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205794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 培训时间:2018 年 10 月 31 日 培训地点:多媒体室 培训人员:全园教职工 主 讲: 培训内容: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一、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 12 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 35 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二)

2、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 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2 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 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 岁以内占发病数 859 5。据国外观察报

3、告,在人群中,每隔 23 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 1983 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 年再次发生流行。 (四)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 无严格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该病流行期间, 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 家庭散发, 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3 染性强

4、,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二、临床表现及病理 (一)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 3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 12 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 多在 38左右。 主要侵犯手、 足、 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

5、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 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 手、 足、 口病状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二)合并症 4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 但病毒会侵犯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手足口病

6、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 2 岁以内患儿。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四、预防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5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 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道拥挤公共场所, 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 > 幼儿教师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