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 20222022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早在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主张以大观小之法。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有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的照相。这画面上的空间组织,受着画中全部节奏及表情所支配。其间
2、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这就是说,须服从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不是服从西洋科学及数学上的透视法原理。 中国画家并不是不晓得透视的看法,但仍采取了以大观小的看法,从全面节奏来决定各部分,组织各部分。全幅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的全面节奏与和谐。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波动,如行云之推月。这确是中国山水画空间境界的表现法。西洋人曾说
3、中国画是反透视的,他们不知我们是从既高且远的心灵的眼睛以大观小,俯仰宇宙。 早在易经系辞里已经说古代圣哲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诗人对审美的俯仰观照由来已久,例证不胜枚举。俯不但联系上下远近,且有笼罩一切的气度。古人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诗人对世界是抚爱的、关切的,虽然他的立场是超脱的、洒落的。晋唐诗人把这种观照法递给画家,中国画中空间境界的表现遂不得不与西洋大异其趣了。 中国人与西洋人同爱无尽空间,但此中有很大的精神意境上的不同
4、。西洋人站在固定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中国人对于这无尽空间的态度却是如古诗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我们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着空间,因而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体。这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完在水中央。诗经蒹葭很能表现出这境界。 中国人不是向无边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低相之,玩味之,点化成了音乐。但我们却又从枕上见千里,窗中究万室(王维诗句)中神游太虚,以观万物之浩浩流衍,这才是沈括所说的以大观小!
5、(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材料二材料二 曾与一位摄影界朋友一起赏析元代王蒙的 夏山高隐图 。 这位朋友几乎跑遍黄山,是拍摄黄山风景的专家之一。面对夏山高隐图,朋友叹道没有直升飞机和长变焦镜头,而能获得此场景,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今人的不可思议,恰恰隐含着古人绘画的大智慧。 宋代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沈括将古典山水画空间结构的庞大体系提炼概括为以大观小,可谓是对深奥复杂问题非常智慧的简约。古典山水画家不是画直接视觉所见,而是画贮存的视觉意象、视觉经验。中国古典画作的非直接视觉性,给画家的艺术创造留下了自由的空间。古典山水画创作的这一思维智慧经由一代代画家的
6、不断创造与历史积淀,形成的视觉经验多样而丰富,博大而精深,这就是我们民族传统中可以引以为自豪的独特视觉文化。 以大观小贯穿于古典山水画创作的全过程。神游时对视觉意象的取舍、记忆、积累以形成视觉经验;创作前对视觉经验的提取、整合以创建新形象;创作中面对白纸,以山水画的笔墨效法技巧直接描绘视觉经验, 以建构经验的层次空间。 画作结构复杂,层次繁密,笔法苍秀,多取重山复岭、萦回曲折的体势,山高林密,洞曲谷深,展现一派宏深坡伟的气象。 如果漠视以大观小,而以西方 19 世纪前风景画模拟、再现有限视域的局部所见来理解王蒙的夏山高隐图,那么你就体会不到夏山高隐图的特质整幅画呈现出全景式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
7、的空间结构图式。西方主观的透视方法讲求视点的确定性,如果以此法来欣赏夏山高隐图,那么视点应定在哪里?即使古代有直升飞机, 有长变焦镜头, 主观的透视方法也断然画不出蕴含视觉文化的 夏山高隐图 。 在以大观小的统摄下,画家在感悟客体世界的基础上再创的画面空间,它不受焦点透视的来缚。 这是一个供画家自由创造的空间, 是表达天人合一境界的和谐空间。 (摘编自刘继湖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问理论的话语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虚实联成一片波流,明暗联成一片波动,是中国山水画空间境界的表现法,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观。 B.晋唐诗人将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观照法传
8、递给画家,这就使得中国画中空间境界的表现与西洋画大异其趣。 C.王蒙夏山高隐图画而空间的效果与坐直升飞机、靠长变焦镜头观察所获得的场景一样,故友人惊奇不已。 D.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空间结构图式,与西方运用透视法创作的画作显示出不同的特质,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展现的空间感显示出诗人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 B.蒹葭中白露体现时间,在水一方体现空间,两者结合,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的时空合为一体的境界。 C.由于以大观小贯穿于古典山水画创作的全过程,所以中国画家在观察山水时是绝对排斥西洋主观的透视
9、法的。 D.中国古典画作的非直接视觉性给画家的艺术创造留下了自由的空间,因此优秀的画作不能体现直接视觉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俯仰观照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立足于某个固定点画阶梯,阶梯近阔而远狭,下宽而上窄。 B.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C.自下而仰其巅曰高远,自前而窥其后曰深远,自近而望及远曰平远。 D.写实是绘画的一种境界,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王蒙的夏山高隐图表现出古代山水画的哪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
10、共(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骆驼碗骆驼碗 红柯红柯 骆驼碗长在骆驼的膝盖上。 孩子感到好奇,就钻到骆驼肚子底下摸骆驼的膝盖,坚实光滑跟红铜一样。骆驼太大了,卧倒时先要跪下,天长日久就把膝盖磨成闪闪发亮的铜。 看路驼的老头有个铜碗,他对自己的铜碗不屑一顾。孩子就问老头为啥不弄个骆驼碗。老头说,得七八年才能弄成呢,老哈萨才有这份耐心。又拍拍孩子的脑壳说,你别指望这些骆驼,他们不会让人得手的,得跟它有交情才行。 孩子的神情就有些异样。 到底是个孩子,人家只是说说,他就当真了,整天泡在骆驼圈里,什么活儿都干。孩子回到家里累得都不
11、能动了,母亲细心盘问,也没问出什么,那神奇的骆驼碗藏在孩子的心里。 终于有一天,孩子可以向老头提要求了,老头说行啊,你叫吧,看它们谁愿意跟你。 孩子站在院子里打声口哨,还真叫出了几匹好路驼。孩子选中了最漂亮的路驼,就往大戈壁去了。 北塔山不光光有金草地,北塔山还有大戈壁,无边无际的大戈壁把外边的世界全隔开了。刚到大戈壁,骆驼就鸣叫起来,跟吹牛角号一样。骆驼昂首天外,骄做得不得了,看样子它的脖子还要继续往上仲。太阳低下来,在骆驼蹄子底下一闪一闪,就像一块滋滋冒火的红石头。 孩子和骆驼遇到了暴风雪,孩子钻到胳驼肚皮底下。石头都被冻裂了,老鹰被冻成冰块从天上掉下来, 孩子一点事都没有, 孩子从骆驼肚
12、子底下钻出来的时侯一身汗气。骆驼卧的地方也在冒汽。这不是给老天爷难堪吗?暴风雪一下子就停在了半空,雪片跟麦衣子一样被太阳抖得干干净净。太阳慢腾腾地走着,星星升上了天空,饱满圆润有一股淡淡的河泥的气息,孩子亲眼看见星星怎样变成了月亮,月亮又红成了太阳。 孩子和骆驼再回到北塔山收场,已是两年后的秋天了,这是牧草长得结结实实的黄金季节,金黄的牧草把牧人和马托在掌心里,草原跟大海一样起伏着奔腾着。 孩子单人单骑横穿大戈壁回来了。走进村子,母亲扑上来抱住他就大哭。父亲是个真正的男人,他狂暴地抓起了小板凳,可看着儿子毫不畏惧一动不动,又慢慢放下了。父亲一声不吭走到骆驼跟前。骆驼知道这个粗壮的汉子在想什么,
13、垂下脑袋,正好跟父亲的脑袋碰一起,两个雄性十足的大脑壳默默地贴了一会儿,就分开了。骆驼再不理父亲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又好像在告诉父亲,我没有救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给我做伴逛了一回大戈壁。骆驼的眼神就是这意思,父亲也明白了,大戈壁和骆驼早就给儿子传授了大地的秘密,孩子已经是少年了,是一只雏鹰了。父亲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这世界上再没男人了。 骆驼被人牵走了,牧场的驼队要去运货。少年一直惦记着骆驼,他总是到远离村庄的戈壁难去迎接驼队。驼队就这样出现在驼道上,那股呛人的味道让人兴奋。他扑上去,跟见了老朋友似的把他的脑袋跟骆驼脑袋碰在一起。那是少年告别骆驼留下的最后旋律,上升,回旋,远去,从南到北,从
14、东往西,从天空到大地。但骆驼似乎远没有他这么热情,甚至有些冷漠,很从容地告别了他。 孩子在骆驼跟前遭到冷遇。骆驼似乎在暗示这个傻小子,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去了一趟大戈壁吗?傻小子还真伤心了,他擦一下眼窝子,靠在沙枣树上,望着大戈壁,他发现戈壁是有尽头的。戈壁就这么奇怪,你走进去它就大得无边无际,你在远处看,就能看到它的边。 好多年后,他结了婚,生了子。儿子刚断奶,骆驼来到他们的家,他看到了骆驼闪闪发亮的膝盖,那是骆驼耗尽心血打磨出来的红红的铜。骆驼老的时候就这样报答它的思主。 他很顺利地剥下了骆驼膝盖上的皮, 用沙子擦干, 趁皮子软和的时侯揉成碗的形状,烟火薰了三年,细沙子打磨了三年,儿子
15、就陪伴着碗长起来了。儿子去上学的时侯,他开始给皮碗上光,用整整一年时间把金色草原的花草树香烈风冰雪全打磨上去了。骆驼皮这时候才成为真正的铜,手指轻轻叩击,就发出纯正的金属的声音。 最后一道工序是雕图案,雕完,碗的神气就出来了。他离开儿子,去了北塔山的峡谷。整个冬天,他都在磨那把小小的刻刀,磨一磨,对着刀口吹气,再磨一磨。北塔山静悄悄的,当青草拾起叶片、万物萌动的时候,刀子就有了大地的灵气。他举碗对着天空,旋动了手中的刀子。活做得很成功。他太兴奋了,他跟个孩子一样把他的绝活藏到了北塔山上,他不想让儿子知道,他要偷着乐。 儿子一直惦记着那只神奇的碗。每次孩子问起,他总有点慌乱快,快完了。 爸爸真了
16、不起!我长大了一定要跟爸爸一样骑骆驼穿过大戈壁。孩子的眼睛多亮啊,他真想带孩子到山上去,去看看那只神奇的骆驼碗。 春天又回到了牧场,牧草刷刷地响着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听了看骆驼的老头的话, 孩子流露出些异样的神情, 表现孩子内心的震惊和动摇。 B.孩子回到村子时,母亲的大哭中包含着担忧、思念、喜悦和自豪的复杂情感。 C.这世界上再没男人了的赞叹, 是父亲对骆驼的认可, 是对自己不如骆驼的慨叹。 D.主人公藏骆驼碗, 体现了他对碗珍爱、 对毕生追求感到神圣以及对孩子用心良苦。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
17、对孩子刚到大戈壁时骆驼和太阳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表现骆驼夜视戈壁的豪情,烘托孩子在磨练中成长。 B.小说中老头强调人得跟骆驼有交情,为下文主人公到骆驼圈干活、在驼道上候迎骆驼以及儿子期盼得到骆驼碗等情节提供依据。 C.小说虽然对主人公的儿子着墨不多,但通过对主人公儿子成长过程的交代,表现出主人公制作骆驼碗时工序的复杂和时间的漫长。 D.小说的叙事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比如主人公回到村里的场景就叙述得比较舒缓,而主人公制作骆驼碗的过程就叙述得比较急促。 8.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表现的父亲的情感。(4 分) 9.小说写主人公对骆驼碗的特殊情感,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
18、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昔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如麴令、 何易于, 使无人焉见于诗歌文字, 亦没没于后世矣。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 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
19、,翼城人,道光二年进士,官江西知县,终铜鼓营同知。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 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贩,巡抚署屋宇皆震,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且君之于民,非能解衣而遍衣之,推食而遍食之也。而若此何哉?夫殊尤桌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
20、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 尝自记曰吏而良, 民父母也;其不良, 则民贼也。 父母吾不能, 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嗟夫!父母之保抱其子者,盖日为佣而不自知也,是则君所以自处者矣。 (选自梅曾亮柏视山房文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斯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夫殊尤桌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B.夫殊尤桌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C.夫殊尤桌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
21、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D.夫殊尤桌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掌管天文历法等。文中指司马迁。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礼部会试的登科者,第一名叫状元。 C.搢绅,古代官员把朝会时的笏板插在腰间,也作缙绅,转为官宦的代称。 D.巡抚,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的军政大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石瑶臣虽然被官民认
22、为是一个循吏,却拒绝谈论自己尽心为百姓所做的事情。 B.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官府缺少钱粮赈灾时,石瑶臣主动到来,平息民愤。 C.石瑶臣认为好官员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并进一步表明自己甘为民佣的想法。 D.本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循吏形象,表达赞美之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4 分) (2)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4 分) 14.作者认为史书记载的循吏很少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23、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516 题。 登西山望狭石湖 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注】白居易于长庆三年因租党争自求外放,任杭州刺史。次年,至属地海宁寻访恩师顾况故唇,作此诗。太守,此处是诗人的自称。书台,即顾况读书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句中南湖似鉴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南湖平静清澈的特点。 B.三、 四两句通过视角远近、 高低的变换, , 立体式地呈现了西山明净阔大的景象。 C.最后两句诗人回忆与顾况在长安谈论
24、诗歌的情形,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D.全诗用语平易晓畅,音韵优美和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点。 16.诗歌颈联中的闲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认为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时往往呼天,时常常喊父母,追念本源。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反问句,表达对秦朝统治者贪得无厌、奢侈靡费的批判。 (3)鸥鸟常生活在水边,在水天之间翱翔,仪态闲雅,与人亲善。古典诗词中常用鸥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自由自在、淡泊宁静
25、、闲适归隐等,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 I(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沙画,顾名思义,是一种用沙子作画的艺术创作。沙画不只是艺术作品,更是记录时代生活、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许多富有创意的沙画短视频赢得了网友的喜爱。一些作品由专业团队组织创作,思绕社会关注的话题为中心,在特定时间节点推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比如,有的创作者灵活运用单色沙与彩色沙,讲述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变化;有的创作者生动描绘冲在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党员群像,致敬身边的榜样
26、还有一些作品则由普通沙画爱好者创作而成,以的形式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人们的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这些作品以的形象再现故事情节,网络点击量常能破百万。沙画艺术正从画室飞入网络世界,为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盛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翻天覆地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妙趣横生 B.翻天覆地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栩栩如生 C.惊天动地喜闻乐见口耳相传妙趣横生 D.惊天动地津津乐道口耳相传栩栩如生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由专业团队组织创作,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为中心,在特定时间节点推出一些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
27、量。 B.一些作品由专业团队组织创作,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为中心,在特定时间节点推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C.一些作品由专业团队组织创作,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在特定时间节点推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D.由专业团队组织创作,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在特定时间节点推行一些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111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按照国际惯例,无论赛事举办地降雪量多少,冬奥会所有雪上项目竞赛场地均需人工造
28、雪以保持雪地形状,确保运动员比赛条件相同。只有比赛条件相同,。 造雪过程坚持多元蓄水、循环用水、科技节水的原则,()。雨水、胺雪水通过赛区内的沟道,汇流到一座塘坝,在塘坝存储起来,用于下一个雪季的造雪,最大限度保护水资源。赛区内还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站,将达标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道路浇活、绿化、灌溉等,。 目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采用最先进的高效节水人工造雪设备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统,在最合适的条件下造雪,保持最佳造雪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既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又不会对区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B.既满足冬奥会造雪
29、用水的需求,又不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C.既不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又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 D.既不会对区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又满足冬奥会造雪用水的需求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许多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
30、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3 分)C 2.(3 分)B 3.(3 分)C 4.(4 分)引用论证,引用古代关千宇宙观以及绘画见解来阐述自己对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的看法;对比论证,将中国绘画理论与酉洋绘画的透视法对比,突出中国绘画中的空间布局特点;举例论证,以中国诗旬为例,论证空间意识的美学特点;比喻论证,将虚实明暗的流动节奏比喻为决流之推
31、波,行云之推月。 评分建议:一点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6 分)画出了贮存的视觉意象、视觉经验;体现了独特的笔墨画法,显现一派宏深峻伟的气象;呈现出全景式的空间结构图式;营造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和谐空间。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6.(3 分)D 7.(3 分)B 8.(4 分)团想用板凳砸孩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独自离家的恼怒,暗含对儿子的爱;看到儿子毫不畏惧而慢慢放下板凳,表现父亲对儿子经过磨练变得坚强的成长感到欣慰。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32、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9.(6 分)骆驼碗是大漠的物象,作者借此表现大漠的生命状态和独有的文化特质;骆驼碗是主人公一生的追求,作者借此歌颂奋斗和执着的精神;骆驼碗是父亲影响孩子的载体,作者借此肯定雄健阳刚的大漠精神,并表达大漠人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复杂心理;骆驼碗是骆驼对主人公的回报,作者借此赞美感恩的品质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评分建议: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0.(3 分)C 11.(3 分)B 12.(3 分)B 13.(1)(4 分)循吏只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罢了,凭借智勇获得功名不是他们顾惜考
33、虑的事。 评分建议:译出大恋得 2 分;“心”计”两处,每译对一处得 1 分。 (2)(4 分)做百姓的父母,我不能;做残害百姓的人,我不敢;我还是做百姓的仆人吧! 评分建议:译出大恋得 2 分;贼”佣”两处,每译对一处得 1 分。 14.(3 分)循吏不重功名;真正与循吏标准相符的人很少。 评分建议:一点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恋思对即可。 15.(3 分)B 16.(6 分)C 表现诗人为官清闲、怡情山水的闲适生活;暗含诗人有突出才能却又尤法施展的尤奈; 蕴含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懂得进退取舍的心灵超越。 (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1)(故)劳苦倦极疾痛惨但(2)奈
34、何取之尽铀铢用之如泥沙 (3)示例:也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评分建议:每空 1 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3 分)B 19.(3 分)C 20.(5 分)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飞入“赋予沙画艺术以动态,生动表现沙画在网络世界发展的迅速;”盛宴“形象地写出网络世界中沙画的丰富多彩。评分建议:修辞 2 分,表达效果 3 分。 21.(3 分)A 22.(6 分)才能保证比赛公平;形成造雪用水内循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评分建议:一点 2 分,恋思对即可。 四、写作(60 分) 23.(60 分)根据 2021 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