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7665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2021-2022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一、(1818 分)分) 一本好书,如同一粒种子,会在你的心中悄然生根;一本好书,如同一叶轻舟,能载着你在知识的海洋远航。生活忙碌,人心(zo)动,阅读可以让人摆脱这种局面。阅读与否,区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中间是一道(hn)沟,一道屏(zhn),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生机盎然;一面荒芜寂寥,令人窒息。爱书的人打开一本书,便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世界,那里空气芬芳,流水潺潺,参天松柏直入云(xio),倔强耸立。 1.上面语段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2、 A.悄然(qio) 盎然(n) 潺潺(chn) 倔强(ju) B.悄然(qio) 盎然(n) 潺潺(shn) 倔强(ju) C.悄然(qio) 盎然(yn) 潺潺(shn) 倔强(ju) D.悄然(qio) 盎然(yn) 潺潺(chn) 倔强(ju) 2.上面语段中依次填入括号内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燥 鸿 障 霄 B.躁 鸿 障 霄 C.躁 鸿 嶂 宵 D.躁 弘 障 霄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课堂上,我们的语文老师把每一篇文章都讲得惟妙惟肖。 B.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刻意堆砌华丽辞藻并不可取。 C.在“校

3、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D.虽然已经分别多年,两个老同学还是一见如故,丝毫没有疏远的感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给高端餐饮企业带来了极大冲击。 B.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济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C.我国独立运行、自主设计的北斗三号卫星,是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D.实施分餐制可以拉开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人类所追求的一切美好的境界,所使用的一切美好的词汇,几乎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词上。 事实上,对于什么是真、什

4、么是善、什么是美,人们一直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真、善、美是人类古老而常新的精神价值,不曾也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看法。 正因为如此,这三个抽象而美丽的词便可容纳种种不同的理解。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仍用这三个词来代表那些值得我们追求的精神价值。 A. B. C. D.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中有许多历代传颂的名言警句。 B.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水南称为阳,山北称为阴。 C.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特定称谓,如“始龀”指七八岁。 D.西汉史学家司马

5、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二、(二、(3333 分)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

6、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且焉置土石 置:放置 C.寒暑易节 易:容易 D.无陇断焉 陇:同“垄”,高地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7、)(3 分) A.其如土石何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C.甚矣,汝之不惠 丈夫之冠也 D.告之于帝 征于色发于声 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B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C“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D愚公不畏艰难,与子孙相继挖山不止,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

8、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012 题。 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四百馀, 杀贼卒十二万人。 巡行兵不依古法, 令本将各以其意教之。 人问其故,巡曰:“今与胡虏战,云合鸟散,变化不恒。数步之间,势有同异。而动询大将,事不及也。”自兴兵以来,器械、兵甲皆取之于敌,未尝自修。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场,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不还死战,终破敌。(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张巡:唐朝名臣,安史之乱时,起兵抵抗叛军。本将:这里指军队中的【注释】张巡:唐朝名臣,安史之乱时,

9、起兵抵抗叛军。本将:这里指军队中的中级军官,低于大将。胡虏: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指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中级军官,低于大将。胡虏: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指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动:动不动。动:动不动。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 分) 我 不 离 此 汝 为 我 还 决 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器械、兵甲皆取之于敌,未尝自修。 12.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张巡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314 题。(共 7 分) 晚次乐乡县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10、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释】次:停留。乐乡县:地名。本诗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注释】次:停留。乐乡县:地名。本诗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野戍(途经乐乡县时所作。野戍(shsh):指野外驻防之处。噭():指野外驻防之处。噭(jiji o o)噭:猿猴啼叫声。)噭:猿猴啼叫声。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提示:请用 2B 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首联的“日暮”,是时间的开始;中间“烟断” “木平”的描写,说明夜色渐浓;尾联直接点出“夜

11、”字结束全诗。 B.颔联中的“旧国”,即首句中的“故乡”。故乡看不到了,眼前所见河流、平原无不是陌生的景象,感到十分迷茫。 C.颈联中的“野戍荒烟”与“深山古木”这时被夜色所吞没,诗人的乡情也被恐惧取代了。 D.本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 1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噭噭夜猿鸣”。(4 分) 15.根据原文默写。(共 9 分) (1)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

12、以传神笔墨描绘奇美壮丽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7)在龟虽寿中,表现了曹操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7 7 分)分) 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6.(1)本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是 ,

13、本段文字之外,作者说他有许多特质,例如 。(3 分) (2)埃德加斯诺在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结合本书具体内容,说说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4 分) 四、(四、(3232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19 题。(共 11 分) “冠”之礼法“冠”之礼法 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种种礼法制度有关联。 在古人戴冠须遵循的种种礼法制度中,最值得注意的当属冠礼。所谓冠礼,是汉民族传统的成年礼。我们的祖先以加冠的

14、方式来实行成年仪式,足见冠绝非寻常之物。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 , 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 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 “字” 。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故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则时时处处、举手投足都要受到冠的节制,以保证其人生旅途顺利通达,社会和家庭也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然而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加冠。在古代,“冠”一般一般只有贵族男子

15、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人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的确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在古代

16、,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冠既用来标志地位的不同,人们当然也就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时要戴“皮弁”,祭祀时则会戴“爵弁”等等。冠因不同场合而各有所宜,原本当是以特定的冠来节制人们在特定场合的特定行为。而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左传 襄公十四年

17、记载, 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 宁惠子, 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苑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应有的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综上所述,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原文有删改) 17.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提示:请用 2B 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

18、应题号后】 A.文章开头由含有“冠”的词语写起,目的在于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文章第段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古代贵族男子方能戴冠、 重要的场合必须戴冠、 身份不同需戴不同的冠、 不同场合戴不同的冠等五方面依次介绍古人要遵循的“冠”之礼法。 C.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 D.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总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18.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 分) 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 19.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9、4 分) 如田猎或征伐时要戴“皮弁”,祭祀时则会戴“爵弁”等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3 题。(共 21 分) 黄河一掬黄河一掬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友人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我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

20、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阔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几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问友人。 “黄河从西边来,”友人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 这才看出,

21、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

22、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

23、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的乳汁哺育出来的?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 想到这里, 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 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女儿也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当年我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

24、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就穿着泥鞋登上飞机。 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作者余光中,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注】余光中,著名台湾诗人,出生在大陆,代表作乡愁。 20.文章围绕“黄河”写景叙事抒情。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顺序概括文章内容。(4分) (1)走近黄河,看到景色空廓寂寥; (2)触摸河水,怀想历史生发感慨; (3) ; (4)回到车上,不忍拭去鞋底湿泥; (5) 。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 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3 分) 女

25、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22.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 “从此每到深夜, 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的理解。(5 分) 2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在文章结构和构思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五、(五、(6060 分)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另一种幸福另一种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不得抄袭; 不少于 600 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 20 行)。 参考答案参考答

26、案 1.A 2.B 3.B 4.D 5.B 6.B 7.C 8.C 9.B 13.C 17.C 评分意见:每小题评分意见:每小题 3 3 分。分。 10.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 评分意见:评分意见:2 2 分。分。画错、多画,均不得分。 11.兵器铠甲都是从敌人手中取来,不曾(从来没有)自己准备过。 评分意见:评分意见:3 3 分。“皆”“未尝”各分。“皆”“未尝”各 1 分,语句通顺即可。分,语句通顺即可。 12.示例 1:记忆超群:见过的人他都能认识; 示例 2:善于用兵:根据情况调整战术,杀敌无数; 示例 3:作战勇猛:与士兵共进退。 评分意见:评分意见:3 3 分。结合文章内容分。结合

27、文章内容 1 1 分,要求用自己的话;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分,要求用自己的话;写出人物性格特点 2 2 分。分。 14.示例:运用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夜晚中猿猴不停地鸣叫着,来表现出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单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评分意见:评分意见:4 4 分。手法分。手法 1 1 分,结合句意分析表达效果分,结合句意分析表达效果 3 3 分。分。 15.(1)长歌怀采薇(2)日暮乡关何处是(3)似曾相识燕归来(4)烽火连三月(5)威武不能屈(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评分意见:评分意见:9 9 分。每空分。每空 1 1 空,出现错别字不给分。空

28、,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16.(1)周恩来(1 分);头脑冷静、善于逻辑推理、从实际出发、不屈不挠(2分,任意一点且符合人物特点即可) 评分意见:评分意见:3 3 分。分。 (2)示例 1:红军领导人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战斗力强。(2 分)毛泽东、朱德等人都跟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2 分) 示例 2:红军帮助穷人,为了中国,受到广泛支持。(2 分)当地老乡说“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2 分) 示例 3:红军战士勇往直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 分)飞夺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抽掉了,30 个勇士站了出来,组成敢死队,用血肉之躯成功抢夺泸定桥。(2分) 评分意见:评分

29、意见:4 4 分。结合具体内容,体现其中一点即可。不结合内容扣分。结合具体内容,体现其中一点即可。不结合内容扣 2 2 分。分。 18.示例:“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说明“冠”在通常情况下只有贵族男子能佩戴,但也有例外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4 4 分。解释词语占分。解释词语占 1 1 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 3 3 分。分。 19.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田猎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戴什么样的“冠”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增强说服力。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4 4 分。说明

30、方法分。说明方法 1 1 分,结合句意分析分,结合句意分析 1 1 分,“具体真实”分,“具体真实”1 分,具体说分,具体说明的内容明的内容 1 分。分。 20.示例:低头默祷,将名片送入黄河中;回到高雄,名片盒珍藏黄河土(干土珍藏名片盒中)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4 4 分。每点概括分。每点概括 2 2 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 21.(1)示例:裹,缠绕,抱紧的意思。“裹”字形象表现了把衣服缠绕密密实实的状态,侧面烘托风沙之大。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3 3 分。结合句意分析分。结合句意分析 1 1 分,表达效果分,表达效果 2 2 分。分。 (2)示例:运用比喻,

31、将“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比作“胎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是华夏子孙的母亲河,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是深刻无法磨灭的,表达了作者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与赞美。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3 3 分。解释词语分。解释词语 1 1 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 2 2 分。分。 22.示例:作者归来后将黄河的泥沙放进书房的名片盒,每当夜深人静,作者总会想起黄河,想起探访黄河的情景。黄河是祖国母亲的象征,“隐隐的水声”传达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海外游子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无法割舍的的眷恋之情永存心中。这句话作为文章结尾,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

32、:本题 5 5 分。浅层含义分。浅层含义 2 2 分,深层含义分,深层含义 2 2 分。结构作用分。结构作用 1 1 分。分。 23.示例: 运用欲扬先抑, 开篇先写黄河风沙大, 作者初到黄河边时觉得风沙 “欺负人” ,再写作者接触黄河水、将名片投入黄河亲近黄河的激动心情,突出了海外游子对母亲河黄河的景仰、热爱与眷恋之情。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加可读性。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6 6 分。判断手法分。判断手法 2 2 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用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用 4 4 分。分。 五、作文。 项目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 一类文 (3648 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

33、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二类文 (2435 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文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023) 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发展等级 (012 分) 选材 文采 创新 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 减分 无题目、写错题目 扣 2 分。 错别字、标点 每处错误扣 1 分,最多扣 5 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 50 字扣 1 分。 1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感情、结构、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