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39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九年级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生产沼气 B. 风力发电 C. 葡萄酿酒 D. 自制汽水 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蒸馏水 B. 点燃酒精灯 C. 装入2粉末 D. 给液体加热 3. 空气中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4. 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蒸馏是单一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较高的操作 C. 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去除

2、餐具上的油污 D. 利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里的某些色素和异味 5. 如图所示物质的构成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6. 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其作用原理相当于下列实验操作中的()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结晶 7.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

3、度大 B.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C. 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 9. 注意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如图所示标志与果皮、烂菜叶相对应的是() A. B. C. D. 10. 如图所示是以氧化镍()为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进行循环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燃烧被称为“化学链燃烧”。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对该技术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B. 图中甲烷可从天然气中获得 C. 能缓解目前的能源紧缺问题 D. 该燃烧过程的实现有利于环境保护 11. 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

4、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翘是其中的一方药利,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273411,下列对连翘甙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连翘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81:44 C. 连翘甙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 连翘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2. 下表为 NaCl和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NaCl 的溶解度/ 35.7 36.0 36.6 37.3 3的溶解度/ 13.3 31.6 63.9 110 A. NaCl 和3都属于易溶固体 B.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氯

5、化钠 C. NaCl和3的溶解度曲线20 40之间有交点 D.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3.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实验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 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留下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C.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 D. 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4. 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 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C. 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

6、点 D. 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5. 金属 Ni、Zn 与其他三种金属 X、Y、Z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X、Zn、Y、Ni、Z。下表是 Ni、Zn放入其它三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 含 X 化合物的溶液 含 Y 化合物的溶液 含 Z化合物的溶液 Ni 无 Zn 无 有 表中依次代表的实验情况是() A. 无、无、无 B. 无、有、无 C. 有、无、无 D. 无、有、有 16. 在反应 + 3 = 2 + 2中,28g A与一定质量的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若 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2:9,则 A与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A. 7:8 B. 8:7 C. 7:24 D. 24:7 17.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 X 5 30 26 A. b 可能是催化剂 B. X 的值等于 15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 c与 d的质量比为 15:13 18. 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充分反应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9. 氢能是绿色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2

8、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2和2合金 2和 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 = 2+ 22 A. 反应 3 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B. 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 ZnO 和34 C. 反应 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D. 反应 3 的产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和反应 2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20.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B. 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24 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6:1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21. 经过一学期的化

9、学学习,我们对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1)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 ,该反应可说明水是由 _ 组成的。 (2)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写出不同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名称 _ 化学式 _ 名称 _ 可用于制铅笔芯 的分子结构 的图片 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_ 。 (3)由氢、碳、氧三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有很多,其中一种极易分解,其化学式为 _ 。还有一种由氢、碳、氧三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其可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汽油中,这样做的意义是:减少汽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由于其属于 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可在一定程度

10、上缓解 _ 能源即将枯竭带来的危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2.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 。 (2)铝离子的符号为 _ 。 (3)铝是地壳中含教最多的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活泼,而铝制品表面通常不作防锈处理,是因为铝易氧化形成致密的 _ (填化学式)保护膜。该氧化膜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_ 。 23.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反应甲的化学方程式 _ 。 (2)反应乙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 。 (3)由图可知分子与原

11、子的不同在于 _ 。 (4)甲、乙两个反应中化合价始终不变的元素是 _ 。 24.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 均为黑色固体,E 为红色固体,G目前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式为 _ 。 (2)的一种用途是 _ 。 (3)、D 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相同的 _ (选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4)反应的现象是 _ 、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热量。 (5)写出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 。 25. 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b的名称分别是 _ 、 _ 。 (2)实验室选用 A

12、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试管口棉花的作用为 _ ,要想收集更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 _ (选填“D”“E”或“F”)进行收集。 (3)实验室制取2,装置 C与 B相比,其优点是 _ 。 (4)若用 G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_ (选填“c”或“d”)端进入。 26.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 _ 。 (2)乙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_ ,铜丝表面变黑是生成了 _ (填化学式)。 (3)丙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 。 27. 化学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配制 100g

13、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铵溶液用于作植物营养液。 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_ g。 (2)应选择规格为 _ (填“50”“100”或“500”)的量筒量取所需蒸馏水倒入盛有硝酸铵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3)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 。 溶解过程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会有 _ (选填“发热”或“发凉”)的感觉。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_ (填字母序号)。 A.硝酸铵中混有少量杂质 B.用于溶解硝酸铵的烧杯内壁事先附着有少量的水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28. 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 认识铁的腐蚀 (1)下

14、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_ (选填字母序号)。 A.疏松潮湿土壤中的铸铁管道 B.涂油的自行车链条 C.镀铬的水龙头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23 2,下面含铁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铁锈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_ (选填字母序号)。 A.4 B.(3)2 C.3 D.3 探究铁的腐蚀 (3)该小组用图 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 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 _ (填“40”或“10”)刻度处,原因是 _ 。 拓展探究利用铁的锈蚀过程放热可制成暖宝宝(如图 2 所示),但需要在铁粉中掺加适量其他物质以促进该反应的进行。该小组同学决定对“暖宝宝”

15、中促进铁生锈的物质进行拓展探究。 实验顺序 实验 第 1天现象 无锈 无锈 一点锈 较多锈 第 10 天现象 少量锈 少量锈 较多锈 全部锈蚀 (4)上面实验中,实验的作用是 _ 。 (5)依据上面实验现象。同学们一致认为 _ 对铁生锈的促进作用最小。再结合“暖宝宝”的实际使用方法,大家认为“暖宝宝”中促进铁生锈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_ ,不选择另一种物质的原因是 _ 。 (6)很多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某种物质与水反应也可放出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9.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碱酸钙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蛋壳中的

16、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实验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生产沼气,有主要成分是甲烷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错; B、风力发电,是风使轮子转动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正确;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 D、自制汽水过程中,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

17、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 A 错; B、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引起火灾,故 B错; C、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 C 正确;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故 D错。 故选:C。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18、B、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 C、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 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 使操作规范。 3.【答案】C 【解析】解:空气中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C。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4.【答案】A 【解析】解:A、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错误,因为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蒸馏是单一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较高的

19、操作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利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里的某些色素和异味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B、蒸馏净化水的纯度最高;C、乳化作用;D、活性炭的吸附性。 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概念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D 【解析】解: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 水是由非金属元

20、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故物质的构成描述正确。 故选:D。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21、】B 【解析】解: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是因为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利用的是过滤的原理。 故选:B。 口罩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操作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氧气可以通过燃烧、呼吸作用等参与碳循环,选项说法错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均发生了化学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C.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树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说法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选项说

22、法正确。 故选:A。 根据“氧循坏”和“碳循环”的原理与过程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D 【解析】解:A、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废旧电池中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成铜绿,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废旧电池中汞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铜在空

23、气中会生锈,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锈蚀、废旧电池中汞有毒、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果皮、烂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 A 正确。 故选:A。 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垃圾的分类。 10.【答案】C 【解析】解:.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燃烧,可以使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所以图中甲烷可从天然气中获得,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需要消耗甲烷,所以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能源紧缺问题,选项说法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燃烧被称

24、为“化学链燃烧”。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因此该燃烧过程的实现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循环图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的过程图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连翘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 27):(1 34):(16 11) = 162:17:88,则连翘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说法正确; B、连翘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 27):(16 11) = 81:44,故说法正确; C、连翘甙由分子构成,说法错误; D、连翘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说法

25、正确; 故选:C。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连翘甙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连翘甙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均大于 10g,所以 NaCl 和3都属于易溶固体,选项说法正确; 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并不是太大,所以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6、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而不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选项说法错误; C.分析图表,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在20 4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选项说法正确; D.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20时,溶解度大于 10g 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C.根据不同温度下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来分析; 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相关知识,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

27、供的信息即可解决 13.【答案】C 【解析】解:A、A 中的溶液变红色,B 中的溶液不变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 A 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留下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是因为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28、,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两种物质相互刻画,硬度小的物质痕迹更明显; C、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D、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D 【解析】 解: .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不一定就会发生爆炸, 还需要遇到明火或电火花, 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

29、火,而不能用干粉灭火器,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选项说法错误; C.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温度,低于了油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的燃烧。所以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爆炸的条件来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基本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5.【答案】D 【解析】解:金属 Ni、Zn与其他三种金属 X、Y、Z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

30、X、Zn、Y、Ni、Z。 镍的金属活动性比 X弱,Ni与含 X化合物的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镍的金属活动性比 Z强,Ni与含 Z化合物的溶液,能反应,有金属析出。 Zn 的金属活动性比 Y强,Zn 与含 Z化合物的溶液,能反应,有金属析出。 故选: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设生成的 D的质量为 x + 3 = 2 + 2 44 18 88g x 4418=88 解得: = 36 由

31、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88 + 36 28 = 96。 由方程式可知:A与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28g:(96 3) = 7:8。 故选:A。 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数据,找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或质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b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 = 40 + 5 + 16 + 15 5 30 26 = 15,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后 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32、30 16):(26 15) = 14: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答案】B 【解析】解:A、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镁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

33、一定质量的镁条,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最终镁完全反应,质量减少至 0,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最终稀硫酸有剩余,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B。 根据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

34、键是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9.【答案】C 【解析】解:A、反应 3是氢气和2在高温的条件下、氩气的环境中反应生成2和2合金,生成物中有有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A 错误; B、24在反应 2中逐渐消耗,在反应 1中又会逐渐的合成,所以循环制氢反应中不需要不断加入,故B错误; C、镁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镁,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反应 3 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故 C 正确; D、反应 2是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太阳能分解生成氢气,反应 3中的混合物所得的混

35、合物中的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但是两者生成的氢气不一定相等,故 D 错误。 故选:C。 A、根据反应 3是氢气和2在高温的条件下、氩气的环境中反应生成2和2合金进行分析; B、根据24在反应 2中逐渐消耗,在反应 1中又会逐渐的合成进行分析; C、根据镁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镁,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 2是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太阳能分解生成氢气,反应 3中的混合物所得的混合物中的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但是两者生成的氢气不一定相等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

36、础。 20.【答案】A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水和2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6,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26一种,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24,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6:1,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

37、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21.【答案】氢元素与氧元素 石墨 60 金刚石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3 可再生 化石 【解析】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氢元素与氧元素; (2)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其化学式为 C;由分子结构可知,是60;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C;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者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答案为: 名称石墨 化学式60 名称金刚石 可用于制铅

38、笔芯 的分子结构 的图片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由氢、碳、氧三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有很多,如碳酸,碳酸极易分解,其化学式为23。还有一种由氢、碳、氧三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其可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汽油中,它是乙醇,乙醇可由粮食发酵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这样做的意义是:减少汽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由于其属于可再生能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即将枯竭带来的危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3;可再生;化石;。 (1)根据水分解的原理以及结论来分析; (2)根据碳单质的种类、性质以及用途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能源的分类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9、。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学好化学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基本知识,思维跨度大,强调了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22.【答案】26.983+ 23 +3 【解析】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个电子而形成带 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3+。 (3)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的化学式为:23。该氧化膜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故

40、答案为: (1)26.98; (2)3+; (3)23;+3。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3个电子而形成带 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3)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2+ 2 = + 分解反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H 【解析】

41、解:(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甲是由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2+ 2 = + ;故填:2+ 2 = + ;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 反应乙是由一种分子生成两种新分子, 符合“一变多”的特征, 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由图示可知,分子与原子的不同在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在甲反应中,氯元素由 0价变成1价和+1价,在反应乙中氯元素又由+1价变成1价;在反应乙中,氧元素由2价变成 0 价;在甲、乙两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填:H。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书

42、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组成确定反应类型、物质种类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某一元素的化合价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4.【答案】2 作导线等 阴离子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解析】解:A、B均为黑色固体,E 为红色固体,G目前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则 E是铜,G 是氢气,由铁是一种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 C可以是硫酸铜,F可以是硫酸亚铁;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黑色固体,与铁能相互转化,则 A 是四氧化三铁。 (1)的化学式为2。 (2)是铜,可用作

43、导线等。 (3)与 C、D反应的共同生成物是 E,则 C、D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相同的阴离子。 (4)反应,即铁转化为四氧化三铁,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热量。 (5)反应,即在高温下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2; (2)作导线等; (3)阴离子;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A、B均为黑色固体,E 为红色固体,G目前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则 E 是铜,G是氢气,由铁是一种黑色固体,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则 C 可以是硫酸铜,F可以是硫酸亚铁;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黑色固体,与铁能

44、相互转化,则 A 是四氧化三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25.【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2424+ 2+ 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D 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d 【解析】解:(1)仪器 a、b的名称分别是酒精灯、长颈漏斗。 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 2+ 2,试管口棉花的作用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要想收集更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 D 进行收集。 故填:2424+ 2+ 2;

4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D。 (3)实验室制取2,装置 C与 B相比,其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故填: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4)若用 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 d端进入。 故填:d。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

46、定基础。 26.【答案】烧杯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澄清的石灰水 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CuO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解:(1)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甲中可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烧杯中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澄清的石灰水; (2)图乙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 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填:使铜丝与

47、氧气充分反应,使实验数据更准确;CuO; (3)丙图中, 向冷水中的白磷处通入氧气, 白磷没有燃烧, 而向热水中的白磷处通入氧气, 白磷发生了燃烧,对比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课本中的三个基础的实验,难度不大,加强实验的学习,提高实验的能力,即可分析解答。 27.【答案】3 100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发凉 AB 【解析】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

48、制 100g 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铵溶液,需硝酸铵的质量= 100 3% = 3。 (2)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 3 = 97(合97),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用规格为 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解过程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有发凉的感觉。 (4).硝酸铵中混有少量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用于溶解硝酸铵的烧杯内壁事先附着有少量的水,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水的体积偏大

49、,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为: (1)3; (2)100; (3)搅拌,加快溶解速率;发凉; (4)。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水的质量和体积,进而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3)根据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解答。 (4)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

50、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A C 40 铁锈蚀消耗氧气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对照实验 熟石灰 氯化钠 稀醋酸中水较多 + 2 = ()2 【解析】解:(1)、疏松潮湿土壤中的铸铁管道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最易锈蚀;故 A正确 B、涂油的自行车链条没有与水接触,不易发生锈蚀;故 B错误; .镀铬的水龙头,隔绝了氧气,不易发生锈蚀;故 C错误; 故选:A;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23 2,氧化铁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4、(3)2、3中,硫酸根2价,硝酸根1价,碳酸根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