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7134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格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会一贯表现出来的特点, 具有稳定性。 但考虑到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这一问题,我们不能据此在人与文之间划等号,天真地认为文即人也。在“文如其人”一语中,这个“如”毕竟是个“模糊概念”,而不是等同。 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 “文如其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值得信任的批评

2、戒条。 从主观方面而言, 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其中,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下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文风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猬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而读者在展读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宣言,焉能不为他的人文如一拍案叫绝?在这个意义上,“诗以

3、人见,人又以诗见”也好,“望其枝叶便知其根本”的比喻也好,“人非流俗之人而后其文非流俗之文”也好,都是可以成立的。 “文如其人”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人属于生命实体,文只是人抽象出的某种信息、思想、情感的符号表达形式。人是多面性存在,文本只能反映人的某一面。作品往往只表现作者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虽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内容也很丰富、复杂,但相对于在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中的活生生作者全貌而言,还是比较单一的。作品是人有区间、有主题的表达,其间经历了语言符号与形象体系的转换,不可能是人的机械、刻板的投影。人在历时中变动,文只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同一作者在不同情境或情绪状态下写出的作品,可能大异其趣。

4、人的思想、感情、志趣、追求都可能发生变化。而文本一旦形成,内容就相对定型了。我们在说“文如其人”时,其实都是经意或不经意地拿部分的“文”来说明一个完整的“人”的。人本身不仅仅是很难用语言描述,而且是完整且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将局部的“文品”与完整的“人品”统一起来,本身存在天然的瑕疵。 文如其人从学理上说是一种根基论,人格观念可以作为考证的参考因素,但不能绝对化。基于这一理由,如果说绝对的“文如其人”之说是独断论,绝对否定“文如其人”之说会陷入怀疑论,那么具体分析就是一种务实论。 (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材料二: 社会学的人格相对讲究统一完善,可供追摹;诗学上的主体

5、人格因其特异而多纠结分离。但不管怎样,构建诗歌文本,永远离不开诗人人格“打底”。一般而言,人格的精气神高低,经常主宰文本质量的好坏。诗人主体人格,意味着要在文本中实施个我形象的最高塑造。而“自我形象”其实是作为文本的“镜像”副本,由内在“自我”与外在“他者”共同打磨,才最后形成读者接受的效应。自我形象强大时,“副本”可能直接左右主本,通过强烈的主体性抓住读者,并以此制胜;但自我形象有时弱一些,或有时隐一些,其实也没太大关系,只要“他”溶解在文本其他质素中,默默地释放能量,也够得上带出一个“影子部队”如果做得好的话,隐性的自我形象依然不乏光彩。 普泛地说,文本自我形象的塑造使诗歌主体俨然成为诗国

6、中的帝王,他以突出的崇高感、力量感、道德感作为表征,往往显现为自我与存在的夸张性搏斗,且成为公众文化符号,成就了千千万万人向往的人类自我实现的一部分。爱、温情、良知以及尊严、自由、独立的张扬,都是关乎人的自我塑造不可或缺的重大元素。君不见,人心的荒漠多么需要至爱的滋润;愚顽的天性有求于良知的牵引,阴暗的心理渴求神性拂照,萎顿的人格急待圣水洗礼。任何过于偏移个我阴暗面的渲染,其实都是有悖于人类这位奇特设计师的善意。为使人的塑造走向全面完善,一方面,那些过于夸大渲染人的残缺、黑暗、破损部分,还是应该有所收敛,以免过分偏激偏斜。另一方面,现代人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那是人与世界的离异和人与人的离异,在

7、充满娱乐至死和自我放纵的下坠中的挣扎,不应逃避针砭与提醒。故正能量要求:诗人的自我形象应锁定在较高起点上,“为民族击鼓者,为人民吹角者,为万物抚琴者,为心灵击节者”。 (摘编自陈仲义现代诗人新论:主体性的正面形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如其人”的“如”是个模糊概念,强调的是作品文风与作者人格的相关性,而不是等同性。 B. 狷急难尽变为澄澹,豪迈不能尽变为谨严,即便作者尽力饰伪,作品之格调仍往往流露作家之本性。 C. 人是历时变动中多面性存在的生命实体,文是人抽象出来的相对定型的符号表达形式,难以完全统一。 D. 文如其人是学理层面的根基论, 诗歌

8、文本离不开诗人人格“打底”, 说明主体人格是作品风格的显性存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一作者在不同情境下写出的作品,可能大异其趣,但在同一情境内写的所有作品都具有相同的风格。 B. 人格观念是考证作品风格最主要的参考因素,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它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方显务实之态度。 C. 一般而言,人格的精气神高低,经常主宰文本质量的好坏,所以,改善作家精气神也是改善文风的方式之一。 D. 不夸大渲染人的残缺、黑暗、破损,不忘针砭与提醒现代人的困境,就能使人的塑造走向全面完善。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 A. “夫缀文

9、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 B.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元好问论诗绝句) C. “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语。”(魏叔子日录) D. “文章纯古,不害为邪;文章艳丽,不害为正。”(吴处厚青箱杂记)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钱钟书先生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同时他也认同,如果文艺创作者“本根剥丧”,则其作品也有可能“神气彷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D 2. C 3. A 4.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举例、引证等论证方法。先提出“文”和“人”不能等同这一观点,接着分别阐释了“文如其人”的合理性

10、和局限性,最后予以总结并提出合理做法。 5. 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文如其人”中的“如”是个“模糊概念”,而不是等同。虽然“人品”与“文品”难以完全统一,但人格与文风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人格的精气神高低,经常主宰文本质量的好坏。所以如果文艺创作者“本根剥丧”,即人格萎顿、阴暗,其作品也会“神气彷徨”,即文风萎靡,文本质量低下。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髻 琦君 母亲年轻的时候, 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背后。我睡觉时挨着母亲的肩膀,手指头绕着她的长发梢玩儿,双妹牌生

11、发油的香气混着油垢味直薰我的鼻子。有点儿难闻,却有一份母亲陪伴着我的安全感。 乡下人的规矩,平常日子如洗了头,脏水流到阴间,阎王要把它储存起来,等你死以后去喝,只有七月初七洗的头,脏水才流向东海去。每年的七月初七,母亲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头,她乌油油的柔发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微风吹来,一绺绺的短发不时拂着她白嫩的面颊。我心里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见妈妈这一头乌亮的好发,一定会上街买一对亮晶晶的水钻发夹给她,要她戴上。妈妈一定是戴上了一会儿就不好意思地摘下来。那么这一对水钻夹子,不久就会变成我扮新娘的“头面”了。 父亲不久回来了,没有买水钻发夹,却带回一位姨娘。她的皮肤好细好白,一头如云的柔鬓

12、比母亲的还要乌,还要亮。两鬓像蝉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后面,挽一个大大的横爱司髻。她送母亲一对翡翠耳环。母亲只把它收在抽屉里从来不戴,也不让我玩,我想大概是她舍不得戴吧。 我们全家搬到杭州以后,父亲要母亲出来招呼客人,她那尖尖的螺丝髻儿实在不像样,所以父亲一定要她改梳一个式样。母亲就梳了个鲍鱼头。在当时,鲍鱼头是老太太梳的,而母亲才过三十岁,姨娘看了只是抿嘴儿笑,父亲就直皱眉头。我悄悄地问她:“妈,你为什么不也梳个横爱司髻,戴上姨娘送你的翡翠耳环呢?”母亲沉着脸说:“你妈是乡下人,哪儿配梳那种摩登的头,戴那讲究的耳环呢?” 姨娘洗头从不拣七月初七,一个月里都洗好多次头。洗完后,一个丫头在旁边

13、用一把粉红色大羽毛扇轻轻地扇着,轻柔的发丝飘散开来,飘得人起一股软绵绵的感觉。父亲坐在紫檀木榻床上,端着水烟筒噗噗地抽着,不时偏过头来看她,眼神里全是笑。姨娘抹上三花牌发油,香风四溢,然后坐正身子,对着镜子盘上一个油光闪亮的横爱司髻,我站在边上都看呆了。姨娘递给我一瓶三花牌发油,叫我拿给母亲,母亲却把它高高搁在橱背上,说:“这种新式的头油,我闻了就泛胃。” 母亲自己梳出来的鲍鱼头紧绷绷的,跟原先的螺丝督相差有限,别说父亲,连我看了都不顺眼。那时姨娘已请了个包梳头刘嫂。她每天给姨娘梳各式各样的头,越发引得父亲笑眯了眼。刘嫂劝母亲说:“大太太,你也梳个时髦点的式样嘛。” 母亲摇摇头,响也不响,她噘

14、起厚嘴唇走了。母亲不久也请了一个包梳头陈嫂。有时刘嫂与陈嫂一起来了,母亲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对着背同时梳头。只听姨娘和刘嫂有说有笑,这边母亲只是闭目养神。陈嫂越梳越没劲儿, 不久就辞工不来了。 我还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对刘嫂说: “这么老古董的乡下太太, 梳什么包梳头呢?”我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 从那以后,我就垫着矮凳替母亲梳头,梳那最简单的鲍鱼头。我一绺绺地梳理,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黄杨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因为在走廊的那一边,不时飘来父亲和姨娘琅琅的笑语声。 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螺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

15、,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 不久,姨娘因事来上海,带来母亲的照片。三年不见,母亲已白发如银。我呆呆地凝视着照片,满腔心事,却无法向眼前的姨娘倾诉。她似乎很体谅我思母之情,絮絮叨叨地和我谈着母亲的近况。我低头默默地听着,想想她就是使我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可是我已经一点都不恨她了。因为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和姨娘反而成了患难相依的伴侣,母亲早已不恨她了。我再仔细看看她,她穿着灰布棉袍,鬓边戴着一朵白花,颈后垂着的再不是当年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 而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 她脸上脂粉不施,显得十分哀戚,我对她不禁起了无限怜悯。她的空虚落寞之感,将更甚于我母亲吧。 来台湾以

16、后,姨娘已成了我唯一的亲人,我们住在一起有好几年。当年如云的青丝,如今也渐渐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夹有丝丝白发。想起在杭州时,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人世间,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呢? 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髻,我说:“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 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 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

17、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把姨娘送的翡翠耳环“收在抽屉里从来不戴”,面对刘嫂的建议,“噘起厚嘴唇走了”,这些描写意在表现母亲审美眼光传统老旧。 B. 对于姨娘年轻时的打扮,“我”屡屡流露出欣赏和艳羡,表明少不更事的“我”纯真善良,对家庭内部潜藏的矛盾缺乏感知力。 C. 本文对父亲的描写简洁却使之形象鲜明, 他一定要母亲改梳一个头发式样, 且对母亲的鲍鱼头“直皱眉头”,可见他对结发妻子缺少理解和尊重。 D. 作者从年幼时的记忆写起,娓娓述说了一段凝聚着两个女人发髻变迁的沧桑岁月,着重批判了旧时代婚姻制度给女人带来的精神创伤。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8、 ) A. 第三段是本文情绪的转折点, 父亲并没有带回装扮母亲的水钻发夹, 却带回让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姨娘,这种反差为表现母亲后半生的愁怨做了铺垫。 B. “髻”是全文的中心意象,不仅成为连接情节的线索,逐步推进情节发展,更象征着两个女人之间的精神对立,这种象征内涵贯穿全文始终。 C. 本文视角独特,父亲、母亲与姨娘之间,有多重看与被看的关系,而这一切,又都在“我”的默默观察和体会中,这样便于展示各自的心理特点。 D. 本文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于一体,叙述简洁,描写传神,情感真挚细腻,文字典雅隽永,在思想和艺术境界上都颇具水准。 8. 为了凸显人物的性格差异或处境变化,作者多处运用了对

19、比手法,请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各找出一处进行分析。 9. 有人说,本文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温柔敦厚的情绪”,也有“超越人生的悟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理解。 【答案】6. C 7. B 8. 横向:通过母亲和姨娘对“髻”的样式喜好、洗头习惯的对比,塑造母亲和姨娘迥然不同的形象:母亲传统朴素,姨娘新潮漂亮;父亲对母亲的发髻,“直皱眉头”,对姨娘则“眼神里全是笑”“笑眯了眼”,反映出父亲对母亲的淡漠和对姨娘的宠爱。 纵向:母亲年轻时候头发是“又粗又长的辫子”“螺丝似的尖髻儿”,到老年“剪去了稀疏的短发”,乃至“白发如银”, 前后对比, 突出了母亲的忧思和愁绪; 姨娘自从父亲去世后, 发

20、髻由“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变成“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凸显了人世沧桑和荣衰无常 9. 作者叙写了母亲和姨娘长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写了母亲和姨娘晚年的凄苦、患难相依,这是本文的哀怨之处。作者并没有把怨恨作为主要内容来写,没有刻意渲染家庭矛盾,有哀愁成分但是表达得比较克制,可谓“不伤”“不怒”“温柔敦厚”。对于母亲和姨娘的命运和不幸,作者更多的是表达理解、同情、宽容和悲悯,作者感悟了人生爱恨情仇的虚幻,获了精神的解脱,以更高的智慧超越人生的苦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元

21、年,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類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善则从之。德彝所言,臣诚心服。”上悦。夏五月,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愿陛下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不取也。”冬十二月,或告魏征私其亲威,上使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

22、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愿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翼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事有得失,无惜尽言。”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贞观二年夏四月,作唐雅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臣光曰:王者执五帝、三王之礼

23、乐而施之世,后之人见其礼知其所履,闻其乐知其所乐,此非礼乐之功邪?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惜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 B. 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 C. 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 D. 设官分职/各有

24、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皋陶,古时华夏部落首领,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B. 礼乐,礼仪和音乐等的总称,有文字可考的礼乐始自夏商,周公“制礼作乐”使礼乐成为独有文化体系。 C. 山东,别名齐鲁,因居太行山以东得名,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时期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D. 五帝,中国上古时期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5、 ) A. 唐太宗贞观元年, 有人建议皇帝以欺诈的方式试探朝中臣子的忠奸, 以此可以除去佞臣, 遭到太宗批评,其意见也不被采纳。 B. 温彦博率命前去责备魏征,魏征不仅没有遵率诏令,还向太宗阐述了忠臣与良臣的区别,太宗听后为之前的言行感到后悔。 C. 太宗曾认关中人与山东人不同,殿中侍御史张行成上奏说这可能会显得心胸狭隘,天子应以四海为家,太宗欣赏并重用他。 D. 面对神采英俊刚毅的太宗, 大臣总显得手足无措, 为此太宗有意和颜悦色, 希望奏事者对政事畅所欲言,多有规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 (2)冬十二月,或告魏征私其亲戚

26、,上使温彦博按之,无状。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唐太宗关于“乐”的看法持什么态度?其中“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一句是如何说理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各部门的文件卷宗(公文),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下令让御史们到各部门检查核对。 (2)冬季十二月,有人告发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此事,查无实据。 14. 司马光对太宗轻率评论“乐”与国家治理间的关系,给予了批评,为他感到惋惜。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说理,拿只看见拳头大的石头,而忽视泰山存在的现象,来说明太宗目光短浅,不知道礼乐在国家政治兴衰中所起的重要作

27、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菊 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十上不第”,后避乱隐居九华山。白衣酒:陶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边东篱下摘菊赏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来,便起饮酒,酒醉才归。青女:神话中霜雪之神。行藏:谓出世即行其所学之道,或者退隐藏道以待时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深秋时节,篱笆旁数枝菊花开放,透露菊花独自开放的凄凉心境。 B. 颌联语言精当,构思

28、奇妙,“裁”“拆”两个动词富有情韵,引人联想。 C. 颈联上半句暗写自己虽然屡试不第,未有功名,也如陶渊明般洒脱纵酒。 D. 尾联写请春花不要轻薄秋花,因为它们各自会按照自然规律,适时绽放。 16. 诗题为“菊”,全篇不着一“菊”,却处处写“菊”,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5. A 16. 诗题虽为咏菊,主旨也在赞颂菊花的高洁气质以抒心曲,全篇却不着一“菊”字,菊与“情”皆“神于诗”中,妙合无垠,表现出诗人独具匠心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联犹如一幅秋菊图,铺现出时间地点和诗中吟咏的对象。画面背景适值深秋时节,各路花仙早已悄然遁去难觅芳踪了。秋风萧瑟之中,只有篱笆下的数枝秋菊迎着风寒,倔强地

29、挺立着,散发着清新的芳香。 颔联寥寥两笔就将秋风吹拂中菊花次第绽开的动态勾勒出来,真可谓妙笔“生”花。 颈联巧妙地借用了东晋陶渊明白衣送酒的典故暗示自己如菊的品格和对菊的癖爱。 尾联告诫那些在春光中争奇斗艳的花卉,不要因为自己占有春天而轻薄开在岁暮深秋的菊花。暗寓诗人美好的精神追求、坚贞的品格和清高的情怀。并非凡俗之辈可知,这正是借花喻人、以物托志之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_,_”两句,呼吁知识分子应肩负理想,培养坚毅品格,坚持长期奋斗。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表达思妇想要借助鱼雁传情,但未能如愿,饱受相

30、思之苦的句子是“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庄宗的“盛衰之迹”做总结,强调兴亡之本源在于“人事”的句子是“_,_”。 【答案】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 虽曰天命 . 岂非人事哉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声刚刚好。雨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时疾时徐,像一曲舒缓的乐章。没有暴雨的_,没有雷电的_,一种缠绵,一种优雅,一种淡定,仿佛洗尽铅华后的空灵飘逸。蝉声尚未息,却没有了夏日的聒噪,“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初秋听蝉,半咽半随

31、风,还不至于悲凉。夜幕降临,蟋蟀们、纺织娘的叫声,忽而高亢激越,忽而低回浅唱,像_的小夜曲,不由得让人想哼一哼“山朦胧,树朦胧,秋虫在呢”的轻歌,跟虫鸣应和一曲。 秋味刚刚好。新鲜的粮食味,成熟的果子味,浓烈的野草味,新翻的泥土味,五味杂陈,让人有一种_的嗅觉快感。无论走向田野,走向果园,走向公园,走向树林,走向湿地,总有一种秋味飘荡着,让你的整个身心融化在初秋的氛围中。 初秋刚刚好,人生刚刚好。我们不如坦然的过好每一天,既然对生命的四季无法取舍。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声嘶力竭 胆战心惊 参差不齐 欲罢不能 B. 歇斯底里 惊心动魄 错落有致 欲罢不

32、能 C. 声嘶力竭 惊心动魄 参差不齐 难舍难分 D. 歇斯底里 胆战心惊 错落有致 难舍难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然我们对生命的四季无法取舍,不如坦然的过好每一天。 B. 既然我们对生命的四季无法取舍,不如坦然地过好每一天。 C. 我们既然对生命的四季无法取舍,不如坦然地过好每一天。 D. 我们既然对生命的四季无法取舍,不如坦然的过好每一天。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B 19. C 20. 构成:该句由“走向田野,走向果园,走向公园,走向树林,走向湿地”等 5 个结构相同、字

33、数相等的动宾短语串联而成,“田野”“果园”“公园”等名词语意密切相关,语气一致,构成排比句。表达效果:该排比句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势,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5 个不同地点表现了秋味范围之广,写出了秋味遍布每一处角落的细腻感受,表达了对初秋的愉悦和喜爱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快速发展态势。由于我国人口转变进程的独特性, 。据相关测算,综合比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10 个经济体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 2020 年至 2050 年的变化, 我国是其中老龄化进程变动最为迅速的国家。从更广范围的横向

34、比较也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演进将成为具有典型特征的现象。( ),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快速消失,而一旦不能顺利实现结构转型,将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较大幅度下滑。 因此, 我们不仅要关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影响,还需要特别关注这种快速老龄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形成的叠加冲击。 进一步看,快速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超大规模的经济体及其他特征相互交叉, ,而这些不确定性往往很难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找到可循的先例。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形成了我国特殊的国情,要解决相关问题,要求我们必须 ,探索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路径。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35、快速老龄化是因为有效劳动供给的迅速减少 B. 快速老龄化引起有效劳动供给迅速减少 C. 有效劳动供给的迅速减少导致了老龄化的加剧 D. 迅速减少的有效劳动供给加速了老龄化进程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21. B 22. 老龄化速度比其他国家快 也容易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立足自身(或“从实际出发”)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挺进。 在这一光辉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革命文化。统编版

36、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择性必修上、中两册都设计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单元,引导高中生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观察角度理解革命文化。 材料二:2021 年 10 月 8 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首演爆满,该剧以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 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 制作人陈飞华先生提到,在这部剧过往的近 300 场演出中, 年轻人占了观众的 70%, 这些年轻人被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深深打动。 复兴中学团委将开展“青年学生如何传承革命文化”主题座谈会, 请你结合材料, 以高二年级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37、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 (“显性存在”错误,说法过于绝对。) 2.C (A 项“同一情境内写的所有作品都具有相同的风格”推断错误,原文只强调“不同情境下的作品可能大异其趣”,不能反推。B 项“最主要的参考因素”表述错误,原文为“人格观念可以作为考证的参考因素”。D 项“就能使人的塑造走向全面完善”推断错误,原文“为使人的塑造走向全面完善”,需要不“夸大渲染”,不“逃避针砭与提醒”,不能反推。) 3.A 4.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举例、引证等论证方法。(1 分)先提出“文”和“人”不能等同这一观点,(1分)接着分别阐释了“文如其人”

38、的合理性和局限性,(1 分)最后予以总结并提出合理做法。(1 分) 5.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文如其人”中的“如”是个“模糊概念”,而不是等同。(2 分)虽然“人品”与“文品”难以完全统一,但人格与文风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人格的精气神高低,经常主宰文本质量的好坏。(2 分)所以如果文艺创作者“本根剥丧”,即人格萎顿、阴暗,其作品也会“神气彷徨”,即文风萎靡,文本质量低下。(2 分) 6.C (A 项,并不仅仅意在表现母亲的审美眼光,更多的是表现母亲的自重自尊、对抗和对新型发髻的极度不屑。B 项, “我”听到梳头的陈嫂对母亲的嫌弃,“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黄杨

39、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等, 可见“对家庭内部潜藏的矛盾缺乏感知力”分析不恰当。D 项,本文虽然批判了旧时代婚姻制度,但并非是文章重点,因而不是“着重批判”。) 7.B。 (“象征着两个女人之间的精神对立,这种象征内涵贯穿全文始终”分析不恰当。“髻”的象征内涵是丰富的,且不同时期的“髻”含义也会变化。晚年的母亲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减去了满怀的悲绪,髻象征母亲的衰老和悲悯情怀;姨娘晚年的髻,则是作者无限怜悯的对象。) 8.横向:通过母亲和姨娘对“髻”的样式喜好、洗头习惯的对比,塑造母亲和姨娘迥然不同的形象:母亲传统朴素,姨娘新潮漂亮;父亲对母亲的发髻,“直皱眉头”,对姨娘则“眼神里全是笑”

40、“笑眯了眼”,反映出父亲对母亲的淡漠和对姨娘的宠爱。 纵向:母亲年轻时候头发是“又粗又长的辫子”“螺丝似的尖髻儿”,到老年“剪去了稀疏的短发”,乃至“白发如银”, 前后对比, 突出了母亲的忧思和愁绪; 姨娘自从父亲去世后, 发髻由“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变成“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凸显了人世沧桑和荣衰无常;(横向纵向各选取一点作答即可;每点中概括对比点 1 分,分析效果作用 1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9.作者叙写了母亲和姨娘长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写了母亲和姨娘晚年的凄苦、患难相依,这是本文的哀怨之处。(2 分)作者并没有把怨恨作为主要内容来写,没有刻意渲染家庭矛盾,有哀愁成

41、分但是表达得比较克制,可谓“不伤”“不怒”“温柔敦厚”。(2 分)对于母亲和姨娘的命运和不幸,作者更多的是表达理解、同情、宽容和悲悯,作者感悟了人生爱恨情仇的虚幻,获了精神的解脱,以更高的智慧超越人生的苦难。(2 分)(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 6 分,意思对即可。) 10.B(“果有愆违”中“愆违”做“有”的宾语,意思是“如果真有过失”;而“自应纠举”的主语应是“御史”,据此应是“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排除 A、 C 项。 由“淹默然”和后文“对曰”可知,这里是太宗和杜淹面对面谈话,故“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断句正确,排除 A、D,故正确选项为 B。) 11.C (文中山东指崤山函

42、谷关以东地区,非现在山东省。) 12.B (从文中可知太宗为自己言行感到后悔,是在魏征阐述忠臣与良臣的区别之前。) 13.(1)各部门的文件卷宗(公文),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下令让御史们到各部门检查核对。(关键词:稽失,滞留丢失;就,去、到;检校,检查核对。每点 1 分,大意通顺 1 分。) (2)冬季十二月,有人告发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此事,查无实据。(关键词:或,有人;私,袒护;按,调查,查验。每点 1 分,大意通顺 1 分。) 14.司马光对太宗轻率评论“乐”与国家治理间的关系, 给予了批评, 为他感到惋惜。 (1 分) 采用比喻 (类比)的方式说理,拿只看见拳头大的石

43、头,而忽视泰山存在的现象,来说明太宗目光短浅,不知道礼乐在国家政治兴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 分) 【参考译文】 唐太宗贞观元年,御史大夫杜淹上奏说:“各部门的文件卷宗,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下令让御史们到各部门检查核对。”唐太宗就此事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设官分职,各有分工。如果真有过失,御史自然应该揭发检举, 但是如果让御史到每个部门去检查揭发, 寻找毛病缺点, 这实在太繁琐了。 ”杜淹沉默不语。太宗问杜淹:“怎么不再争论了?”杜淹回答说:“天下的事务应当尽量公正无私,对的就听从。封德彝所说的,臣心悦诚服。”太宗很高兴。夏季五月,有人向唐太宗上书请求除去奸佞的大臣。太宗问:“谁是佞臣?

44、”这人回答说:“希望陛下假装恼怒试探他们,如果坚持真理而不屈服的,就是正直的忠臣,如果害怕陛下的威严而顺从旨意的,就是佞臣。”太宗说:“君主自己做欺诈之事,怎么能要求臣下正直呢?你的计策我不能采用。”冬季十二月,有人告发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此事,查无实据。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不讲究仪容行迹,虽然没有私心,也有可责备的地方。”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说:“自今以后在皇帝面前应讲仪容行迹。”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再拜说:“臣

45、愿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逄、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很高兴,赐给魏征五百匹绢。唐太宗神采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见有人奏事,都有意做到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对公卿们说:“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唐太宗曾经谈到关中人和山东人,认为他们有所不同。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跪着向皇帝上奏说:“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应当有东部和西部的差异,恐怕会让人觉得陛下心胸狭窄。”太宗很欣赏他的话,从此以后每当朝廷有重大的政

46、事,经常让他参与讨论。 贞观二年夏季四月,制作了唐雅乐。太宗说:“礼乐,大概是圣人根据事物的特点而设立的教化的工具,国家政治的兴衰更替,哪里由此而决定下来?音乐能够感染人,所以高兴的人听到音乐就喜悦,忧愁的人听到音乐就悲痛,悲痛与喜悦全在人的内心,不是由于音乐引起的。”史臣司马光评论说:帝王按照五帝、三王的礼乐来治理国家,后代人看见他们制定的礼制就知道他们的行为,听到他们的音乐,就知道他们的喜好,这难道不是礼乐的功效吗?说音乐无益于治乱兴衰?这和看见拳头大的石头便轻视泰山又有什么不同?真如所说的那样, 那么五帝、 三王所制定的音乐都是虚妄的了。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 宁可不言语”,在这点上

47、,太宗很令人可惜呀。 15A (“独自开放的凄凉心境”理解有误,“数枝聊自芳”强调的是独自开放、自我欣赏的傲然姿态。) 16首联写岁暮深秋,菊花在篱笆边零落开放的情景,写出菊花绽放的环境,突出它自我欣赏的品性。颔联“裁”和“拆”赋予菊花开放的动态之美,通过视觉和嗅觉,描绘出菊花金黄细密的花蕊和散发的清幽淡雅的香气。颈联上句借陶渊明的典故来歌咏菊花千载以来受到士人的喜爱,下句写菊花历经寒霜,突出了菊花高洁的品质。尾联告诫春天的花丛不要轻浮刻薄,菊花虽然开在秋天,但菊花和春花各有各的特点。(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得 6 分) 17.【参考答案】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鸿雁长飞光

48、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18.B (歇斯底里: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通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物的极度情绪,侧重表现状态。声嘶力竭:指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侧重表现结果。此处宜用“歇斯底里”。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用于事物。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用于人。此处应用“惊心动魄”。错落有致:形容事物布置安排得参差交错,富有情趣。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此处应用“错落有致”。欲罢不能:指主观上想停止却又收不住,后泛指迫于形势,无法中止。难舍难分: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此处应用“欲罢不能”。) 19.C (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

49、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所以“既然”应在“我们”后;“坦然地”为状语,本句中,谓语“过好”前应用状语。) 20.构成:该句由“走向田野,走向果园,走向公园,走向树林,走向湿地”等 5 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动宾短语串联而成,(1 分)“田野”“果园”“公园”等名词语意密切相关,语气一致,构成排比句。(1 分)表达效果:该排比句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势,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1 分)5 个不同地点表现了秋味范围之广, 写出了秋味遍布每一处角落的细腻感受, 表达了对初秋的愉悦和喜爱之情。 (2 分) 21.B (根据上下文,确定“快速老龄化”是所填句子的陈述对象,故排除 C、D,A 项的因果关系不成立,且与后文衔接不当,也排除。) 22.老龄化速度比其他国家快也容易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立足自身(或“从实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