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O**** 文档编号:209746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限时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A 基础练 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15 分钟 总分:44 分 (知识点 1:大气的组成成分;知识点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知识点1(2021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下表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25千米以下)。 据此完成第12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 75.52 氧(O2) 21 23.14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8(变动) 0.045 6 1干洁空气中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 ) A氮(N2) B氧

2、(O2) C氩(Ar) D二氧化碳(CO2) 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氮(N2) B氧(O2) C氩(Ar) D二氧化碳(CO2) 【答案】1.B 2.D 解析第 1 题,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B 项正确,其他都不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第 2 题,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且能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D 项正确。 知识点 1、2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读下图,完成第 34 题。 3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 A B C D 4

3、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 【答案】3.B 4.C 解析第 3 题,题中所示现象是“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图中符合该现象的大气层次是(平流层)。第 4 题,错时上下班可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从而减轻雾霾现象;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雾霾吸入,但不能减轻雾霾现象。 知识点 2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 产生着高山流水、 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 56 题。 5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 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

4、 D二氧化碳含量多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高海拔地区吸收太阳辐射少 【答案】5.D 6.A 解析第 5 题, 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原因包括上冷下热, 易发生对流现象; 水汽、 杂质含量多,凝结核多;对流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雨。云雨现象与二氧化碳含量无关。第 6 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地面辐射的

5、吸收。 知识点 2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天空气球,大约上升到 30 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读图,完成第78 题。 7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 8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答案】7.D 8.A 解析第 7 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约为 30 千米,处于平流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其气温的变化变化规律为递减递增。 第 8 题, 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 二、非选择题(20 分)

6、9知识点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1)该图反映的是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4 分) (2)分析 A 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4 分) (3)补绘 B 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在 2227 千米范围内,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6 分) (4)电离层位于图中_层(用字母表示),说明电离层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6 分) 【答案】(1)中 对流层厚度为 12 千米。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 臭氧 臭氧层 (4)C 作用: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 培优练 核心素养提升】

7、时间:15 分钟 总分:41 分 一、选择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近些年来,生活在乌拉斯顿群岛(55 S,68 W)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透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完成第 13 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青藏高原上空 2臭氧层位于( )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中 D高层大气中 3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

8、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答案】1.B 2.C 3.A 解析第 1 题,结合图中乌拉斯顿群岛的位置可知,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南极上空。第 2 题,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中。第 3 题,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第 45 题。 4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 B C D 5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有(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 50 【答案】4.

9、A 5.D 解析第 4 题,由图可知高度为 1250 千米,因此图示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进一步判断符合。第 5 题,电离层存在于高层大气中;平流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由图示可知,平流层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 50。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2020 年 1 月 7 日, 通信技术实验卫星五号从酒泉发射升空。 据此完成第 67 题。 6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通信技术实验卫星五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7下列有关、层可能出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

10、里无云 C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 D在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答案】6.C 7.D 解析第 6 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结合图示可判断 C 项正确。第 7 题,层为对流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层为平流层,空气平稳,云雨天气少;在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层紫外线强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迅速,较高处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下图,完成第 89 题。 8图中 a 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

11、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 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 c 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9逆温的影响有( ) 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利于雾的形成 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 B C D 【答案】8.A 9.B 解析第 8 题,根据题意可知,c 显示逆温逐渐消失,应该出现在上午。第 9 题,逆温不利于大气对流运动,故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利于雾的形成;逆温出现时风力较弱,可抑制沙尘暴天气的发生;由于较高处大气层冷却较慢,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可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二、非选择题(14 分) 10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

12、题。(14 分) 材料一 下图为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 (1)“其他气体”含量虽少, 但其中的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_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4 分) (2)由图可以看出,近 150 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 分) (3)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4 分) (4)近 150 年来, 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_, 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_。 (正相关或负相关)(4分) 【答案】(1)二氧化碳 臭氧 (2)不断上升,尤其是 1950 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 (3)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 (4)波动上升 正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