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2048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试卷(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四章物质结构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 的11B 中,含有 0.6NA个中子 B100mL 0.11mol L的 NaOH 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0.01NA C18g 2D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A D23g Na 与足量2H O反应生成的2H分子数为 NA 2下列有关 II A 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3BaCO在医疗中常用作钡餐 B钙单质燃烧时其焰色呈砖红色 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 D由3MgCO难溶于水,可推断3SrCO也难溶于水 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

2、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1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099 0.110 0.143 0.160 0.186 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H、J 的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BA、H、J 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JH CG 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DI 在 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 4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能使气体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B水垢中的4CaSO,可先

3、转化为3CaCO,再用酸除去 C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和食醋同时服用可增强药效 D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5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 IVA 族 BH2Se 比 HBr 稳定 C硒的非金属性比 S 弱 D硒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SeO3 6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 ,其中 W、X、Y、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 XY”“=”或“Al 非金属性:

4、(6)_ (7)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金属性 Mg 大于 Al 的原因:_。 26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元素化学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 1:验证同周期 X、Y、Z 三种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各取 1.0 g 金属 X 和金属 Z,分别加入到 5 mL 水中 金属X与水反应比金属Z剧烈 2、各取 1.0 g 的金属 Z 和金属 Y(形状相同),分别加入到 5 mL1.0 mol/L 盐酸中。 金属Z与盐酸反应比金属Y剧烈 (1)通过实验验证三种元素金属性由强到弱是_,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 A原子序数:YZX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XYZ C原子半径:YZX

5、 D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2)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分别写出过氧化铷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过量的RbOH 与 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 50 g,当该合金与足量水反应时,可得到 22.4 L(标准状况下)氢气,则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_(填序号) aLi bNa cK dCs 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

6、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2、向新制的 H2S 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4、镁带与 2 mol L1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 2 mol L1的盐酸反应 6、向 AlCl3溶液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 (2)实验仪器:_;_;_;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胶头滴管等。 (3)实验药品:钠、镁带、铝条

7、、2 mol L1盐酸、新制的氯水、硫化氢饱和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4)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用AF表示): _; _; _; _;_;_。 (4)写出实验操作、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_,实验_。 (5)实验结论: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解析】A11B 含有的中子数是 1156,则 0.1mol 的11B 中,含有 0.6NA个中子,A 正确; B 100mL 0.11mol L的 NaOH 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大于 0.01NA, 因为溶剂水分子还含有氧原子, B 错误; C18g 2D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1810/20 /gNmolg mol9NA

8、,C 错误; D23g Na 的物质的量是 1mol,与足量2H O反应生成的2H分子数为 0.5NA,D 错误; 答案选 A。 2A【解析】A4BaSO在医疗中常用作钡餐,A 项错误。 B钙单质或含钙元素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焰色为砖红色,B 项正确。 C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越容易失去电子,C 项正确。 D由3MgCO、3CaCO、3BaCO均难溶于水,可推断3SrCO也难溶于水,D 项正确。 故选 A。 3B【解析】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如表,A、E 有-1 价,B 有-2 价,且 A 的原子半径与 B 相差不大,则 A、E 处于A

9、族,B 处于A 族,A 原子半径小于 E,可推知 A 为 F、E 为 Cl,B 为O;D 有-4、+4 价,处于A 族,原子半径与 O 原子相差不大,可推知 D 为 C 元素;G 元素有-3、+5 价,处于A 族,原子半径大于 C 原子,应处于第三周期,则 G 为 P 元素;H、I、J 的化合价分别为+3、+2、+1,分别处于族 A、A 族、A 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都大于 P 原子半径,应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 H 为 Al、I 为 Mg、J 为 Na。 【解析】A C 的氧化物中 C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是两性氧化物、钠的氧化物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A 错误; B A、H、

10、J 分别为 F、Al、Na,Na+、Al3+、F-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F-Na+Al3+,即 AJH,故 B 正确; CG 为 P 元素,磷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存在同素异形体,故 C 错误; D Mg 在 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故 D 错误; 故选 B。 4B【解析】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 A 错误; B.利用沉淀的转化原理,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中的4CaSO,可先转化为3CaCO,再用酸除去,故 B正确; C.胃舒平可中和胃酸,但不能与醋酸混用,因为醋酸能溶解3A1(OH)降低药

11、效,故 C 错误; D.碘、氯化铵受热均变为气体,且温度稍低时又都变成固体,不能利用升华法分离,故 D 错误; 故选 B。 5 C 【解析】 根据 Se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硒与氧、 硫同主族,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A 族,由 Br 处于同周期,非金属性 SBr,最高正价为+6,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原子序数与 S 相差 Se 所在周期容纳元素种数,据此解答。 【解析】A. 根据 Se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A 族,故 A 错误; B. 非金属性 SeBr,HBr 比 H2Se 稳定,故 B 错误; C. 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

12、减弱,所以硒的非金属性比 S 弱,故 C 正确; D. Se 处于A 族,最高正价为+6,硒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SeO4,故 D 错误; 故选 C。 6A【解析】W、X、Y、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知,X 能形成 4 个共价键、Z 能形成 1 个共价键,则 X 位于第 IVA 族、Z 位于第 VIIA 族,且 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Z 最外层 7 个电子,则 X 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X 为 Si 元素,Z 为 Cl 元素,该阴离子中 Cl 元素为-1 价、X 元素为+4 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 价可知,Y 为-3 价,所以 Y 为 P

13、元素,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知,W 为 Na 元素,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W、X、Y、Z 分别是 Na、Si、P、Cl 元素。 A.Y 为 P 元素,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是 H3PO4为中强酸,属于弱酸,A 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非金属性 ClPSi,即 XYMg A1(或+Na、2+Mg、3+A1) -2222Al+2OH +2H O=2AlO +3H 【解析】A、B、C、D、E 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A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 A 为 N;C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C 应为第三周期的 Na;C 与 B 可

14、形成 C2B 和 C2B2两种物质,则 B 应为 O;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 E 为 Al,据此解答。 【解析】(1)A 为 N,原子序数 7,处于第二周期 VA 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 VA 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金属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NaOH,故答案为:NaOH; C2B2为 Na2O2,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Na、2+Mg、3+A1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核电荷数 NaMgMg A1, 故答案为:+2+3+Na Mg A1(或+Na

15、、2+Mg、3+A1); (3)Al 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Al+2OH +2H O=2AlO +3H ,故答案为:-2222Al+2OH +2H O=2AlO +3H ; 18 3- + Na:N:Na 离子 两 +H-+HH:N:H:Cl:Na:Cl:、 【解析】(1)根据氮化钠与水作用产生 NH3可知,氮化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Na+和 N3-,则 Na3N 属于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3- + Na:N:Na;离子。 (2)Na3N 与盐酸反应时,N3-先与 HCl 电离出的 H+结合成 NH3,NH3再与 HCl 反应生成 NH4Cl,Na+

16、与 Cl-形成 NaCl,故可生成两种盐; 故答案为:两;+H-+HH:N:H:Cl:Na:Cl:、 。 (3)Na+、N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者,离子半径较小,故离子半径:r(Na+)r(N3-); 故答案为:。 19 Ar Cl K 2S【解析】由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可能是 18 号元素氩原子或周期表中相邻元素,包括金属的阳离子或非金属的阴离子。 (1)由该原子性质可知及核外电子总数知道,该原子质子数为 18,故该原子为氩原子:Ar; (2)盐溶液中的某微粒与 AgNO3溶液反应时会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微粒是 Cl,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Ag+Cl=AgCl,生成 AgCl 白色

17、沉淀; (3)该元素原子核外有 19 个电子,即钾原子,这种微粒的钾离子:K+; (4)该元素原子核外有 16 个电子,即硫原子,这种微粒的硫离子:S2。 20 33428Fe30H3NO8Fe3NH9H O 0.024 0.072 0.096 10【解析】从图像可知,OA 段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稀硝酸,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3HNO充分反应,被氧化为3Al、3Fe,通过题意,反应始终没有气体生成,可以得出不会有氮的氧化物生成,又因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的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可以推测 N 元素由5变成了3价,由图可得硝酸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应先与硝酸反应,

18、再生成沉淀,当沉淀完全后,由图知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沉淀量不变, 可得与4NH发生了反应, 则随着NaOH的滴加, 发生的反应依次有: OA段:2HOHH O, AB 段:33Fe3OHFe(OH),33Al3OHAl(OH), BC 段:432NHOHNHH O, CD 段:322Al(OH)OHAlO2H O,再结合消耗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可知:4n NH6458 mL 6mol/ L0.036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N 元素由5价变为3价,而金属都由 0价变为3价,可以运用电子守恒得出金属的物质的量为:0.036mol 80.096mol3,则 AB 段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

19、积为:0.096mol 348mL6mol/ L,则 OA 段体积为 10mL,对应溶液中含有n H10mL 6mol/ L0.06mol;33n AlnAl OH)6864 mL 6mol/ L0.024mol,则3n Fe0.096mol0.024mol0.072mol;据此解答。 【解析】 1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3428Fe30H3NO8Fe3NH9H O; 答案:33428Fe30H3NO8Fe3NH9H O; 2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3n Aln Al0.024mol;3n Fen Fe0.072mol; 答案:0.024;0

20、.072; 3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B 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96mol; 答案:0.096; 4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A 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0mL; 答案:10。 21(1)3 (2)6.72 (3) -322Al(OH) +OH =AlO +2H O 160 【解析】铝的原子量为 27g/mol,5.4g Al的物质的量为 0.2mol,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根据 2Al6HCl3H22 AlCl3关系进行计算。 (1)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 2Al6HCl, 所以 0.2mol 铝完全反应消耗 HCl 为 0

21、.6mol, 根据 c=nV计算, 所用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0.2Lmol=3mol/L; (2) 根据 2Al6HCl3H2关系可知, 0.2mol 铝完全反应生成氢气 0.3mol, 根据 V=nVm 计算, 反应中生成的2H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3mol 22.4L/mol=6.72L; (3)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为氯化铝,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生成沉淀;后发生反应:Al(OH)3+OH-=2AlO+2H2O,沉淀溶解; AB段为生成的沉淀溶解的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22Al(OH) +OH

22、=AlO +2H O; 氯化铝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先沉淀后溶解,到 V1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结合以上分析可知,0.2mol 铝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铝 0.2mol,所以 n(Cl)=3n(AlCl3)=0.2mol 3=0.6mol;n(Al)= n(AlCl3)=0.2mol, 根据元素守恒规律可知 n(Cl)+n(Al)=n(Na)可知, n(Na)=0.8mol, 设氢氧化钠的体积为 VL,所以 5mol/L V=0.8mol,V=0.16L=160mL。 22 a 与 b 的关系 生成沉淀的质量(g) a3b 1.3a 4ba3b 15.6b-3.9a a4b 0 2

23、.4 或 3.2 【解析】 50mLbmol/L 的 AlCl3的物质的量为 50 10-3L bmol/L=0.05 bmol, 50mLamol/L 的 NaOH溶液物质的量为 50 10-3L amol/L=0.05 amol。 AlCl3和 NaOH 溶液反应可能生成 Al(OH)3或 NaAlO2,Al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的反应过程为:AlCl3+3NaOH=Al(OH)3,Al(OH)3+NaOH= NaAlO2+2H2O,总反应:AlCl3+4NaOH= NaAlO2+2H2O。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 【解析】(1)根据反应 AlCl3+3NaOH=Al(OH)3,A

24、lCl3过量和恰好完全生成 Al(OH)3时,NaOH 全部用于生 成沉淀,关系为:0.05bmol30.05amol,a3b,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0.05amol13 78gmol-1=1.3ag;根据反应 AlCl3+4NaOH= NaAlO2+2H2O, 恰好完全生成 NaAlO2 和 NaOH 过量时, 关系为: 0.05bmol 4=0.05amol,a4b,此时无沉淀;当 4ba3b 时,分两步计算: 第一步,AlCl3完全沉淀,生成 Al(OH)30.05bmol,消耗 NaOH0.05bmol 3=0.15bmol;第二步,沉淀部分溶解: 232+NaOH= NaAlO +2H

25、O1mol 1mol(0.05a-0.15b)mo Al(OHl)n n=(0.05a-0.15b)mol 则未溶的沉淀质量为:0.05bmol-(0.05a-0.15b)mol 78gmol-1=(15.6b-3.9a)g。 综上所述,当 a、b 关系不同时,反应所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表: a 与 b 的关系 生成沉淀的质量(g) a3b 1.3a 4ba3b 15.6b-3.9a a4b 0 答案为: a 与 b 的关系 生成沉淀的质量(g) a3b 1.3a 4ba3b 15.6b-3.9a a4b 0 (2) 若 b=1mol/L 时,a=要生成沉淀 3.12g 讨论如下: a3b=3

26、时,1.3a=3.12,a=2.4S(或 ClBr) 镁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镁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小,失电子能力大【解析】(1) 实验一的现象: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推出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金属性强弱,因此所需试剂为;故答案为; (2)根据实验一的目的,推出实验二的目的是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探究,根据所给试剂,实验二验证 Cl 与S 或 Cl 与 Br 非金属性强弱,所用试剂为或;故答案为或; (3)利用氯元素的氧化性强于 S 或 Br,如果所选试剂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S=S2H2Cl,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若选用

27、,发生 Cl22Br=2ClBr2,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故答案为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4)根据所选试剂,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H)4-; 故答案为 Mg2+2OH-=Mg(OH)2; Al3+3OH-=Al(OH)3、 Al(OH)3+OH-=Al(OH)4-; (5)根据(3),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S=2Cl-+2H+S(或 Cl2+2Br-=Br2+2Cl-);故答案为Cl2+H2S=2Cl-+2H+S(或 Cl2+2Br-=Br2+2Cl-); (6)根

28、据(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因此推出非金属性:ClS 或ClBr;故答案为 ClS 或 ClBr; (7)Mg 和 Al 都属于第三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 Mg 的半径大于 Al 的半径,Mg 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小于 Al,Mg 失电子能力强;故答案为镁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镁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小,失电子能力大。 26(1) XZY A (2) 2Rb2O2+2CO2=2Rb2CO3+O2 A13+4OH- =2AlO+2H2O (3)ab 【解析】根据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

29、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可以使用平均摩尔质量,利用极值法分析判断元素种类。 (1) 金属 X 与水反应比金属 Z 剧烈,说明 X 的金属性大于 Z;金属 Z 与盐酸反应比金属 Y 剧烈,可说明金属性Z 大于 Y,则金属活动性:XZY。 A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原子序数:YZX ,A 正确; B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YZX,则同周期主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

30、X,B 错误; 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 XZY,C 错误;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XZY,则元素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A; (2) 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过氧化铷与 CO2反应生成 Rb2CO3、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b2O2+2CO2=2Rb2CO3+O2; RbOH 是一元强碱, 过量的 RbOH 与 AlCl3反应产生 RbAlO2、 H2O,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13+4OH-=2AlO +2H2O; (3) 22.4 L 标准状况下氢气

31、的物质的量 n(H2)=22.4L22.4L/mol=1 mol,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b+2H2O=2RbOH+H2,设碱金属元素符号用 M 表示,2M+2H2O=2MOH+H2,反应产生 1 mol H2,需金属 2 mol,其质量是 50 g,则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5 g/mol,铷的摩尔质量为 85.5 g/mol,则另一种碱金属的摩尔质量一定小于 25 g/mol,小于 25 g/mol 的碱金属可能是 Li 或 Na,故另一碱金属可能是 Li 或 Na,故合理选项是 ab。 27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试管,试管 烧杯 酒精灯 B F A D C E Cl2H2S

32、=2H+2Cl-S;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解析】由实验内容可知:本实验研究的是钠、镁、铝、硫、氯的性质,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根据各步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用砂纸擦后的镁带放入装有水试管中加热到沸腾,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所用仪器为试管; 向新制的 H2S 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是在试管中进行的; 钠与滴有酚酞试液冷水反应的实验,

33、常在烧杯中进行;答案:试管;试管;烧杯; 钠与滴有酚酞试液冷水反应的实验,常在烧杯中进行;镁带与 2 mol L1的盐酸反应的实验,常在试管中进行; 铝条与 2 mol L1的盐酸反应的实验, 常在试管中反应, 向氯化铝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需用胶头滴管。 (4)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其现象应是: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故选 B。 向新制的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氯气会将硫离子氧化为单质硫,出现黄色沉淀,故选 F。 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反应方程式是 2Na2H2O=2NaOHH2,其离子方程式是 2Na2H2O=2Na2O

34、HH2,其现象应该是: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故选 A; 镁带与 2mol L-1盐酸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故选 D; 铝条与 2mol L1的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2Al6HCl=2AlCl33H2,即离子方程式是 2Al6H=2Al33H2,其现象是: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故选 C; 向 AlCl3溶液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故选 E; (4) 实验是向新制的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氯气会将硫离子氧化为单质硫,出现黄色沉淀,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l2H2S=2HClS

35、,离子方程式为 Cl2H2S=2H+2Cl-S; 实验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其现象:生成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继而在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沉淀消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答案:Cl2H2S=2H+2Cl-S;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5)实验说明钠与水反应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实验说明镁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铝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实验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点睛】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钠和镁都和水反应,条件不同,说明钠比镁活泼,根据镁和铝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快慢,说明镁比铝活泼;由此说明金属性:NaMgAl;根据 Cl2H2S=2HClS反应,说明非金属性:Cl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