你了解到因为清朝时的 “剃发易服”制度, 明制汉服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而朝鲜则继续沿用明制汉服并进行改造, 变成了现在的韩服。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说韩服在汉服的基础上有了哪些改变。(3 分) _ 17.有网友评论说“这届冬奥会礼服算是最接近汉服的一次了”,因为它的设计模仿了汉服交领右衽的特点。你想起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就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请根据【材料二】说说下面对左衽的解释哪一项最准

17、确明了。(2 分) ( ) A.左前襟花纹多 B.右前襟花纹多 C.左前襟向右掩 D.右前襟向左掩 18.了解汉服文化后,你迫不及待地向妈妈科普。于是,你们有了以下对话。请结合材料,根据情境补全下面对话。(6 分) 你:妈妈,你知道汉服吗?以前我不理解街上那些穿汉服的人,觉得他们穿奇装异服,就是想要引起别人注意。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穿汉服、复兴汉服也有助于复兴我国传统文化。 妈妈:哦?汉服和我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你:_ 妈妈: 这么看来确实有复兴汉服的必要。 那你觉得怎么做才能将复兴汉服和复兴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呢? 你:_ 妈妈:是啊,复兴汉服需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那我们个人能做什么呢?

18、你:_ 妈妈:你的想法真不错!那今年重阳节我们就穿汉服过节吧! (五)文学类阅读。 (17 分)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汤素兰 跟城里人不同,我们乡下人不需要种花。山坡上,田野边,春夏秋冬,四时八节,漫山遍野的草木都是我们种的花。 然而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曾种过一丛栀子花。 栀子花的叶子很浓密,那些椭圆形的叶子,每一片差不多有三指宽,叶片厚实,两片或三四片叶子组成一轮。一根枝条上长着好几轮叶片,它们密密实实地挤在一起,将栀子花丛围得像一张绿色的大圆来,于是,那些开在绿叶间的栀子花,就像摆在桌子上的一碗碗美食。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栀子花花期很长,从五月可以一直开到八月。

19、但五月的栀子花开得最盛,花朵也最大。韩愈有诗芭蕉叶大栀子肥,这个肥字用得真好,当然,也只有五月的栀子花,而且是像我家院子里那样的大花栀子,才当得起这个肥字。 进入五月,南方而水渐多,万物生长,蛙鸣鸟叫,天空和太地上的一切都热闹起来,栀子花也赶着趟地盛开。每天清展,栀子花的清香会随了微风从窗户飘进屋内,把我唤醒,闻着花香,我便知道,院子里又有新的栀子花开了。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去摘栀子花这是我每天的早课。 然而,蜜蜂和蝴蝶总是起得比我早,等我赶到的时候,它们早已经围在这绿色的餐来上,嗡嗡嗡地闹成一片,争先恐后地品尝那一朵朵新鲜的栀子花。这花可不是给它们吃的!我赶紧冲过去摘那些新鲜的栀子花,生怕慢

20、一点,它们就会把栀子花吃掉了。 那时候,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不是用来观赏的,我把它们摘下来也不是要插在瓶子里闻花香,而是用来做菜吃。母亲把我每天摘下来的栀子花用开水焯一下,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天,然后沥干水,加入青椒或者红椒,用大火爆炒,便是一碗菜,够全家人吃一顿。 那丛栀子花在院子西边,靠着院墙边的土墈。下大雨的时候,雨水常把土墈上的泥沙冲下来,积在院墙的阳沟里。每次大雨过后,爷爷总要清理阳沟,把那些冲积下来的沙土堆在栀子花丛周围,日积月累,那儿便比院子略高,土质也变得松软肥厚。 我家屋后的山坡上也有栀子花。也许是因为山坡上的土层贫瘠,这里的栀子花丛虽然多,但每丛都不大,叶片不如院子里的栀子厚实,

21、绿得也没有那么深,带一点点黄色。院子里的栀子花是重瓣的,山坡上的栀子花是单瓣的。如果将花丛比作桌子,院子里的大栀子花丛是大圆桌,山坡上的栀子花丛就像小茶几。 如果用餐具的大小来比, 院子里的大栀子花每一朵都有我们平时盛饭的饭碗大, 又深又结实;而山坡上的栀子花像小茶碟,六片花瓣围成一个图,像浅浅的小小的白色碟子放在小几上,倒也十分般配。不过,它们的花朵虽小,但每一丛花儿开得多,相比院子里的大栀子花东一朵西一朵孤单单地开,山坡上的栀子花挤挤挨挨,吵吵嚷嚷,完全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样子。 山上的栀子花会结出纺锤形的小果子。果子起先是像叶子一样的绿色,等到秋天,果子成熟了,就会变成金红色。它们小小的果壳

22、上还有几条棱,恰似巧手扎出来的红灯笼,缀在绿叶丛中,玲珑而又喜气。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会把这些红灯笼一颗颗摘下来,晒干,卖给药店换钱。这是我的小秋收。 如今, 老家的房子经过几次改造, 已不复从前的模样, 院子里没有了当年的栀子花。 屋后的山坡,从前的山路长满杂树芒草,不能容人通过,山上林木丰茂,遮天蔽日,没有了喜光的黄栀子的生长空间,成了野生动物们的乐园。但那一朵朵洁白的栀子花,永远盛开在我的童年。虽然隔了遥远的时空,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仿佛又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 (选自光明日报 ) 19.“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与山上的栀子花各有什么特点?(2 分) _ 20.按照要求,赏析句子。 (6

23、 分) (1)进入五月,南方而水渐多,万物生长,蛙鸣鸟叫,天空和大地上的一切都热闹起来,栀子花也赶着趟地盛开。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 分) _ (2)母亲把我每天摘下来栀子花用开水焯一下,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天,然后沥干水,加入青椒或者红椒,用大火爆炒,便是一碗菜,够全家人吃一顿。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 分) _ 21.文章写栀子花,第段却写蜜蜂和蝴蝶,这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 22.作者在文章结尾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6 分)_ 三、作文(三、作文(60603 3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老舍在济南遇见温情的冬天,感受到济南山

24、水的美好;海伦.凯勒遇见莎莉文老师,开启了光明的人生旅途;我们遇见安徒生,畅游童话的世界同学们,人生路上会有许多美好的遇见;赏心悦目的风景,诲人不倦的老师,充满魅力的书籍或温暖,或感动,或欣喜,美好的遇见总让人难忘。 请以最美的遇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2202220232023 学年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试卷答案学年第一次月度质量检测试卷答案(2022.10)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选择题 5.(1)B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应当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所给的四个句子按照逻辑来分析,

25、最浅层的是“了解许多人的悲欢离合” ,通过这些人的悲欢离合来“了解到人间冷暖” ,进而“早日看清社会” ,最后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5.(2)D A.家兄:对外人称己兄;愚弟:兄长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B. 抛砖引玉:自谦之词,喻指先谈出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试图引出别人的高见宏论;狗尾续貂:贬义词,也可用作谦辞. C.光顾:商店敬称他人的来访;惠赠: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敬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17.D(根据图片可知右衽是左前襟向右掩,盖住左襟。因此,左衽是右前襟向左掩) 1.(4 分)ning 贮 gung 谧 4.(1)归雁洛阳边 (2)枯藤老树昏鸦 (3)一年之计在于

26、春 (4)山岛竦峙 (5)随君直到夜郎西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写月即可(连着的上下句) 5.(3)(2 分)上联“书声琅琅传天下”是“名词十叠字形容词十动宾短语”的句式。按照这样的组合方式填充内容,即可拟出下联。注意还要结合“阅读”的特点,选择的名词要与阅读有关,如“文字” “诗意” “墨韵”等。 5. (4) (3 分)劝说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增设“图书角”有必要。然后进行说理,可结合生活实际谈增设“图书角”的必要性,从提升文化素养、提高学习成绩等角度进行阐释。同时注意同学之间交流要态度亲和,语言委婉。 示例: 我认为增设 “图书角” 很有必要。 虽然我们现在学习任务较

27、重, 但阅读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阅读还可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设立“图书角”可以方便我们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你认为呢? 二、阅读理解(60 分) 6. (4分)山海经 阿长或阿长妈妈 厌烦 敬重(意思相近亦可) 2(2 分) 3(3 分) 5(1) (2 分) 5(2) (2 分) 17(2 分) A C B D D 7.(2 分)五猖会鉴略 (2 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认同,父亲强制性的教育对儿童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观点 1 分理由 1 分) 8.(4 分)示例:小鲁迅是一个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很强的

28、孩子。这可以从他向老师请教未知的问题和喜欢画有许多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可以看出。从语段二中他不喜欢压抑童心的单调的儿童读物和不喜欢父亲在他想去看五猖会而让其读书中可见他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天性。 (写出 2 点,并能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9.(2 分) 一是柳花之香(柳絮有它微妙的香味) ;二是春的气息之香(春风吹来的泥土草木的清香) ;三是美酒之香(新酿之酒飘香) ;四是心情之香(心清闻妙香,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让抒情主人公陶醉) 。 (达到 2 点即可分) 10. (3 分)相同点:两首诗的结尾两句都运用拟人手法,将物人格化,寄托深厚情感。不同点:本诗结尾两句还运用对比、反

29、问等手法,含蓄地表达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结尾两句,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11.(4分) 曾经 感到惭愧 拉 回头看 12.(2 分)看 /道 边 李 树 /多 子 折 枝 (每处 1 分,多断扣分,扣完为止。) 13.(2 分) (1)正午已过, (友人)没有到,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以后, (友人)才到。 (2分)(2)众多孩子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14.(1 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或如果李子甜,早被路人摘光了。 (2 分)启示: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

30、理判断,不要盲目追随他人,要冷静沉着。 15.(2 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朝鲜族服饰引发争议,韩国指责我国“觊觎韩服文化” “文化掠夺” 。 16.(3 分)上衣更短;系带在胸前;衣领是 V 字型;裙子更蓬松、肥大;袖口较小;裙子不是褶裙。 (任写 3 点即可) 18.(6 分)汉服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美渗透于汉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汉民族的“文化自信” ,能强化汉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提高“汉民族自我意识” 。 (2 分) 例如让学校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并让学生统一穿着汉服、举行相关仪式,宣扬我国仪式文化/例如通过拍

31、摄纪录片、举办展览等方式,对民众进行汉服的科普,宣扬我国服饰文化/例如举办汉服设计比赛,要求在汉服上增添一些国画、诗词、书法等元素的装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 (既是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复兴汉服的方式,又能点出相应的传统文化,得 2 分,只满足其中一点的得 1分) 我们可以在一些特定的节日穿汉服,比如重阳节。这样不仅能营造更为浓厚的节日氛围,还可以在宣传汉服的同时发扬我国节日文化(既有发扬节日文化又提到重阳节,得 2 分,只提到节日文化得 1 分,其他 复兴方式不得分) 19.(2 分) 院子里的花肥、大、结实、零散、可以做菜吃,山上的栀子多、花小、密集,每一丛花开得多、可以作为药。 20.(

32、6 分)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 ,赋予栀子花人的特征,生动写出了栀子花开得繁茂、富有生机的情景,让人产生愉悦感(1 分) ,表达作者对栀子开花的喜悦与期盼(1 分) 。 (2)运用动作描写(1 分) ,细致地写出做栀子花菜娴熟的过程,富有表现力,如临其境又让人感觉生活的美好(1 分)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或:对童年温馨生活的怀念) (1 分) 。 21.(3 分) 不能删去(1 分) ,作者是通过写蜜蜂和蝴蝶进行侧面烘托(1 分) ,突出花的新鲜、美、多,也让文章增加了情趣(1 分) 。 22. (6 分) (1) “老家的房子经过几次改造,已不复从前的模样,院子里没有了当年的栀子花”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与遗憾之情。 (2) “但那一朵朵洁白的栀子花,永远盛开在我的童年”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温馨时光的怀念。 (3) “虽然隔了遥远的时空,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仿佛又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23.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60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