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O**** 文档编号:209751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第 2 课时课时) 【A 基础练 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15 分钟 总分:44 分 (知识点 1: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知识点 1如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3 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2a、b、c、d 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 ) Aa、b Bb、d Ca、c Dc、d 3导致 c 运动环节的根本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丙、丁处的冷

2、热不均 D甲、乙处的冷热不均 【答案】1.B 2.B 3.D 解析第 1 题,由图示可知,近地面乙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甲处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甲乙;高空丙处空气下沉,形成低压,丁处空气上升,形成高压,丁丙;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甲丙,乙丁,因此可判断甲乙丁丙。第 2 题,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要把握“先垂直、后水平”的运动原理,因此 a、b、c、d 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 b、d。第 3 题,c 运动环节属于热力环流的一部分,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 知识点 2下图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ag 为等压线,箭头与等压线垂直。读图,完成第 46 题。 4箭头表示( ) A摩擦力

3、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风向 D地转偏向力 5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风形成于北半球的高空 B该风形成于南半球的高空 C该风形成于北半球的近地面 D该风形成于南半球的近地面 6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M 地风力大小( ) A小于 N 地 B等于 N 地 C大于 N 地 D与 N 地无法比较 【答案】4.B 5.C 6.A 解析第 4 题,箭头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因此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第 5 题,ag 为等压线,箭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图示可判断为风向,此时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右偏,且与等压线斜交,因此该风形成于北半球的近地面。第 6 题,由图示可知,

4、M 地等压线比 N 低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若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M 地风力小于 N 地。 知识点 2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完成第 78 题。 7判断此时 P 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8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 Q 地相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7.A 8.D 解析第 7 题,图示 P 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第 8 题,图示等压距为 2.5 hPa,则 Q 地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 1 005 hPa 或 1 007.5 hPa;再运用“大

5、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法,可判断 Q 地等压线数值可能是 1 002.5 hPa1 005 hPa 或 1 007.5 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 二、非选择题(20 分) 9知识点 2下图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1)图示中 a、b、c、d 四个箭头分别代表什么?(8 分) (2)图示中箭头 d 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是_, 其方向由_指向_。(6 分) (3)若无 a,只受 b、d 影响,c 最终将与_平行。(2 分) (4)在实际大气中,c 与等压线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 分) 【答案】(1)a 代表摩擦力,b 代表地转

6、偏向力,c 代表风向,d 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 (2)垂直 高压 低压 (3)等压线 (4)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一定的夹角(斜交)。 【B 培优练 核心素养提升】 时间:15 分钟 总分:39 分 一、选择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 据此完成第 12 题。 1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NM BMO CPM DON 2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郊区近地面的点是( ) AP BO CN DM 【答案】1.C 2.B 解析第 1 题, 由图示可知, 近地面 O 地气压高于 P 地, 风从 O 地

7、吹向 P 地, 高空 M 地气压高于 N 地,风从 M 地吹向 N 地。垂直气流 P 地上升至 M 地,N 地气流下沉至 O 地。第 2 题,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应为图中的 O 点。 地理实践力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图 1),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 2)。据此完成第 34 题。 图 1 图 2 3“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 ) 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 B为了采光 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 D为了室外空气流入 4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

8、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答案】3.D 4.B 解析第 3 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第 4 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 8 月 16 日 15

9、 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 5图示时刻,P 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5.A 6.D 解析第 5 题,根据时间为 15 时,陆地和水库因比热容的差异,水库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P 地应吹东北风。第 6 题,据图可知,北侧存在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与白天的湖风风向一致;北侧气温差异

10、较大,主要是海拔不同造成的,因而不能证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也不能成为风速大的原因;材料没有显示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 综合思维(2021 年浙江嘉兴期中)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和的海拔高度均为6 千米。读图,完成第 78 题。 7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西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答案】7.D 8.B 解析第 7 题,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但比较时要使比较地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据此判断即可。由“和的海拔高度均为 6 千米”可知,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该水平面上,处

11、附近气压变化较大,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处附近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变化较小,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因此。同样的分析可知,D项正确。第 8 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图中等压面越靠上,气压值越低,据此可知,地附近左侧气压高,右侧气压低,水平压梯度力由左侧指向右侧,即由南指向北;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由于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处风向为正西风,B 项正确。 9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可判断飞机( ) A逆风飞行 B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图

12、示的高压和低压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位于北半球,故风向向右偏,故判断图示风向为西风,则飞机逆风飞行。 二、非选择题(12 分) 10综合思维读我国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比较 A、B 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并说明理由。(4 分) (2)判读 A、B 两地的风向。(4 分) (3)比较 A、B 两地的风速大小,并说明理由。(4 分) 【答案】(1)AB。理由:因为 A 地等压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气压差异大,气压梯度大;B 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气压梯度小。 (2)A 地

13、为偏北风,B 地为东北风。 (3)A 地风速大于 B 地。理由:A 地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速快。 热点 微专题 热点 全球气候变暖 背景材料 2020 年 2 月 9 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 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高温首次超过 20! 2020 年 2 月 28 日,英国太阳报报道,克兰维纳德斯基研究基地(位于南极半岛最北端海岸的加林兹岛上)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研究基地周围出现了“血雪”。这些红色物质实际上是一种被称为“衣藻”的红色藻类。这些红色藻类一般生存在冰川、雪地中,在寒冷的冬天,这些藻类会处于休眠状态,当夏天到来,这些冰雪会

14、融化,这些藻类就会开花,展现出红色的花状孢子。现在这些藻类吸收大量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快这些雪地的融化速度。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最近发现的埋藏在青藏高原的 33 组病毒(其中 28 组是新病毒),也在“窥视”着全球生物! 试题演练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 19 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完成第 13 题。 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

15、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 A到达地面的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减弱 C到达地面的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增强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答案】1.B 2.A 3.C 解析第 1 题, 读图可知, 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 是太阳辐射, 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 A 项错误;是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 项正确;是大气逆辐射,全天都存在,C 项错误;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 项错误。第 2 题,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可以吸收、反射太阳辐射,从而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减弱,A 项正确。微粒不直接影响被大气吸收的;因其处于 19 千米高空,对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传递影响较小,即对到达地面的、射向宇宙空间的影响不大;且对这些因素影响,不是缓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B、C、D 项错误。第 3 题,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具有了森林生长所需的更高的温度条件。苔原带太阳高度角没有变化,光照不会增强;水土流失加重,不利于森林生长;降水减少,不利于森林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