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天体与天体系统 1.天体及类型 (1)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等。 天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脉(宇宙间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 (2)常见天体的特点 类型 形状 组成 能否发光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 恒星 球状或类球状 炽热气体 能 行星 近似球状 如土星 否 卫星 如月球 否 2.天体系统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级别(由低到高):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
2、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银河系: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系统。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二)行星地球重要程度 1.太阳系 (1)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靠近太阳,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气体构成,体积巨大)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远离太阳)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2)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近圆性八大行
3、星公转轨道近似正圆。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太阳系中大小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生物存在的温度;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 (三)月相变化、航天基地选址 1.月相变化 (1)月球自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面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 (2)因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及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绕转,形成周期为 29. 53 天的月相变化周期(即新月一上弦月一满月一下弦月一新月等) 。 2.航天基地选
4、址 (1)纬度因素:低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和成本,提高载重。 (2)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3)地形、海陆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4)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5)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 拓展: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的有利条件 (1)酒泉、太原:多晴朗天气,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利于观测。 (2)西昌:位于内陆,人烟稀少,较安全。 (3)文昌:交通便利,方便海运,可发射大吨位火箭;纬度低,提高发射质量;可多
5、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安全系数高;基础条件好。 (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程度 1.太阳辐射及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2)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昼长 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太阳辐射越多 地势 地势越高,大气层越薄,透明度越高,日照时数越长,大气对 太阳辐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越强 天气 晴天云少,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越多;阴雨天相反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理环境: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
6、现纬度地带的差异。 (2)影响人类活动: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可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也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能量来源。 (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 太阳大气层 厚度 亮度 观测难易程度 外 内 日冕层 大 小 低 高 亮度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日全食时或 用特制的日冕仪可见 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日全 食时或用特殊的望远镜可见 色球层 发出最强可见光,肉眼可见 光球层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1)太阳黑子(光球层):区域温度比周围低,颜色较深
7、的黑斑点;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 11 年)。 (2)太阳耀斑(色球层):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时间较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释放巨大能量。 (3)日珥(色球层):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 日全食时可肉眼观测到; 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4)日冕物质抛射(日冕层):日冕结构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气候 亚寒带树木的年轮有规律的疏密变化与太阳黑子 11 年的活动周期相对应。 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的概率增大,太阳黑子活动低峰年,气候状况相对平稳。 (2)扰乱
8、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波,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现象。 (3)干扰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大气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产生极光现象: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碰撞,形成极光。 (5)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六)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化石 (1)地层: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2)化石: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遗体或遗迹会在
9、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3)化石的形成过程:动物死亡并沉入浅水中。沉积物覆盖动物尸体。沉积物变成岩石,动物遗体石化成为化石。 2.地质年代表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七)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5. 41 亿年,在此期间,地球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开始出现原始生命。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冥古宙:地球上只有一些有
10、机质,无生命迹象。 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蓝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元古宙:蓝藻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重要成矿期:大量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古生代(“远古的生物时代”) 时间 距今 5. 41 亿年2. 52 亿年;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 志留纪) ;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板块 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形成联合古陆 生物 演化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如三叶虫、鹦鹉螺等。后期 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一 些鱼类进化为两栖类,晚期气候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类 进化为
11、爬行动物;出现裸子植物 矿产 物种 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3.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1)时间:距今 2. 52 亿年-6600 万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2)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 (3)生物演化:爬行动物繁盛(如恐龙),“爬行动物的时代”;中后期部分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4)矿产、物种: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中生代末期,绝大多数物种消失(如恐龙) 。 4.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时代”) (1)时间:距今 6600 万年至今;包
12、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联合古陆解体,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温暖期。 (2)生物演化: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 (八)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 分类 纵波(P 波) 横波(S 波) 概念 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波的振动方向与传 播方向垂直 传播 速度 快;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慢 状况 介质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物表现 上下颠簸 左右摇晃 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
13、界面不连续面: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莫霍界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在地下约 2900 千米处的不连续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2)岩石圈: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圈层名称 分界面 物质形态 特征 地壳 莫霍 界面 古登堡 界面 固态 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 不一,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 固态 厚度 2800 多千米,占地球总体积 的 80%。土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 幔 上地幔 下地
14、幔 熔融状态的 金属物质 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厚度 3400 多千米。外核液态物质运动形成 地球磁场;内核密度极大,超强压 力将铁原子和镍原子紧紧挤压在 一起 地 核 外核 固体金属球 内核 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圈层 组成 作用 大气圈 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 成,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影响地表温度变化,提供氧气, 形成多变的天气现象 水圈 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 川、地下水等 引起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生物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 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 知识知识串讲串讲 02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
15、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成分 作用 干 洁 空 气 氧气(21%) 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气(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 (0. 038%)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 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升高;减少到达地面的 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水汽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垂直分层 (1)对流层 高度: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17-18 千米,中纬:1012 千米;高纬:8-9 千米。 气温: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地面是低
16、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运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 (2)平流层 高度 自对流层顶部至 5055 千米高空 气温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 很小;在 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该层 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运动 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 对人类 活动的 影响 适合航空飞行(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
17、少,无云雨 现象,能见度好) ;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被称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高层大气 高度 从平流层顶到 20003000 千米的高空 气温 从平流层顶向上的 85 千米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没有吸 收紫外线的臭氧) ,然后随高度的增加持续上升(大气吸 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在 300 千米的高空,温度 可达 1000以上 大气密度 大气密度很小 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在 80120 千米的高空,流星体会燃烧形成流星;在 80 一 500 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 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 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二)
18、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量来源 (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2.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以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 (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三)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1.大气的削弱和保
19、温作用 作用 表现形式 生活实例 削弱作用 吸收 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反射 云层愈厚,反射作用愈强(无选择性)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散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有选择性) 天空蔚蓝 保温作用 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多云的夜晚,气温较烟雾,浇水防冻晴朗的夜晚高;人造 拓展:保温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 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穿透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可生产反季节蔬菜。 2.地球和月球
20、表面辐射过程 (1)月球没有大气,所以不能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与吸收,白天气温过高。没有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与大气逆辐射,夜晚气温低,故月球昼夜温差大于地球。 (2)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大气层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气逆辐射。 (四)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中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当 A 地接受热量多,B、C 两地接受热低气压量少时,A 地近地面图下沉开乙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到上 B A 空
21、聚积,使上空空气大气垂直运动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对流层顶部风向民压高气压压;B、C 两地空气收图缩下沉,上空空气密丙地面风向受热地面风向低气压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A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 A 地上空向气压低的 B、C 两地上空扩散。 在近地面,A 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 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 B、C 两地流回 A 地,以补充 A 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 (1)城市热岛环流 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生产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城市气上升气流温高于郊区,形成“热岛”。引起郊
22、区流向城区城市由郊区流向城区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郊区郊区高空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近地城市热岛环流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 海风: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陆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3)山谷风 山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谷风: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
23、成谷风。 (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作气压梯度,它产生了促使大气曲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形成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作用力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最终与风向垂直 与风向相反 大小 由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与下垫面状况有关 作用 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影响风速和风向
24、 促使风向偏离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方向;只影 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减小风速,影响风向 (3)“左右手定则”判断风向 (1)北半球用右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面或等压线) ,大拇指指向即为风向。如右图 A、B 两点风向的判断(单位:hPa)。 (2)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风向。 2.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理想风:若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则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风速的大小与气压梯度力成正比。 (2)高空风:高空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
25、球左偏)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风: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转角度一般为 3045。 3.在等压线图中确定某点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 30 45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上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 知识串讲知识串讲 03 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 (一
26、)水循环及地理意义 1.水循环 (1)水循环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类型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上空 海洋上空 环节 海水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 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 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
27、水,又降到海面 意义 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 水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 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能量转换:水循环对
28、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2)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等。 (3)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如人工降雨等。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如城市地面硬化、植被破坏等会影响地表水下渗。 (二)海水的温度 1 海水的温度 (1)海水的温度: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
29、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 (2)海水温度分布: 垂直分布表现在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 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000 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水平分布表现在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季节分布表现在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2.海水温度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会导
30、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的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3)调节大气温度: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三)海水的盐度重要程度 1.海水的盐度 (1)海水的盐度: 指 1000 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5%。 (2)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外海与大洋: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近岸地区:有些海域相对
31、封闭,海水盐度受河流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 拓展: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1)波罗的海:多年平均盐度最低(不足 1%)。 原因: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蒸发弱,降水均匀,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 (2)红海:多年平均盐度最高 柏林(超过 4%)。 原因:位于副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区闭塞。 2.海水盐度的利用 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利用海水可以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盐度的稳定性对海水养殖极其重要。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海水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海水养殖:用海水冲厕,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等。 (四)
32、海水的密度 1.海水的密度 (1)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 温度、 盐度和深度(压力)。 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 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4)垂直分布: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较小。 2.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 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盐度由副热带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五)海浪、潮汐 1
33、.海浪 (1)海浪:即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海浪越高,能量越大。 (2)海啸与风暴潮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危害: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海浪侵蚀: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2.潮汐 (1)潮汐: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成因
34、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2)潮汐的作用: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六)洋流的分类及影响重要程度 1.洋流及分类 (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洋流的分类: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寒流。 2.洋流的影响 (1)
35、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分布: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大渔场。 渔场 成因 分布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西北太平洋 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西北大西洋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 东北大西洋 秘鲁渔场 秘鲁寒流上升补偿 秘鲁沿海 拓展:秘鲁沿岸海洋上升流的形成 秘鲁沿岸海洋上升流的形成:在低纬信风带大陆西岸,离岸风吹送形成垂直补偿流,上升流海域是海洋生产力极高的区域,秘鲁渔场由此形成。 (2)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逆洋流航行则相反;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阻碍航行;洋流从
36、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3)影响海洋环境: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知识串讲知识串讲 04 地貌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重要程度 1.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广西桂林山水、云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 (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
37、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二)河流地貌 1.“V”形河谷、槽形河谷、冲积平原 (1)“V”形河谷:河流流经山区,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 “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槽形河谷: 河流流出山地, 进入平原地区,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河谷两岸一般发育为宽广的冲积平原。 (3)冲积平原 形成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大量堆积而成的 特征 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
38、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 积物颗粒较细,湖沼较多;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 颗粒很细。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很细,适合农耕 2.河曲、牛轭湖、三角洲 (1)河曲和牛轭湖: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2)三角洲 形成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 特征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三 角洲向海岸一侧延伸可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 有的呈鸟嘴状,如长江三角洲;有的呈扇形,如黄河三角洲。三角 洲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
39、耕 (三)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 在干旱地区, 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分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风蚀地貌: 干旱地区, 地表多是沙漠和戈风蚀蘑菇壁, 风大而频繁。 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 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积地貌沙丘 (1)沙丘: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主要类型有新月形沙丘、流动沙丘。 (2)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因状如新月而得名。它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3)流动沙丘
40、流动沙丘: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危害:在沙漠边缘,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四)海岸地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高岸地貌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 1.海岸侵蚀地貌 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1) 海蚀崖:在海浪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2)海蚀平台: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向海倾斜的平台。 (3)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同方
41、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2.海岸堆积地貌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五)地貌的观察重要程度 1.地貌观察的顺序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视野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地貌。 第一步: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第二步: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 第三步: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2.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
42、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3)坡度的影响 农业布局: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 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 蚀极为严重。 交通线: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 2.5%3%。 (4)坡向: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5)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知识串讲知识串讲 05 植被与土壤植被与土壤 (一)植被、森林、草原与荒漠 1.植被 (
43、1)植被及分类:植被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2)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构。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2.森林 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类型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
44、物等,各月都有花开。 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 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 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 落叶阔叶林 (夏绿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季炎热或温暖, 冬季寒冷,降水适 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 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 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3.草原与荒漠 (1)草原与荒漠植被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
45、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 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2)草原的类型 类型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热带 草原 热带雨林 带的南北 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干季为 46 个月,降水稀少 湿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温带 草原 主要分布在 大陆内部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有较矮小的灌木 (3)荒漠植被 分布: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被。 特征: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
46、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 (二)土壤及主要形成因素 1.观察土壤 (1)土壤 土壤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 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有机质易分解
47、,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 壤土:壤土中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2.土壤剖面构造 (1)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2)森林土壤剖面: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一般分为有机层、胸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2) 耕作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
48、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 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 (1)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2)作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质地。 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生物 (1)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 (2)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
49、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循环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的分腐殖质解释放到土壤表层。 (3)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5.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气候 (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 (2)不同地区的土壤特点 湿热地区 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干冷地区 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黏粒比重低 冷湿地区 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干旱、高温地区 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3)举例:亚马孙河流域因高温多雨,自然土壤失去雨林保护时,有机质快速分解,营养元素被淋溶。 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地貌、时间与人类活动 (1)地貌: 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2)时间:在上述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 20 厘米厚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