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18 分)分) 1. 2022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B. 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C.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 2022年 2月 4 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 24 届
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雪花”飞舞 B. 升奥运五环旗 C. 点燃奥运圣火 D. 放飞和平鸽 3. 临近中考,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以下美食:红烧牛肉、蒸鸡蛋、粉丝汤、米饭。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 炸鸡腿 B. 粉蒸肉 C. 麻婆豆腐 D. 炒青菜 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量药品 C. 稀释浓硫酸 D. 排水法收集气体 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防止生锈 B. 在加油站
3、、加气站、面粉加工厂等处吸烟或打电话 C. 霉变食物经高温蒸煮后,继续食用 D.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6. 用锶制成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 B. 锶是金属元素 C.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锶的元素符号为 Sr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 向含有酚
4、酞的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消失H+和 OH-结合生成 H2O 8. 2022年 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 C2H6O)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乙醇由 2 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D.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 CO2 9. 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
5、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KCl 溶液中的 K2CO3 加入适量的 Ca(NO3)2溶液,过滤 B 除去 CO2气体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分别点燃,闻气味 D 辨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比较泡沫和浮渣的多少 A. A B. B C. C D. D 10.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 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柠檬 牛奶 牙膏 肥皂 炉具清洁剂 pH 2-3 6-7 8-9 9-10 12-13 A. 患有胃病的人应多喝柠檬水 B. 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
6、人皮肤内分泌出蚊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 C.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原理相同 D. 常温下,将牛奶加水稀释后 pH大于 7 11.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 D.
7、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12. 竞争无处不在,微观粒子之间的反应也是如此。将足量的 Zn 粉投入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 B. b点处的固体中含 Ag和 Zn C. 取少量 b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会有沉淀出现 D. 溶液先不变色,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7 分)分) 13.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准确掌握学科用语,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
8、成部分。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下列微粒示意图中,有一个是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 (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是甲烷,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_。 (3)草酸(H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原料中有硝酸钾,它也是一种复合肥,由 K与-3NO构成,请写出硝酸钾的化学式_。 14.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由于热值大、来源广、燃烧产物无污染,得到人们积极的开发和利用。请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碳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焦炭和活性炭的主要成分也是碳的单质。制糖
9、工业的脱色制白糖、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等都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有较强的_性。 (3) 铁合金有广泛用途, 碳元素含量越高, 铁合金硬度就越大, 则钢和生铁中硬度较大的是_。 (4)焦炭、CO是冶金工业重要的还原剂,请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 CO 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 (5)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能让人们避开危险,减少损失,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请举一种灭火的方法_。 15.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同学在研究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时,绘制了如下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M 点的含义是
10、_。 (2)t1时,把含有甲、乙物质各 60g 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 水中,升温至 t2时,充分搅拌,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是_。 (选填“甲”或“乙”) (3)t2时,一定质量甲物质的饱和密液,从 t2降温至 t1,析出 30g甲,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_。 16. 黄铜(铜锌合金)长期使用会锈蚀,铜锈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查阅资料: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回收废黄铜有用成分,调配锌铜比例,可以铸造新的黄铜,变废为宝。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
11、混合物分离的操作,且方法相同,分离需要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 (填玻璃仪器名称) (2)化学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与特点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请写出步骤三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其反应类型是_。 (3)系列处理二后获得锌的质量_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 (选填“”) (4)黄铜颜色与黄金相似,人称“愚人金”,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选项中不能区别黄铜与黄金的方法是_。 A. 用磁铁吸引 B. 浸入稀盐酸溶液,观察有无气泡 C. 在空气中灼烧后观察颜色 D. 测定密度大小 三、计算题(本题三、计算题(本题 5 分)分) 17.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世界科学发
12、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制碱法以食盐为原料制备纯碱,产品中会混有少量氯化钠。某学习小组为了探测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将 5g纯碱样品溶于 20g水中配成溶液,再加入 3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 4.5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后的滤液质量为_g。 (2)求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8.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成为热搜。 (1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如图一所示, 他们选用体积大小相等的两个塑料瓶,分别盛满同条件下的空气、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体积比 1:1) ,并用一个小塑料管连接(在塑料管中间有一滴红墨水) , 置于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红墨水滴会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图二中的_(填序号)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_。 (3)若实验室选用 A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上图二中 D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
14、应是_。 (选填“a”或“b”) 19. 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到华蓥山石林研学旅行, 震惊于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笋、 钟乳石。 回校后查阅教材,知道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提出问题】兴趣小组在研究溶洞成因后提出: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吗? 推测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 【猜想与假设】同学
15、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 猜想二:_。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互不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制备检测样品。向盛有 Na2CO3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通过系列的操作制得了固体,并干燥固体待用。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固体加热,以检验固体中是否有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_。 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固体样品放入试管并加热。 【证据和推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猜想_成立。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 【实验反思】同学们实验后讨论
16、认为此实验设计不严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或许来自碳酸钠分解。于是补充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同学们在大试管里放碳酸钠 (直接受热) , 小试管里放碳酸氢钠 (间接受热) 。 一段时间后, 出现_(选填下列选项中编号)的现象,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由此推出图一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碳酸氢钠的分解。 A烧杯 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 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B烧杯 A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烧杯 A和烧杯 B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D烧杯 A和烧杯 B中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 【探究结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 20222
17、022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18 分)分) 1. 2022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B. 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C.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A 【详解】A、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会产生粉尘等有害物质,不利
18、于改善环境质量,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2022年 2月 4 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雪花”飞舞 B. 升奥运五环旗 C. 点燃奥运圣火 D. 放飞和平鸽 【答案】C 【详解】A、“雪花”飞舞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升奥运五环旗没有产生
19、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点燃奥运圣火,物质燃烧会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放飞和平鸽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 临近中考,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以下美食:红烧牛肉、蒸鸡蛋、粉丝汤、米饭。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 炸鸡腿 B. 粉蒸肉 C. 麻婆豆腐 D. 炒青菜 【答案】D 【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牛肉、蒸鸡蛋、粉丝汤中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油脂,故缺少的是维生素,即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炸鸡腿中富含蛋白质、油脂,不符合题意;
20、 B、粉蒸肉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麻婆豆腐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故选 D。 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称量药品 C. 稀释浓硫酸 D. 排水法收集气体 【答案】B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混合物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 ;正确。 B、用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一般药品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
21、纸,砝码放右盘,药品在左盘,再进行称量;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装满水,导管应插入集气瓶口少许;正确。 故选 B。 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防止生锈 B. 在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等处吸烟或打电话 C. 霉变食物经高温蒸煮后,继续食用 D.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答案】A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要防止铁生锈,需要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则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
22、隔绝了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正确; B、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这些地方都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已经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如遇到火花,则可能引起爆炸,所以不能在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等处吸烟或打电话,可能会引起爆炸;错误; C、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灭活,所以不能继续食用,会损害人体健康;错误; D、冬天用煤火取暖不能紧闭门窗,防止产生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错误; 故选 A。 6. 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 B. 锶是金属元素 C.
23、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锶的元素符号为 Sr 【答案】C 【详解】 A、 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 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锶是金属元素,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 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表示元素符号,故锶的元素符号为 Sr,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水壶中
24、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 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消失H+和 OH-结合生成 H2O 【答案】B 【详解】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Na+和 Cl-;正确。 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水由液体变成气体,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D、 烧碱是氢氧化钠, 烧碱溶液显
25、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 溶液显中性,所以酚酞试液红色消失;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H+和 OH-结合成水分子;正确。 故选 B。 8. 2022年 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 C2H6O)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乙醇由 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D. 乙醇在空气
26、中燃烧可能生成 CO2 【答案】C 【详解】A、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 : (1 6) : (16 1)=12:3:8,则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 个乙醇分子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 C。 9. 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27、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KCl 溶液中的 K2CO3 加入适量的 Ca(NO3)2溶液,过滤 B 除去 CO2气体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分别点燃,闻气味 D 辨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比较泡沫和浮渣的多少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详解】A、氯化钾不与硝酸钙反应,碳酸钾和硝酸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后得到了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引入了新杂质硝酸钾;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不符合题意; C、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点燃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而涤纶燃烧
28、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鉴别硬水和软水,通常用肥皂水;取等量的样品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 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柠檬 牛奶 牙膏 肥皂 炉具清洁剂 pH 2-3 6-7 8-9 9-10 12-13 A. 患有胃病的人应多喝柠檬水 B. 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蚊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 C.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掉衣服
29、、餐具上的油污原理相同 D. 常温下,将牛奶加水稀释后 pH大于 7 【答案】B 【详解】A 、患有胃病的人含胃酸过多,应喝苏打水,由于柠檬 pH 在 2-3 范围内,小于 7,呈酸性。A 错。 B、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蚊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据表格可知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中和蚊酸。所以 B 正确。 C、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是氢氧化钠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涤剂的乳化作用。C 错。 D、常温下,将牛奶加水稀释后 pH 只能接近 7,不能大于 7 。D 错。 综上所述:选择 B。 11.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
30、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 D. 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答案】D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22323HH OCOCH OH一定条件。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反应物中有氢气,是单质,氢元素是游离态,反应后甲醇和水中含
31、有氢元素,则氢元素变成了的化合态,则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根据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前的分子数目是 4,反应后的分子数目是 2,改变了;不正确。 C、根据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323HH OCOCH OH一定条件;不正确。 D、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了甲醇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故选 D。 12. 竞争无处不在,微观粒子之间的反应也是如此。将足量的 Zn 粉投入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
32、确的是 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 B. b 点处的固体中含 Ag和 Zn C. 取少量 b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会有沉淀出现 D. 溶液先不变色,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答案】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锌先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锌和银,如果锌剩余,则与硝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3322265216ZnAgNOZn NOAg,则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33226564ZnCu NOZn NOCu,则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即 bc 段。 【详解】 A、 在
33、a 点时, 硝酸银只有部分参加反应, 溶液中含有硝酸银、 生成的硝酸锌、 没有反应的硝酸铜,此时溶液中含金属离子 Zn2+、Cu2+、Ag+;正确; B、b 点时表示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固体中含金属单质 Ag 和未反应的 Zn;正确; C、 b 点时表示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中已经没有硝酸银, 滴加稀盐酸, 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错误; D、根据分析,锌先和硝酸银反应,此时硝酸铜没有反应,溶液是蓝色,当硝酸银被完全反应,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无色的硝酸锌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正确;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
34、,共 17 分)分) 13.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准确掌握学科用语,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下列微粒示意图中,有一个是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 (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是甲烷,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_。 (3)草酸(H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原料中有硝酸钾,它也是一种复合肥,由 K与-3NO构成,请写出硝酸钾的化学式_。 【答案】 (1)Cl- (2)3CH4 (3)+3 (4)KNO3 【小问 1 详解】 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特点是质子数小于核外电
35、子数,则图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 17 小于核外电子数 18,是阴离子,符号是:Cl-; 【小问 2 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来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1 省略) ;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故 3 个甲烷分子为 3CH4; 【小问 3 详解】 草酸中,氢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2x+(2) 40,则 x+3 价。 【小问 4 详解】 根据化学式书写的原则,正价前,负价后,K 是+1 价,硝酸根是-1 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36、零,硝酸钾的化学式是:KNO3。 14.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由于热值大、来源广、燃烧产物无污染,得到人们积极的开发和利用。请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碳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焦炭和活性炭的主要成分也是碳的单质。制糖工业的脱色制白糖、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等都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有较强的_性。 (3) 铁合金有广泛的用途, 碳元素含量越高, 铁合金硬度就越大, 则钢和生铁中硬度较大的是_。 (4)焦炭、CO是冶金工业重要的还原剂,请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 CO 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 (5)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能让人们避开危险,
37、减少损失,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请举一种灭火的方法_。 【答案】 (1)2222H +O2H O点燃 (2)吸附 (3)生铁 (4)232Fe O +3CO2Fe+3CO高温 (5)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小问 1 详解】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水,方程式是: :2222H +O2H O点燃; 【小问 2 详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小问 3 详解】 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则硬度更大的是生铁; 【小问 4 详解】 CO 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38、:232Fe O +3CO2Fe+3CO高温; 【小问 5 详解】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和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或放入较多的蔬菜(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 15.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某同学在研究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时,绘制了如下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M 点的含义是_。 (2)t1时,把含有甲、乙物质各 60g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 水中,升温至 t2时,充分搅拌,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是_。 (选填“甲”或“乙”) (3)t
39、2时,一定质量甲物质的饱和密液,从 t2降温至 t1,析出 30g甲,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_。 【答案】 (1)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相同(或 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均为 20g) (2)乙 (3)50g 【小问 1 详解】 由图分析可得, M 点为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 含义为 t1时, 甲、 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或 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均为 20g。 【小问 2 详解】 由图分析可得,t1升温至 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在升高,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80g,乙物质的溶解度远小于 60g,因此把含有甲、乙物质各 60g的混合物投入到 100g水中,升温至
40、 t2时,充分搅拌,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是乙。 【小问 3 详解】 由图分析可得,从 t2降温至 t1,甲的溶解度由 80g 变为 20g,如果该溶液中有 100g 水,则此过程析出60g固体,然而, t2时,一定质量甲物质的饱和密液,从 t2降温至 t1,析出 30g 甲,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 50g。 16. 黄铜(铜锌合金)长期使用会锈蚀,铜锈主要成分为 Cu2(OH)2CO3.查阅资料: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回收废黄铜有用成分,调配锌铜比例,可以铸造新的黄铜,变废为宝。其工艺流
41、程图如下: (1)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且方法相同,分离需要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_。 (填玻璃仪器名称) (2)化学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与特点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请写出步骤三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其反应类型是_。 (3)系列处理二后获得锌的质量_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 (选填“”) (4)黄铜颜色与黄金相似,人称“愚人金”,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选项中不能区别黄铜与黄金的方法是_。 A. 用磁铁吸引 B. 浸入稀盐酸溶液,观察有无气泡 C. 在空气中灼烧后观察颜色 D. 测定密度大小 【答案】 (1)玻璃棒 (2) . Zn+H2SO4=Z
42、nSO4+H2 . 置换反应 (3) (4)A 【小问 1 详解】 根据流程: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中均有混合物分离的操作,得到了固体和液体,都是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及玻璃棒; 【小问 2 详解】 步骤一废黄铜与过量稀硫酸反应,铜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则反应后的溶液 A 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步骤二溶液 A 与过量的锌反应,硫酸铜和锌反应产生铜和硫酸锌,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则得到固体 B 中含有铜和锌;步骤三固体 B 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铜不反应,则是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是:2442HHZnSOZnSO,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
43、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小问 3 详解】 步骤二溶液 A 与过量的锌反应,则加入了锌,所以系列处理二后获得锌的质量大于原废黄铜中锌的质量,故填:; 【小问 4 详解】 A、黄铜与黄金都不被磁铁吸引,不能区分;符合题意; B、金不与盐酸反应,黄铜中的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则可以用盐酸区分;不符合题意; C、金不与氧气反应,黄铜中的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黄铜的密度小于黄金,则可以通过测定密度大小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三、计算题(本题三、计算题(本题 5 分)分) 17.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44、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制碱法以食盐为原料制备纯碱,产品中会混有少量氯化钠。某学习小组为了探测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将 5g纯碱样品溶于 20g水中配成溶液,再加入 30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 4.5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后的滤液质量为_g。 (2)求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50.5 (2)解:设样品中纯碱的质量为 x 232321061061001004.5g4.5gNa COCaClNaClCaCOxx 解得 x=4.77g 纯碱样品
45、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4.77g5g 100%=95.4% 答: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95.4% 小问 1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滤液质量为:5g+20g+30g-4.5g=50.5g; 【小问 2 详解】 见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8.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之一,“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成为热搜。 (1)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如图一所示, 他们选用体积大小相等的两个塑料瓶,分别盛满同条件下的空气、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体积比 1:1) ,并用一个小塑料管连
46、接(在塑料管中间有一滴红墨水) , 置于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红墨水滴会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图二中的_(填序号)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_。 (3)若实验室选用 A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上图二中 D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是_。 (选填“a”或“b”) 【答案】 (1)向左 (2) . C . 将燃着的小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则 CO2已收集满 (3) 232MnO223OKClOKC
47、l (4)a 【小问 1 详解】 二氧化碳吸收热量,体积膨胀的速率大于空气,则一段时间后红墨水滴会向左移动。 【小问 2 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没有形成液封,气体会从长颈漏斗跑出,不能选用;应选 C,隔板把固液隔开,当关闭止水夹时由于气体增多使试管内气压变大,把溶液压入长颈漏斗的管体内,液面低于隔板,固液分开,不再反应,打开止水夹则气体导出,液面回升,固液接触继续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则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
48、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则 CO2已收集满; 【小问 3 详解】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没有棉花,应该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方程式是232MnO223OKClOKCl ; 【小问 4 详解】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 D 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a 口进气。 19. 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到华蓥山石林研学旅行, 震惊于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笋、 钟乳石。 回校后查阅教材,知道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
49、CO2+H2O=Ca(HCO3)2.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 【提出问题】兴趣小组在研究溶洞成因后提出: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吗? 推测反应方程式:Na2CO3+H2O+CO2=2NaHCO3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反应。 猜想二:_。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互不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制备检测样品。向盛有 Na2CO3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通过系列的操作制得了固体,并干
50、燥固体待用。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固体加热,以检验固体中是否有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在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_。 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固体样品放入试管并加热。 【证据和推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猜想_成立。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 【实验反思】同学们实验后讨论认为此实验设计不严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或许来自碳酸钠分解。于是补充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同学们在大试管里放碳酸钠 (直接受热) , 小试管里放碳酸氢钠 (间接受热) 。 一段时间后, 出现_(选填下列选项中编号)的现象,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由此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