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8170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仪征市江苏省仪征市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黑格尔美学曾说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作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因之在平凡中有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诸如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等等,也都如此大量地、严肃认真地塑造刻画,尽管有的是作冥器之用以服务于死者,但也仍然反射出

2、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汉代艺术中如此丰富众多的题材和对象,在后世就难以再看到。正如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回顾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一样,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远为宏伟巨大。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奴隶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 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它虽从楚辞脱

3、胎而来,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却已是脱离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了。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皇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西汉)到两都两京(东汉),都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衣饰如何,百业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置于笔下,汉赋正是这样。尽管是那

4、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吗?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所有这些对象都是作

5、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象化而存在于艺术中。人这时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融化在外在生活和环境世界中,在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中。汉代文艺尽管粗重拙笨,然而却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赋者,铺也,赋的内容决定了它文风的绮丽。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解释了赋为什么要绮丽的问题:“原夫登记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辞赋之所以要文辞绮丽,是出于拟情状物的需要,以情感的状态表现外物,需要巧妙艳丽的文辞;而状物,在模山范水之际形容描写事物复杂的体貌, 也要求“言务纤密”。 且看汉代赋家的赋文写作, 司马

6、相如的诸篇赋文如 上林 子虚等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充分显示其宏阔瑰丽的想象力,“繁类以成艳”;王褒的洞箫赋对于箫的声音状貌的描绘可谓穷尽变化,词藻丰富;班固的两都“极众人之所眩曜”,其西都赋汪洋恣肆, 东都赋语言典丽,是最早描绘大城市艺术形象的名篇;扬雄学习司马相如赋的“弘丽温雅”,其甘泉 河东 羽猎长杨四大名赋铺写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猎之盛,其用辞构思,亦华丽壮阔;张衡的二京赋文笔刚健挺拔而体制宏大富丽。凡此种种,均可以看出汉代辞赋在写作上的共同风格即“丽”。 很多汉赋家同时亦精通文字学, 如司马相如, 即作过字书 凡将篇 。 袁枚 随园诗话 中评价汉赋说:“古无类书,无志书,无字汇,

7、故三都两京之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心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书,当类书、郡志读耳。”可见,堆砌词藻,在用字上夸奇炫博,几乎成了当时赋家的习气。为了“体物写志”,汉赋家在写作时“铺采擒文”,极力铺陈词藻,彰显文采,大肆渲染夸张,这种夸饰之风从战国末期的宋玉起就开始盛行。汉赋在形式上还讲求对偶和声韵,“丽”本身即为偶对之意,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指出:“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而四、六言的句式和灵活的用韵则使汉赋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摘编自唐燕飞汉赋的文体风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

8、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汉代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汉赋与楚辞有着相承相因的关系,却完全摒弃了楚辞宜歌宜舞和讽喻劝诫的特点。 B“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既表明汉赋对象、领域广度前所未有,也体现出其仰观宇宙、俯察万类的胸怀和崇高宏丽的美学特征。 C艺术形象是人生活的对象化,也是人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类对对象化世界进行观照的目的是体现对自身征服世界的颂扬肯定。 D汉赋讲究堆砌词藻,虽有烦琐呆板之嫌,却也体现出中国文字的丰富细腻,洛阳民众也因之而争购三都两京之赋以收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赋注重铺陈现实百事,说明“美”贴近人的生活,具有现实色彩

9、;也意味着国人主体意识觉醒,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 B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形式相比,汉赋的题材更加丰富,但它们表现出的对世界图景的关注和爱好的艺术精神却完全一致。 C 李泽厚将汉代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和追求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 大大地提升了认识的高度、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D汉赋文辞绮丽是状物抒情的需要,因为状物要细致缜密地表现物象的体貌特征,抒情也要以巧妙艳丽的语言传递对外物的情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汉赋美学特征的一项是( ) A“铺采摘文,尽赋之体;体物写志,尽赋之旨。” B“取天地百神之奇怪,使其词夸;取风云山川之形态,使其词媚。” C“其题包涵,至大

10、无外,遂自由铺陈,尽情敷写。” D“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4材料一第一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析。 5汉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文学类阅读二、文学类阅读- -单文本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聂志红 肖伟从银行出来, 又走到对面的公用电话亭, 打电话向老婆请示:“钱取出来了, 现在就给汪宏明送去?”“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老婆没好气地吼道。肖伟连连答应,接着便挂了电话。正准备离开时,肖伟忽然听见从旁边的电话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一百万够不够?我现在就给爸爸送去,随便他买房也好,买车也好

11、,也让他在那边享享福”一百万!肖伟闻言倒抽一口冷气,偷偷瞟了一眼,只见这个年轻女人果然提着一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若非亲耳听到,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居然用一个普通的塑料袋提着一百万的巨款!一个想犯罪的冲动念头在肖伟的脑海中升起,但他知道若在这闹市之中付诸行动,等待他的立刻就是牢狱之灾。 肖伟买了礼品, 在巴士站等车时又遇见了那个女人。 肖伟站在她身后, 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想,如果这一百万属于我,就算买一幢豪华别墅也不在话下了!那还用得着低声下气去求那狗日的汪主任吗?而现在,为了一个分房指标,已倾尽全部积蓄去给他“上供”,但谁知这两万元又会不会打水漂呢? 车来了,女人上了车,肖

12、伟想也没想就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上了同一趟车。女人上车后,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就坐了下来。真是天助我也!肖伟分析了一下情势,决定用调包计智取。他一眼瞥见车上果皮箱旁边有一些备用的黑色塑料袋,便悄悄取了一个,套在了自己装着钞票与礼品的袋子外面,然后走过去,也把袋子往行李架上一搁,和女人的袋子挤在一起,不仔细分辨还真辨不出彼此来哩! 当汽车在第三站停下时,肖伟觉得时机已成熟,便从容地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然后堂而皇之地下了车。他知道自己没拿错,因为袋子的分量明显沉了许多。肖伟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他没想到刚才的两万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百万。当然,他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逃离这里,越快越好!

13、他伸手叫了一辆的士,要司机火速送他到城南。到城南后,他又换了辆的士到城西,再换车到城东最后,他爬上一辆开往郊区的大卡车出了城。也不知驶出了多远,肖伟在一座山边下了车。看看四下无人,他提着袋子往山上走去。 翻上一个山坡, 肖伟确定这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一个死人外, 因为他发现坡顶上伫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肖伟走过去,背靠着墓碑坐下,大口地喘着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汪宏明啊汪宏明,要不是我老婆逼我,我本来就不愿求你的!现在老子一百万都有了,一辈子也不会求你了,你他妈的爱分给谁就分给谁去吧! 痛快地骂了一通之后,肖伟感觉真是扬眉吐气!他拿过那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开始小心地拆开它。拆开一层后,里面

14、还有一层,再拆第二层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终于找到你了!”肖伟反过头一瞧,只见从墓碑后探出一颗头来,脸色惨白惨白的他大惊失色,立即弹了起来。这才发现,来者居然是那个携带巨款的女人!肖伟扫视了她身后一眼,发现并没有公安时,便对她说了一句“我不认识你”,接着就提起袋子往山下没命地跑。女人在后面喊道:“哎,你的东西,还有钱你手里那钱是我的,你拿了也没用”最后一句话让肖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对呀,这个袋子是无论如何也装不下一百万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当他拆开袋子,看到那些钱时,立即魂飞天外全是一捆捆的纸钱!难怪这女人如此神通广大即使我逃到这荒山野岭她也能神鬼莫测地在我身后出现,原来她是鬼!

15、 肖伟立刻四肢瘫软,哆嗦着爬回去,跪倒在女人的脚下,拼命地磕头:“求求您放过我吧,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的钱全还给您,我以后一定常来给你烧纸钱,求求您” 女人笑得直不起腰来:“你这是干什么呀?这钱是捎去给我爸爸用的。”说着她指了指后面那座孤坟。 女人说,她父亲在城里退休后,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但因土质、气候及虫害等因素,一次次都失败了,直到前年,第一批桃树苗终于在老人全部心血的浇灌之下茁壮成长起来。但是,老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儿女们遵照老人遗言,将他葬在了这高高的山岗上。 “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想如果他看到了这满山盛开的桃花,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女人一边说着

16、一边点燃了手中的纸钱。 肖伟站起身举目一望,在山坡向阳的那一面以及山谷中,果然是漫山遍野嫣红一片。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 年第 7 期)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内容朴素,情节也并不复杂,写了清明时节一女子为父扫墓的事情和经过。 B“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反映了老婆对肖伟的不满,其趋炎附势也一览无余。 C小说写肖伟光天化日之下铤而走险的犯罪行为,反映了当时民众在经济上的窘迫。 D人们在一时冲动、缺少理智的时候思维和行为都十分幼稚可笑,小说中的肖伟即如此。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自然的方式,交代了小说

17、的开端事件:为了一个分房指标,肖伟到银行取款并购买礼品,要去行贿汪宏明。 B“一个黑色塑料袋”“一百万”“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你拿了也没用”,使“纸钱”这一结果在情理之中。 C小说紧扣行贿事件展开情节,将不相干的两个人物肖伟与女子连在一起,随着故事的展开,又关联了没出场的人物,匠心独运。 D“终于找到你了!”这一情节使小说再起波澜,也将小说内容推向作者预设的另一方向,从而使小说的思想性大为增强。 8这篇小说的主题呈多样性特征,试简要概括本小说主题。 9标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这篇小小说的精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秦始

18、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业。于是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诸儒或曰:“古代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扫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太山阳至颠,立石颂德;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

19、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始皇闻之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 “诸生皆诵法孔子, 今上皆重法绳之, 臣恐天下不安。 ”始皇怒, 使扶苏北监

20、蒙恬军于上郡。 三十七年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B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C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D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11下列对文中加

21、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举行。 C阳,古人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文中“上自太山阳至颠”指从泰山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 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 曲礼中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22、一项是( ) A秦王兼并六国,改称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追尊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号制度。 B秦始皇准备到泰山封禅,有的儒生认为要用蒲草包裹车轮,使用草席,最终秦始皇没有采纳。 C 秦始皇在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宫, 在东海边上竖巨石, 迁大量百姓到骊邑和云阳, 加重了他们十年的赋税。 D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始皇长子扶苏劝谏,始皇为之大怒,便派扶苏到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各乖异,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14秦始皇为什么将儒生“坑之咸阳”?请结合

23、文章简要概括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别南昌诸友留别南昌诸友 翁卷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注】翁卷,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当为诗人客居南昌所作,其时他正欲返回家乡,故以此诗寄寓离别之情。 B颔联中作者对幽径菊荒的想象及对家乡山云的回忆,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已久。 C颈联以“春风”“夜雨”点明时令,意在表现时光流逝之快,转瞬又

24、过去一年。 D尾联以乐景写哀情,用万柳百花之乐景衬凌乱愁绪之哀情,有倍增其哀效果。 16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写之“愁”的内涵。 五、情景默写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言明青年应担当国家社会责任,以“_,_”自我勉励的句子。 (2)四章中指出自我夸耀害处的句子是“_,_”。 (3)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_ ?_?”的遐思。 六、选择六、选择 简答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代不同,中国青年所展现的形象和风采、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也有所不同,但有些精神品质却是_的,尤其是服务人民、奉献社

25、会的责任担当,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今天,中国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既面临时代机遇,又面对重重挑战。如何引导他们参与到_的社会实践之中, 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呢?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 互联网创造了为我们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随着媒体传播手段发生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的变革,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手段_,“青年大学习”等聚焦青年的新媒体栏目也不断涌现,以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互动性、突出的贴近性,吸引了众多青年。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媒介手段怎样变迁,都有着一个不变的精神内核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和人民

26、的重托。这种精神犹如火把,在百余年间的青年群体中_,并以璀璨夺目的光辉,继续引领新时代青年笃定前行、矢志奋斗。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以贯之 风起云涌 一日千里 薪火相传 B一以贯之 波澜壮阔 日新月异 薪火相传 C有始有终 波澜壮阔 一日千里 衣钵相传 D有始有终 风起云涌 日新月异 衣钵相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开启青年心灵钥匙、走进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B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是我们创造了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C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

27、我们创造了开启青年心灵钥匙、走进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D在传统的媒介手段之外,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走进青年心灵钥匙、开启青年精神世界的全新载体。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呈现 ,“小眼镜”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科研结果表明, 光照是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重要因素, 对于 , 有实验发现相同光照度下, 相比白光,波长长的红光引起的脉络膜增厚更加显著。 专家认为,在沐浴阳光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闭着眼睛迎着太阳的方式让视野中充满红光,通过促进视网膜多巴胺释放刺激脉络膜血流,从而促使脉络膜增厚

28、来控制近视的进展。近期,国家卫健委开展了相关研究,每天中午 12 时 20 分至 12 时 30 分(除节假日),让学生集体前往操场, ,迎着太阳的方向闭目 10 分钟,让红光充满整个视野,期望其研究结果能预防改善近视。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小眼镜”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用来练的。在“练”中,青春潜能变成强大能力,青年天赋变成人生财富。 B身上的红马甲在烈日炙烤下火红火红。一抹抹守护在群众身边鲜艳的“志愿红”,展示着助力疫情防控的青春力量。 C科幻作品的阅读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在面对烈性传染病时所表现出的人性善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成长为“

29、会思想的苇草”。 D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地方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不断加深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把握,入脑入心,落实到行动上。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七、材料作文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至上海仅需四个半小时,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同时,我国还开行着 81 对时速 40公里左右的公益性“慢火车”,经停 530 个车站,连接着百姓生计线、民族团结线。疾驰如风的动车组与慢悠悠的绿皮车,对照鲜明,耐人寻味,勾勒出一幅中国铁路的生动图景。 当代中国不仅追求发展的

30、速度,更注重发展的温度;既有数据化时代的狂飙突进,又可见“公共服务”零门槛的善意温情;既有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又可见公共设施适老化的人本关怀;既有战“疫”救灾中的分秒必争,又可见助困扶危时的宽容等待 班级计划举行“当代中国的速度与温度”主题班会, 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2A 3D 4类比论证:将汉代艺术特征与荷兰小画派的绘画特点进行类比,来印证汉代艺术中丰富的题材和对象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歌颂。对比论证:将汉代艺术和荷兰小画派进行对比,

31、突出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所展示的宏伟巨大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 5 从内容上看, 汉赋以状貌写景、 铺陈百事为主, 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环境事物;从风格上看,汉赋文辞绮丽,体制宏大,用字上夸奇炫博,喜欢渲染夸张;从形式上看,汉赋讲究对偶和声韵,多用四、六言句式,用韵灵活,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完全摒弃了楚辞宜歌宜舞和讽喻劝诫的特点”错误。 原文为“它虽从楚辞脱胎而来, 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却已是脱离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了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 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

32、的各类事物”,汉赋“脱离原始歌舞”,有所谓“讽喻劝诫”,故“完全”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A。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于文无据。文中写汉赋“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 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些可以看出汉赋具有现实色彩、 意味着国人主体意识觉醒等,但没有提到“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A。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汉赋特点是辞绮丽,状物细致缜密,以巧

33、妙艳丽的语言传递对外物的情感,主要内容和目的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 D. 句意为:辞句应朴素自然而浅显通俗,令人一读就明白。议论须直白,显露,令人听到能够深感警惕。这不符合汉赋语言特点和主旨。 6D 7C 8通过肖伟为贿赂汪主任铤而走险,揭示行贿、受贿社会不正之风给普通民众带来的伤害。通过“爸;爸”,赞颂发挥余热、造福社会的高风亮节。 9要点:创设优美意境,设置悬念,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空间。为小说增添了诗意美(艺术美)。是小说的点睛之笔,提示小说的主题重心所在,让人思索情节之下的深刻内涵。烘托“爸爸”的崇高。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

34、内容朴素”“并不复杂”错误。小说双线并行,除女人扫墓外,更多的写了肖伟犯罪之事,情节曲折。 B.“其趋炎附势也一览无余”错误。老婆的话反映的主要是对世风的不满和无奈。 C.“反映了当时民众在经济上的窘迫”错误。 肖伟的行为反映的是不正之风对人们的损害, 并不是经济上缺钱。 故选 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的能力。 C.“紧扣行贿事件展开情节”错误。不是紧扣“行贿事件”,应是“一百万”,或“肖伟变相偷抢女人的钱”。 10C 11D 12C 13(1)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秦始皇认为他们的想法很难施行,由此便贬斥儒生。 (2)不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着在乡里朋

35、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14侯生、卢生相互议论讥讽秦始皇,触怒了秦始皇;用来警戒后人。 15C 16容颜衰老,病重体弱之愁; 离家日久,思乡盼归之愁; 告别良友,依依不舍之愁; 离留两难,无从排解之愁。 17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弘毅、伐、矜、畔。 18B 19C 20句中将精神比作火把,火把照亮了人前行的道路,精神照亮了人类前行之路,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把精神比作火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精神之于人的重要性。 【解析】 18

36、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 “一以贯之”,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有始有终”, 做事情能坚持到底。 根据语境强调“有些精神品质却是”贯穿始终的,应用“一以贯之”。 第二空,“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根据语境强调规模宏大“的社会实践”,应用“波澜壮阔”。 第三空,“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根据语境强调“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发展迅速,不断更新,应用“日新月异”。 第四空,“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予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根据语境强调“在百余年间的青年群体中”代代相传,应用“薪火相传”。 21D 22(1)低龄化趋势(2)不同波长的光(3)沐浴在阳光下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小眼镜”的引号作用是特定称谓。 A.表强调; B.表特殊含义; C.表引用; D.表特定称谓。 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