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考前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21161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考前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考前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考前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考前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考前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高一期末知识点复习高一期末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复习论述类文本知识点复习+专项练习专项练习 一、一、答题思路汇总答题思路汇总 (1 1)如何从整体出发迅速读懂论述类文本)如何从整体出发迅速读懂论述类文本 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大多从整体着眼命制,试题往往关涉全篇内容。许多考生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往往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甚至只有局部没有整体的阅读,往往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答题的失准、错位或遗漏,结果是欲速不达。要改变这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 1写了什么写了什么抓住文本重要信息

2、抓住文本重要信息 要养成边读边筛选的习惯,抓住文本的重要信息: 与论点有关的信息,如最能表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对相关问题或现象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等; 和论据有关的信息, 如对基本概念、 新的知识的解释和阐述, 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具体表现的论述等; 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论句以及过渡句等; 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诸如也许、可能、大概、部分、最、目前、之外、唯一等。 2 2为什么写为什么写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对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文本,要能准确地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明确作者赞成或反对什么、喜欢或厌恶什么、提倡或否定什么。对作者观点态度较为

3、隐晦含蓄的文本,要能够从文中具体的论述中辨别筛选、分析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 3怎么写的怎么写的把握文本结构脉络把握文本结构脉络 把握文本的结构脉络,要根据文本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本各段落的大意,了解全篇的结构层次,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 (2 2)掌握圈点标画的速读方法)掌握圈点标画的速读方法 1 1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判断(是、不是)、总结(总之、在我看来、由此看来)、假设(如果、那么)、比较、对比、引述、转折、因果、递进等。 2 2圈点文中的重要句子圈点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的句子,除了统摄全篇、体现作者观点的中心

4、句外,还有结构复杂难以理解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揭示文本脉络层次的句子等。 3 3圈点文中反复强化的词圈点文中反复强化的词( (词义可以是相近的词义可以是相近的) ) 这类词往往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如文段中若反复出现“滥用”二字,这两个字便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阅读时应高度关注。 4 4圈点代词并使之明确圈点代词并使之明确 凡是文本中出现的代词,一定要圈点并根据上下文意找出替代的具体名词。 5 5圈点文段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圈点文段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 这类词的变化往往体现了行文的思路,抓住这一点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6 6圈点限定性的词语圈点限定性的词语( (定语和状语定语和状语)

5、 ) 注意各选项语言的分寸、程度、范围是否恰如其分,注意叙述角度、表达方式、因果关系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不同。 (3 3)强化精确解题的思维意识)强化精确解题的思维意识 1 1读读阅读题干阅读题干 阅读文本后面的问题,迅速抓住题干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包括答题要点、限制范围,力争把握答题指向。 2 2找找准确查找准确查找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同时还要弄清对应

6、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3 3比比仔细对照仔细对照 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的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必然性,预见性变为现实性,将来时变为完成时,等等。另外,还要对比选项之间的异同,找出准确对应题干的选项。 4 4除除排除干扰排除干扰 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每个题目中设

7、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3 3)充)充分熟悉命题设误类型,切实掌握解题对策。分熟悉命题设误类型,切实掌握解题对策。 下面是往年高考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选项以及与此相关的文本片断,请同学们认真理解错误选项的内容要点、概念形式和用语特点,再比对文本片断(重要处编者已经画上了横线),然后指出选项的错误类型,写出对错误原因的简明分析,并思考针对这类问题的解题对策。 (5 5)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文中”,一是指理解重要概念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理解时根据重要概念的具体语境来把握。所谓“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与文章

8、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重要概念”主要包括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属性和外延。 “重要概念”常常包括:(1)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2)反映文章深层含意的词语;(3)体现作者观 点立场的词语;(4)对文章结构起连接呼应作用的词语;(5)内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6)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7)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 (6 6)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主旨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句);内涵丰富的句子;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

9、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有些显示层次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领起句、过渡句、结论句等)的含意,也需要正确解读。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或作用比较突出。“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特定含意(包括深层含意)。 (7 7)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知识、事例、理论、观点或设想等;“筛选”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搜索、选择、获取;“整合”是指对筛选得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压缩,使之条理化、清晰化、概括化、简洁化。 高考对此高频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有:高考对此高频考点的考

10、查内容主要有: 对照语言材料辨别筛选信息的正误; 从语言材料中筛选出符合答题要求的有关语句,并进行整合,做简要的表述。 (8 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

11、段内部的层次。 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 本高频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二、专项练习二、专项练习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是自非物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传承什么?如何传承?都是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核心问题。就传统艺术本体而言,技艺是其核心,如果一门艺术的技艺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门艺术已经消亡了。所以,技艺是保障一门艺术存在和延续的关键。因此,以技艺为视角讨论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艺术永远是以作品形式存在的,艺术作品的存在才意味着艺术的存在。但保障艺术作品存在的核心因素,不是

12、表达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固体、液体、气体、光等,而是将这些物质材料按照特定结构组织 成艺术作品的技艺本身。正是艺术家对技艺的掌握,才让一件件生动的艺术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艺术是以情感为内核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之所以给人带来美感,是因为艺术是以作品形式呈现的,艺术作品又是有特定结构的审美形式,而这种特定结构则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技艺。 艺术的技艺是人类从实践中摸索和感悟到的,是人类经验的产物。实践涉及生产和生活两大领域,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存之需。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一部分曾用于满足生存之需的经验不再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了,但人类把其中可以表达情感、获得愉悦的事物用于艺术创作。这些事物包

13、括人类曾在物质实践活动中因警示而发出信号的声音、因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的经验、捕获猎物的装扮、庆祝丰收仪式中的肢体动作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从人类学文献中找到很多。而当人类将这些从生产和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艺术创作,使其结构成以情感人的艺术作品时,这些实践经验就逐步演化为艺术创作的技艺,进入艺术这个专门领域。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较为普遍,如用于造型的石器、壁画、岩画以及用于表演的歌舞、戏剧。当最初的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出现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显, 一部分人成为身怀创作技艺的艺术家, 以具体生动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目标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中华传统艺术也不例外。 中华传统

14、艺术大致可以归入两大类:一是造型艺术,二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七大门类;表演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五大门类。前者偏静态,后者偏动态。这十二个艺术门类凝结了中华民族在创造艺术的历史上所积累的众多智慧和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的核心就是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技艺。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些艺术门类有的传承得较好,有的则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技艺因未能妥善传承而消失,甚或濒临灭绝。创作技艺的消失就意味着艺术的消失。所以,我们今天才对传统艺术和技艺进行挖掘、抢救、保护,进而传承。 中华传统艺术是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时段生长起来的。进入现代社会,

15、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随着其文明形式对中国的影响而涌入中国的大门,强烈改变着中国人的审美风尚,进而从整体上威胁着中华传统艺术。当中国自己的传统艺术不再为时所尚,乃至为人遗弃时,创造传统艺术的技艺也就失去用武之地。只有当中国国力强大,当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对中国和西方的艺术特性充分地了解,才会意识到每个民族在艺术创作上积累的技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中华传统艺术创作技艺的价值才会被我们重新审视。而当我们发现这一点时,却也发现我们数千年积累的许多创作技艺已经或正在消失。因此,我们认为从技艺的角度来探索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是最为有效的。 (摘编自王廷信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

16、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以作品的形式存在,需以技艺和表达作品的材料为核心保障,其中技艺又重于材料。 B. 实践包括生产和生活,生产实践用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生活实践则满足人的艺术需求。 C. 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偏静态的石器、壁画等造型艺术和偏动态的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 D. 当我们意识到每个民族的技艺都具备独特价值时,那些优秀的技艺都已消失,无法挽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技艺是传承传统艺术的核心,文章紧紧围绕为什么重视技艺和如何传承技艺展开论述。 B. 文章分析了艺术、艺术作品和技艺的关系,便于读者了解技艺对一门艺术的重要作用。

17、 C. 作者善用因果论证这一论证方法,在提出观点时,先阐述得出观点的原因,具有说服力。 D. 文章多维度分析了从技艺的角度研究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必要性,论述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技艺的支撑,才能够产生艺术作品:有艺术作品的存在,也才意味着这门艺术的存在。 B. 以情感为内核的艺术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是因为艺术作品是有特定结构的审美形式。 C. 造型和表演艺术的出现使社会分工更加明显,一批人因此开始专门从事艺术作品创作。 D. 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影响了国人的审美风尚,这对我国传统技艺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二)阅读

18、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伪国风现象,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冠之以国风古典之名,貌似借用了历史典故、经典作品、经典人物形象等元素,实则以无可考证的服装造型、语言修辞、朝代背景进行恶搞戏说。比如,一些缺乏历史根基与史学考索的网络剧,在叙事上旁枝斜出,拖沓冗长,仅以玄、诞、怪、奇的剧情吸引受众注意力;在人物塑造上对历史真实人物随意增添杜撰,抑或直接架空历史来创造符合现代意识的人物,从而博得眼球;更为关键的是剧中透露出对皇权制度下的乌托邦幻想,严重脱离历史实际。如此一味迎合,忽视引领,势必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伪国风现象恰恰暴露出一部分创作者文化

19、自信的缺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作品正在侵蚀我们的文化长城。例如:某部影视作品以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为题材,却堆砌诸多中国元素来讲述了一个好莱坞式勇斗怪兽的故事。从学界、业界到观众,普遍诟病这部电影缺乏长城精神的深厚底蕴,完全是西方救世主的形象植入。这是以中国风为名、兴欧美风之实的典型。 清除伪国风现象,涤浊扬清,正本清源,势在必行。2017 年 1 月,关于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对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清除伪国风现象,在网络文艺创作中,就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创新

20、是网络文艺培根铸魂的根本之路。 只有守正才能创新, 这表现在网络文艺呈现形式上,就应当要弘扬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华美学精神。就此而言,前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先生作了深入论述,他认为,与西方古典美学精神重写实不同,中华美学精神重写意。美在意象,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真谛。中国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以虚代实,程式化,营造意境,都旨在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 当然,守正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守正的路上,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如哲学家张世英先生 就认为,不可把中西方哲学、把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简单对立,而应以中华哲学为本,同时吸收西方哲学合理的、有用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元素,把艺术思维与科学思

21、维结合起来,互补生辉,兼容整合。这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美美与共的文艺创作理念指导下,网络文艺的探索才能闯出新路,问世佳作。比如,由北京卫视与爱奇艺网络平台联动播出的纪实节目上新了,故宫就是一部守正创新之作。每期节目中,嘉宾化身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以时空穿越的方式探察历史的幽微,最后与设计领域专业人士一起打造一款文化创意衍生品。这种节目以寻找为形式,实际是在故与新之间架设桥梁,基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宫廷文化、古典文化,探寻守正与创新的契合点,从而让藏于深宫楼阁曲高和寡的经典文化走近普通人的日常,以多元网络媒介的方

22、式为国人打开一扇历史之窗,为全球受众打开一扇东方文化之窗。 (张金尧当前中国网络文艺的三维探析,有删节) 材料二: 古风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很多文化产品都有意识地体现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的特点。古风文化中试图表达的意境也带有中国画风,比如古风歌词中化用了不少古典诗词,细细品来,其中传递的正是歌词创作者与古代诗人的共同情绪和相似意涵,而这些内涵恰恰是中华文化长期熏陶且民众高度认同的,这也是古风文化能够引发人们共情的关键。 尽管汲取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但古风的表达形式往往是通俗的,没有食古不化的僵硬痕迹,也没有脱离现实生活,比如古风音乐的歌词往往采用文白结合的语言形式,让人们能够明白意

23、思,使用的乐器和音乐的旋律也是为人们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需要注意的是,古风文化的通俗性并不是低俗,其背后的情感意蕴包含着当代中国人和古人对国家命运、人生价值的共性思考,在满足感官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从草根性来看,古风文化的流行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年轻人圈层到成年人社会,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古风文化所表达的内容、形式、思想和情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能够接触和习得的,如华服就完全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服饰所使用。最重要的是,古风文化的流行多是青年人自发行为,而不是服从于官方组织或者主流社会的要求,这种自发行为和自组织模式更能够增强参与者对古风文化的认同。古风文化的这些特征决

24、定了其尽管发迹于小众文化,以最初的音乐、漫画、仙侠小说为起端,但巧妙地沿袭了中华文化基因,挖掘社会共同记忆,逐渐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王丰古风文化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有删节) 4.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网络剧通过怪诞的剧情设置、杜撰的历史人物和对皇权制度的“乌托邦”幻想来博得眼球,实际上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B. 一些影视作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选材,并堆砌中国元素来讲述好莱坞式的故事,以“中国风”之名兴“欧美风”之实,造成了文化自信的缺失。 C. 哲学家张世英先生认为应以中华哲学为本,合理吸收西方哲学思想,并将

25、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结合, 费孝通先生也认同他的观点。 D. 古风文化能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传播,主要得益于其沿袭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挖掘社会共同记忆的做法,同时商业运作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仲呈祥先生的论述,网络文艺工作者应着重于展现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意境,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 B.上新了,故宫采用电视台与网络平台联动的播出方式,以及其打造文化创意衍生品的节目内容,都符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指导意见。 C.我们在评价古风歌词时,不只要品读其语言的运用,更应关注其是否传达从古至今的共同情绪和共性思考。 D.古风文化的草根

26、性特点,启发我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唤起年轻人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6.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古风文化的一项是( ) A.周庄、西塘等特色古镇推出汉服主题活动 B.以明朝江南地区为蓝本设计的手游江南百景图 C.上海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 D.创作者拍摄短视频还原各朝代女子妆容与发饰 7.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结构特点和行文脉络。 8.近日,某平台发起一个名为“寻找古籍守护人”的互联网公益活动,鼓励创作者通过说书、绘画、复原古代美食等不同形式,在抖音等平台发布短视频,普及古籍知识,演绎古籍内容,引来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和互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此项活动具有哪些优

27、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重要节日均起源于宗教活动。祖先崇拜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精神信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祀就是祭祀祖先。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都与祖先崇拜有关,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核心要素就暗示着,这一节日起源于稻作先民祭祀先祖神的宗教活动。 同世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的产生也是先有语音后有汉字。音近义通,是我们先民造字遵循的一条重要编码规则:凡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古老的汉字,往往意义也是相近的;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的,往往采用同一表音符号。这也是汉语中存在大量同音字的重要原因。 宗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初义是指设有

28、先祖牌位的房屋,后引申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就是宗庙,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祖宗的意义。琮字非常古老,它左边的王实为玉,右边的宗则既表音又表义。琮是史前先民的一种玉质礼器,呈方柱形或长筒形,古者大丧用琮(酉阳杂俎礼异),表明玉琮是用来祭祀先祖神的,大量出土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玉琮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琮类似,粽中的米指稻米,宗也是既表音也表义,祖宗的指向十分明确。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就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到了晋代,粽子正式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千百年来一直盛行不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因地域和饮食习惯差异,各地粽子的外包物和辅料千差万别,但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这一内核基本没有改变

29、。这是由祭祀对象南方稻作部落先祖神至高无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除了名称和内容,粽子身上还有一个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粽子的牛角形状。牛角是史前南方稻作部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是我们先民的一个重要图腾符号。粽子的牛角形状是端午节节俗的点睛之笔,也是破解端午节起源之秘的一把钥匙。 江浙地区的河姆渡、马家浜等遗址出土的大量水牛骨遗存表明,至少在 7000 年前,我国先民已进入牛耕时代。在甲骨文中,牧字表现的就是一人手牵着牛耳在稻田踩踏的生动情形。牧不仅是我们先民成功驯服野生水牛的证明,更是南方稻作部落领袖神权的象征,执牛耳象征最高权威即源出于此。 牛首人身的形象,在我国学界一直被视为神农氏的标志。

30、在山海经一书中,牛首人身形象多次出现, 其频率仅次于人鸟组合和人蛇组合的形象。相比南方水牛牛角, 北方旱地黄牛牛角要短得多。甲骨文中的牛字有着一对长长的牛角,描绘的显然是南方的水牛。无论河姆渡、马家浜等遗址器物上獠牙神兽上的牛首,还是北方辽西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玉器中的牛首,均呈现出南方水牛牛角的鲜明特征。牛首人身形象,其实就是南方稻作部落先祖神,也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神之一。 虽然我国各地的粽子形状不一,但都保留着基本的牛角形。即使在北方的粟作区,用菰叶包裹的黍米粽也是牛角状,历史文献称其为角黍。粽子的牛角状清楚地表明,端午节祭祀的对象是南方稻作部落的先祖神。 (摘编自郭汉闵等端午节始源新解) 9.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与华夏民族的大多数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样,起源于祭祀祖先的宗教活动。 B. 所有的粽子外形都像牛角,主要原料都是糯米,这些都与其祭祖意义密切相关。 C. 在“琮”和“粽”两个汉字中,左边的“王”“米”表明材质,右边的“宗”表音兼表义 D. 甲骨文中的“生”字和一些文化遗址中的“牛首”形象,都具有南方水生的某些特征。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说明音近义通的造字规则,为后文论述“宗”“粽”等字的内涵提供了依据。 B. 文章在“牛首人身”先祖神形象与粽子牛角形的关系上用笔较多,论证比较充分。 C.

32、文中多处引述左传酉阳杂俎等文献资料和相关的语言材料,增强了说服力。 D. 文章首段亮明观点,中间紧扣中心展开论证,尾段对全文归纳总结,行文脉络明晰。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先民非常重视祭祖活动,在他们的精神信仰中,祖先崇拜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B. 汉字的音、形中都隐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像“粽”“牧”这样的形声字就是这样。 C. 我国学界认为“牛首人身”形象是神农氏的标志,相关文物资料否定了这一观点。 D. 民间传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实际上今天的端午节与屈原没有任何关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面

33、对重大灾害、困难,文艺的作用不言而喻。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 MV坚信爱会赢推出后,官方微博点击量一天内突破 900 万,之后在多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在二十家卫视和百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这一现象反映了优秀的文艺作品在鼓舞斗志、慰聚人心方面的独特作用。面对严重的灾害,文艺工作者该如何更好地搞好创作、不辱使命呢? 首先,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疫情防控斗争中的精神气象。这次疫情危害严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插曲,也使主旋律更为激越。全国人民用切实的战疫行动映射出昂扬向上、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气象,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比如,一批批医护人员离开年迈的父母、年

34、幼的子女奔赴抗疫一线,千里之外的菜农驾车将万斤蔬菓捐献运送到疫区,年轻护士因长时间的封闭工作疲惫不堪却仍然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奋斗着,体现出整体组织性和个体自觉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像歌曲坚信爱会赢所说,长江黄河水流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应致力于身临其境的感发和形象真切的表达。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身临其境并不是说一定要涉身疫区,其中的关键,是用真情去体会,用真爱去触发,把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和深刻触动的精神内涵、炽热情感表达出来。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写红楼梦组曲之时不可能穿越到古

35、代,但这并不影响他写出名篇佳作,关键在于对内容的深入体悟,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二是形象生动的表达。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思想倾向应由情境和情节本身产生出来,而不应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应该通过情节发展本身生动活泼地仿佛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立象以尽意,也是这个意思。面对疫情的创作也是如此,应用生动的形象、词句、情节、旋律去描绘、表达,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宣示、口号上。近日一幅全国美食为热干面加油的漫画被网友大量转发、点赞,正是形象化表达的功效。 最后,应抱有更为高远的艺术理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是在不断战胜灾难中前进的,一方面抗击疫情促使全国人民更加团结一致,彰显了制度

36、的优势和人性的光辉;再者,战胜疫情的经历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进一步提升精神高度、完善文化心理结构的契机。疫情中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价值观的落后和社会治理的短板,显现出一些人精神境界的低洼和公德意识的薄弱,这些都可以在高远的艺术理想中,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去对比、去反思、去呈现,给人以灵魂的触动和警醒;抱有远大理想, 同时也会促进当下以团结鼓劲为主的创作水平的提升。这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动能,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提升增添新的力量。 (摘编自袁正领如何把握战疫主题下的艺术创作,有删改) 材料二 作家艺术家如何才能筑就高峰?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史,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

37、袤大地,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广阔生动的当代生活,这些都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当然,筑就高峰还需具备多方条件,比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与读者进行充分交流;与时代保持密切联系,到时代的深处、生活的腹地中去思考,等等。更关键的是作家艺术家的胆识和努力,作家艺术家要有贡献鲜明时代气息的独特审美创造,对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热情,潜下心来,不被功利主义左右。 时代是一条大路,作家就像一驾车,这驾车必须在路上行驶。作家要穿透纷纭驳杂的表象,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考通过作品交付给读者,启迪人们认识生活,理解时代。这是作家的天职,也是文

38、学的天职。 (摘编自冯骥才专访:作家艺术家要勇担时代责任,有删改) 材料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在叙事艺术、影像质量、表演水准、艺术风格上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然而,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包括某些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在题材拓宽的同时,精神内涵却日益稀薄,在不同题材类型中都存在以情感表现填充或置换社会现象的问题。如亲爱的翻译官等时尚职场剧所展现的职场与真实职场存在隔膜。此外,亟待提升的还有创作中的艺术真实性

39、和身临其境感。如果说细节不真实还是艺术功力不足的表现,而作品局部真实却整体虚空等问题,就不只是艺术功力的问题,它损害的是揭示真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功能。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中典型人物形象较少,人物符号化、定型化、泛偶像化等问题。现实主义创作不是对生活的同格化描摹,它需要对现实进行提炼和概括, 需要塑造一批紧扣时代发展, 生动鲜活且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形象。 最后,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价值观、 道德观, 与以网文 IP为基础的流行价值认知及公德意识之间存在较大冲突。许多作品虽然影调唯美,但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且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流行认知,如颜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

40、耽于梦想等;只有少量作品如春风十里不如你如果蜗牛有爱情一起同过窗有着较强的生活实感,体现了青年人应有的思想格局。 (摘编自戴清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如何才能羽翼丰满,有删改) 12.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疫情,无论是鼓舞士气,还是慰聚人心,文艺都不能缺位;文艺工作者应不辱使命,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抗疫斗争中的精神气象。 B.全国人民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重大考验面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舍 身忘我、自信自强的精神意蕴和风貌。 C.“身临其境”并不是说一定要涉身疫区,创作者如果能对内容进行深入体悟,用真情去体会,用真爱去触发,要做到身当其

41、境并非不可能。 D.由恩格斯的话我们可知,艺术表达要想具有感染力,引发人们共鸣,要么是具体的、鲜活的,要么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 1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抱有高远的艺术理想,一方面能彰显制度的优势和人性的光辉,同时也会促进当下以团结鼓劲为主的创作水平的提升,这二者相辅相成。 B.作家艺术家要筑就高峰,除了创作要取材于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广阔生动的当代生活外,更关键的是作家艺术家的胆识和努力。 C.“时代是一条大路,作家就像一驾车,这驾车必须在路上行驶”形象地阐明了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作家要勇担时代责任,这是作家的天职。 D.有些作品因为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

42、年轻观众的流行认知,导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如“颜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耽于梦想等。 E.许多作品虽然影调唯美, 但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 且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流行认知, 如 “颜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耽于梦想等; 14.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下列说法,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鸡毛飞上天全面呈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大潮中人们观念的转变。 B.虎妈猫爸小别离试图探讨当下的教育问题,却因剧情中存在过多的情感纠葛而阻断了对教育的忧思。 C.小镇大

43、法官阳光下的法庭以法官的工作和生活为重心,表现了现代法制精神与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系。 D.黄大年太行赤子以先进人物为原型创作,用朴实无华的镜头组接,体现了主人公“深扎”的精神风貌。 15.三则材料中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特点 16.请结合材料,谈谈以抗疫为主题的作品应该如何克服当下现实题材创作中存在的不足。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

44、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

45、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 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 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

46、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 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 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

47、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 600 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

48、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 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公元 589 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

49、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

50、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