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 章末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2580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内能 章末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三章内能 章末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三章内能 章末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三章内能 章末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十三章内能第十三章内能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变咸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D扫地时尘土飞扬 2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海绵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蔗糖放在水中变成糖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B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C刚倒入杯中的开水烫嘴,是因为开水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

2、度一定升高 4如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硝化棉被点燃,但筒内气体的温度不变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5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增大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大 C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同种物质,分子个数相同,物体内能越小 6如图所示,对于下列的实

3、验中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 ) A试管中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B厚玻璃管中放少量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类似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C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这是因为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D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北方,把水作为暖气系统里输送热的物质,主要是因为水( ) A质量较大 B比热容较大 C密度较大 D热量较大 8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

4、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9下列事例中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的是( ) A用水给餐具消毒 B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C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D用水雾来形成彩虹 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内能不变 B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11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阳光下路面发热 B搓手时手掌发热 C锯木头锯条发热 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12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海上吹

5、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陆风和海风通常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这是由于陆地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下图中与说明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13甲、乙两铝块,温度相同,乙的质量是甲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甲铝块的温度将向乙铝块传递 B它们的内能都不变 C乙铝块的内能将增加 D无法判断 14甲、乙两金属球质量之比是 53,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 A13 B31 C253 D325 15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铁砂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

6、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水和铁砂的初温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铁砂 D盛放水和铁砂的容器相同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在喜庆的日子里,吃濑粉是高明区的传统习俗,吃濑粉时我们闻到香味,这是 _现象;将10mL 的水和 10mL 的酒精混合,总体积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L;封闭在注射筒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_力。 17 用来装修房屋的人造木板粘接剂中含有甲醛等有毒物质, 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这是_现象,表明分子在_;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 18流星在大气层中划过时

7、,会发出耀眼的光,在这个过程中,流星克服与空气的摩擦做功,使流星的_能增加,能量总和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9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 10kg 的水, 当温度升高了 20时, 水吸收了_J 的热量。 已知 c水=4.2 103J/(kg)。 20如果某液体的质量为 1kg,初温为 2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 50,吸收的热量为 1.26105J,则某液体的比热容为_ J/(kg )。 21如图所示,给试管内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发现试管口木塞会被推出。给水加热是通过_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木塞被推出后水蒸

8、气的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2 图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在同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 内陆城市气温变化对应的曲线是 _ (选填“A”或“B”) ,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 _(选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砂石的温度变化较 _(选填“大”或“小”) 。 23 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比热容较小的液体进行了实验, 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 如图所示。 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物质为水 (选填“甲”或“乙”) ,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 J/(kg )。c水 = 4.2 103 J/(kg ) 三、实验题三、实验题

9、 24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如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_。如图(2)实验中,图 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 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 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 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做如图(3)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 10 日后”、“静放 30 日后”所呈现的现象,现象主要说明了_ 25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塞子从瓶口

10、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_成小水珠; (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时,_。 26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1)如图 1 所示两只烧杯中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同样酒精灯加热。如果使水和油都升高 10,我们发现 _加热时间较长,这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是 _的,由此引入 _;如果给水和油都加热 2min,则 _温度升高的多。实验中,通过 _来反映物质吸热多少,运用

11、了转换法; (2)如图 2 是水和煤油的 t温t时图象,则图线 _是水,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大小为 _; (3)由于水的比热容 _,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降低相同温度时,_放出的热量多,因此家中暖气片用循环的 _做热源。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 27质量为 500g 的金属块,温度从 100降低到 20共放出了 3.52 104J 的热量,求:金属块的比热容 c。 28 如图, 是 1kg 冰在空气中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请解答: 已知: c水4.2 103J/ (kg) , c冰2.1 103J/(kg) (1)冰在开始熔化前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2)上述热量可以让熔化后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B 6A 7B 8A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B 16 扩散 小于 斥 17 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剧烈 18 内 减小 19大 8.4 105 204.2 103 21热传递 减小 22A 小于 大 23甲 2.1 103 24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25白雾 减小 降低 液化 内能减小 26水 不同 比热容 煤油 加热时间 b 2.1 103J/(kg) 大 水 水 2730.88 10 J/ kg 28 (1)2.1 104J;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人教版 > 九年级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