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184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2022 学年度学年度部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七年级上历史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一)期末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2商朝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 2070 年 B公元前 1600 年 C公元前 1046 年 D公元前 770 年 3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商鞅 4今天的人类已学会利用多种能源,北京人最早学会利用的一种能源是( ) A天然风 B大河水 C天然火 D山中石 5义务讲解员介绍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其中介绍错误( )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

2、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 6黄帝打败炎帝是在( ) A阪泉 B巨鹿 C牧野 D长平 7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 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发明纺织,制作陶器 D主持治理黄河水患 8古有一人,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 自称“始皇帝”。从此天子称为皇帝。此人是: A韩非 B秦二世 C李斯 D嬴政 9 柳宗元认为, 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

3、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导致秦末农民战争 B七国之乱都在汉初郡县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秦快速灭亡主要因为没有分封 10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 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 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A B C 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_国的变法,这场变法的主持者是_。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这种文字是_;秦朝建立后统一使用文字_。 13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和_。 14图一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是由_主持修建的。 15墨子是墨家学派

4、的创始人。主张“_”,“_”,反对战争。 16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时期,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三、论述题三、论述题 1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荣,文化意义深远”。根据图示的人物和观点,以“思想之光”为题,撰写历史小短文。 要求: (1)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文中需包含三个历史人物的派别、思想主张(引用题中原文不得分) 、反映其主张的著作,以及当时文化繁荣局面的意义影响。 (2)谈谈思想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 150 字。 四、辨析题四、辨析题 18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五、识图题五、识图题 19下面是

5、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最早建造 A、B 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六、列举题六、列举题 20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医圣”华佗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西汉王朝走向衰亡。 (4)秦始皇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重要的一条航线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七、简答题七、简答题 21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人固有一死,或重

6、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八、综合题八、综合题 22历史上;中国实现真正的统一是从秦朝开始的。秦朝开创了 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我们一起探究。 (挥军一统)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1)材料中的“秦王”是指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定国建制) 材料二: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皇帝的权力及对全国的控制。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秦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加强统一) 材料三下图。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分别写出其意义? (短命王朝)

7、材料四: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 (4)秦朝存在了多少年,列举秦朝暴政的两点内容,写出秦末农民战争两位领导者? (总结得失) (5)综上所述,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的兴亡应该有哪些得失?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D 项正确;ABC 项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选 D 项。 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1600 年,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故选

8、B 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B 项正确;老子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孟子、 商鞅均是战国时期名人,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项。 4C 【详解】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他们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C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A 项符合题意;半坡人住着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粮食作物粟, 使用磨制石器,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 项。 6A 【详解】 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

9、进行的一次战争,战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成联盟。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A 项正确,排除 BCD 项。故选A 项。 7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后来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至今, 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A 项正确; 尧、 舜、 禹推行禅让制,排除 B 项;相传发明纺织,制作陶器的

10、是炎帝,排除 C 项;主持治理黄河水患是禹的功绩,排除 D 项。故 选 A 项。 8D 【详解】 根据材料“认为自己德兼三皇, 功高五帝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 自称始皇帝”及所学可知,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D 项正确;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排除 A项;秦二世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排除 B项;李斯是秦朝的丞相,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这是说起义是因为暴政,而不是郡县制不好;“有叛国而无叛郡”,这是说七国之乱是因分封制,郡县是服从中央的,它

1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 项正确。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七国之乱都在汉初封国, 秦快速灭亡主要因为暴政,排除 ABD 三项。故选 C 项。 10A 【详解】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促进了民族融合,故正确;春秋战争时期的兼并战争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排除,故选 A 项,排除 BCD 项。 11秦 商鞅 【详解】 公元前 356 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变法运动。 12甲骨文 小篆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这种文字是甲骨文;秦朝建立后统一

12、使用文字小篆。 13黄帝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威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古本空填黄帝。 14都江堰 李冰 【详解】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它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李冰主持修建的。 15兼爱 非攻 【详解】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节俭。 16春秋后期 战国时期 【详解】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战国时期,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7 (1)孔子

13、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 论语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的主张是“无为而治”。 。 老子又称道德经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当时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为深远的影响。 (2)思想繁荣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同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百家争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社

14、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的主张是“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他的学说收录在韩非子一书中。当时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为深远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思想繁荣是社会

15、进步的必然结果。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同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百家争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18错误: 粟 订正: 水稻 19A 是半坡居民,B 是河姆渡居民 【详解】 根据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人是距今 7000 多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居民。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故 A 是半坡居民,B是河姆渡居民。 20 (1)正确 (2)错误;“华佗”改为“张仲景” (3)错误;“西汉”改为“

16、东汉” (4)错误;“秦始皇”改为“汉武帝” 【详解】 (1)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 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 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故题干表述正确。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华佗”改为“张仲景”。 (3)依据所学可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是东汉末年的特点,使东汉王朝走向衰落,不是西汉王朝,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把“西汉”改

17、为“东汉”。 (4)汉武帝时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 。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秦始皇”改为“汉武帝”。 21固:本来。或:有的人。重于:重量相比。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 (五岳之一),比喻伟大。鸿毛:鸟的羽毛,比喻渺小。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 22 (1)秦王嬴政,指秦王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完成统一。 (2)建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立

18、由皇帝掌控的丞相、御使大夫、太尉,他们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军事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3)下图统一货币,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情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辖,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右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以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14年;赋税重;徭役重;兵役重;严苛法律等任意两点;陈胜、吴广或刘邦、项羽等。 (5)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统治者要施行仁政爱惜民力或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1)依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可知“秦王”是指秦王

19、嬴政或秦始皇,“扫六合”指的是秦王嬴政完成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 (2)依据材料二“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皇帝的权力及对全国的控制”和所学知识,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立由皇帝掌控的丞相、御使大夫、太尉,他们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军事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3)依据材料三可知左图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的措施,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情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辖,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右图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以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秦朝从公元前 221 年建立到公元前 207 年灭亡,存在了 14 年的时间,秦朝暴政的表现有赋税重;徭役重;兵役重;严苛法律等。秦末农民战争首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等人继续领导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暴政。 (4)秦朝强盛一时,但是因为实行暴政,大失民心,被农民起义推翻,短命而亡,由此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统治者要施行仁政爱惜民力或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