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973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C使用检验:D酸性条件下,碘化钾溶液久置变黄: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制CaCO3B用装置熔融Na2CO3C用装置制取乙酸乙酯D用装置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3通过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或KOH溶液来调节0.01 molL1 Na2HAsO3溶液的pH,实验测得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H2AsO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2AsO的水解程度小于其电离程度BK1(H3

2、AsO3)的数量级为109C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b点Dc点溶液中存在:c(Na)2c(H2AsO)4c(HAsO)2c(AsO)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B亚硝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C常温下0.1mol/LHNO2溶液的pH约为2D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约为4.5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组合是在含有大量Al(OH)4-溶液中:NH、Na+、Cl-、HCO常温下c(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常温下pH=7的溶液中:Na+、Cl-、SO、Fe3

3、+在水溶液中:K+、SO、Cu2+、NO常温下c(OH-)=10-12molL-1的溶液:K+、Al3+、Cl-、SO常温下pH=1的溶液中:K+、CrO、Na+、SOABCD6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或结论有错误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0.1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几滴0.1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结论:B向a、b两试管中均加入4mL0.01溶液和2mL0.01溶液。再向a试管内加入少量固体,a中溶液褪色较快,结论:可能是和溶液反应的催化剂C向饱和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放出无色气泡。结论:与结合促进的电离,溶液中浓度增大,与反应产生D常温下,对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进

4、行导电性实验,醋酸溶液比盐酸的灯泡暗,结论:HCl是强酸7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或B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向溶液中先加入溶液,再滴加溶液,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含而不含D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8表中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H2SHClOK=1.810-5K1=1.310-7K2=7.110-15K=4.6910-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发生反应:H2S+ClO-=HS

5、-+HClOB少量醋酸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CH3COOH + S2-= HS-+CH3COO-C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aClO、CH3COONa溶液,pH最大的是Na2S溶液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HClO、CH3COOH溶液,酸性最强的是CH3COOH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D鸡蛋壳在盐酸中溶解:CaCO3+2H+=Ca2+H2O+CO210一定温度下,将浓度为溶液加水不断稀释,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BCD11时有三瓶溶液

6、:的盐酸、的醋酸溶液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等体积的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大于的盐酸的体积B往上述盐酸、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同的锌粒,盐酸中的锌粒先反应完全C将上述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D时,的盐酸、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均为12生活中很多美丽的现象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现象与蕴含的化学知识不符合的是选项ABCD现象知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形成过程涉及到沉淀溶解平衡玫瑰金硬度高于各成分金属AABBCCDD13把3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3等份,取一份加入amolNa2SO4的溶液,恰好使Ba2+完全沉淀

7、;另取一份加入bmolAgNO3的溶液,恰好使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K+的浓度为A0.1(b2a)mol/LB10(2ab)mol/LC10(ba)mol/LD10(b2a)mol/L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2NA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阳极质量减轻32 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C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9NAD向1 L 0.1 molL1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NA15NaH2ANa2HA溶液是人体存在的缓冲溶液。常温下,H3A溶液中

8、各微粒组成随着pH而变化,溶液中A3-、HA2-、H2A-、H3A浓度所占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1mol/LNaH2A溶液显酸性BH3A+HA2=2H2A的平衡常数K=105.08C将等物质的量的Na2HA和NaH2A配制成溶液,pH=7.20DpH=12.40时,存在关系:c(H+)”、“”或“=”)。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ACH3COONa;BNaCN;CNa2CO3,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编号)。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室温下,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溶液

9、中=_。(写出准确数值)(2)某温度下,pH=3的盐酸中c(OH-)=10-9mol/L。该温度下,pH=2的H2SO4与pH=11的NaOH混合后pH变为9,则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_。(3)室温下,用0.100mol/L盐酸溶液滴定20.00mL0.l00mol/L的某氨水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盐酸的体积)。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_。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c(NH3H2O)=_。(4)已知Ksp(BaSO4)=1.110-10,其溶解度为_g。(保留2位有效数字)(5)室温下,已知Ksp(Fe(OH)3)=110-38,当Fe3+完全沉淀时,其溶液

10、的pH=_。18已知25时,几种常见弱酸的Ka如下表所示:电解质H2C2O4CH3COOHHCNH2CO3电离常数K1=5.610-2K2=5.410-3K=1.710-5K=6.210-10K1=4.210-7K2=5.610-11(1)25时,0.1molL-1的Na2C2O4CH3COONaNaCNNa2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KHC2O4溶液呈酸性,向10mL0.01molL-1的H2C2O4溶液滴加0.01molL-1KOH溶液V(mL)。回答下列问题: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当V=10mL时,溶液中、H2C2O4、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当V=

11、a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2c()+c();当V=b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c()+c()+c(H2C2O4);则a_b(填“”“=”或“”)。19(1)选用以下主要仪器和试剂,是否可以达到测定NaOH溶液浓度的目的?_(填“是”或“否”)。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试剂:NaOH溶液0.100 0 molL-1盐酸(2)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去滴定V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填“甲”或“乙”)中。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A移取20.00 mL

12、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用字母序号填写)。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下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HCl)=_ molL-1。三、计算题20六亚甲基四胺()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室温下其电离常数K11.010-8。(1)室温

13、下,0.01 mol/L 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的pH等于_ ( 只考虑六亚甲基四胺的一级电离,忽略H2O的电离)。(2)利用上述数据列式计算六亚甲基四胺的电离度_。21工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可用以下步骤测定:把20.00mL废水样品、20mL0.0100mol/L和0.0600mol/L KBr混合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10mL6mol/L的盐酸,迅速盖好盖子,摇动锥形瓶。充分反应后,稍松开瓶塞,从瓶塞和瓶壁间缝隙迅速加入10%KI溶液10mL(过量),迅速加盖,充分摇匀。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溶液22.48mL。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步加KI溶液时要迅速盖好盖子

14、,如果速度偏慢会导致工业废水中苯酚含量_。(填“偏高”或“偏低”)(2)该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浓度是_(保留四位小数)。22按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在20-50 mg之间,现对某品牌碘盐中碘(以KIO3形式加入)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食盐100 g,配制成250 mL溶液;量取上述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硫酸酸化后加入足量的KI充分反应;经调节pH后,用0.001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18.00 mL。已知:KIO3+5KI+3H2SO4=3I2+K2SO4+3H2I2+2Na2S2O3=2NaI+Na2S4O6(1)所配制的食盐溶液

15、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该品牌食盐中碘的含量为_mgkg-1(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2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温度/25t1t2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Kw110-12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t1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mol/L,则c(OH-)为_。该温度下测得某H2SO4溶液中c(SO)=510-6 mol/L,该溶液中c(OH-)=_ mol/L。(2)在25时,将pH=5的H2SO4溶液稀释10倍,c(H+):c(SO)=_,将稀释后的溶液再稀释100倍,c(H+):c(SO)=_。(3)在t2时,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1的

16、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_。四、实验题24在碱性条件下使用鸟粪石Mgx(NH4)y(PO4)znH2O处理氨氮废水具有加热时间短,氨逸出彻底等优点。反应原理如下:yNa+yOH+Mgx(NH4)y(PO4)znH2OMgx(Na)y(PO4)z+yNH3+(n+y)H2OMgx(Na)y(PO4)z+y+nH2OyNa+Mgx(NH4)y(PO4)znH2O(1)上述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鸟粪石所起的作用是_。(2)其它条件不变,若鸟粪石化学式中的z保持不变,x越大,处理相同量的氨氮废水所需的时间就_(填:“越长”“越短”“不变”)。(3)为测定鸟粪石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取鸟粪石

17、2.45 g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另取鸟粪石2.45 g溶于稍过量盐酸,用蒸馏水配成100.00 mL溶液A;取25.00 mL溶液A,调节pH10,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5 mL(已知Mg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11);取25.00 mL溶液A,加入0.005mol的BiCl3,调节溶液pH生成Mg3(PO4)2和BiPO4沉淀,过滤,滤液中的Bi3+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为mol。通过计算确定鸟粪石的化学式_(写出计算过程)。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探究Zn和

18、FeCl3溶液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由FeCl3固体配制未酸化的250mL0.5molL-1FeCl3溶液(pH=1.3),不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有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2)将Zn投入到未酸化的0.5molL-1FeCl3溶液(pH=1.3)中,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现象如表:实验编号条件现象i锌粒18刚开始无明显气泡,0.5min后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淀ii锌粒65产生气泡较快,大约12 s后,气泡非常明显,溶液很快转为红棕色。较长时间后发现红棕色基本消失,最后产生红棕色沉淀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_,实验ii中产生

19、气体的速率明显快于实验i,可能的原因是_(答出两点)。“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存在Fe2+。生成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3)实验i和ii均先有气体生成,后有溶液颜色的变化。研究性学习小组猜想,可能是此实验条件下,氧化性:H+Fe3+。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查阅资料:可利用标准电极电势(用表示)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且电极电势越小,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此忽略不计):(Fe3+ /Fe2+)=0.77 V, (2H+ /H2)=0 V, (Fe2+ /Fe)=0.417 V, (Zn2+ /Zn) =0.76 V。则Fe3+、H+、Z

20、n2+、Fe2+的氧化性大小关系为 _。研究小组进一步分析后,将锌粒改为锌粉,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编号条件现象iii锌粒18不振荡大约3min可以看到明显的气泡,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淀iv锌粒65振荡气泡不明显,红褐色褪色明显。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可见蓝色沉淀对比实验iii和iv,实验iv中“气泡不明显,红褐色褪色明显”的原因可能为_。结合实验探究过程及现象分析,影响Zn与FeCl3溶液反应的条件有_(答两点即可的)。26高纯超细氧化铝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以硫酸铵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复盐硫酸铝铵,经硫酸铝铵热分解可制得高纯超细氧化铝,

21、其流程如下:(1)操作需加入稀,其目的是_,“纯化”的方法为_。(2)取4.53g加热分解,最终剩余0.51g固体。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写出硫酸铝铵晶体在633分解产生的固体的化学式:_。(3)实验室以和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制备纳米的前驱体和等物质,高温分解即得超细氧化铝。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4)为了测定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中的质量分数,可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取0.2040g氧化铝粉溶于盐酸,加入过量的30.00mLEDTA标准溶液并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再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5.00mL。已知、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

22、量比均为1:1。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并加热煮沸的原因是_。计算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27(名为亚硝酰氯,熔点为,沸点为)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红褐液体或黄色气体,遇水发生反应:,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按如图装置制备,并测定其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实验时,先在三颈烧瓶内通入,待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通入,这样做的目的是_。(3)从三颈烧瓶逸出的尾气先通入浓硫酸,再通入溶液吸收,需要先通入浓硫酸原因是_。(4) 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5)反应完成后,测量产物纯度:取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取

23、出,用标准溶液测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已知:银盐性质颜色白浅黄白砖红白溶解度可选用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产物中纯度的计算式为_。参考答案1D【解析】A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二氧化硫、水:,A正确;B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B正确;C使用检验生成蓝色沉淀:,C正确;D酸性条件下,碘化钾被氧气氧化为碘单质,久置变黄:,D错误;答案选D。2A【解析】A用装置制CaCO3,发生反应为CO2CaCl2H2O2NH3CaCO32NH4Cl,故A符合题意;B不能用坩埚熔融Na2CO3,坩埚含有SiO2,因此坩埚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

24、酸钠,故B不符合题意;C用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右侧收集装置不能伸入到溶液液面以下,易发生倒吸,故C不符合题意;D用装置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NaOH溶液应该装在碱式滴定管里,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3D【解析】ANaH2AsO3溶于水时,溶液中H2AsO应为含砷元素的各微粒中浓度最大的,据图可知当c(H2AsO)最大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A错误;BK1(H3AsO3)=,据图可知当c(H2AsO)= c(H3AsO3)时溶液的pH值为9.2,即c(H)=10-9.2mol/L,所以K1(H3AsO3)=10-9.26.310-10,所以数量级为10-10,故B错误

25、;CH3AsO3的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而H2As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促进水的电离,a点溶液中c(H3AsO3)大于b点溶液中c(H3AsO3),则a点水的电离程度更弱,故C错误;D原溶液为Na2HAsO3溶液,条件pH值滴入的是盐酸或KOH,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H2AsO)2c(HAsO)2c(AsO)+2c(H3AsO3),据图可知c点处c(HAsO)=c(H3AsO3),所以c(Na)2c(H2AsO)4c(HAsO)2c(AsO),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4B【解析】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说明NaNO2是强碱弱酸盐,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

26、,故不选A;B亚硝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只能说明亚硝酸(HNO2)溶液显酸性,不能证明亚硝酸是弱酸,故选B;C常温下0.1mol/LHNO2溶液的pH约为2,说明亚硝酸(HNO2)只能部分电离,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故不选C;D常温下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约为4.5,说明稀释亚硝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移动,能证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故不选D;选B。5B【解析】Al(OH)4-与、HCO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常温下c(H+)=10-12molL-1的溶液呈碱性,K+、Ba2+、Cl-、Br-能大量共存,故

27、符合题意;常温下pH=7的溶液与Fe3+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在水溶液中:K+、SO、Cu2+、NO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常温下c(OH-)=10-12molL-1的溶液呈酸性,K+、Al3+、Cl-、SO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常温下pH=1的溶液H+与CrO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有,故选:B。6D【解析】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0.1molL-1的NaCl溶液,Ag+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再滴加几滴NaBr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说明AgCl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AgBr沉淀,故A正确;Ba试管内加入少量MnSO4固体,a中溶液褪色较快,证明MnSO4起催化作用使反应加快

28、,故B正确;C向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饱和CaCl2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a2+与结合生成CaCO3沉淀,破坏了的电离平衡,溶液中H+浓度增大,H+与反应产生气体,故C正确;D同浓度醋酸和盐酸做导电实验,醋酸对应的灯泡较暗,是因为醋酸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较小,电离程度小于盐酸,因此醋酸酸性小于盐酸,但是不能说明HCl是强酸,故D错误;本题答案D。7A【解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原溶液中可能有或,故A正确;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或均符合,有亚硫酸根离子也符合,故B错误;C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

29、子,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不能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也可能含铁离子,故C错误;D在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银,硫酸银沉淀也不溶于稀盐酸,故D错误;故选A。8A【解析】A虽然H2S的酸性比HClO强,但由于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H2S氧化,所以最终产物不是HS-和HClO,A不正确;B醋酸的K=1.810-5,H2S的K2=7.110-15,显然醋酸的酸性比HS-的酸性强,所以少量醋酸溶液与Na2S溶液能发生反应:CH3COOH + S2-= HS-+CH3COO-,B正确;C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aCl

30、O、CH3COONa溶液中,H2S的K2=7.110-15,比CH3COOH 、HClO 的平衡常数都小,则S2-的水解能力最强,溶液的碱性最强,所以pH最大的是Na2S溶液,C正确;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HClO、CH3COOH溶液,CH3COOH的K=1.810-5,是三种酸中电离常数最大的,所以酸性最强的是CH3COOH,D正确;故选A。9D【解析】AHClO为弱酸,不能拆分,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正确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C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

31、+2H2O=2Na+2OH-+H2,故C错误;D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D正确;故答案为D。10D【解析】AHF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c()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Ka(HF)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当溶液无限稀释时,不断减小,无限接近,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液中增大,减小,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D【解析】A醋酸是一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当溶液pH相等时,醋酸浓度

32、大于盐酸的浓度,所以中和等体积、等pH的NaOH溶液,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小于盐酸的体积,A项错误;B醋酸是一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当溶液pH相等时,醋酸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向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锌粒,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过程中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所以醋酸中的锌粒先反应完全,B项错误;C将上述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不变,C项错误;D25时pH=3的盐酸c(H+)=10-3 mol/L,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 mol/L=mol/L=10-11 mol/L,同理,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为,D项正确;答案选D。12B【解析】A某些金属元素

33、灼烧时将发出特殊的颜色的光,就是利用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A不合题意;B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B符合题意;C溶洞奇观形成过程涉及到沉淀溶解平衡CaCO3+H2O+CO2Ca(HCO3)2,C不合题意;D玫瑰金是一种合金,故硬度高于各成分金属,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3D【解析】把3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3等份,每份溶液的体积为100mL,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由Ba2+=BaSO4可知,Ba2+的物质的量为amol;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由Ag+Cl-=AgCl可

34、知,Cl-的物质的量为bmol,设每份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2a+x=b,x=(b-2a)mol,该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K+)=10(b-2a)mol/L;答案选D。14D【解析】ANaHSO4晶体中含有Na+和,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NA,故A错误;B电解精炼铜用粗铜作阳极,阳极首先是比铜活泼的金属(如Zn)放电溶解,比铜不活泼的金属以阳极泥的形式沉淀下来,阳极质量减轻32 g,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NA,故B错误;C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c(OH),所以,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35、数目为105 NA,故C错误;D向1 L 0.1 molL1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即n(H+)=n(OH),再由电荷守恒:n()+n(H+)=n(OH)+n(Cl),可知n()=n(Cl)=0.1 molL11 L=0.1 mol,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NA,故D正确;选D。15C【解析】由图可知,溶液中c(H2A)= c(H3A)时,溶液pH为2.12,则Ka1= c(H+)=102.12,溶液中c(H2A)= c(HA2)时,溶液pH为7.20,则Ka2= c(H+)=107.20,溶液中c(A3)= c(HA2)时,溶液pH为12.4,则Ka3= c(H+)=1012.4;AH2A

36、离子的水解常数Kh=Ka2说明H2A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08,故B正确;C由图可知,溶液中c(H2A)= c(HA2)时,溶液pH为7.20,则将等物质的量的Na2HA和NaH2A配制成的溶液中c(H2A) c(HA2),则溶液pH不等于7.20,故C错误;D由图可知,溶液pH为12.40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nc(Mn+)=2c(HA2)+c(H2A)+3c(A3)+c(OH),则溶液中c(H+)2c(HA2)+c(H2A)+3c(A3)+c(OH),故D正确;故选C。16(1) D 2Fe2+H

37、2O22H+=2Fe3+2H2O AC(2) 4 3【解析】将粗制CuO粉末(含杂质FeO、Fe2O3)慢慢加入适量的稀H2SO4中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加入氧化剂,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在34时,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胆矾晶体。(1)由于pH9.6时,Fe2+以Fe(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6.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故除去溶液中的Fe2+,必须先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了不引入杂质,加入的氧化剂选H2O2,即答案选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8、pH在34时,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为了不引入杂质,然后加入适量的CuO(或Cu(OH)2、CuCO3、Cu2(OH)2CO3),即答案选AC,调整溶液的pH至34,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2)常温下,Cu(OH)2开始沉淀时c(Cu2+)c2(OH-)=KspCu(OH)2=310-20,c(OH-)=110-10mol/L,c(H+)=110-4mol/L,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4。Fe3+完全沉淀时c(Fe3+)110-5mol/L,c(Fe3+)c3(OH-)=KspFe(OH)3=110-38,c(OH-)=110-11mol/L,c

39、(H+)=110-3mol/L,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3。根据计算结果知上述方案可行。17 c(NH4+)c(H+)c(OH-) 2c(H+)2c(OH-) 2.410-4 3【解析】(1)Ka(HCN)、Ka(H2CO3)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钠盐溶液中该酸根离子浓度越大;Ka(CH3COOH)、Ka(HCN)、Ka2(H2CO3)越大,其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相同pH的钠盐溶液的浓度越大;根据表中数据可知,Ka1(H2CO3)Ka(HCN)Ka2(H2CO3),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

40、因是CH3COO反生水解反应,Ka(CH3COOH)=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及c(H)可求算;(2)某温度下,pH=3的盐酸中c(OH-)=10-9molL1,溶液中离子积常数Kw=10-3molL110-9 molL1=10-12,该温度下,pH=2的H2SO4与pH=11的NaOH混合后PH变为9,溶液显碱性,列式计算剩余氢氧根离子浓度得到溶液体积比;(3)d点时加入盐酸20mL,恰好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但是其水解程度较小;b点时,加入的盐酸体积为氨水的一半,所以溶液的成分可以看成,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物,依据氨水的电离和氯化铵的水解程度大小可知c(NH3H2O)-c(NH

41、4)。(4)c(BaSO4)=c(SO42)= ,结合溶解度定义计算;(5)依据KspFe(OH)3=c(Fe3)c3(OH)=1.010-38 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结合离子积常数计算氢离子浓度计算pH;(1)由于Ka(HCN)Ka(H2CO3),可知HCN的酸性比H2CO3酸性弱,依据越弱越水解规律,0.1 moIL1 NaCN溶液中,CN的水解能力大于0.1molL1 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能力,则c(CN) c(HCO3);故答案为:;由于Ka(CH3COOH)Ka(HCN)Ka2(H2CO3),依据越弱越水解规律可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NaCN、Na2CO3,溶液的水解能力CO32CNCH3COO,此时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 、NaCN、CH3COONa;即CBA;故答案为:CBA;根据表中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鲁科版(2019)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