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 20202021 学年学年高一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下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对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莫衷一是。一般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我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可概括为心、手、脸三个层面。 心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中医药学吸收了中国哲学的精
2、气学说,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气学理论。 气是黄帝内经应用得最广泛、最普遍的概念,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和气,命之曰人,以阴阳二气为中介说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而有生气通天之说,又以五行之气说明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的资生制约关系等。中医药学气一元论本体观,可以关照到整体、分化、内在矛盾和相互作用,是一种关系性思维;西医吸收了古希腊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和元素论本体观,注重的是粒子、实体、组合、可分解性和外部作用,是结构性思维。 中、西医学的差异只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制造者是隐藏在两大理论体系背后的虛静、直觉、象数的思维方式。虚静是一种内向思维方法,与西方世界将主体和客体相对立的认知方式不同
3、,虛静跨越了认识事物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让心智进入无思无念的虚静状态, 调动潜意识储备的信息和能量进行认知思维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虚心静神的体证方法回到先天本然,保养太和真朴之气。黄帝内经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最根本的养生智慧,既是养生方法,也是养生原则。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调和致中, 中和是周易中给人们提供的从时间、空间、条件、 关系等全方位分析问题、 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中庸 更明确地界定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将 中和 思想提升到天下之大本和达道的高度,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用药疗疾的目的是去其偏胜,得其中和
4、。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中医药文化的道德观念是仁心仁术,医乃仁术是中医学的基本命题。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明代王绍隆医灯续焰)。这就界定了医学的宗旨与本质,是仁和术两个方面,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 手层面的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制度、行为、管理,我们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手层面的建设,也就是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行为规范属于中医药文化的制度文化层面,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医药从业人员行为上的具体体现, 是人们在中医药实践中的行动指南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模式。 脸层面的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的环境形象,而脸的建设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环节,我们
5、中医院应该展现给社会一个明显的标志性形象。 环境形象属于中医药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是将内隐的核心价值外显为有形物质实体,形成代表中医药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环境形象。 它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认准中医的门,找对中医的人,通过环境形象引起视觉注意,对中医药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致定位。 中医药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操作上要注意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如果只考虑 脸 的部分, 这样的文化就是虚浮没有根基的表面文化; 如果只强调了 手的方面,忽略了心和脸的建设,那样的文化就是机器文化,自身没有动力,完全靠外力的约束,也谈不上外显出来的精神面貌了;而心的建设才是第一位的,心的建设就是打造大家的凝聚
6、力、创造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向着共同的愿景目标努力,那么制度和规范就变成一种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律行为, 展现在外的形象也自然传递了共有文化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张其成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材料二:材料二: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必须正本清源、澄清事实,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价值和贡献。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把握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一味中药。到底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
7、呢?根据诗中描述,九月已经立秋,天气寒凉。吴茱萸是一味温里药,用于胃寒、脾胃虚塞等病症。而山茱萸是一味补虚药,主要是补肝肾、精血,用于精血不足等病症。由此推断,此处的茱萸是指吴茱萸。如果把这样的内容植入电视节目、知识竞赛之中,寓教于乐,很容易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比如,把中医药文化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让很多年轻人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挖掘中医文化经典的宝库,把中医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而是源于丰富的临床和生活实践。例如,黄帝内经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包括天人合一、顺应
8、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互为印证。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极高的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学好用好中医药文化经典,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从娃娃抓起,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例如,我国组织编写了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旨在让中小学生在整体观念、君臣佐使、辩证论治、阴阳五行、药食同源等中医思维的影响下,形成正确、客观、科学的中医药文化认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使中医药
9、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摘编自白剑峰让中医药文化更有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医药学“气一元论”本体观,是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气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虚静是跨越认识事物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使心智进入静神状态的内向思维方法。 C.黄帝内经强调的健康长寿之道与现代医学相同,都源于丰富的临床和生活实践。 D.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用中医思维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中医药文化认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医药文化,就是指能够体现中医药本质和特色的内在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B.中医用药疗疾强调“中和”,并由
10、此形成了“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和基本原则。 C.中医药文化在“脸”层面文化建设方面,将内隐的核心价值外显,工作做得最多。 D.传播中医药文化,可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医药故事,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一项是(3 分) A.中医药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转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发生率,提升治愈率。 B.中医崇尚和谐,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 C.中医坚持以“中”为导向、以“和”为原则,实行四诊合参,辨证求本的诊疗方法。 D.中医药的“君臣佐使”,即多元用药,强调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 4.请简
11、要分析材料二画线语段的论证特色。(4 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6 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文本一: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 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12、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
13、, 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颁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文本二:文本二: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燜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
14、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 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 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
15、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 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 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文本三:文本三: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 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 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 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 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
16、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宝玉笑道:打开扇子匣子你拣去,什么好东西!麝月道: 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宝玉笑道: 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
17、: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一面说着,一面叫袭人。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照应了“木石前盟”的神话。 B.诸人提出用“翼然”给亭子命名,贾政说不如用个“泻”,而宝玉认为不如“沁芳”新雅。 C.贾政对宝玉“沁芳”的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其实并不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训斥。 D.“晴雯撕扇”暗用了夏桀宠妃妹喜的典故,不仅暗示了晴雯的惨死,
18、也预示着贾府的最终败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刻画了宝玉的外貌。 B.对宝玉服饰的两次描写都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来写的,基本采用了从上到下、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顺序,自然顺畅,也符合观察顺序。 C.宝玉的出场采取了反复亮相的方法,先描写其服饰后描写其容貌,不仅写出了宝玉的形象特点,也突出了他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D.“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借”和“分”两字生动传神,突出表现了沁芳亭的环境特点。 8.在“晴雯撕扇”中增加麝月这
19、一人物,如何理解?(4 分) 9.文本一“宝黛初逢”、 文本二“试才题对”和文本三“晴雯撕扇”分别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立,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武帝立,广为未央卫尉,后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广
20、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射杀追骑,得脱。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元朔八年,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行可数百里,匈奴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今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懈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广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 青捕
21、虏知单于所居, 乃自以精兵走之, 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 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右路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使长史问广失道状,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大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节选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22、分) A.广乃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懈 B.广乃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懈 C.广乃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懈 D.广乃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万户侯, 即食邑万户的侯爵,
23、与毛泽东词中的“粪土当年万户侯”之“万户侯”语义有所不同。 B.麾下,在主帅旌麾之下,即部下;旧时亦用作对将帅的尊称。文中的“麾下”指部下。 C.二千石, 官秩等级。 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 故以“石”称之。 文中“二千石”指郡守一级。 D.传,汉代称儒家“六艺”为经,其他贤人著作为“传”。文中的“传”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广因擅长骑马射箭,在萧关之战中杀敌很多而得重用;讨伐吴楚叛军时,李广夺取了敌军战旗而大显功名;跟随文帝外出,又因表现勇敢得到文帝高度赞扬。 B.李广被俘后,先是装死,然后瞅准时机,夺得胡儿的善马
24、和弓箭,策马飞奔几十里,虽然伤病在身,后面又有几百骑兵追杀,但最终他射杀了追上来的骑兵而脱身。 C.李广带领四千骑兵遭遇了匈奴四万骑兵的围攻,他的部下惊慌失色,而李广沉着应战,从容部署,表现了有勇有谋的大将风度,其超乎常人的勇敢令军士佩服不已。 D.李广跟随大将军卫青一同从东道抗击匈奴,因为道路稍有些迂回绕远,水草少,又没有向导,李广的部队迷了路,落在了大将军后面,致使李广被大将军问责。 13.李广“其身正”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 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4 分) (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
25、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旅思 陆游 支遁山前看月门,葛洪井上听松声。 废亭草满青骡健,野店灯残宝剑鸣。 万事竟当归定论,寸心那得愧平生。 悠然酌罢无人语,寄意孤桐一再行。 【注】支遁:东晋佛教学者,曾欲买山隐居。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擅炼丹术,葛洪井是其炼丹用井。孤桐;代指琴。一再行:指奏乐一两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的行踪,又借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志趣。 B.颈联直抒胸臆,“竟当”
26、“那得”语气坚定,表明诗人平生所做一定会无愧于心。 C.诗人悠然自酌,但因酒后无人对话,诗人感到悲苦沮丧,只好寄意孤桐,自娱自乐。 D.诗歌紧扣题目,书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思,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章法整饬谨严。 16.诗中使用“支遁山”“葛洪井”的典故,用意何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表现“谦受益,满招损”意思的两句是“ , ”。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写“不为生事”原因的两个句子是“ , ”。 (3)舟,在古诗中是常用的意象。(登岳阳楼杜甫)、
27、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中都有“舟”的诗句,分别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 、接续前行。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学者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播出时广受欢迎, 。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以对话塑造故事讲述场,其成功的关键是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造成的。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百年握手,撒
28、贝宁与司马迁跨越千年对话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 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 孔子编 书 , 伏生护 书 , 晁错学 书 ,令人难忘。其中,百岁老人伏生生逢乱世,历经大起大落,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终将其传于天下。 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 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文化,让民族文化根植内心, 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薪火相传 万人空巷 卷帙浩繁 春风化雨 B.口耳相传 风靡一时 蔚为大观 春风化雨 C.口耳相传 万人空巷 蔚为大
29、观 潜移默化 D.薪火相传 风靡一时 卷帙浩繁 潜移默化 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以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成功地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 B.以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以对话塑造“故事讲述场”,使传统典籍可亲可感,是成功的关键。 C.围绕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以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是其成功的关键。 D.以中华典籍中的名篇为中心,以对话塑造“故事讲述场”,成功的关键是使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造成的。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30、(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1 小题,4 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3 个字。(4 分)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_,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 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 仍可以有许多体裁, 有多样性的创作, 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_。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
31、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节选自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本题共 1 小题,5 分) 22.指出下列结社雅号指谁? (1)潇湘妃子 (2)稻香老农 (3)蘅芜君 (4)蕉下客 (5)枕霞旧友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马克思墓志铭上有一句至理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毛泽东也说: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说,马克思有两个重要发现,即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积
32、极致力于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回顾建党 100 周年,陈独秀的新青年为觉醒时代、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李大钊为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将革命进行到底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改革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2012 年习主席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 年脱贫攻坚全面完成。 结合材料,以“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
33、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C 【解析】 C 项“ 黄帝内经 强调的健康长寿之道与现代医学相同”错。 原文在材料二“ 黄帝内经云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互为印证”,可见黄帝内经中强调的健康长寿之道与现代医学观点是相互印证,而不是相同。 2.D【解析】A 项“中医药文化,就是”以偏概全。原文是“一般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我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可见选项是“我”认为的内容; B 项“并由此形成了”强加因果。 原文是“中医药文化
34、的价值取向是调和致中,中和是周易中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强调中和是其价值取向,仁心仁术是其道德观念,二者并无因果关系;C 项“脸工作也做得最多”错。原文是“我们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手层面的建设,也就是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是说手做得比较多。 3.A【解析】中医药文化内涵包括“调和致中”“中和”“多元用药”等。A 项是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作用,没有涉及到中医药文本的内涵。 4.(1)论证结构清晰,先提出观点,再举例分析论证;论证语言平实准确。(2)论证手法多样,用例证法,用王维诗歌论证;运用了假设论证,用“如
35、果”假设句式分析论证。 【解析】“论证特色”包括论证结构特点、论证手法和论证语言特点 这段文字结构很清晰,首先提出论点,“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把握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 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 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然后用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提到的“茱萸”到底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和把中医药文化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为例来论证论点; 论证语言平实,如“吴茱萸是一味温里药,用于胃寒、脾胃虚塞等病症。而山茱萸是一味补虚药,主要是补肝肾、精血,用于精血不足等病症”,语言既有专业性又通俗易懂; 论证手法多样,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运用王
36、维诗歌中的内容引出关于“茱萸”的论证,这是例证;“如果把这样的内容植入电视节目、知识竞赛之中,寓教于乐,很容易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运用了假设论证,用“如果”假设句式分析论证。 5.(1)从宏观上看,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天地和气、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思想。(2)从微观上看,中医药学的“气学理论”吸收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 中医药文化“调和致中”的价值取向吸收了 中庸 的“中和”思想; 中医药文化的道德观念“仁心仁术”,受儒家“仁爱”的思想影响。 【解析】题目要求分析分析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材料一说“一般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
37、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材料二说“古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包括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从宏观上看,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天地和气、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思想; 材料一第二段说“中医药学吸收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气学理论”,中医药学的“气学理论”吸收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材料一第四段说“中和是周易中给人们提供的从时间、 空间、 条件、 关系等全方位分析问题、 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庸更明确地界定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将中和思想提升到天下之大本和达道的高度,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药文化“
38、调和致中”的价值取向吸收了中庸的“中和”思想;材料一第四段说“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中医药文化的道德观念是仁心仁术,医乃仁术是中医学的基本命题”,中医药文化的道德观念“仁心仁术”,受儒家“仁爱”的思想影响。这些是从微观上看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16 分) 6.C【解析】C 项“其实并不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训斥”分析有误,结合“贾政拈髯点头不语”“贾政听了,点头微笑”可知,贾政其实是非常满意的。 7.B【解析】B 项“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分析有误。第一处描写既有服饰又有面貌,先写头冠、 衣服、 靴子,再写面貌,再写配饰璎珞和美玉;第二处主要写头发、衣服、饰品
39、的变化,给人的整体感觉等。因是初次见面,只是描写了外部的服饰打扮和整体印象,体现不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 8.(1)麝月这一人物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发展。 (2)反衬晴雯的“作孽”,突出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 【解析】先看关于麝月的描写,“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 从情节上看,宝玉和晴雯正在撕扇子,加入麝月走过来说他们、宝玉
40、夺了麝月的扇子给晴雯撕、麝月抗议、麝月故意提议让晴雯撕整匣子扇子、宝玉让麝月去搬匣子、麝月不去等情节,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从人物塑造上看,麝月起到了反衬晴雯的作用。麝月觉得晴雯撕扇子是“作孽”,故意提议“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没想到宝玉让麝月去搬匣子,麝月说“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麝月的反应是正常的,而晴雯撕扇子则体现了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 9.(1)文本一表现了宝玉的多情和叛逆。“瞋视而有情”“转盼多情”“平生万种情思”等外貌描写表现宝玉多情;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现其叛逆性格。(2)文本二集中表现宝玉性格直爽(敢于直言),才
41、思敏捷。(3)文本三表现了宝玉的宽容、大度、率性(平等、任性也可得分)。宝玉没有尊卑等级之分,不以身份压人。 【解析】文本一主要通过对宝玉外貌的描写和两首西江月来展示人物形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写出宝玉外貌的漂亮和性格的“多情”;而西江月则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 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 从封建社会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
42、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通过这首词,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文本二通过“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展现了宝玉性格的直爽和才思的敏捷。贾政拟了“泻玉”二字做匾额,回头问宝玉,宝玉说“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
43、藉含蓄者”,虽然宝玉很怕父亲,但是也并不一味奉承, 而是实话实说, 可见他性格直爽; 另外他拟的“沁芳”二字确实高出“泻玉”,这从贾政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贾政拈髯点头不语”,可见其才思敏捷;从后面“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也可看出来。 文本三写晴雯拿扇子撒气,宝玉不仅不管她,还说“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由着她撕扇子,“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44、二人都大笑”“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可见在宝玉心目中,并没有把晴雯当做低人一等的丫鬟,而是把她看做和自己一样的高于“物”的“人”,陪着她玩闹,宝玉没有尊卑等级之分,不以身份压人。表现了宝玉的宽容、大度、率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B【解析】句子大意是:李广却镇定自如,把自己的四千人排成一个圆阵,以对付四面围上来的敌人。匈奴人对李广的军队发起猛攻,一时间箭如雨下。四千人已牺牲一多半,而自己的箭也快要射光了。于是李广命令士兵们搭上箭,拉开弓,但不要射出,他自己则用一种大黄弩,一连射死了匈奴的几个偏将
45、,匈奴军队才渐渐散开去。“外向”意思是“面向外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持满”意思是“拉满弓”,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11.D【解析】D 项“文中的传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错。文中的“传”指论语,“六艺经传”中的“传”是指解释经文的书。 12.D【解析】D 项“李广跟随大将军卫青一同从东道抗击匈奴”错。原文是“广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可见李广并没有和卫青一同从东道出发。 13.廉洁不贪财;爱护士卒,与士卒同甘苦,宽缓不苛;主动担责。 【解析】结合“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可知他廉洁不贪财;
46、结合“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可知他爱护士卒,与士卒同甘苦,宽缓不苛; 结合“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 广谓其麾下曰: 广年六十余矣,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可知他主动担责。 14.(1)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割断筋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砍断骨头。(2)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王不拒绝民众,所以才能显示他的恩德。 【解析】(1)题得分点有:岁,每年;更,换;族庖,技术一般的厨师;割也、折也,判断
47、句。 (2)题得分点有:择,舍弃;就,成就;却,拒绝;明,显示。 【参考译文】 李广将军是陇西郡成纪县人。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规模地入侵萧关,李广参军抗击匈奴。由于他善于骑马射箭,杀的敌人多,因此被调到文帝身边任中郎。有一次,李广跟随文帝外出,在冲锋陷阵和与猛兽格斗中表现得无比勇敢。文帝称赞李广说:“真可惜啊!你生得不是时候!如果你生在高皇帝打江山的年代,封个万户侯又何足挂齿呢!”等到景帝即位后,李广跟着太尉周亚夫讨击吴楚叛军。李广夺得了敌军的战旗,在昌邑大显威名。武帝即位后,李广调任做未央宫卫尉,后以未央宫卫尉的身分为将军,率兵出雁门关讨伐匈奴。不料遇到了匈奴的大军,结果汉军被击败,李广也被
48、俘虏了。李广当时正害着病,匈奴人就在两匹马之间拴了一个网床,让李广躺在上边。李广躺着一直装死不动,斜着眼偷偷瞧见他身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于是他就突然一跃而起,跳到了这个匈奴少年的马上,夺过他的弓箭,把他推下马,然后快马加鞭一口气向南跑了几十里。当时有几百个匈奴骑兵在后面追赶李广,李广射死了追上来的骑兵得以脱身。李广为人廉洁,每次得到朝廷的赏赐总是全都分给他的部下,和士兵们同饮食。他一辈子当了四十多年的二千石,到头来家中没攒下一点钱财,而他自己也从来不提家产的事。他一生带兵东奔西走,每遇到缺水乏粮的时候,只要士兵还没有喝上水他就决不喝水,只要士兵们还没有吃到东西他就决不吃。他待人宽厚和气
49、,因此大家都乐于为他效力。元朔八年,李广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讨伐匈奴,部队进入了匈奴几百里后,突然被匈奴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的部下都十分恐慌,而李广却镇定自如,把自己的四千人排成一个圆阵,以对付四面围上来的敌人。匈奴人对李广的军队发起猛攻,一时间箭如雨下。四千人已牺牲一多半,而自己的箭也快要射光了。于是李广命令士兵们搭上箭,拉开弓,但不要射出,他自己则用一种大黄弩,一连射死了匈奴的几个偏将,匈奴军队才渐渐散开去。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李广的部下个个面无人色,唯独李广仍是那么意气风发,镇定自如,他把部队又重新进行了部署。通过这一次,军中对李广的勇敢胆略可真算是服了。李广跟着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
50、 卫青从捕获的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单于住在什么地方,于是卫青就想自己率着精锐部队直扑匈奴单于,而命令李广带着他的部下合并到右将军的东路上去。东路本来就有些绕远,而卫青的主力部队所走的路水草少,路上势必昼夜兼程,不能停留。结果右路军没有向导,半道上迷了路,落到了大将军后面。卫青派他的长史向李广询问军队迷路的情况,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就让他的长史急切地责问李广的部下,李广说:“我的部下都没有过错,军队迷路是我的责任,我自己给上头写报告。”李广回到自己的军部,对部下说:“我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再去与那些刀笔吏们过话。”于是他拔出战刀自刎而死。李广部下的官兵们都为自己的将军痛哭,百姓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