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邂*** 文档编号:205071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年天津市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历史部分历史部分 第第 I I 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1 题, 每题 4 分, 共 4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 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A. B. C. D. 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

2、“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 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 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 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 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3.公元 58 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A. 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 必须具有较强的

3、经济实力 C. 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 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 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 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5.“光荣革命”后直到 1832 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

4、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6.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 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 社会主义制度己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 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 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 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5、.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8.1918 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 “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 表示激烈的反抗”, 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

6、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 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 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

7、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A. 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 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 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 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第第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2.本卷共本卷共 3 3 题,共题,共 5656 分。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

8、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 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

9、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历史经验 (1982 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

1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二 1992 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 年,己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 1037 亿元。1993 年到 2003 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 5.03 亿美元增长到 89.38 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 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 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心,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

11、放历史机遇和 90 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三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 走向共同繁荣。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2017 年) (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15、16 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

12、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信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萄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 2000 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

13、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来,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 43 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 材料三 1848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 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 354 天,但却出版了 301 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

14、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历史部分历史部分解析解析 第第 I I 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2.本卷共本

15、卷共 1111 题,每题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444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的。 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 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青铜器代表的是三星堆文化,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在地图中表示序号为,故选 C。为山东省,排除 A;为河南二里头文化,排除 B;为湖南省,排除 D。 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

16、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 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 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 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 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组织歌舞剧戏之徒, 各呈其技于要街, 结果众且观且市, 远近毕至, 喧声沸腾”可知,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推动了武城县的经济发展,故选 B。由材料可知,原本山西武城县农村集市就有,只是比较不活跃,故 A 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材料中举办的文化活动是县令为了改

17、善集市冷清的局面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不能反映居民的日常文化活动丰富,排除 C;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材料只是提及了集市的繁荣,无法确知武城县是否已经实现了乡村城镇化,排除 D。 3.公元 58 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A. 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 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 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 拥

18、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取有不同的途径,可以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成为罗马公民,也可以生来就是,故选 A。B 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描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公元 58年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 C;罗马法体系中含有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法律观念,罗马公民不可能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排除 D。 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 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

19、. 附和了教会宣扬道德观 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在描绘天神宙斯时用一阵“黄金雨”表示,而提香在此基础上用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说明画家在创作时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 A。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 它突出人中心地位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显然这不能通过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 B;提香的画作否定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排除 C;写意为中国画的特征,排除 D。 5.“光荣革命”后直到 1832 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20、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 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 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 C。 6.据革命老人

21、吴玉章回忆,1903 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 社会主义制度己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 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 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吴玉章在当时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还未切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故吴玉章才会不愿意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D 项符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22、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熟,排除 A;从材料可知,吴玉章在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并未深入接触和研究,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排除 B;1903 年中国革命理论并未形成,排除 C。 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

23、国人的权利”,故选 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 C;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 D。 8.1918 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通过妥协让步

24、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 。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 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 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

25、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 D。 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 “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 表示激烈的反抗”, 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 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 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为 1935 年的八一宣言 ,在该宣言中,中共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为抗日

26、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 C。日本全面侵华是在 1937年,排除 A;材料并未提及国民党对抗日的态度,排除 B;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在 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排除 D。 1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或者即将被废除”可知,当时土地改革已开始但并未全

27、部完成,由材料“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同古代近似的”可知,中国还未开始三大改造,综合上述判断可知该会议为 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故选 B。中共七大召开于 1945 年,土地改革还未开始,排除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1954年, 三大改造已开始, 排除 C; 中共八大召开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 排除 D。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A. 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 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 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

28、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 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 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 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 D。 第第卷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2.本卷共本卷共 3 3 题,共题,共 56

29、56 分。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 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

30、“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礼

31、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 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 (1)一问,根据材料一“霸诸侯,一匡天下望周之复兴”“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孟子主张建立新

32、王朝,施行仁政;二问结合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影响及孔子主观愿望、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周王室统治的失望进行分析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从推崇法、术、势、实行法治、提倡君主权威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从秦国以法治国思想下对国家统一及集权体制建立作用及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导致暴政而亡的历史结果进行分析阐述。 (3)根据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结合所学从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发展、国家统一历史影响进行阐述即可。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

33、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1982 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二 1992 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 年,己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 1037 亿元。1993 年到 2003 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 5.03 亿美元增长到 89.38 亿美元,电子信息

34、、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 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 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心,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 90 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三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 走向共同繁荣。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

35、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2017 年) (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 【答案】 (1)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 基本建立社会义经济体系:在探索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出现较大失误;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已经启动,急需资金和技术。 (2)1984 年天津成为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又成为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 年天津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大力吸收外资,“三资”企业发展迅

36、速:外商投资及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引进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群初具规模。 (3)示例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实现伟大历史转折,20 世纪 80 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引进外资和技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1992 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 示例二: 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 发展经济.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20 世纪 80 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

37、;90 年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天津等地对外开放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分享机会和利益,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 【解析】 【详解】 (1) 一问根据材料一“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败实践及当前经济状况、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需要进行分析阐述。 (2)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根据材料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结合所学从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进行回答;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新变化根据

38、材料“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外贸出口由 5.03亿美元增长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进行概括即可。 (3)根据材料一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及天津渤海新区的发展进程可知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进行立论,并结合所学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提出、开放格局及当今“一带一路”进行分析阐述;也可根据材料三“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反对保护主义”以“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进行立题, 结合所学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经济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 14.阅读

39、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15、16 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信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萄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 2000 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

40、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来,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 43 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 材料三 1848 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 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

41、报仅存在了 354 天,但却出版了 301 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定人群的需要: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 (2)报纸成为交战双方的宣传工具;独立战争推动美国报业的自主发展。

42、(3)1848 年革命爆发, 新莱菌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4)适应了时代发展、社会需要:发挥了传递信息、传播思想的作用:成为人民的喉舌,推动了历史进步。 【解析】 【详解】 (1)一问根据材料一“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一些人专门收集消息,编写“通报“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 王室消息”从需要群体、 专门从业人员产生、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传播中心进行概括;二问从题干时间背景结合所学从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业数量增加到 43家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从报纸的宣传作用及战争推动报业发展进行阐述。 (3) 根据材料“1848 年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坚强的组织中心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从新莱茵报的革命性质和用途、领导与通讯作用进行概括。 (4)结合所学从社会时代需要、思想传播功能、舆论阵地及推动历史进步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高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