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时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1976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醉翁亭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琅琊( )环滁( )晦明( )伛偻( )觥筹( )林霏(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蔚然(茂盛)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辄醉(就)B林霏(雾气) 佳木秀(茂盛、繁茂) 醉翁之意(情趣)C晦明(暗) 岩穴暝(昏暗) 寓之酒(寄托)D负者(失败) 伛偻(腰背弯曲) 苍颜白发(脸色苍老)3下列与“行者休于树”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负者歌于途C多会于此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下面的“而”字表修饰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D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5全篇共 21 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 ;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 各表现了哪种语气。(1)环滁皆山也。 (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6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日出而林霏开”是早晨的景色。B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是说酒宴上人人都在欢乐,唯独

3、太守精神不振,自饮自醉。C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中的“丝竹”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意思相同。D “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二、课内阅读训练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4、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名之者谁?太守自

5、谓也( ) (2)四时之景不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9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二、课内对比阅读【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6、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锦鳞游泳(

7、 )(2)佳木秀而繁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2.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3.范仲淹“此乐何极” ,欧阳修“乐亦无穷” ,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三、课内外对比阅读训练【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8、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 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注释】共:共同(享受)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杂然而前陈者( )宴酣之乐( )有风飒然而至者( )庶人安得共之( )15.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醉能同

9、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玉之言,盖有讽焉。16.乙 选 文 中 楚 襄 王 所 谓 的 “与 民 同 乐 ”与 甲 选 文 中 欧 阳 修 的 “与 民 同 乐 ”有 何 不 同 ?参考答案1.ln;y;ch;hu;y;l;n;fi2.D(D 项中的“负”指“背着(东西) ”)3A(A 中的“于”是“向”的意思,而其他 三项都是“在”的意思。 )4D(A 项的表并列;B 项的表顺承;C 项的表转折;D 项表修饰。 )5 (1)A(2)B(3)C(4)C(5)A(6)B6B(B 项太守因为高兴所以才喝多了。 )7(1)明名、取名 (2)助词;译为“的”8 (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

10、托在酒上罢了。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9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1)鱼 (2)繁荣滋长(茂盛,繁盛)11.(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12.C(C 项,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游人离去,禽鸟快乐” ,这是两层意思,朗读时应在

11、两层意思之间停顿,正确的朗读停顿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13.范仲淹的“乐” ,是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湖面景色产生的乐;欧阳修的“乐” ,是领略了树林中早晚、四时之景而快乐。14 (1)摆放 (2)尽兴地喝酒 (3)到 (来) (4)怎么 15 (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 ,是太守。 (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16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 ,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意思对即可)附【乙】译文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 ”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