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4《最佳宜居奖》教学设计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043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4《最佳宜居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秋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4《最佳宜居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秋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4《最佳宜居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秋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5.4《最佳宜居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5.5.4 4 最佳宜居奖最佳宜居奖 【教学分析】【教学分析】 本课是单元总结课,也是工程设计与物化的最后环节。在上一节课汇报总结之后,每个组都有新的思考和想法,虽然各组进行了展示与交流,但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交流时间和机会。所以,本课最佳宜居奖的评选既是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也是为学生后期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因此,评分标准是同学们给各组评估打分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设计修改的依据。总之,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工程师的工作过程,感受工程的魅力。 在上节课,学生已经经历了模型的设计一建造一评估一改进这一较为完整的工程设计与物化过程,在本课中,学生

2、再次进入第二轮修改设计一建造一评估一改进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产品要根据需求不断更新与迭代的观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2)科学思维:能在评估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能根据评估结果,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根据已梳理的问题,依据评分标准,再次改进设计。 (3)探究实践:能依照评分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小组自我评估和组间评估。 (4)态度责任:进一步增强对工程建造的兴趣与认识。加深对工程的认识与理解,领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物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评价表、住宅模型设计图

3、、住宅模型、评分表、问题梳理记录单、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班级评分统计表、教学课件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作品展示与评分。 (作品展示的同时进行小组讨论评分标准,师生一起总结评分标准。教师分发评分表,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在评分表上进行组内和组间打分)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住宅模型进行了评价修改,我们的设计是不是就完成了呢? 生 1:没有完成,我认为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 生 2:上节课时间不太充裕,我们的意见并不统一。 生 3:对,我们评价的标准也没有统一,有的小组认为主卧临近书房好,有的认为次卧临近书房好。 师:是的,同学们。真正的工

4、程设计与建造也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评分标准。我们的住宅模型的设计与建造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 生 1:设计必须要满足家庭需要。 生 2:住宅的布局必须要合理。 生 3:模型和设计图必须要一致。 生 4:设计图要规范,要有统一的符号,不然有的设计图我们都看不明白。 生 5:还要看模型制作得是否美观、牢固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标准都应该成为我们评分标准的一部分。另外,老师认为每个小组在展示时讲解是否清晰、准确也应该成为评分标准之一。老师根据这些评分标准做了一张评分表,你们按照这些评分标准给各组打分。 (2)各组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师:现在大家都拿到了评分表

5、,一会儿打分的时候大家不能只打一个分值就完事了,还要在分值的旁边写上你打分的理由,方便各组后续进行改进。大家打 分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学生分小组展示,小组间打分) (3)评选“最佳宜居奖”。 师:现在各组的每一项评分都已经出来了。再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将各组的评分进行汇总,方便我们填写在班级评分统计表中。 (教师汇总各组的评分表,登记在班级评分统计表中,并将各组的分值进行汇总,最终选出分值最高的三组,评为“最佳宜居奖”) 师:现在我们将评分进行排序,评分最高的三组就获得了我们今天的“最佳宜居奖”。 (教师公布最佳宜居奖”获奖小组名单) (4)评估与改进。 (每组学生根据各组评分讨

6、论自己制作的住宅模型。各组梳理评分意见,对住宅的优点) 和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考、新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同学们明白评选完成“最佳宜居奖”并不是工程设计与物化的结束。还要根据评分标准修改设计图,重新制作模型, 再次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要进行改进, 直到达成工程设计与建造的要求) 师:祝贺获得“最佳宜居奖”的小组!大家认为这些获奖小组已经完成工程设计与建造的任务了吗? 生:我认为并没有。虽然他们获得了“最佳宜居奖”,但是他们并不是没有问题,您看每个组的评分意见中,有几项他们也是有问题的,他们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

7、点吗? 师:是的,同学们, 我们的工程设计与作品的物化是一个反复更新与迭代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 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直到达成工程设计的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汇总各组的意见,讨论并修改设计方案和住宅模型。 (5)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本组的设计方案和住宅模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改进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在经历了关于住宅模型的设计一建造一评估一改进这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后,再次进入第二轮的修改设计一建造一评估一改进的闭环中,如此反复直到达成设计要求为止) 师:各组同学都非常认真!同学们给出的修改意见也特别中肯。那么,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各小组对自己的设计方

8、案和住宅模型进行修改。小组讨论,对于大家给出的建议有没有必要进行修改,有必要的,同学们小组合作,先对设计图进行修改,然后对住宅模型进行改造。 (6)拓展活动。 (拓展环节是为了避免学生在本课学习完成后放弃改进,不再修改设计、完善模型、进行新一轮的评估。拓展环节突破课时限制,鼓励学生继续完成本工程应有的活动内容,体验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师:同学们再对照我们的评分标准,把修改好的设计图和完善后的模型进行对照,如果发现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工程设计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直到达成工程设计的标准。 (学生对照评分标准进行讨论) 师:还有些同学为自己家做的住宅设计方案没有制作成模型,有了小组合作共同建造住宅模型的经验,相信你也一定能够在课后独自完成建造。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体验工程设计与物化中评估与改进这一核心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实施建造。学生经历明确目标、方案设计、建造模型、评估模型、改进与完善等一整套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明确设计活动具有循环往复和闭环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工程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大象版 > 六年级上册(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