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昆明的雨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并理解“避邪、鲜腴、篱笆、方比、吆喝”等词语,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散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从而对汪曾祺的散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有个大致了解。教学难点体会汪曾祺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学
2、习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2 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开始本课之前我们先来品味一首汪老写的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这首旧体诗寥寥 28 个字,写尽了上世纪 40 年代昆明雨季的宁静、清寂和当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苦闷和无奈。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莲花池本来坐落在昆明市的西北部。一池清水,一尊陈圆圆着比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心一带。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白天,人流如过江之卿;入夜,灯火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行人”的荒郊,再也找不到有木香、有苔痕的“野店”了。有的是酒楼、饭店、大排档。入夜,路边烧
3、烤上聚集的是附近大学里的男男女女,他们嘻嘻哈哈,边吃边聊。满街都是油烟、尾气和烧烤混合的怪味,木香花的清香早没了。然木香花会有的,猪头肉也会有的,只是“一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那种况味,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汪老美丽的文字中再去想象去品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老的昆明的雨 ,去品品那独特的韵味。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背景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散文集浦桥集 ,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
4、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背景资料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春城之雨,润物细无声。本文写于 1984 年,是作者的一篇充满回忆的叙事性散文。3知识链接叙事性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
5、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 ,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记人的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4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青头菌(jn) 避邪(b xi) 鲜腴(y)八卦(u) 篱笆(l ba) 釉(yu)晕倒(yn do) 吆喝(yo) 暮年(m)缅甸(min din) 一碟(di) 细碎(su)淋湿(ln) 苔痕(hn) 密匝匝(z)缅 min 缅 怀腼 min 腼 腆 ) 釉 yu
6、彩 釉油 yu 油 水 )(2)词语释义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鲜腴:新鲜肥美。吆喝:大声喊叫,呼唤。暮年:晚年。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细碎:琐碎;细小。细行;细节。方比:比较,比得上。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 ,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答案示例:不是,作者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2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 ,为何开篇要写
7、给宁坤作画?答案示例:给宁坤的画中有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3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为何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一句。答案示例: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4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 ,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
8、想念。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汪老的作品语言通俗,充满生活趣味,我们将在下节课具体赏析他作品的语言特色。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画中的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答案示例:(1)画上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和产物;(2)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具体描述;(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 2 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答案示例: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承接上文的
9、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二、新课导入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汪曾祺先生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昆明的雨 , 昆明的雨会携细雨在身旁悄然落下,周围是浓浓的湿绿,有花香轻轻拂来,让躁动的心安静,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吧。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课文第 2 段和最后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 ,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答案示例:第 2 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最后一段从内容上
10、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方第 2 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2昆明的雨季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昆明的雨季是相当长的,但并不使人厌烦。因为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所以并不使人气闷。昆明的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3课文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生活等,让昆明雨的特点更加鲜明,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4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答案示例: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11、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5作者在文末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答案示例:雨引起的乡愁,雨中令人陶醉的美景,幽静、恬淡的氛围。(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答案示例:这一段话画面感非常强,色彩鲜明,展现出昆明独有的地方特色。(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
12、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答案示例:用“戴” “穿” “坐” “吆喝”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3)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答案示例:“爬” “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1)青头菌比牛肝
13、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答案示例:“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 ,此处指炒熟后的青头菌的诱人色泽,现象口味。(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答案示例:“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 ,此处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3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答案示例: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4本文
14、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条理清晰,承转自然。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昆明的雨” ,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完整。选材精当,描写多样。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表现昆明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果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以小见大,饱含深情。课文中作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回忆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从中表现出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浓浓热爱之情。(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通过回忆昆
15、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它们。2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中“沉沉”所表达的情感?答案示例:“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答案示例: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
16、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 ,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2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 ,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答案示例: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只有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3简析汪曾祺的散文写作特点。答案示例: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
17、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只有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 ;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1读完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 ,心灵仿佛被那细细绵绵的雨滴浸润得舒适熨帖,昆明仿佛顷刻间变成了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地方,他在画旁题下的那段
18、文字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不是故乡却胜过故乡,把全部的爱与真情都融进了那里。作者在文中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吗?试写出来,80 字左右。答案示例:略。2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原文见新课讲解课件)及汪曾祺其他散文,仔细品味汪老作品的语言特色。四、课堂小结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生活的留恋。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六、板书设计昆明的雨Error!对 昆 明 的 热 爱对 生 活 的 热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