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8360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2020吉林省实验高中月考) 2019 年 2 月 5 日是我国农历己亥年(猪年)春节,举国上下,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在该日正午时的钟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据图判断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A. 90E B. 150E C. 146E D. 90W 2. 春节当天可能发生是 A. 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 长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C. 澳大利亚昼

2、长夜短且昼渐短 D.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2020广西南宁三中月考)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 90E,0:00 B. 90W,0:00 C. 90E,18:00 D. 90W,18:00 4. 新旧两天分别用 m 日和 m-1 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日占全球的 1/4 B. PN 处于昏线上 C. 北京时间为 m 日 14 点 D. 伦敦与北京所属的日期不同 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 12 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

3、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 a) ,中午 12 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 7 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日出的太阳(图 b)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李教授所在地正南方应该是图 b 中的 A. S1 B. S2 C. S3 D. S4 6. 图 c 中,能正确表示此时晨线的是 A. L1 B. L2 C. L3 D. L4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10 E,20 N)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夏至日昼长为 13 时 13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该地( )

4、 A. 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B.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差值约为 40 D.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308 8. 图中各时间段叙述正确的是( ) A. 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 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 时间段北极地区一直处于极昼 D. 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9. 北半球冬至日,N 城市(70 W,20 S)的昼长约为( ) A. 10 时 47 分 B. 12 时 C. 13 时 13 分 D. 16 时 (2020吉林省实验高中月考) 【变式 6】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下面小题。 10. 图中 N 点日

5、期可能为( ) A. 6 月 6 日左右 B. 8 月 8 日左右 C. 9 月 9 日左右 D. 2 月 2 日左右 11. 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 赤道 B. 1134S C. 1134N D. 2326N 为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往往使街道与子午线之间成 3060的夹角。下图为 36N 某城镇街道与子午线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在春分日,不考虑任何遮挡问题,阳光能从图的窗户中直接射入室内的时段大约是 A. 6 时9 时 B. 9 时12 时 C. 12 时15 时 D. 15 时18 时 13. 正午过后两小时,该地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 A. 东

6、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波浪岩(Wave Rock)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 340 千米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如下面左图) ,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 岩浆活动 B. 风力侵蚀 C. 海浪侵蚀 D. 流水溶蚀 15. 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A. B. C. D. 泥火山是地下深处高压泥浆和气体通过岩石裂隙运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锥状堆积体。下图示意全球泥火山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 A. 板块内部活跃地区 B. 板块内部稳定地

7、区 C. 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D. 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17. 泥火山最可能位于 A. 断层构造 B. 背斜顶部 C. 向斜槽部 D. 褶皱翼部 18.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019全国文综)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 B. 流水 C. 冰川 D. 风 20.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

8、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冻融塌陷 21.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失 B. 沼泽化 C. 土地沙化 D. 盐碱化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23. 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9、. 变质岩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河流 B. 气候 C. 地形 D. 冻土 25. 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虚线处是鞍部 B. 虚线处是河谷 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 26.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2)写出节气名称: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10、A附近 B附近 C附近 D附近 (4)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 (5)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填字母代码)段。 (6)在 a 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 27. 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则此时为_前后。 (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小时才能全部

11、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日_时。 28. 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太行山山前断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甲的地形类型。 (2)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 或 B) ,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5)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29. 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12、。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2020吉林省实验高中月考) 2019 年 2 月 5 日是我国农历己亥年(猪年)春节,举国上下,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在该日正午时的钟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据图判断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A. 90E B. 150E C. 146E D. 90W 2. 春节当天可能发生的是 A. 地球绕日公

13、转速度逐渐加快 B. 长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C. 澳大利亚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答案】1. A 2. C 【解析】 【1 题详解】 读图,该地正午时表上显示的北京时间为 14 点,该地正午地方时为 12 时,即该地比北京时间晚 2个小时,即经度在 120E的西侧 30经线上,可以计算为 90E,故该题选 A。 【2 题详解】 根据材料 2 月 5日春节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长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京,B 错误;1 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2 月 5 日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故 A错误;2 月 5日北级地区为

14、极夜现象,冬至日(12 月 25 日前后)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最大,2月 5 日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变小,故 D错误;2月 5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故该题选 C。 【点睛】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2020广西南宁三中月考)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 90E,0:00 B. 90W,0:00 C. 90E,18:00 D. 90W,1

15、8:00 4. 新旧两天分别用 m 日和 m-1 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日占全球的 1/4 B. PN 处于昏线上 C. 北京时间为 m 日 14 点 D. 伦敦与北京所属的日期不同 【答案】3. B 4. C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日界线。 【3 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为北半球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P 点经线为 90W;由材料“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可知,P 点地方时为 0 点,为新的一天开始,B 正确。 【4 题详解】 由材料“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可知,P 点地方时为 0 点,经度为 90W;从 P 点 90W 向东到 180 为新一天

16、 m 日,也就是图中阴影部分,占全球的 3/4;PN 处地方时为 0 点,没有处于昏线上;北京时间为 m 日 14 点,C 正确;伦敦与北京所属的日期相同。 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 12 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 a) ,中午 12 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 7 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日出的太阳(图 b)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李教授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 b 中的 A. S1 B. S2 C.

17、 S3 D. S4 6. 图 c 中,能正确表示此时晨线的是 A. L1 B. L2 C. L3 D. L4 【答案】5. C 6. C 【解析】 【5 题详解】 李教授所在地罗布泊的经度是 90E,北京时间上午 7 时,罗布泊的地方时是 5 时。根据表中时间刻度,太阳位置不动,表盘顺时针旋转 60,时针指向 5 点,指向太阳方向,此时是中午 12 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 12 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 210,角的平分线与 12 点方向夹角是 105,方向为南方,再根据表盘此时 12 点刻度线已顺时针旋转了 60,12 点刻度线已转到了图 b 中 2 点刻度的位置,即与图 b 中 2 点刻度线

18、之间所成的夹角为 105的 S3 为所在地的正南方,C 对,A、B、D错。故选 C。 【6 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此时晨线的经度是 90E,图 c 中,能正确表示此时晨线的是 L3,C对。L1 、L4 与 90E无交点,A、D 错。L2 只在极点处与 90E 相交,B错。故选 C。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10 E,20 N)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夏至日昼长为 13 时 13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该地( ) A. 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B.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差值约为 40 D.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308 8.

19、图中各时间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 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 时间段北极地区一直处于极昼 D. 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9. 北半球冬至日,N 城市(70 W,20 S)的昼长约为( ) A. 10 时 47 分 B. 12 时 C. 13 时 13 分 D. 16 时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相关知识点。 【7 题详解】 读图根据该地的经纬度可知,该地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A 对。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最大

20、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夏至日太阳高度约为 86.5 ,B 错。该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约为 46.5 ,最大差值为 43.5 ,CD 错,故选 A。 【8 题详解】 读图可知,时间段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 错。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B 对。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极地区并非一直处于极昼,C 错。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 错。故选 B。 【9 题详解】 根据该地位于北纬 20 ,夏至日昼长为 13 小时 13 分,则冬至日夜长为 13 小时 13 分,与之纬度相同的南半球

21、昼长为 13 小时 13 分,故选 C。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 (2)移动位置:3 月 21 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 过后, 直射点北移,到夏至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 秋分(9 月 23 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 月 22 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 23 度 26 分) ,以后又北移。 (3)移动周期:一回归年,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4)移动速度: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移动速度快,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移动速度慢,大约每 4 日移动 1 纬度。 (2020吉林省实验高中月考)

22、 【变式 6】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下面小题。 10. 图中 N 点日期可能为( ) A. 6 月 6 日左右 B. 8 月 8 日左右 C 9 月 9 日左右 D. 2 月 2 日左右 11. 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 赤道 B. 1134S C. 1134N D. 2326N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 题详解】 读图,根据该地正午物影朝向,6 月 22 日物影朝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MN 两点物影为 0,说明是阳光直射。根据图中日期,5 月 5 日到 6 月 22 日,约 47 天,所以 N 与 6 月 22 日之间也有 47 天,约是

23、8月 8 日左右。故 B 正确。 故选 B 【11 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太阳直射日期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相差约 47 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可以判断该地应位于北半球,且大约在赤道和回归线中间位置的纬度,所以最可能是 1134N 左右。故 C 正确。 故选 C 为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往往使街道与子午线之间成 3060的夹角。下图为 36N 某城镇街道与子午线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在春分日,不考虑任何遮挡问题,阳光能从图的窗户中直接射入室内的时段大约是 A. 6 时9 时 B. 9 时12 时 C. 12 时15 时 D. 15 时18 时

24、13. 正午过后两小时,该地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答案】12. D 13. 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民居的设计为载体, 考查太阳光照以及日影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2 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北纬 36(北回归线以北) ,春分日当地地方时正午 12 时太阳朝向正南方向,18 时朝向正西方向,由图中信息可知,街道与子午线夹角为 45,所以大约在该地地方时 15 时至 18 时之间,太阳位于西南方位,结合窗户的朝向,可推知该时段阳光可以从窗户直接射入室内,故 D 正确。 【13 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

25、回归线以北,所以全年正午过后两小时(即 14 时) ,太阳均位于西南方位,所以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相反方向,即朝向东北,故 A 正确。 【点睛】日影的变化 日出、日落日影朝向的变化 时间 地区 日出 日落 太阳方位 日影朝向 太阳方位 日影朝向 太阳直射北半球 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 极昼地区 (除极点) 正北 正南 正北 正南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 正东 正西 正西 正东 太阳直射南半球 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 东南 西北 西南 东北 极昼地区 (除极点) 正南 正北 正南 正北 波浪岩(Wave Rock)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 340 千米处的沙漠中,完全由

26、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如下面左图) ,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 岩浆活动 B. 风力侵蚀 C. 海浪侵蚀 D. 流水溶蚀 15. 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A. B. C. D. 【答案】14. B 15. B 【解析】 【分析】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岩石圈物质循环。 【14 题详解】 根据材料,波浪岩位于沙漠之中,波浪岩奇特形状的形成主要是外力风力作用的结果,B 对。波浪岩完全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但岩石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奇特波浪形状的酷似地貌是岩石形成后外力侵蚀作

27、用所形成,A 错。沙漠区没有海浪侵蚀,C 错。沙漠中降水少,流水作用弱,且发生溶蚀作用的是可溶性石灰岩等,D 错。故选 B。 【15 题详解】 根据材料,构成波浪岩的岩石是花岗岩,应属岩浆岩。读右图,图中处有一个箭头指出,应是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是岩浆岩。碎屑物指向沉积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B 对,ACD 错。故选 B。 【点睛】 泥火山是地下深处高压泥浆和气体通过岩石裂隙运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锥状堆积体。下图示意全球泥火山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 A. 板块内部活跃地区 B. 板块内部稳定地区 C. 板块生长边

28、界附近 D. 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17. 泥火山最可能位于 A. 断层构造 B. 背斜顶部 C. 向斜槽部 D. 褶皱翼部 18.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16. D 17. A 18. C 【解析】 【16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两大火山地震带,这两区域均属于板块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D 项正确。 【17 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泥火山是地下深处高压泥浆和气体通过岩石裂隙运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锥状堆积体”,因为有岩石裂隙,所以最可能位于断层构造,A项

29、正确。 【18 题详解】 泥火山喷发物质在喷出地表后相当于喷出岩,在地球表层经过外力作用后形成的是沉积岩,C项正确。 (2019全国文综)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 B. 流水 C. 冰川 D. 风 20.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冻融塌陷 21.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

30、失 B. 沼泽化 C. 土地沙化 D. 盐碱化 【答案】19. B 20. C 21. C 【解析】 【19 题详解】 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 ,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 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 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 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 错。 【20 题详解】 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

31、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 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 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 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 错。 【21 题详解】 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 对

32、;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 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 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 错。 【点睛】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 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 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 盐碱化形成的条件主要由: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下水水分易蒸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使地下水水位较高,地下水中盐分容易在地表累积;不合理灌溉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会抬高地下水水位;沿海区采水导致海

33、水入侵,导致地下水盐度增大,蒸发后更多盐分上升到土壤表面。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23. 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22. C 23. C 【解析】 【分析】 【22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气温日较差大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根

34、据所学可知,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四个地区中西北内陆的大陆性最强,日较差最大,物风化作用最强。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23 题详解】 岩石风化的产物,经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最终形成沉积岩;而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降水少,年、日温差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河流 B. 气候 C. 地形 D. 冻土 25. 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虚线处是鞍部 B. 虚线处是河谷

35、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 题详解】 由经纬度可知,题图为日本的本州岛,以山地为主的地形成为其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障碍,铁路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故 C 正确,ABD 错。 【25 题详解】 虚线处虽然是直线,距离近,却没有建铁路,最有可能是因为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故 D 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 26.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2)写出节气名称:_;

36、_。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附近 B附近 C附近 D附近 (4)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 (5)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填字母代码)段。 (6)在 a 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 【答案】(1)画图略(在地轴的北端画逆时针为自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为公转方向) 。 (2)夏至 春分 (3)C (4)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 (5)a (6)逐渐变慢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 (1)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一样,均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在地轴的

37、北端画逆时针为自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为公转方向。 (2)连接所示地心与日心,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为秋分日为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为每年的 1 月初在近日点附近,即冬至日后不久,即位于公转轨道上的附近。 (4)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即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所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并且昼长渐长夜渐短。 (5)据图可知,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即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a 段。 (6)据上题可知,a 段表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

38、期间,逐渐接近 7 月初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点睛】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1)过地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2)连接左右两球心与日心。 (3)直线指向北半球,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冬至日(4)确定公转方向,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按顺序找出二分日。 27. 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则此时为_前后。 (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

39、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日_时。 【答案】 (1)180,2326S 12 月 22 日 (2)乙 (3)D (4)16 23 4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坐标、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区时计算 【详解】 (1)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示日期为 12 月 22 日;图中 180经线位于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 12 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2 点,太阳直射点坐标是(23.5S,180) 。 (2)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可知

40、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图中乙地纬度最低,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3)图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最大,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最小,变化幅度相同,都是 47,D 正确。 (4)新一天的范围是从 0 点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当图中丙地 0 点时,三地全部进入新一天,此时丙地地方时为 8 点,再过 16 小时进入新一天的 0 点;甲位于丙地东侧 60,比丙地方时早 4 小时,届时甲为23 日的 4 点。 28. 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太行山山前断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甲的地形类型。 (2)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 或 B) ,指出华北平原

41、形成的地质作用。 (3)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5)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答案】 (1)平原 高原 山地 (2)A 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3)在滦河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4)平原地形: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地形: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5)修建水库、修建运河、跨流域调水、城市及交通建设等 【解析】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详解】 (1)结合图甲可

42、以得出,西北部是高原,中部是山地,东南部是平原。 (2)华北平原海拔在 200米以下,位于图乙中A处;结合图乙可以看出,华北平原处地壳断裂下陷,海河、黄河等河流沉积作用形成。 (3)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具体到滦河三角洲的成因是在滦河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4)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故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地形起伏,人口稀少,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5)结合图甲中的图例信息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建城镇、修建公路、运河、水库等活动。 29. 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

43、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答案】 (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发现。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以及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详解】 (1)图示岛屿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成因为:地壳受水平挤压力,岩层向上拱起,抬升露出海面,形成了岛屿。 (2)读图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地貌为谷地,其成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疏松,易受到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图示有河流流经,故其主要受流水侵蚀等外力形成的。 (3)图示大陆架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为储油构造,故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不能发现石油。 【点睛】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貌对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