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7530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临沂市 2021-2022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与进取精神有何关联?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常常以“理想”的形态表现自身。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差距,进取精神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小,进取的动力就较弱;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进取的动力就较强。 如果说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是进取精神的源头,那么“中庸”与“进

2、取”就不是对立的,因为“中庸”是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为理想的宇宙秩序, 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 就会发现, 这个世界, 是一个有生有死、 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中庸”,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蕴含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造世界的勇气。 中庸以“万物并育”的宇宙秩序为其理想,这一理想决定了它所

3、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 首先,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秩序”的进取,是强调“关系”的进取。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也不是以群体为中心的。它的重心在个体间、团体间、万物间。 但是, 它也不是压制个体、 压制团体、 压制人类的。 它所要求的秩序, 是万物“并生”的秩序,是万物“各正性命”的秩序。而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 其次,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生存”“发展”权利、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万物并育”以万物之生为前提,没有万物之生,其他权利就将陷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基于

4、万物之生的,首先是其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是在万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权利。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最后,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 肯定万物并育, 就会肯定“生生”的价值。“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 总之,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的

5、终极指向,是合理秩序造就的宇宙共同体。中庸之宏大理想的实现,中庸之艰巨事业的完成,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对儒者而言,“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一种源自“天命”的召唤,回应这一召唤,必须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 材料二: 中庸 的作者致力于构建哲学思想, 其动机缘于忧患意识。 中庸 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情。中庸反复引述孔子“道之不行”的话,主要是哀叹中庸之道的废弃,老百姓缺乏已久,常人不能坚守,小人则肆无忌惮。世上的一切坏事与麻烦,在中庸作者看来,都是中庸之道的毁坏所形成的。中庸作者所表现出来

6、的忧患精神,与中国文学的写作精神是相通的,中国文学写作精神出于忧患意识, 即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 司马迁在 报任安书 中提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圣贤著书大抵起源于人生遭遇不幸。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 中庸认为,世间之人,不管何种出身,大抵行事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的。中庸为此极言人们达到中庸看似容易,实则极难。中庸作者指出,世人不能做到中庸,一种是由于不明中庸之理,朱熹注孔子“道其不行矣夫”时指出:“由不明,故不

7、行。”另一种则是虽然明于道理,但在实践上却难以做到,即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慨叹,世人皆曰知道中庸,但是被人驱遣到了陷阱之中而不知道。可见,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世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为什么呢?原因是人们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唯圣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私欲。 (摘编自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与万物相争的现实存在着张力,儒家秉持这一理想积极进取以改造现实。 B. 中庸理想高远,重视“秩序”的进取,强调“关系”的进取,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同

8、于一般的进取精神。 C. 中庸的作者出于忧患意识才致力于哲学沉思,与诗文写作一样,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 D. 为实现中庸之宏大理想,儒者响应“不可以不弘毅”召唤,其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 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 B. 儒家之“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 C. 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然会只采取“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 D. 中庸认为世人多凭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而“知”“行”是达到

9、中庸的重要因素。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 ) A.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崛起道路。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C. 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 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 4. 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5. 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仔细阅读,结合材料对孟子的主张进行评价。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10、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 C 2. D 3. D 4. 严密准确,富于逻辑性。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个体、团体、人类三个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简洁明了, 富于概括性。 如“进取精神的有无、 大小, 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 5. 孟子

11、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主张体现了孟子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 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 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理想。 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育和伦理教育,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击(节选) 魏巍 刘大顺早已看好了接近敌人的道路,就带着两个新战士悄悄地钻进树林里。 这片松树林一直延伸到敌人左边。他们迅速隐蔽地穿行着,踏着积

12、雪下了山坡。看看到了树林尽头,才发现离那三个敌人还有一段距离。那三个敌人正在那里坐着吃东西。有一个人仿佛吃完了,手一挥,把一个罐头盒子当啷啷地扔到旁边。刘大顺提着枪沉吟了一下。他想,如果贸然钻出树林,敌人发现,势必拼命逃跑,也就难得抓住活的。他再一看,敌人后面有一块一丈多高的大红石头。 如果绕到大石头后面, 从那儿突然出现, 这几个家伙就跑不掉了。 想到这里,他就吩咐那两个新战士就地停止,瞄好敌人;然后就向旁边悄悄地绕了过去。 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不一时,就来到大石头后面。即将到手的胜利,使他的心兴奋得怦怦直跳。他想,即使你插上翅膀

13、,也逃不出我的手心了。想到这里,他端着冲锋枪跃身而起,从大石头后边猛然跳了出去 呵哈!哪知就在这一瞬间,面前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原来山坡上坐着二三百美国兵正在仓仓皇皇地用饭,一见他,发出一片惊喊声,乱哄哄地都站了起来。刘大顺一愣,正要开枪射击,他的枪口已经被一个满脸黄胡茬子的美国兵紧紧抓住。接着,慌乱的敌人趋于镇定。他们发现,只不过是一个人,于是发出一阵狂叫,拿着卡宾枪成扇面队形包围过来。即将陷入重围的刘大顺,一看敌人要来捉他活的,心想,“我是共产党的兵,决不能当俘虏。今天就是死了,也要找几个垫背的!”他抽出手猛力地向敌人脸上挥了一拳,接着飞快地从腰里掏出一颗飞雷,一拉导火索就投在地上。

14、他的意思本来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没想到脚下是一面斜坡,那颗飞雷咕咕噜噜地滚了下去, 接着“轰通”一声巨响, 就像落下一颗大炮弹似的。 黑烟起处,正在扑过来的敌人和那个满脸胡茬的家伙,不知道他使的是什么武器,掉过头乱吼乱叫地跑开了。 飞雷的浓烟一散,刘大顺看见敌人没命地乱哄哄地向前逃去,精神为之一振,心想:“今天我非削倒你几个不行!”就端着冲锋枪猛扫起来。那两个新战士也赶了上来,他们一面扫,一面追,一面喊:“兔崽子们!哪里跑!”紧紧跟着混乱的敌群,打得十分痛快。山上的同志们也纷纷开枪射击。 这时敌人只嫌跑得慢, 把身上的东西纷纷丢掉, 卡宾枪也扔了。 其中一个军官,皮带不知何时丢掉,用一根绳子串

15、着手枪束在腰里。现在他也感到不便,一面跑一面将绳子解开,把手枪丢在地下。这时满地都是卡宾枪,刘大顺干脆把自己的冲锋枪往身后背,随手捡起一支卡宾枪就打。子弹打完,往旁边一扔再换一支,打得真是万分高兴!心想:“哈哈,连子弹都替我压好啦!今天我就打个便宜枪吧!” 这些魂不附体的美国兵,虽然个大腿长,拼命猛跑,但他们平常都是坐汽车的,又穿着笨重的大皮靴,哪里有我们的战士行动迅速?不一时,刘大顺就插在了敌群中间。前面一股,后面一股, 夹着刘大顺向前猛跑。 刘大顺忽然一转念头: 如果像这样追下去, 还是难得抓住多少活的;说不定敌人还有跑掉的可能,不如先抓住一股再说。于是他陡然返过身来,大喝了一声:“站住!

16、”接着朝天空“哗哗哗哗哗哗”地横扫了半梭子。后面那股敌人就纷纷地举起手来,在稻田里“扑通”、“扑通”地全跪倒了。有些人不知什么时候把皮靴也脱下扔了,光着两只脚。一个一个用充满恐惧的蓝眼睛,望着刘大顺,哆哆嗦嗦像筛糠一般抖个不停。 (选自魏巍东方第三部,有删改) 【注】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描写了我国抗美援朝战场的斗争场面,对我国农村的复杂生活也做了真实描绘,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抗美援朝伟大战争的胜利。节选部分,叙述了我军奉命阻截溃败的美国军队的战斗场景。这场战役,我军俘获了大批美军战俘。美国人自称其为美国历史上空前所未有的“黑暗时代”,或者叫做“黑暗的十二月”。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

17、一项是( ) A. 刘大顺只带了两名新战士就去追赶一大批逃跑的敌人, 说明他对自己本次行动充满了信心。 B. 敌人身后那块大红石头,既为刘大顺秘密行动做了掩护,又暗示人民志愿军意志的坚定。 C. 深陷重围的刘大顺凭一颗手雷扭转了战局,充分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文章写刘大顺追赶敌军时突然转身对天空扫射的细节,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士形象。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追击”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文章的主体事件,同时“追击”二字营造了紧张急迫的氛围,暗示了战斗的激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刘大顺这一人物形

18、象, 有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生动细致,形象立体,可读性较强。 C. 小说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来再现战争的情景,如“轰通”一声巨响”“哗哗哗哗哗哗”“扑通”等,既增添了紧张的气氛,又增加了真实感。 D. 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刘大顺成功俘虏一大批美国兵的事,这样的“遭遇战”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并非大事件,却能以小见大,反映深刻的主题。 8. 小说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9. 有人评论魏巍的东方“既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又有着诗的艺术魅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答案】6. D 7. B 8. 用刘大顺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被俘虏与美国兵的纷纷举手

19、投降作对比,凸显了刘大顺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用美国兵个大腿长、丢盔弃甲却最终被追上与刘大顺的行动迅速作对比,凸显了刘大顺的战术素养之高。 9. 史的认识价值:本文节选的这场战斗是抗美援朝中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美国人也自称其为“黑暗的十二月”,真实、立体地纪录了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因此说它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诗的艺术魅力:小说的语言极具表现力,例如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多用短句,表现战斗过程的紧张、激烈;叙述中蕴含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志愿军战士及敌方的态度爱憎分明,因此说它有诗的艺术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

20、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余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欧阳询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请发兵讨之。上曰:“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许。 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

21、朕此意。”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

22、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上:帝王。文中指唐太宗。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 B. 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 C. 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

23、/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民父母之意邪/ D. 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士,旧时泛指有学问的人,也指六朝以后掌管编纂撰述的官名,唐置学士掌整理经籍图书、起草诏命等。文中“学士”的意思是指前者。 B. 己已,干支纪日法,如苏轼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C. 少师,古代官名,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 D. 大理,指大理寺,为中央司法机构,长官为大理寺卿,次官为大理少卿。

24、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善于纳谏。 遴选才学之士, 临朝听政之暇, 常在内殿与其讨论古人之言、 过往之事,或是商量政务,有时直到夜半才结束。 B. 唐太宗见识超人。窦轨诬陷獠人反叛,请求征讨。唐太宗认为獠人只偷窃,并非反叛,地方官员倘能施以恩德信义,他们自然归服,最终不许出兵。 C. 唐太宗重视人才。封德彝久未举荐贤能,理由是没有奇才,唐太宗告诫他,用人不可求全责备,应当取其所长,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说国内没有贤才。 D. 唐太宗处事周全。长孙顺德受贿事发,唐太宗反而赐予他绢帛,目的是以此羞辱他,令其反躬自省;如果顺德不知羞耻,则是禽兽,杀掉他也是无

25、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 (2)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 14. 唐太宗作为一代圣君, 从弓矢事件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我凭诚信统治万民,不愿徒有慰问救济之名而无恩惠之实。 (2)常常思考治国之道,有时直到夜深才睡。您等也应恪尽职守,与我的心意相符。 14. 第一问:天下事务繁多,自己不能全部知晓,应虚心求教。 第二问:(1)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在中书内省轮番值宿;(2)多次召见值宿官员,询问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26、。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辛弃疾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亲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注】宋孝宗淳熙十五年,辛弃疾因谗被劾落职已七年有余,邸报中突然出现其因病辞官的消息,词人百感交集,而作此词以自陈。“抖擞神武门”,南史载陶弘景身居要职但离群索居。后挂官服

27、于神武门上,上表辞官。庄子载,子贡过汉阴,见到一个老人一次又一次抱着瓮灌溉田圃, 用力多而收效少, 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 老人不愿意, 并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以“老子”自谓,既增添了词的口语化色彩,又突出了词人才高不羁的形象特点。 B. 这首词开篇即声明看透人间恩怨的态度,“笑尽”二字极写词人的潇洒意态,旷达豪放。 C.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三句用典,表明“早当勇退,不必待劾”之意。 D. 这首词语言婉转多姿,句式上呈现散文化的特点;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抒情,风格沉郁。

28、 16. 下片描述了词人如今隐居的情状,其中蕴含了词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A 16. 心境澄澈,安于田园淳朴生活的平静。于凄寂之中生发的顾影自怜。感时伤世,于佛理中寻求命途多舛之因的抑郁不平。见邸报对虽已隐居多年仍有人恐其入仕进而搬弄是非的讽刺。请求同隐青山的友人再赋“招魂”,将他招回山林以排遣愁闷的解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就不缺英雄的民族,巍峨的喀喇昆仑见证了祁发宝等英雄暂死保家卫国,勇往直前的英雄壮举,充分印证了论语子罕的“_”燕歌行中也用“_”说明战士们征战沙场不是为了个

29、人建功立业。 (2) 疫情期间, 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树起道德精神的丰碑, 我们可以用司马迁 屈原列传中的“_,_”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 (3)正如礼运所言“_,_”,当今社会应当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 【答案】 . 勇者不惧 . 死节从来岂顾勋 . 推此志也 .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选贤举能 . 讲信修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用绑定银行卡,“碰一碰”即可支付,离开网络一样好使;资金实时到账,无须等待,没有手续费;交易实现可控匿名,保护消费者隐私数字人民币正与我们的生活。作为数字

30、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在试点城市,随着多家银行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已经涵盖餐饮服务、生活缴费、购物消费、交通出行等多个使用场景,并产生了手机扫码、碰一碰支付、脱离手机的可视卡式“硬钱包”、与现钞双向兑换等支付模式。数字人民币未来有望向电商、短视频等线上领域渗透,并在企业贸易、供应链金融等实体经济领域。 为何要研发数字人民币?因为中国发展数字人民币有很多优势。一方面,中国发展数字人民币所需的基础设施、支付体系相对完备;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商家等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更高。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的,反而市场化方式进行。在可预见的将来,纸币、电子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将_。

31、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息息相关 前程似锦 大显身手 平分秋色 B. 息息相关 大有可为 大显身手 并驾齐驱 C. 休戚与共 前程似锦 牛刀小试 并驾齐驱 D. 休戚与共 大有可为 牛刀小试 平分秋色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行数字人民币不但靠行政强制得以实现,而是市场化方式进行。 B. 发行数字人民币不是靠行政强制得以实现,反而以市场化方式进行。 C.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但不靠行政强制来实现,反而市场化方式进行。 D.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的,而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 20. 文中画横线的

32、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 【答案】18. B 19. D 20. (l)设问构成: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问句是基于上文对数字人民币大显身手状态的描绘自然提出的疑问,顺应文脉,引发读者思考,答句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整个设问句引人注意,使行文灵动活泼。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如意”“冰丝带”“雪游龙”是北京冬奥的三张名片。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称作“雪如意”,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北京2022 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国

33、家跳台滑雪中心设计灵感源于 。它垂直方向剖面是个 S 型的曲线,从跳台环形顶端,再到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 S 型曲线完美融合,被称为“雪如意”,在体现体育建筑动感造型的基础上,又凸显了中国元素。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的冬奥场馆。该项制冰技术是 ,碳排放趋近于零;还是最先进的,冰面温差可控制在 0.5 摄氏度以内。国家速滑馆制冷产生的余热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一年可节省约 200 万度电。 地处北京延庆区海陀山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像 ,被亲切的称呼为“雪游龙”。场馆按照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质量控制标准,实行

34、严格的闭环管理,将赛场分为闭环外和闭环内两个区域。对闭环人员分流线管理,实行分区就餐、分类乘车、分类住宿,严格与社会面隔开。此外实行馆长、片长、楼长、层长的“四长”责任分管制,负责防疫措施落实。 21.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22. 请使用三个递进复句分别概括上面三段文字,每句不超过 30 字。 【答案】21. (1)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 (2)最环保 (3)一条巨龙蜿蜒于巍峨的山脊之上 22. (1)“雪如意”不仅体现体育动感之美,而且凸显了中国元素。 (2)“冰丝带”制冰技术不仅是环保的,而且是很先进的。

35、 (3)“雪游龙”防疫不仅是分区管理,而且是分层管理。 四、写作(60 分) 注意: 请从下面两则作文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 并在答题纸 23 题后面对应题号上画“”。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西安小规模疫情, 全国各界出钱出力, 全力支持西安抗疫。 西安大一女生陈欣悦捐赠 14000斤蔬菜,获得广泛关注。有网友们称赞陈欣悦及其父母堪称“大义”。有网友认为成功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但网络却也还有异样的声音。有网友认为:作为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要求父母捐赠 14000 斤蔬菜,实在是方便了社会却为难了家人。 也有网友认为:因为陈欣悦是富二代,家庭优越,否则

36、父母不可能盲目支持,更不可能出手就是 14000 斤蔬菜。 还有网友说: 陈欣悦一家很聪明, 虽然现在花了不少钱, 但给女儿买了名声,甚至还可能为全家买到好的未来,还是非常合算的! 对于西安大一女生陈欣悦向学校捐赠 14000 斤蔬菜之事,你怎么看呢? 振华中学宏志班将要开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阐释你的态度。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善意需要有人来保驾护航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善意需要有人来保驾护航”。 陈欣悦是西安服装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由于她本人就在西安,所以她深知疫

37、情下的西安人们有多么的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的她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抗击疫情作出一份贡献。于是陈欣悦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她的想法也受到了父母们的支持,在和父母的共同商议下向学校捐赠了 14000 斤自家种的蔬菜。 不得不说这 14000 斤蔬菜确实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现在的西安正是缺乏这些物资的时候,很多学校都面临着物资匮乏的难题。她的这一举动很快就被媒体报道了出来,人们纷纷称赞她的善意行为,有的人甚至亲切的将她称之为“白菜公主”。 但是按照以往的规律来说有赞美就肯定有批评, 果不其然这件事情在引起人们称赞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批评与嘲讽。在那些嘲讽的人眼里看来陈欣

38、悦的捐赠完全是依靠自己的父母, 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出任何力量,这种拿着父母的东西进行慷慨的行为很不好。此外他们还认为陈欣悦这次的捐赠是“别有用心”的,这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对于这些“批评”我也发表一些我的看法。首先陈欣悦本次的捐赠并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在和自己的父母商量之后共同决定的,因此这应该算是他们一家人共同献爱心,并不存在谁利用谁的情况。相反那些说着要靠自己能力捐赠却又没有行动的人才是真正的“慷他人之慨”。 其次对于第二点, 很可能这个小姑娘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火遍全网, 她的出发点只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为当下疫情防控做一些贡献, 毕竟她正处于现场,有着身临

39、其境的感觉。所以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一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呢? 诚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陈欣悦在捐赠之后被报道出来有可能给她自己带来一些利益这是事实,但这是人们因为她的善举主动愿意赠予的,并不是她因为这件事情达到了这个目的。这两种概念结果相同但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换一种说法来说这些赞美都是她应得的, 她做了好事人们称赞她这不正是对于她的一个奖励吗?我认为做了好事被称赞才是一件事情正确的发展方向,因为善意确实需要有人为它保驾护航。 即便她以后真的如网友所说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变化,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不是吗?至少目前看来她做这件事情是对的,是值得人们去表扬她的。我们不是预言家,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去往坏的方向定义以后的事情。 在我看来陈欣悦就是应该被表扬,在这种情况下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也应该去称赞她这种奉献的行为,我们应该为这种善意保驾护航,让世界上多出更多的善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