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145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单选题1下列溶液:CH3COOH HCl NaOH CH3COONa KCl NH4Cl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其pH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ABCD225时,用NaOH溶液滴定H2A溶液,溶液中和-1gc(HA-)或 和-1gc(A2-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A为弱酸,其Ka1约为110-4B若c(HA-)c(A2- )c(H2A),则pH范围:3.5pH5C向H2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D滴定过程中,当pH=5时,3下列相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用作供氧剂:2Na2O2 + 2CO2 = 2Na

2、2CO3 + O2B保存FeSO4溶液需添加铁粉:2Fe3+ + Fe = 3Fe2+C工业上制备漂白粉: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D硝酸型酸雨腐蚀大理石石雕:CO + 2H+ = H2O + CO24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是两大重要的工业制碱法,下列表达正确的是()氨碱法联合制碱法A原料食盐、氨气、生石灰食盐、氨气、二氧化碳B副产物氯化钙氯化铵C循环物质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D评价原料易得、设备简单、能耗低原料利用率高、废弃物少AABBCCDD5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不正确的是A313K时,Kw=2.910-14,则pH=7,

3、溶液呈碱性B25 1L pH=5的氯化铵溶液,c(H+)=10-5mol/L,由水电离出n(OH-)=10-5molC某温度下,VaL 0.01mol/L pH=11的NaOH溶液,与VbL pH=1的H2SO4溶液混合呈中性,则VaVb=11D100时,纯水的p=6,呈中性6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2NAB5.6g Fe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CD218O和T2O的混合物1.1 g,含有的质子数为0.5NAD0.1 mol H2和0.2 mol I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0.3NA7某酸式盐NaHA的

4、水溶液呈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A的电离方程式:NaHANa+H+A2BHA的水解方程式:HA+H2OH3O+A2C该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C(Na+)C(HA)C(OH)C(H+)C(A2)D该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C(Na+)+ C(H+)= C(HA)+ C(A2)+ C(OH)8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铝,则在其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Na+、SO、Cl-BK+、CO、NOCMg2+、SO、Br-DNH、NO、AlO9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Al(OH)3A13+3OH-BAl(OH)3(s)Al3+(aq)+3OH-(aq)CBaSO4(s)Ba2+(aq)+(

5、aq)DBaSO4Ba2+10某学生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第一次25.000.0027.45第二次25.000.0030.30第三次25.000.0017.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0.1155mol/LB当溶液从无色刚好变成红色时,则达到滴定终点C达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有悬液,则测定结果偏低D实验中锥形瓶应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11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组合是在含有大量Al(OH

6、)4-溶液中:NH、Na+、Cl-、HCO常温下c(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常温下pH=7的溶液中:Na+、Cl-、SO、Fe3+在水溶液中:K+、SO、Cu2+、NO常温下c(OH-)=10-12molL-1的溶液:K+、Al3+、Cl-、SO常温下pH=1的溶液中:K+、CrO、Na+、SOABCD1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制CaCO3B用装置熔融Na2CO3C用装置制取乙酸乙酯D用装置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13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或结论有错误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0.1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几滴

7、0.1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结论:B向a、b两试管中均加入4mL0.01溶液和2mL0.01溶液。再向a试管内加入少量固体,a中溶液褪色较快,结论:可能是和溶液反应的催化剂C向饱和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放出无色气泡。结论:与结合促进的电离,溶液中浓度增大,与反应产生D常温下,对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醋酸溶液比盐酸的灯泡暗,结论:HCl是强酸1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B亚硝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C常温下0.1mol/LHNO2溶液的pH约为2D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稀释后

8、溶液的pH约为4.515室温下,某可溶性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b1的数量级为105BpH=9.2时,溶液中没有X2+CX(OH)NO3溶液中:c(X2+)cX(OH)2D在X(OH)NO3水溶中,cX(OH)2+c(H+)=c(X2+)+c(OH)二、填空题16(1)选用以下主要仪器和试剂,是否可以达到测定NaOH溶液浓度的目的?_(填“是”或“否”)。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试剂:NaOH溶液0.100 0 molL-1盐酸(2)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mL盐酸的

9、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填“甲”或“乙”)中。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用字母序号填写)。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下图是碱式滴定管中

10、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HCl)=_ molL-1。17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酸CH3COOHHCNH2CO3电离常数(25)Ka=1.810-5Ka=4.3l0-10Ka1=5.0l0-7Ka2=5.6l0-110.1moI/LNaCN溶液和0.1mol/LNaHCO3溶液中,c(CN-)_c(HCO3-)(填“”、“C(HA);HA的电离程度小于HA的水解程度,所以C(HA)C(H+)C(A2),但无论电离还是水解都较弱,阴离子还是以HA为主,溶液呈碱性,说明溶液中C(OH)C(H+);因溶液中还存在水的电

11、离,则C(H+)C(A2),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A)C(OH)C(H+)C(A2),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根据NaHA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得:C(Na+)+ C(H+)= C(HA)+ 2C(A2)+ C(OH),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8A【解析】某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铝,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三种离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BCO在酸性溶液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Mg2+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镁,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NH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氨气,AlO在酸性溶液中生成铝离子,不能大

12、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9D【解析】AAl(OH)3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生成Al3+、OH-,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BAl(OH)3(s)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平衡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BaSO4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平衡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DBaSO4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D。10A【解析】第三次实验数据偏离正常误差,舍去,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平均消耗盐酸的体积应该求两次实验的平均值,误差分析需要根据c(NaOH)V(NaOH)c(HCl)V(HCl)进行分析。【解析】A第三次实验数据偏离正常误差,舍去,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平均消耗

13、盐酸的体积是28.8750mL,根据该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V(NaOH)c(HCl)V(HCl),c(NaOH)=0.1155 molL-1,故A正确;B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时,酚酞遇氢氧化钠显红色,当溶液从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则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C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有悬液,消耗酸的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D锥形瓶若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消耗V(HCl)偏大,由c酸V酸=c碱V碱可知,c(NaOH)偏大,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故D错误;答案选A。11B【解析】Al(OH)4-与、HCO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常温下

14、c(H+)=10-12molL-1的溶液呈碱性,K+、Ba2+、Cl-、Br-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常温下pH=7的溶液与Fe3+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在水溶液中:K+、SO、Cu2+、NO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常温下c(OH-)=10-12molL-1的溶液呈酸性,K+、Al3+、Cl-、SO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常温下pH=1的溶液H+与CrO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有,故选:B。12A【解析】A用装置制CaCO3,发生反应为CO2CaCl2H2O2NH3CaCO32NH4Cl,故A符合题意;B不能用坩埚熔融Na2CO3,坩埚含有SiO2,因此坩埚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

15、硅酸钠,故B不符合题意;C用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右侧收集装置不能伸入到溶液液面以下,易发生倒吸,故C不符合题意;D用装置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NaOH溶液应该装在碱式滴定管里,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13D【解析】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0.1molL-1的NaCl溶液,Ag+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再滴加几滴NaBr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说明AgCl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AgBr沉淀,故A正确;Ba试管内加入少量MnSO4固体,a中溶液褪色较快,证明MnSO4起催化作用使反应加快,故B正确;C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CaCl2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a2+与结合生成Ca

16、CO3沉淀,破坏了的电离平衡,溶液中H+浓度增大,H+与反应产生气体,故C正确;D同浓度醋酸和盐酸做导电实验,醋酸对应的灯泡较暗,是因为醋酸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较小,电离程度小于盐酸,因此醋酸酸性小于盐酸,但是不能说明HCl是强酸,故D错误;本题答案D。14B【解析】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说明NaNO2是强碱弱酸盐,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故不选A;B亚硝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只能说明亚硝酸(HNO2)溶液显酸性,不能证明亚硝酸是弱酸,故选B;C常温下0.1mol/LHNO2溶液的pH约为2,说明亚硝酸(HNO2)只能部分电离,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

17、解质,故不选C;D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约为4.5,说明稀释亚硝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移动,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故不选D;选B。15D【解析】由图可知,溶液中cX(OH)2= cX(OH)+时,溶液pH为9.2,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二元碱Kb1= c(OH)=104.8,同理可知,由溶液中cX(OH)+ =c(X2+),溶液pH为6.2时,二元碱Kb2= c(OH)=107.8。【解析】A由分析可知,Kb1= c(OH)=104.8,数量级为105,故A正确;B由图可知,溶液pH为9.2时,溶液中存在X(OH)2和X(OH)+,没有X2+,故

18、B正确;C由分析可知,X(OH)的水解常数为Kh=109.2Kb2说明X(OH)+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X(OH)N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X2+) cX(OH)2,故C正确;DX(OH)N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2c(X2+)+ cX(OH)+ = c(NO)+c(OH)和物料守恒关系c(NO)= c(X2+)+ cX(OH)+ cX(OH)2,整理可得cX(OH)2+ c(OH)=c(X2+)+ c(H+),故D错误;故选D。16 否 乙 BDCEAF 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其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

19、内不褪色 【解析】(1)酸碱中和滴定中需要用指示剂指示终点,缺少指示剂无法确定终点,不能完成滴定实验,故答案为:否;(2)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甲为酸式滴定管,乙为碱式滴定管,故答案为:乙;(3) 中和滴定操作的步骤是选择滴定管,然后捡漏、水洗并润洗、装液、使尖嘴充满溶液、固定在滴定台上,然后调节液面记下读数,则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BDCEAF。水洗滴定管后滴定管内壁上残留水分,直接装液会稀释溶液,因此要进行多次润洗,目的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其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该滴定过程中在盐酸中加指示剂开始溶液无色,当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物质

20、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 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达到终点时,c(NaOH)V(NaOH)=c(HCl)V(HCl),c(HCl)=。17 c(NH4+)c(H+)c(OH-) 2c(H+)2c(OH-) 2.410-4 3【解析】(1)Ka(HCN)、Ka(H2CO3)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钠盐溶液中该酸根离子浓度越大;Ka(CH3COOH)、Ka(HCN)、Ka2(H2CO3)越大,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pH的钠盐溶液的浓度越大;根据表中数据可知,Ka1(H2CO3)Ka(HCN)Ka2(H2CO3),

2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CH3COO反生水解反应,Ka(CH3COOH)=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及c(H)可求算;(2)某温度下,pH=3的盐酸中c(OH-)=10-9molL1,溶液中离子积常数Kw=10-3molL110-9 molL1=10-12,该温度下,pH=2的H2SO4与pH=11的NaOH混合后PH变为9,溶液显碱性,列式计算剩余氢氧根离子浓度得到溶液体积比;(3)d点时加入盐酸20mL,恰好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但是其水解程度较小;b点时,加入的盐酸体积为氨水的一半,所以溶液的成分可以看成,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物,依据氨水的电离和氯化铵的水解程度大小可知c(NH3H2O)-c(NH4)。(4)c(BaSO4)=c(SO42)= ,结合溶解度定义计算;(5)依据KspFe(O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鲁科版(2019)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