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4451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四市山东省四市 2021-2022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所谓“诗礼复兴”,指的是在当前社会生活中致敬、追溯古典诗词文化和礼乐传统的潮流,其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提倡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古典礼仪,以此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生活条件下, 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回答这一问题, 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诗礼传统进行回溯,反思诗礼文化对于文化生活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分析当前人们追溯传统的社会心态,在此基础

2、上,尝试理解和解释当前的“诗礼复兴”潮流。 “歌诗习礼”具有强大的传统惯性。诗礼的创制是孔子之前的事,但以诗礼教人,从文献上看,在先秦时期则以孔子为盛,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就是对其子孔鲤的过庭之训,后世将孔子的家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传统承继下来。自汉代开始,由于历代都推崇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故而儒家诗礼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能延续不绝,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自春秋以来,虽然社会大局上存在着“礼崩乐坏”的情况,但就民间生活而言,诗礼传家首先是在孔子家族得到了验证,孔子家族也对诗礼传承发挥了典范性的作用。中国传统社会中“诗礼传家”的愿望,是儒家诗礼文化在民间生活

3、的朴素表达,也体现了儒家诗礼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厚的传统。 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诗”是优美文字,“礼”是仪式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外向型、形式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悦服人心”“安定秩序”的意义。人们往往认为,“歌诗习礼”,可能陶冶自己的精神,实现自我教化与自我约束,过一种安定优雅的生活,从而隐恶扬善,促进社会走向良善,正如王阳明所说:“凡歌诗,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凡习礼,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从本质上说,诗礼之教能够助人“远恶向善”,能够保障差等性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们不至于轻易犯上作乱,切中了人们对于教化与规范、优美与秩序的诉求,故而历代对其追念不已。 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于光怪陆

4、离的现代审美产生疲劳和质疑, 以当前人们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为例,新、奇、怪、短以及搞笑化、娱乐化成为趋势,新技术主宰下的内容肤浅和碎片化成为人们日常审美的主要特质,这反映了人们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正如尼尔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所揭示的放弃理性思考、艺术追求而一味满足耳目之欲的现象。对于“娱乐至死”心态的警惕与担忧,往往也使得人们倾向于从“诗歌”传统中寻找“优雅”与“崇高”,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快餐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抵制,希望以雅言传统来抵制时下的通俗文化。同时从伦理生活层面看,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产生忧虑。诸多的社会性伦理问题都与传“礼”的秩序有着抵悟之处, 也

5、使得人们对诗礼文化中的优雅、 礼让精神更加期待,希望从传统的诗礼中寻求解决之道,于是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诗礼复兴”,如中小学兴起的传统诗礼教育, 社会上广为人知的“中华诗词大赛”“国学达人”比赛, 以及各地方兴未艾的国乐、 古礼、 汉服复兴活动等,都是当前“诗礼复兴”潮流的表现形式。这既是当代人对于诗礼传统的常态传承,也反映了一种期望以“传统之药”来疗治“现代之病”的社会心态。 “诗礼复兴”现象,是从传统角度对于现代性的一种回应,其不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的精神传统,希望以古典的诗礼精神来充实和完善现代教化和现代伦理秩序,改造审美缺失与伦理混乱的社会问题,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生活

6、的某些弊病,有利于实现“审美重塑”和“道德重建”。 (摘编自朱承“诗礼复兴”与回溯传统的社会心态 ) 材料二: 诗经是先秦诗性文化的总结,礼制是先秦制度文明的核心。“诗”缘于仪式化艺术搬演需求,进入礼制建构和运作;而“诗”与“乐”共同参与礼制,构筑礼乐文明。这是一种最明显、最典型的共生互动模式,并日益转化为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诗礼文化”。 礼制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与时代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相适应的雍容典雅、温婉和谐、秩序井然的礼乐文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诗不仅是艺术化的礼,更是礼制建设的艺术途径。于是, 诗自然成为历代礼仪典章和社会教化的重要依据,“诗教”便成为“礼教”与“乐教”

7、的核心内容。故自西周初期开始,周人开始将“诗”与“礼”“乐”结合,在对贵族子弟的教育过程中,自觉建构了“诗教”“礼教”“乐教”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得“诗”与“礼”在“乐”的中介作用下,日益密切联系,交融发展,形成宗周礼乐文明中诗礼相成的特殊现象“诗礼文化”。 这种“诗礼文化”, 经由周代王族宗子、 公族宗子与家族宗子的大力倡导而不断完善,进而经由历代上自庙堂下自民间的创造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逐渐成为华夏礼乐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以传统“诗礼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礼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诗”与“礼”广泛而深刻嬗变的过程中,

8、贯穿始终的则是“诗”与“礼”在制度、仪式、文本上的互动性、互文性,及其“诗礼文化”在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的交融性、相通性。故“诗礼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核, 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 创立“诗礼文化”研究的话语系统, 建构“诗礼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客观地、准确地、科学地把握“诗礼文化”科学内涵、生成机制、传播方式、流变规律及其当代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摘编自邵炳军从与礼制的共生互动关系看诗礼文化的生成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诗礼复兴”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主要是

9、通过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提倡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古典礼仪等方式实现。 B诗礼传统的传承离不开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也离不开传统社会中普通百姓对“诗礼传家”愿望的追求。 C“诗礼复兴”反映了人们对审美再塑和道德重建的期盼,也表现出人们希望借助传统文化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心态。 D“诗”与“礼”共生互动、密切联系,“诗礼文化”也在政治理想和文化思想领域具有交融性和相通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家族对“诗礼”传统的传承呼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 B只要诗礼传统受到重视,就能解决当下出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矫正片面追求感官娱

10、乐的“审美心态”。 C材料中的“诗”的内涵有所不同,材料一指以诗经为起源的中华诗词歌赋文化,材料二单指诗经 。 D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分析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材料二侧重分析“诗”与“礼”的共生互动。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够支持“诗、礼意味着教化和规范”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 A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 为政 ) B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 C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 毛诗序 ) D诗礼相成,哀乐相生。 ( 孔子家语 论礼篇 )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4 分) 5在忙碌的现

11、代生活中,为什么依然需要继承诗礼传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无名高地 老舍 已是三月中旬,冬与春的斗争更激烈了。乘着夜晚,冬把所有的泥和水都冻上,太阳一出来,春就进行总攻,把道路化成一片泥浆,田里的积雪已化净,土壤的黑色加深,发出些潮润的喜悦的光泽,该准备春耕了,离前线远些的志愿军守备部队已在商讨给朝鲜人民助耕的计划。远处高峰上的积雪虽然未见减少,近山山脚下的既象涧溪又象小河的驿谷川却起了点变化: 还冻着冰,可是每当晴明的晌午,河中就漾出水来,把冰上一冬的积尘与积雪冲洗开一些,显出些颜色不同的沟沟道

12、道来。小河的一举一动和任何变化都惹起战士们的、特别是后勤部队的密切注意。运输连的一位老班长每每这么说:“这条该死的河就是咱们的绊马索!”老班长并非怕它,而是想早日消灭敌人,不再教敌人的炮火封锁着咱们的运输线。 小谭才十八岁,窄长秀气的脸还没有长成熟,每逢炮弹或敌机从他的头上飞过,他总是傲慢地向上斜一斜眼,然后微笑一下只有饱经世故的中年人才会这么微笑。“老子不怕!”他担任驿谷川渡口的查线接线工作。敌人的炮火日夜封锁着这个渡口。空中的和水里的电线随时被炸断,他得去检查修理。他的瘦长的身子上已受过许多次伤。他不但知道电话是部队的耳目,而且保证使这耳目永远灵通。当他看到手上的、臂上的、腿肚子上的伤疤的

13、时候,他会那么老练地一笑,心里说:现在虽然还不是英雄,这些伤疤却是能作英雄的根据。 象冲破坚冰的春水,青春的生命力量与愿望是源源而来,不受阻扼的。谭明超切盼有那么一天,能给贺营长当通讯员。想想看,抱着一部步行机,他不仅是部队的耳目,而且是一位百战百胜的英雄的通讯员!这有多么光荣! 当一营调到后面去调整的时候,谭明超真的遇见了他所敬仰的贺营长。他坚决地清楚地向营长说出他的心愿,说出他正在练习掌握步行机。 说完,他以为营长也许象敷衍孩子似的敷衍他两句。营长是英雄,到过北京,见过毛主席啊! 哪知道,营长是那么诚恳、谦蔼、亲热,不但注意地听了他的话,而且详细地问了他的姓名、年岁、哪里的人和他的工作,并

14、且鼓励他要在业务上努力学习。至于将来有没有机会带他到战场去,营长不能马上肯定,那要看作战时节,兵力怎样配合;团的通信连是有可能分配到营里去的。“好好地干吧!我记住你的名字!” 营长走了两步,又回头笑着说:“我参军的时候比你还小两岁呢!” 这短短的一段情景中的每一细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深深地印在这青年的心里,比任何图画的色彩都更鲜明,线条更细致。从这以后,每逢值班的时候,他不再用以前常进去的小隐蔽洞,而始终在河滩上,紧守着渡口的电话线。小洞子离渡口还有三十来米远,他不愿跑来跑去,耽误时间。干粮随身带着,渴了就嚼一块冰他纳闷:为什么吃冰还压不住胃火,嘴角依旧烂着那么一小块儿呢!只在拾起不少炸

15、断的碎线的时候他才跑回小洞,储藏起来。他珍惜那些碎线,象战士们珍惜子弹那样。 黄昏以前,敌人向渡口发了几排炮,炮一出口,谭明超就听得出,是哪一种炮,和要往哪里打。炮到,他轻快地卧倒;炸过后,他马上接线。地上、冰上、空中,弹片乱飞,可是他好象会找弹片的缝隙,既能躲开危险,又能紧张地工作。 拾了些碎线,他往小洞那边跑,正遇上几位工兵来搭桥。渡口的木桥是天天黄昏后搭好,拂晓以前撤去,以免教敌人的炮火打烂。 刚到洞口,迎面来了常班长,背上背着一箱手榴弹。小谭把碎电线扔在洞里,一步跨到班长身旁:“给我!班长!” 班长的脸扁, 眼睛很长, 眼珠子总得左右移动好几次才能定住。 好容易定住眼珠他又干又倔地问:

16、 “干嘛?”“我替你背!老同志!”小谭不忍看老班长还背着这么重的东西爬山过水。 “你有你的任务,我有我的任务,小家伙!”班长决定不肯放下背上的负担。 小谭知道班长的倔脾气,所以一方面敬重他,一方面又想调皮一下。“我替你背过去,你不是怕那条绊马索吗?”老常火啦。“我怕?我打仗的次数总比你认的字多!我愿早早地打一仗,歼灭敌人,不再受这条绊马索的气!我受够了!” “我受够了气!”是战士们大家都想说的一句话。本来是嘛,驿谷川东边方圆十来里地都日夜被敌人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敌人看得清清楚楚的,枪炮随时向我们打来。白天,这里没有一个人影;夜晚,我们才能活动。 东边来了两个人,常班长知道桥必定已经搭好

17、,慢慢地站起来。 “等等吧,他们还没来。”小谭还想跟班长多扯一会儿。“我丢不了我的兵!你也别丢了你的电线!”班长说的是好话,可是不大好听。 “丢了我的脑袋,也丢不了电线!”小谭也还了句硬的,颇得意。 这时候,被常班长落在后边的几位运输员都赶了上来。天色已十分黑暗。常班长赶紧打招呼:“都歇歇吧!要抽烟的可以到洞子里去。” 大家不肯停下,怕过一会儿敌人打起照明弹,过桥麻烦。上士叹了口气:“真!咱们谁都受着这个月白紫花颜色的邪气!我愿意一下子把敌人全捶在那个山包里,一个不剩!” 这些话打到每个人的心坎上。 大家一齐向东望了望。他们想望见的就是敌人常常夸口的“监视上下浦坊的眼睛”“汉城的大门”,“最坚

18、固的阵地”的“老秃山”“上浦坊东无名高地”,大战即将开始。 (老舍小说改编)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谭因没有得到贺营长的明确答复而失望,但却由于贺营长的激励变得更加勇敢。 B老班长拒绝小谭的帮助,写出其在小谭面前刻意表现出身为老班长的威信和韧劲。 C常班长嘱咐抽烟的到洞子里去,是考虑到大家较为辛苦,洞子里能够更好地休息。 D尾段“眼睛”“大门”等词语突出无名高地战略位置的重要,预示着战斗的激烈。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多次提到“绊马索”,反映出部队运送物资的艰难,凸显战士们消灭敌人、解除封锁的决心。 B

19、小说第二段“傲慢”“饱经世故”等词语的运用,突出小谭对战争的异常反感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C小说虽然只选取了大战前的几个片段,看似平淡,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 D“我替你背!老同志!”这句话,写出了小谭对班长的心疼和敬畏,也写出了他调皮的特点。 8请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分) 9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文中这些“最可爱的人”的。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20、 及吕蒙代肃屯陆口,以为羽素骁雄,有兼并之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密言于权曰:“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及羽攻曹仁于樊,吕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遂称病笃。 权乃露檄召蒙还, 阴与图计。 蒙至都权问: “谁可代卿者?”蒙对曰: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也。”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以

21、代蒙。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大舟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糜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糜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关羽闻南郡破,即走南还。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至江陵,荆州将吏悉皆归附。关羽自知孤穷,乃西保麦城,因遁走,兵皆解散,才十

22、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 (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吴蜀通好 ,有删减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B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C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D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至尊,封建时代称皇帝为至尊,此处是吕蒙对孙权的

23、尊称。 B建业,南京的古称,东吴都城,今有“六朝古都”之称。 C露檄,紧急文书。传送者风餐露宿,昼夜兼行,故称之。 D偏将军,古代武将官名,系将军的辅佐,通常由帝王授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吕蒙认为关羽素来勇猛雄武,怀有兼并江南的野心,况且他的军队驻扎在东吴的上游,可能会给东吴带来后患,所以建议孙权及时谋取他。 B孙权采用了吕蒙诈病的计策,将他召回,让声名不大的陆逊接替吕蒙,此举果然让关羽不再有顾虑,并逐渐撤出了守军,给东吴以可乘之机。 C吕蒙到达寻阳后,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大船之中,让百姓摇橹,士兵穿上商人衣服作掩护,昼夜兼程,将关羽设置在江边的

24、哨兵全都抓了起来。 D 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 立即率军向南撤回, 但因平时不能很好地对待将士家人, 导致将士对他怀恨在心,不愿为他继续战斗,故难以挽回败局。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4 分)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 过秦论 ) (4 分) 14请从关羽军的角度,简要分析关羽失去荆州的原因。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刘长卿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山开斜

25、照在,石浅乱流难。 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为睦州司马时所作。子陵滩,又名严陵濑。严陵即严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后召为谏议大夫而不就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首联上句交代作者屡次遭贬的际遇,悲愤之情由此溢出;下句交代出游地点,无穷联想与感慨尽在不言中。 B颔联选用傍晚时分的“江树”“沙禽”“寒水”等意象,营造了凄清氛围,烘托了作者落寞、感伤的心境。 C颈联写景远近结合,描绘出了大山断开之处斜照仍在、水浅石出、溪流受阻的景象,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D此诗多选取衰

26、飒、萧条的景物,运用工笔,营造出一个清冷淡远的艺术世界,体现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 16诗歌尾联意蕴丰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离骚中“_,_”两句,借助比喻手法,表现出了自古以来豪杰之士不与庸俗之辈为伍的特点。 (2) 蜀道难中,李白以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来表现“蜀道之难”的句子是“_,_”。 (3)在望海潮一词中,柳永运用工整的对仗写出钱塘江潮气势恢宏的两句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27、 题。 江西高安元代窖藏青花(见右图)的考古大发现,引起了文物专家们的关注,其中的荷叶盖罐,主体都是三爪龙和缠枝牡丹。追逐的龙,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牡丹又让这神秘莫测有了民间乐见的富贵华丽之感。( ) 。这种景象不禁勾起人们对江南夏天的记忆。六月,裹挟着雨点的极细切快捷的风从远处吹到南方午后出奇的静的池塘。荷叶边角陡然掀起,似要飞翔起来。然后,主角三爪龙就要登场了是它,搅动了午后的风风雨雨。中国古董瓷器中,元青花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它仿佛是神一般的存在。元朝时,宋人以素为美的审美标准被彻底_。蒙古民族马背上“蓝天白云”的审美导向,开启了东方古陶瓷_的新篇章。北方的大量民间艺人和汉族书画家,由

28、于战乱_云集到战事相对平静的后方,画师们以“苏麻离青”,或叙英雄故事,或抒人生百味,为中国瓷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彰示颠覆 美不胜收 不谋而合 B彰显推翻 大放异彩 不谋而合 C彰示推翻 美不胜收 不约而同 D彰显颠覆 大放异彩 不约而同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 在静态牡丹荷叶衬托下, 动态的龙, 还有那些小鲜物, 分明就是一幅蓝白相间赏心悦目的盛夏彩墨图了。 B 动态的龙, 还有那些小鲜物, 衬托上静态牡丹荷叶, 一幅蓝白相间、 赏心悦目的盛夏彩墨图呈现出来了。 C 动态的

29、龙, 还有那些小鲜物, 衬托上静态牡丹荷叶, 分明就是一幅蓝白相间、 赏心悦目的盛夏彩墨图了。 D在静态牡丹荷叶衬托下,动态的龙,还有那些小鲜物,一幅蓝白相间、赏心悦目的盛夏彩墨图呈现出来了。 20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立春时节,但在冰雪之下,蛰虫逐渐苏醒,鱼儿浮上水面,生机悄然萌发。“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就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这是宋代著名诗人白玉蟾所写的立春一诗。诗中描写的是,在寒意未减的立春,春风吹尽

30、了腊梅梢头的积雪,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此种景象,可谓是“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春,蠢也,动而生也。”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宣告着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开始。 北京冬奥会开幕,。值此时节,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了世人,尽显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浪漫。在这场冰雪盛会中,昂扬奋进的奥运精神与温厚悠远的中国气韵交融互映,让人们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发,这也正契合了立春时节,万象勃发的美好寓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22简述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

31、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4 分) 五、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看到不同时代的“镜像”,引发我们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也在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思考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请选择任意两幅画,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错) 2A(B 项,说法过于绝对;C 项“材料二单指诗经”错;D 项

32、材料二侧重分析“诗礼文化”的生成及其意义) 3D(D 项,阐释的是诗礼的共生相合,而非教化和规范功能) 4首先提出如何认识和看待“诗礼复兴”潮流的问题;然后分析诗礼传统的传统惯性特点和教化规范的功能;再揭示当下人对诗礼传统传承的社会心态;最后总结“诗礼复兴”的现实意义。 (4 分。每点 1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5诗礼传统具有强大的惯性和鲜活的生命力;具有教化和规范的作用;有助于解决当下出现的社会性伦理问题,矫正片面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态”;诗礼传统能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D(A 项“失望”错;B 项

33、“刻意表现”错;C 项“是考虑到大家较为辛苦,洞子里能更好地休息”错) 7B(“对战争的不屑一顾和异常反感”错) 8通过周围田野的变化,引出志愿军守备部队为朝鲜人民助耕的计划,表现中朝人们的深厚友谊。以战士的视角,描写驿谷川的细微变化,表现了战士们对这一地带的密切关注,反映了他们急于打通运输线的焦灼心理。写了环境的寒冷恶劣,衬托了战士们高涨的战斗激情。 (4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9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呈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场面描写。通过小谭接线的场面介绍出战争的残酷,突出人物的无畏。侧面衬托。通过自然环境、战场环境等侧面衬托出志愿军战士的无畏。 (6 分。

34、每点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0B(原文标点为:“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 11C(露檄,发布公告。由孙权故意让天下知晓吕蒙因病被召回一事可推知) 12D(“因平时不能很好地对待将士家人,导致将士对他怀恨在心”错) 13 (1)陆逊思虑深远,有能力担负重任,看他的谋虑,终究可以委以重任。 (4 分。“意思”“负重”“规虑”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然而秦凭借着它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辆的强大国势,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 (4 分。“万乘之势”“序八州”“朝同列”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14

35、关羽认为吕蒙的接替者陆逊并非名将,因而放弃了警惕,撤出了防守的军队;轻慢部下,致使寻阳、南郡守将产生二心,被东吴说降;关羽部属得知家人平安,所受待遇超过平时,因此都无心再战。 (3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5D(“运用工笔”错,应是“运用白描”) 16梅花开放本是美丽的景色,作者却惆怅不已,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感伤。梅花象征高洁的节操,作者以梅花自比,表达了对自身遭诬被贬的愤懑。“年年此地看”,流露出作者被贬睦州,长年困居此地,不知何日放还的迷惘。 (6 分。每点 2 分,其中分析 1 分,情感 1 分) 17 (1)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

36、膺坐长叹 (3)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18 (3 分)D(彰显:鲜明地显示。彰示:宣扬,告示。颠覆:倾覆,翻倒,也比喻用阴谋破坏而非直接用武力从根本上推翻。推翻:用武力打垮旧的政权,使局面彻底改变,也指根本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大放异彩:闪耀着无比灿烂的光辉,散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色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19 (3 分)C 20南方午后的池塘,出奇的静,极细切快捷的风,裹挟着雨点,从远处吹来。 (4 分。语意连贯 2 分,内容贴切 1 分,逻辑严密

37、1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21虽然寒意未消 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恰逢立春节气(6 分。每句 2 分) 22立春时节,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因此,北京冬奥会选择立春这一天开幕并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寄予了万物勃发的美好寓意。 (4 分。主要意思 2 分,因果关系 1 分,简洁流畅 1 分) 23参照 2021 年高考标准,建议以 44 分为基准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等到吕蒙代替鲁肃驻军陆口,认为关羽素来勇猛雄武,怀有兼并江南的野心,况且他的军队驻扎在孙权势力的上游,这种形势难以持久,于是秘密告诉孙权说:“关羽君臣自恃他们狡诈的花招,

38、反复无常,不可以推心置腹来对待。 现在关羽所以没有立即向东进攻我们,是因为您圣贤英明, 以及我和其他将领们还存在。如今,我们不在力量强壮时解除这一后患,一旦我们国势衰落,再想与他较量,怎么还有可能!”孙权很认同吕蒙的建议。等到关羽攻打樊城的曹仁时,吕蒙向孙权上书说:“关羽征讨樊城,却留下很多军队防守,一定是害怕我从后面进攻他。我经常患病,请求您允许我以治病为名,率一部分士兵回归建业。关羽听说后,必定撤走防守部队,全部调往襄阳。我方大军昼夜乘船溯长江而上,趁他防守空虚,进行袭击,南郡就可以攻取,关羽也会被我擒获。”于是,吕蒙自称病重。孙权则公开发布命令召吕蒙返回,暗中与他进行策划。吕蒙回到建业,

39、孙权询问说:“谁可以代替你?”吕蒙回答说:“陆逊思虑深远,有能力担负重任,看他的气度思想,终究可以大用,而且他没有大的名声,不是关羽所顾忌的人物,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孙权于是召来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来接替吕蒙。关羽因此感到很安心,不再有怀疑,便逐渐撤出防守的军队赶往樊城。吕蒙到达寻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大型战船之中,让百姓摇橹,士兵穿上商人衣服作掩护,昼夜兼程,将关羽设置在江边哨兵全都抓起来,所以关羽对吕蒙的行动一无所知。糜芳、傅士仁一向都不满意关羽轻视自己,关羽率兵在外,糜芳、傅士仁供应军用物资不能全部送到,关羽放言“回去后,应当治罪”,所以糜芳、傅士仁都感到非常恐惧。于是吕蒙命

40、令原骑都尉虞翻写信游说傅士仁,为他指明利害得失,傅士仁得到虞翻书信后,便投降了。虞翻对吕蒙说:“这种隐秘的军事行动,应该带着傅士仁同行,留下军队守城。”于是带着傅士仁到达南郡。糜芳守城,吕蒙要傅士仁出来与他相见,糜芳于是开城出来投降。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撤回。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他在城中各处观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都说家中平安,所受待遇超过平时,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正在此时,孙权到达江陵,荆州的文武官员都归顺他了。关羽自知孤立困穷,便向西退守麦城,于是逃跑,士兵都解散溃逃,跟随他的只有十余名骑兵。孙权事先命令朱然、潘璋切断关羽的去路。十二月,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将他们斩首,于是,孙权占据荆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