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与朱元思书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231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与朱元思书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1课:与朱元思书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1课:与朱元思书备课资料(初识作者+创作背景+课文精析+写作技法+拓展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第 11 课 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诗 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 “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 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表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隐居。 因此

2、,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让小船)向东或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段析】本段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巧妙地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而“奇山异水”一语为全文的核心。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

3、也能看见水底。水 底的游鱼和细小的 石头,可以直接看到,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段析】本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富春江的水之“异”形象地表现出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文】江两岸的 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凭借着自己的地势(互相)争夺高处,仿佛要比一比 ,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争着爬得更高,

4、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彼此应和鸣叫,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 不断地叫,猿不停地啼叫。(像)鸢那样飞到天上(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筹划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看见阳光。【段析】本段写“奇山”,这是文中详写的部分。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给景物蒙上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1.虚实相间。如果说“茑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5、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写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另一方面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句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兽的声音,实际上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写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写法。吴均的文学创作吴均出身寒门,终生不得志,他的一些作品中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中的“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 思的“ 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 ”。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为“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他不仅 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他作文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自成一体,谓之“吴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