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0899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4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两首 凤 栖 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鉴赏:鉴赏: 词作上阕写词人伫倚高楼面对眼前的春景,反而倍感愁苦。微风细细,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 , 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

2、所以他默默无言。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下阕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为了追求这“一醉” ,他“疏狂” ,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 ,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 ,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 ,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

3、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 ,不外是“相思”二字。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堑(qin) 羌笛(qing) 奢侈(ch) 因噎废食(y) B参差(c) 珠玑(j) 畸形(j) 掎角之势(j) C老叟(su) 须臾(y) 绮罗(q) 暴风骤雨(zhu) D嘉奖(ji) 吟诵(yn) 堤坝(d) 嬉笑怒骂(x) 解析:A 项,侈 ch。 答案:A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解析:

4、D 项,晨辰。 答案:D 3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解析:A 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 项,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C 项,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答案:D 4下列诗句的赏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

5、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其绘画技巧高超,突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D 项,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对孙何的赞扬与奉承。 答案:D 5.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

6、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 58 字以内为小令,59 至 90 字为中调,91 字以外为长调。 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周邦彦、岳飞、陈亮、陆游等。 解析:D 项,秦观和周邦彦以婉约见长。 答案:D 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重湖叠山献清嘉,_,_。 (2)多情自古伤离别,_,_! (3)今宵酒醒何处?_,_。 答案:(1)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3)杨柳岸 晓风残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泥

7、淖(no) 粘贴(nin) 压轴戏(zhu) 退避三舍(sh) B忖度(du) 豢养(qun) 捋虎须(lu) 鲜为人知(xin) C场院(chn) 臧否(p) 发疟子(yu) 瞠目结舌(chn) D眼睑(jin) 凄怆(chun) 扎小辫(z) 并行不悖(bi) 解析:A 项,粘 zhn;B 项,豢 hun;C 项,疟 yo。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 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 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 “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

8、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解析:A 项,倍备;B 项,轰哄;D 项,急疾。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一些学生的考场作文,不仅内容空洞,层次混乱,语言不通,而且书写马虎,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C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作出回复:“我们秉持以邻为壑的原则,不

9、会因为我们的发展去侵害别国或者别人的利益。”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解析:A 项,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断章取义;B 项,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灾祸转嫁给别人;D 项,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B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

10、复杂的教育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C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弱。 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解析:A 项, “安排”后加“的习惯”或“的能力”;B 项,主宾不搭配, “教育问题”是“教育过程”,C 项,语序不当, “碰撞、交流、融合”。 答案:D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

11、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了几道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了整个树林。 解析: 要选用的句子主语应该承上而来的“太阳”, 排除 A、 C 两项。 根据“甜美的倦意”的意境,排除“像火的带子”这样火热的氛围。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6阅读柳永的雨霖铃 ,完成(1)(2)题。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

12、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手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答:_ _ (2)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答:_ 答案:(1)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情况;此时无声胜有声。 (2)“念去去”是“点”,点明离别之情,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是“染

13、”,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点”,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是 “染”,着意渲染离情别绪)。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甘 草 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女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困的原因是什么? 答:_ (2)结尾两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在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_ 答案: (1)秋暮、 衰荷、秋雨、 冷月。 女主人公心乱愁困的原因是“无侣”(或“单栖” )。 (2)不直写

14、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_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_ 答案:(1)境界辽阔,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

15、“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三、语言运用 9依据望海潮描写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为当时的杭州写一段导游词。 答:_ 答案:(示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杭州自古繁华。这里有烟柳画桥、高树江涛,人烟阜盛,珠玑罗绮,灿烂辉煌。这里更有清幽秀美的西湖,像一位柔情似水的美人,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她滑嫩如洗的肌肤;那荡漾的微波,是她回眸一笑的千姿百媚;清澈见底的湖水如她碧眸,微风拂过是她的罗裙在飘舞旋举;夹岸的柳树,枝摇叶动,似是妙龄少女扭动着纤细的腰肢舞动一支霓裳羽衣曲 ,热情欢迎您的到来。 10阅读下

16、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某电视台准备推出一则主题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细节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 请仿照下面的镜头和画外音的示例,从另一个角度为这一主题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 主题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 10 公分的距离。 仿写:镜头 _ 画外音 _ 答案:10(示例一)镜头在路边,一个装卸工人,默默地将挡在盲道上的

17、箱子移开,以方便盲人的通行。画外音有时候,文明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 (示例二)镜头在公园,一个小男孩为了防止把椅子踩脏,用一张白纸垫在脚下去够挂在树上的风筝。画外音有时候,文明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 11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 700 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 其中 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_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 80 字) _ 答案:(示例)(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

18、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2)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读柳永(节选) 梁 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 那年到闽北去, 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

19、, 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 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 没有一点音讯。 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 30 岁时便告别家乡, 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 布

20、衣躬耕, 却又暗暗积聚内力, 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 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 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 101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 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

21、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说我考不上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这本是一个在背处发的小牢骚,但是他也没有想一想你怎么敢用你最拿手的歌词来发牢骚呢, 他这时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歌词的分量。 它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已经征服了所有的歌迷, 覆盖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间的歌舞晚会, “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 这使我想起“文化大革命”中大书法家沈尹

22、默先生被打成 “黑帮” ,被逼写检查。但是他写出去的检查大字报,总是糨糊未干就被人偷去,这检查总是交代不了。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 参加了下一次考试, 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 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 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 “我是奉旨填词。 ” 他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她们真诚地爱护他,给他吃,给他住,还给他发稿费。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

23、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 17 年, 直到他终于在 47 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语言:脱颖而出。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 “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

24、的才华。有才还得有志,多少人进了红粉堆里也就把才沤了粪。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不像陆游那样: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 916 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 只要其心不死, 才得其用, 时不我失, 有功于民, 就能名垂后世, 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