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5156 上传时间:2021-12-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山东省山东省 20212021 年年高考高考地理地理真题真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 F 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 ,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 1 个月,长达 5 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 6:1,吸引周边村庄 500 余人就业。F 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F 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 年以前 木材、木柴、木炭等 19911997 年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19982009 年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2010 年至今 休闲养老旅

2、游服务 1. F 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政策 B. 交通 C. 市场 D. 生态环境 2. 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 A. 提高城镇化水平 B. 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 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D. 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村原来收入来源由农业向观光旅游业进而转向休闲养老旅游服务,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增多,休闲养老旅游服务的需求增加, 所以市场因素为该村产业转变的主导因素,C 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政策因素,故 A 错误;该村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所以交通条件对其

3、产业转变的影响小,故 B 错误;该地能够发展休闲养老农家乐,与周边大城市相比其生态环境相对良好,但生态环境并非产业转变的主导因素,故 D 错误,所以该题选 C。 【2 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村提供休闲养老旅游服务,虽然能够吸引周围就业,但该区域仍为村庄,没有变为城镇,故 A 错误;根据材料该村提供的是休闲养老旅游服务,为城市老年人提供短期休闲旅游场所,并不能解决都市养老难题,故 B 错误;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进入该村,需要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等相关服务,提升乡村的生活成本,同时为了吸引老年人的休闲旅游, 该村应完善基础设施, 同时提升相关文化服务设施,外来老年人也能促进文化的交流,所以能够促

4、进乡村文化繁荣,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点睛】根据材料该村 1990 之前乃至 1991 年-1997 年其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1998 年之后发展观光旅游型农家乐,相比较农业而言,旅游业收入较高;2010 年至今发展休闲养老旅游服务,主要是该村位于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休闲养老的市场需求增加,所以市场因素为该村产业转变的主导因素。休闲养老型村落利用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乡村文化特色吸引老年游客,所以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能够促进该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 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

5、 (下图) 。 崖壁最高达 50m,洞窟主要分布在 1040m 高度之间,一般为 23 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 A. 降低开凿难度 B. 减弱风沙侵蚀 C. 减轻风化破坏 D. 方便生活取水 4. 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 A. 构造运动 B. 太阳辐射 C. 大气降水 D. 人类活动 【答案】3. B 4. C 【解析】 【分析】 【3 题详解】 从图中看,大泉河东西两岸都是河流阶地,两岸开凿难度、生活取水差别不大,A、D 错;该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东西

6、两岸差别不大,C 错;该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能够减弱风沙侵蚀,B 正确。故选 B。 【4 题详解】 构造运动、太阳辐射对于上下层洞窟的影响基本相同;人类活动对于下层洞窟的影响较大,ABD 错误。空气中的湿度越大,壁画就越容易酥碱,越容易遭受破坏,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上层洞窟距离崖顶更近, 受大气降水影响更多, 空气中的湿度更大, 所以遭受的破坏更严重, C 正确。所以选 C。 【点睛】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

7、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 草原、草原、草原 B. 草原、草原、草原 C. 草原、草原、草原 D. 草原、草原、草原 6. 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东南季风 B. 局地环流 C. 山地坡度 D. 土壤肥力 【答案】5. C 6. B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草原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A、B 错误。结合大

8、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C 正确,D 错误。故选 C。 【6 题详解】 结合大兴安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上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特别是冬春季节,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 200-400 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 (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 形成草原。 ) 因此平台-察尔森便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故选 B。 【

9、点睛】 本区基带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在寒冷而干燥的蒙古高压的控制下很少降水,只有在强烈的冷锋过境时, 才产生降雪, 但降水量不大, 每年 11 月到翌年 4 月的降水量尚不足全年的 10 %。积雪期达 5 个月,林内雪深达 30-50cm。与此相反,在一年中的暖季,本区东南季风活跃,造成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可达到全年降水量的 80-90 %。降水多的季节,正好与温暖季节一致,这对与林木生长显然是有利的。因此东坡植被类型的变化与不同高度的气温、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地下水的分布对山麓地带的植被生长也有较大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 20072019 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

10、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测该市 20162019 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育政策调整 B. 落户政策放宽 C. 医疗条件改善 D. 行政区划变动 8. 2010 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 A. 人口老龄化加剧 B. GDP 增长缓慢 C. 环境承载力下降 D. 产业结构优化 9. 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 A. 采矿业 B. 旅游业 C. 制造业 D. 物流业 【答案】7. B 8. D 9.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增长的相关知识。 【7 题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2016-2019 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

11、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该比户籍人口快, A 项错误。 故应该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 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 B 项正确。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 项错误。故选 B。 【8 题详解】 2010 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而之前一段时间,该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该市应该是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D 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对户籍人口同样有影响,并且会使得该市劳动力短缺,常住人口增长迅速,A 项错误。GDP 增长缓慢以及环境承载力下降会使得当地 失去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

12、力,常住人口可能有所下降,BC 项错误。故选 D。 【9 题详解】 该市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经济较为发达,故应该为制造业,C 项正确,ABD 项错误。故选 C。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常住人口的概念, 并且能够注意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变化曲线的异同。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0,P 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 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A.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13、B. 提升土地商业价值 C.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 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11. 0、P 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成本 B. 提升品质 C. 隔热防潮 D. 生态环保 【答案】10. D 11. A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刚果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在城区容易诱发城市内涝,在新城区修建“串珠状”湖泊,利用湖泊调蓄洪水的作用,在汛期自动蓄水,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 选项正确;城区靠近刚果河,便于取水,C 选项错误;“串珠状”湖泊也可以提高周边地区土地的商业价值,改善用地的居住环境,但都不是首要的目的,A、B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14、 D。 【11 题详解】 刚果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等建筑材料稀有昂贵。紧邻着行政办公区住宅区 Q,大部分属于高收入人群,而 O、P 住宅区多属于中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水泥等稀有建材,采用装配式木质建筑可以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引进外国装配式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A 选项正确;装配式建筑主要便于拆卸,其品质较差,B选项错误;木质建筑隔热防潮效果差,C 选项错误;木质建筑,主要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会造成当地植被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保,D 选项错误。故选 A。 【点睛】湿地的价值:生态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

15、价值提供水资源;提供粮食、药材等农副产品;提供工业原料;提供航运。 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 a) 。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 b) ,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 5c 中的( ) A. B. C. D. 13. 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 A. 2 月 16 日前后 B. 5 月 8 日前后 C. 8 月 20 日前后 D. 11 月 10 日前后 【答案】12. B 13. C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16、 该广场位于 110E,当北京时间 12 点 10 时,当地地方时为 11 点 30 分,太阳位于南偏东,影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标为图中的,B 正确,A、C、D 错。故选 B。 【13 题详解】 该地位于 40N,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50,根据图中石柱高度和影长可算出此时太阳高度略大于 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50,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 月 16 日和 11 月 10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A、D 可排除;影长变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5 月8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B 错;8 月 20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正午影子变长

17、,C 正确。故选 C。 【点睛】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 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极点除外) ,冬至日最长 ,夏至日最短。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 风速小地面温度低地势低空气湿度大 A. B. C. D. 15. 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

18、间段是( ) A. 24 月 B. 57 月 C. 810 月 D. 11次年 1 月 【答案】14. A 15. A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雾存在的时间较长,应该考虑风力较小,雾不易消散,越南北部沿海东部有海南岛阻挡东风,且海域面积狭窄,风力小于南部沿海,正确。雾的形成需要水汽凝结,图中风由海吹向陆地,带来水汽,水汽遇到冷的下垫面凝结形成雾,正确。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势都比较低,错误。北部沿海、南部沿海沿海空气湿度都大,错误。A 正确。故选 A。 【15 题详解】 图中风向不是西南风、东南风,因此

19、时间不会是夏季,BC 错误。11次年 1 月是冬季,应该吹北风,D 错误。24 月是冬夏季风转换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风向由海转吹向陆地。此时陆地气温较低,因此海洋暖湿气流遇冷下垫面凝结形成雾,A 正确。故选 A。 【点睛】在冬末春初季风转换时节,中国南部沿海及中南半岛东北部沿海常常出现的一种由雾、毛毛雨等所形成的,一种潮湿性的天气称为“克拉香天气”。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 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 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

20、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下图右) ,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 【答案】 (1)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 ;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港口腹地扩大。 (2)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翻坝

21、物流产业园,实现对货物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三峡翻坝系统为材料,涉及交通、水利工程等相关内容(知识点) ,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会拦截河流流水,在库区上游蓄水,导致库区上游地区河流水深增加,河道拓宽,河流的通航里程和通航能力都增加,运力提升;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河道拓宽,原有港口水深增加,停泊能力提升,港口规模扩大;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原来不适宜建设港口的点位,因为河流航运条件改善,适宜建设港口,港口数量增加,覆盖的经济腹地变大。 (2)根据材料“为避免

22、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可知节省货物运输的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根据材料“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缓解船闸压力,提高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行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可知,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可以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三峡翻坝物流系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物流园区仓储,加工和商贸的产业的发展) ,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收益,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

23、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 2017 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 【答案】 (1)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

24、)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 ,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解析】 【分析】以山西为背景,主要考查了对能源的利用和影响,考查知识的运用和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 (1)从图中信息可知氢能原料有水、煤、化工尾气等来源很丰富,且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受气象能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图中可知氢能的用途有燃料、供

25、热、电力、而太阳能和风能只有电力,说明氢能的用途多样,更广泛。 (2) 氢能来源多样且利用广泛, 氢能属于清洁能源, 使用氢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材料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说明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绿色生产, 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图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26、五大产业集群”说明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 (3)京津冀地区是大同主要的能源消费地,所以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减少雾霾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京津冀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点睛】氢能发展对我国的影响:氢能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不大,而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氢能可以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需求,大量进口能源,发展氢能可以降低能源进口的风险,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氢能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发展氢能可以促进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

27、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 横断山脉中段 (下图) , 面积 53.4km2。 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 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 4200m 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 1100mm。 2019 年 7 月 28 日,峰脊区 6 小时降雨量达 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 AB 段、BC 段和 CD 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3)分析

28、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 【答案】 (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 ;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 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 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 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巴洛沟流域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为材料,涉及泥石流物质来

29、源、形成过程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详解】 (1)由材料“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可推测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为高山寒带峰脊区的的冰碛物和寒冻风化碎屑物,河谷区沟道两侧的滑坡体;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中段,板块运动较多,地震多发,坡体结构不稳固,因此流域内多破碎的岩土体。 (2)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AB 段海拔高且等高线密集,可判断出地势陡峭,为径流的初始运动提供了充足势能;BC 段海拔相对较低,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沟道堆积物分布较多,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C

30、D 段等高线密集弯曲,可判断出沟道呈“”型,坡度较陡,为窄谷区,为泥石流快速运动 通道。 (3)泥石流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冰雪融水、泥石流物质来源和地势等方面来分析;该地位于横断山区,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该地山体海拔高,有永久冰川存在,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水量大;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滑坡、地震,固体碎屑物多,泥石流物来源多;山地垂直高差大,坡度大,山地上部的泥石流发生较为隐蔽,一旦到达下部危害严重。 【点睛】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 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 水深仅 24m, 风浪较小 (下图左) 。长期以

31、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 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下图右) 。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右图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 【答案】 (1)答对 1 个得 1 分,答对 2 个得 2

32、分,答对 3 个得 3 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荷兰马肯湖为背景,考查当地盛行风向、人工沙坝抵御风浪的原因、人工岛

33、能够改善马肯湖水环境质量的原因。 【详解】 (1)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材料信息表明,因沙坝主要作用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故沙坝应建在人工岛的上风向位置,即人工岛屿的西侧,包括西北侧和西南侧的三个虚线框位置,如下图。 (2)与石坝相比,沙坝是由泥沙组成,质地疏松,更具柔性,更有利于分散风浪强度;沙坝表面比石质堤坝更粗糙,对风浪的阻力更强,能更有效的减小风浪强度。 (3)材料“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人工岛(下图右) 。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说明从人工岛的组成部分分析改善水质的作用:岸边的沙坝能够抵御潮汐运动等形成的风浪,从而减少进入马肯湖的海水;岛上的沼泽由湖底淤泥堆积,沼泽形成以后促使水生植物的生长,而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叶片等对泥沙物质具有吸附和降解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湖水的杂质含量,湖水得到净化;读人工岛图显示,岛上建有雨水蓄积区,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大,雨水通过岛上的沟渠顺地势排入湖内,使湖水淡水不断增多; 人工岛上的淡水不断流动,将湖底淤泥不断冲刷, 在水流减缓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浅滩,从而使沼泽地和浅水环境不断扩大,进一步净化湖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高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