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6346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从浸种这一天开始,一年的农事就来临了。早起,水q( )的水明亮而丰满,种子已经浸好,发出了星星点点的芽bo( )。看看天候,年轻人就去向老者讨一点种田经。平素里沉默寡言的老者就会从种子滔滔不绝说开去春惊二月,一声牛哞,荡开了田畴上袅袅的烟缕。阳光很好,嘹亮的“布谷”声声催耕,田壤上到处是明亮的水洼子。shng( )午,老者出现在田埂上,年轻人紧随其后,一老一少言笑晏晏,真是人声鼎沸。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心旷神怡;杂花生树,令人眼花缭乱。一场雨后,种子就疯长开了阡陌上,屋舍后,草篱前,万木争荣。桃花蔷

2、薇竞放,十里花香千里春光。乡村便在蒙蒙水雾中,渐渐洇上了文人雅士的山水画卷。江南不就是半角白墙,几重瓦檐,一束桃花,两三春鸭,一蓑烟雨吗(节选自王建中耕织记,有删改)1. 第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烟缕(l)B. 嘹(lio)亮C. 水洼(w)D. 旷(gung)野2. 根据第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水q( ) 芽bo( ) shng( )午3. 第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沉默寡言B. 人声鼎沸C. 花香鸟语D. 眼花缭乱4. 第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 B. ! , 、 ?C. 。 、 , ?D. , 。 ; 5. 富有诗意的想象,

3、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请自选对象,展开想象,写一句或几句话。句式不限,示例仅供参考。示例:雪化了是水吗?不,雪化了是春天!_6. 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鲁迅写人常用自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自描填出对应的人名。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全书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短语:_理由:_7.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班将开展“我的语文生活”

4、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生活中的广告词”活动组组长,请完成以下任务。【活动设计】(1)你们小组需要设计三项活动,请你补充完善。活动一:_活动二:评析广告词活动三:_【活动实施】(2)组员小思在图书馆看到一则公益广告,产生了疑惑,请你帮她解答。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词积累(10分,每空1分)8. 学校将举行诗歌朗诵会,诗补写开场白中的诗句。古诗是一幅幅草木明净的“无声画”。芦苇摇曳,先民低唱“_,白露为霜”(二首);登楼远眺,崔颢吟诵“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持节塞上,王维长叹“ 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羁旅天涯,马致远感慨“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5、秋思)。古诗也是一首首声音清丽的“有声曲”。离别的愁绪,似杜鹃低语,“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欢乐的心情,如禽鸟闹春,“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发出了“_?_”(过零丁洋的铮铮誓言。(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

6、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B. “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C. “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D. “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7、水尤清冽。(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B.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C. 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D. 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12. 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对小石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链接材料】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

8、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概括:_评析:_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鸟和冰山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迷地呆

9、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耷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漂去?”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近,你会融化的!”“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

10、亮!”有人发现了冰山漂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过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地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超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

11、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夫吧!”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旋涡,困住了它。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

12、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选自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13. 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1)_(2)_14. 文中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15. “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析这样写的妙处。16. 选文是一个绘本故事。如果要为下面这

13、段文字配一幅图,该如何设计?请从画面布局、细节呈现等方面进行说明。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17. 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二)(18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同学常为这样的事而苦恼,觉得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

14、,但考试时却不能正确作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在他的头脑中是散乱的、碎片化的(如图1),因此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知识,或提取出错。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识(如图2),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复杂的信息,大脑更喜欢结构化的信息。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改编自微信公众号“给思考留点时间”)材料二:结构化思维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从而有效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1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问

15、题进行剖析,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它还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再逐一解决,最终把问题全部解决。2能理清思路,清晰地表达。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在说话时运用“因为,所以”“第一;第二;第三”“在X方面,应该;在Y方面,应该”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能让表达更加清晰。3帮助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建立了这种结构后,在后续学习时就能将一个个知识点添加到知识树上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改编自周国元卖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材料三: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结构,寻找结构的关键又在于找到拆分或归类的维度,寻找结构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

16、而上两种。1自上而下找结构自上而下找结构主要适用于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拆分。先对主题或问题进行结构化拆分(即按照一定维度进行拆分),建立起一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到框架中。如,语文老师这样教写议论文:开篇亮出观点,然后将观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再用论据证明分论点,最后再对文章进行总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或线性结构(也叫流程图),如图3、图4.2自下而上找结构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庞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需要根据这种关系(即分类的维度)来建立框架。如,对以下词语进行分类:白菜 香蕉 大象 牛 李

17、子 豆角通过分析找到分类的维度水果、蔬菜、动物,再将香蕉、李子归入水果类,将白菜、豆角归入蔬莱类,将大象、牛归入动物类。在具体运用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从庞杂的信息中找到结构:第一步,头脑风暴。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第二步,连线分组。找出所列要点之间的关系,对要点进行分类。第三步,提炼结构。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第四步,补充观点。通过补充观点完善思路,如果没有补充,这一步可以不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彼此互为补充。要形成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经常练习。一是归纳积累结构,在看书学习时,看到关于结构的理论或者好的结构,可以将它记下来,并试着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

18、;二是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写作,尝试每周写一篇文章,先建立文章结构,再填充素材,如果没有时间写文章,可只搭建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三是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论证这个议题,列出论证结构,能证明你的观点即可。(改编自周国元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18. 请根据材料一,简述如何才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19.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要把握问题本质,再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B. 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这样对方就能完全接受我们的观点。C. “自上而下找结构”和“自下而上找结构”

19、这两种方法适用的对象不同,在实际运用时,二者不能兼用。D. 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有多种,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是其中一种方法。20. 材料三中“自下而上找结构”这一部分,在表达上作者用了多种方法,把事理介绍得很清楚,这对我们写作有哪些方法上的启示?21.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说明,请用树状结构对它进行梳理。材料三中的树状结构图供参考,答题时可不画方框。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释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服力强。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四、写作(55分)

20、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22. “济”是2022年年度推荐热字之一。济(j),本义为过河,如“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引申为救济,如“接济”;又引申为补益,如“刚柔相济”。请围绕“济”字的含义,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23. 相识如昨,离别在即。回首过往,几多感慨,几多怅惘同学们都有许多的话想要倾诉。为此,你班将举行一次毕业晚会。参加晚会的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父母,朝夕相伴的同学。你将代表全班同学晚会上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注意:在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写明“毕业晚会

21、发言稿”。要求: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从浸种这一天开始,一年的农事就来临了。早起,水q( )的水明亮而丰满,种子已经浸好,发出了星星点点的芽bo( )。看看天候,年轻人就去向老者讨一点种田经。平素里沉默寡言的老者就会从种子滔滔不绝说开去春惊二月,一声牛哞,荡开了田畴上袅袅的烟缕。阳光很好,嘹亮的“布谷”声声催耕,田壤上到处是明亮的水洼子。shng( )午,老者出现在田埂上,年轻人紧随其后,一老一少言笑晏晏,真是人声鼎沸。此际的旷野花香

22、鸟语,让人心旷神怡;杂花生树,令人眼花缭乱。一场雨后,种子就疯长开了阡陌上,屋舍后,草篱前,万木争荣。桃花蔷薇竞放,十里花香千里春光。乡村便在蒙蒙水雾中,渐渐洇上了文人雅士的山水画卷。江南不就是半角白墙,几重瓦檐,一束桃花,两三春鸭,一蓑烟雨吗(节选自王建中耕织记,有删改)1. 第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烟缕(l)B. 嘹(lio)亮C. 水洼(w)D. 旷(gung)野2. 根据第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水q( ) 芽bo( ) shng( )午3. 第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沉默寡言B. 人声鼎沸C. 花香鸟语D. 眼花缭乱4. 第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

23、一项是(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1. A 2. . 渠 . 苞 . 晌 3. B 4. C【解析】【1题详解】烟缕:yn l,是指袅袅上升的细长烟气。嘹亮:lio ling,声音圆润而响亮。水洼:shu w,路面不平,下雨后积水形成的水坑。旷野:kung y,空旷辽阔的原野。故选A。【2题详解】水渠:人工挖掘的渠道。芽苞:嫩芽。晌午:正午。【3题详解】.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文中指老者话很少,符合语境;.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文中指一老一少谈话氛围很和谐,不能用“人声鼎沸”形容。不符合

24、语境;.鸟语花香:花儿飘香,鸟儿歌唱,形容春天景色美好。文中指环境很美,符合语境;.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文中指杂花生树景色各异,让人看不过来,符合语境;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由内容可知,此段写雨后的场景,包括种子、花树、乡村。故“种子就疯长开了”后对种子的描写已经结束,故用句号;“桃花”“蔷薇”属并列主语,根据并列词语作主语、宾语时,并列词语结构不很复杂、字数也不多,一般用顿号的原则,此处应用顿号;“十里花香”“千里春光”属并列短语,根据短语出现并列关系时,中间应该用逗号的原则,此处应用逗号;根据“不就是吗”可知,该句属于问句,故应用问号;故选C。5

25、. 富有诗意的想象,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请自选对象,展开想象,写一句或几句话。句式不限,示例仅供参考。示例:雪化了是水吗?不,雪化了是春天!_【答案】示例1:农民伯伯在种田吗?不,他们在播种未来。示例2:春风拂柳,柳枝忙着在河面练习书法,字却被波纹抹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有创意的表达。具有诗意和哲理即可。示例1:教师在讲课吗?不,他们是在播种希望。示例2:春雨都被蒸发了吗?不,春雨滋润了万物!6. 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鲁迅写人常用自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自描填出对应的人名。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这是一

26、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全书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短语:_理由:_【答案】(1) . 陈莲河 . 范爱农 (2) . 示例:温情与冷峻。 . 鲁迅回忆故人故事,往往饱含深情,如回忆保姆阿长,回忆与范爱农同去看光复后的绍兴城;鲁迅又用冷峻的态度审视这些旧事,如二十四孝图中对愚孝的批判。【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由“名医”“长而胖”可知, 这个人是陈莲河。陈莲河原名实为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

27、颠倒黑白不分是非。父亲的病中写了绍兴城的 “名医”陈莲河,他道貌岸然,拿药引作为诈骗手段,贪婪而又谨小慎微,时时变化花样,置医德、医风而不顾,肆意敲诈,出乖露丑,骗术败露,溜之大吉。正如鲁迅所说:“S城的人的脸早经看熟,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由“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可知,这个人是范爱农。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篇范爱农表达对他的同情。范爱农倔强又执拗。他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藐视,与“我”争执咄咄逼人,冷峻倔强的外表下,是愤慨的心情和几乎不近人情的执拗。【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

28、“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任拟一个短语结合相关情节来表达自己的理解。示例:迷茫与笃定。鲁迅对人生道路选择经历了从迷茫到笃定的过程。他先前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因父亲病逝决定学医;在日本学医期间遭遇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

29、事件,最终决定弃医从文。7.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班将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生活中的广告词”活动组组长,请完成以下任务。【活动设计】(1)你们小组需要设计三项活动,请你补充完善。活动一:_活动二:评析广告词活动三:_【活动实施】(2)组员小思在图书馆看到一则公益广告,产生了疑惑,请你帮她解答。【答案】(1) . 示例:搜集广告词; . 采访广告制作人;撰写广告词。 (2)引用诗句作广告词,显得雅致(或:两个“轻轻地”运用反复),委婉地表达保持安静的要求。【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够力。根据活动“生活中的广告词”可知,是围绕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广告词,我

30、们可以根据所给示例“评析广告词”进行撰写。示例:活动一:收集广告词;活动三:张贴优秀广告词。【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赏析的能力。首先,这是引用了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显得广告词更有文采;其次,这是图书馆的广告词,图书馆需要安静,所以“轻轻地”符合环境;最后,这样的广告词比较委婉地表达要求,不是特别生硬,反而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词积累(10分,每空1分)8. 学校将举行诗歌朗诵会,诗补写开场白中的诗句。古诗是一幅幅草木明净的“无声画”。芦苇摇曳,先民低唱“_,白露为霜”(二首);登楼远眺,崔颢吟诵“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持节塞上,王维长叹“ _,

31、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羁旅天涯,马致远感慨“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古诗也是一首首声音清丽的“有声曲”。离别的愁绪,似杜鹃低语,“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欢乐的心情,如禽鸟闹春,“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发出了“_?_”(过零丁洋的铮铮誓言。【答案】 . 蒹葭苍苍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征蓬出汉塞 . 枯藤老树昏鸦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注意“蒹葭、历历、征蓬、

32、枯藤、汗青”这些字词的写法。(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

33、的一项是( )A. “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B. “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C. “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D. “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B.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

34、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C. 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D. 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12. 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对小石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链接材料】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概括:_评析:_【答案】9. D 10. (

35、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2)(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 11. B 12. . 不写尽不游尽(或:留白、言已尽而意无穷)。 . 示例1: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所见之景极多,但作者只写了溪身和岸势,(或:作者只写了潭西南方向之景,未写其他方向之景)这就是不写尽;潭上不久坐一段,作者游了小石潭之后,即无心再游,这就是不游尽。示例2:不赞同。遥望潭西南一段,见溪流却不知其源,这应是不游尽;潭上不久坐段,只写了对环境的感受,未写内心的贬谪之愁,这应是不写尽。【解析】【9题详解】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D“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表述

36、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而“隶而从者”意思是跟着同去的人,“从”为“跟从、跟随”;故选D。【10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见,看见;下,向下;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2)句重点词语: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11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辨析。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表述有误,联系文章内容可知,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记叙发

37、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C.“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表述有误,作者观鱼后坐潭上,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中感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反映了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D.“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表述有误,联系文中“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的内容可知,“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故选B。【12题详解】(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认真审读材料,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提取概括。通过材料中“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

38、,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的内容可知,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不写尽不游尽”的观点。(2)考查对链接材料的理解和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时,围绕链接材料中“不写尽不游尽”的观点和“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的评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不论是否赞同,均应表明观点,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并言之有理。示例一:赞同。文章第三段写“西南而望”,只突出溪水若隐若现、岸势参差不齐,并没有写清楚其源头,此所谓 “写尽妙境,不如不写尽为更佳”;第四段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表明作者一行并没有游尽小石潭,此所谓“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示

39、例二:不赞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只描写了溪流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却没有描写或探究它的源头,这应是不游尽;“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指描写了作者对环境的客观感受,没有触及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失意和凄苦之情,这应是不写尽。【点睛】参考译文: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40、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

41、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鸟和冰山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

42、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耷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漂去?”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近,你会融化的!”“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有人发现了冰山漂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过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大鸟几乎是

43、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地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超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夫吧!”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旋涡,困住了它。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