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4160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1. 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剪纸 B. 酿酒 C. 造纸 D. 制陶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装入固体药品 B. 滴加液体药品 C. 过滤 D. 读取液体体积 4.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5. 氨气的化学式是() A. 2 B. 3 C. 3 D. 4 6.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汞

2、 B. 食盐 C. 干冰 D. 石墨 7. 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 铁丝 B. 木炭 C. 蜡烛 D. 氢气 8.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 A、B 两管内要装满水 B. A、B 两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2:1 C. A 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氧原子组成 9.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黄铜 B. 氩气 C. 糖水 D. 氯酸钾 10. 燃烧前常将汽油(含818等)喷成雾状,可以() A. 减少2消耗量 B. 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 减少2生成量 D. 使818等分子变得更

3、小 11.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烧杯内盛放的是冷水 B. 实验中,观察到只有中白磷燃烧 C. 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 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12. 下列有关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湿衣服晾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B. 在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电子 D.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3. 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 食盐和沙子 B. 食盐和蔗糖 C. 碳粉和铁粉 D. 酒精和食醋 14. 4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 (1)4的名称是 _ ,

4、溶液颜色为 _ 。 (2)溶液中有大量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两种离子的离子符号 _ 。 (3)4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为:4+ 2 = + ()2,X的化学式是 _ 。 15. 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1)酒精(26)是由 _ 种元素组成的。 (2)免洗洗手液主要成分是凝胶、酒精和水。免洗洗手液属于 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 _ (填“擦拭”或“喷洒”)。 (4)储存酒精的仓库,要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_ (填序号)。 16.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5、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若用 F装置收集该气体, 则验满的方法是 _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_ (填一组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实验室可用 D、G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 _ 。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17.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如图 1 是关于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反映了碳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请利用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完成下表。 碳元素化合价在反应

6、前后的变化情况 化学方程式 不变 _ 降低: _ 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_ (2)反应物相同时,有多种因素能影响生成物的种类,如:反应条件、反应物的质量关系等。图 2为两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写出反应生成 A 和 B的化学方程式 _ 。 在高温条件下,当两种反应物质量比为 _ 时,最终产物是 C。 18.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金属与酸反应 实验如图 1, 甲不反应, 乙能反应。 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 反应。 根据该实验判断铜、镁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_ 。 探究二金属与氧气反应 下表数据是在一定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表

7、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 1 4 9 16 25 镁表面氧化薄膜层厚/ 0.05 0.2 0.45 0.8 1.25 镍表面氧化薄膜层厚/ b 2b 3b 4b 5b 注:a 和 b 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nm表示“纳米” 在一定温度下,镁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镁与镍比较, _ 生成氧化物薄膜的速度更快。 (2)认识金属的制备 如图 2 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操作如下: .通 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并开始尾气处理 .加热 .停止加热,继续通 CO 冷却至室温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入药品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 (填序号)。 实验过程中,

8、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 。 若将 B 装置改成(方框内装置),则装置 C还起到的作用是 _ 。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若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87.5,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 _ t;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 _ t。 (3)认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_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D.黄金饰品 19. 钢铁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减少损失需要研究铁锈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某化学活动小组对铁制品的锈蚀条件、生锈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步骤:1.利用图 1 甲所示装置,将干燥

9、的氧气从导管 a 通入 U 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 1甲所示)。 2.待 U 形管内充满氧气后,在导管 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 20mL氧气后,在导管 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 1 乙所示。 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 U形管内的铁丝,现象如下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_ 。 (2)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与 _ 有关,对比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与 _ 有关。 探究二探究氯化物对铁制品生锈速率的影响

10、资料: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铜等属于氯化物。 实验及现象如下: 编号 实验 现象 48h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 24h后, 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 24h后, 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 7min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20min后试管底部出现红色沉淀 (1)对比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 。 (2)经检验实验中的红色沉淀是铁锈和铜。结合上述结论及实验,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提出进一步的假设 _ 。 (3)该小组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又按图 2 进行对比实验,连续数天观察发现以下现象,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_ 。 探究三探究温度对铁制品生锈速丰的影响 实验如下:称量用砂纸打磨过的铁钉质量,按图 3

11、进行实验,放置 72h,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铁钉质量增加/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1)该实验的结论是 _ 。 (2)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 _ 。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分析 _ (写出实验操作方法、预计现象及结论)。 探究四学以致用,转“害”为“利” (1)钢铁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_ 。 (2)生活中人们利用

12、铁锈蚀放出热量的原理,研制出冬天取暖使用的“暖宝宝”等。“暖宝宝”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 _ 。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回答。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气的用途,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答案】A 【解析】解:A、剪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制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

13、可。 加强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

14、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应摄入足够量的钙,故 A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 B 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

15、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 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 D错误 故选:.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氨气是一种气态化合物,每个氨分子是由 1 个氮原子和 3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氨气的化学式为3。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

16、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

17、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铁丝燃烧不会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错误;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错误;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答案】A 【解析】解:.实验前 A、B两管内要装满

18、水,选项说法正确; B.A、B两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选项说法错误; C.A 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说法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 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19、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氩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C、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氯酸钾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

20、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燃烧前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解:.要探究燃烧与氧气有关,实验中的烧杯中内应盛放80的热水,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没有发生燃烧;实验中的烧杯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也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实验中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实验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也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燃烧,选项说法

21、正确; C.实验中的烧杯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也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燃烧;验中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中的烧杯中内应盛放80的热水,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所以没有发生燃烧; 实验中的烧杯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也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燃烧,对比实验,说明物质燃烧温度需要与氧气接触,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

22、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结果,故正确; B.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正确; C.氢原子内含有 1 个质子和 1个电子,无中子,故不正确; D.铝原子核内有 13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3 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 C.根据氢原子的结构进行解答;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进行解答。 解答本

23、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结构特点和性质。 13.【答案】A 【解析】解:A、食盐易溶于水,沙子难溶于水,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B、食盐和蔗糖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C、碳粉和铁粉均难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D、酒精和食醋均是液体,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 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

24、方法)、 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答案】硫酸铜 蓝色 +、 24 【解析】解:(1)4的名称是硫酸铜,溶液颜色为蓝色。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分别可表示为+、。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铜、硫、氧、钠、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1、1、6、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硫、氧、钠、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1、0、2、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分子由 2个钠原子、1 个

25、硫原子和 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24。 (1)硫酸铜;蓝色; (2)+、; (3)24。 (1)根据化学式的读法,硫酸铜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解答。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三 混合物 擦拭 D 【解析】解:(1)由酒精(26)的化学式可知:是由酒精(26)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2)免洗

26、洗手液主要成分是凝胶、酒精和水,所以属于混合物; (3)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要擦拭,不要喷洒; (4)解:酒精属于易燃物,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要禁止烟火。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 A 错。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鸣笛标志,故 B 错。 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 C错。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 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三; (2)混合物; (3)擦拭; (4)。 (1)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考虑; (2)根据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考虑; (3)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考虑; (4)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酒精属于易燃物,进行分析判断。

27、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式的意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知道图标的含义。 16.【答案】长颈漏斗 3+ 2 = 2+ 2 +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 (或)222222 + 2 【解析】解:(1)是长颈漏斗。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 2 = 2+ 2 + 2, 若用 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 故填: 3+ 2 = 2+ 2 + 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 则二氧化碳已满。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为:222222 + 2。 故填:(或);222222 + 2。 (4)实验室可用 D、 G装置制取甲烷气体, 说明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不能说明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甲烷不与水反应、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故填:BCD。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4)根据发

29、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以判断反应物状态及其气体性质。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答案】 2+ 2 = 23 : 1(或 1: 22) 【解析】解:(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化学方程式是:2+ 2 = 23; 在中,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碳元素由+4价变为 0 价; 在中, 单质碳中, 碳元素由 0价升高为+2价,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由+4价降低为+2价,故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为既有升高、也有降低; (2)反由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生成 A和

30、B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由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在高温条件下,生成 C的反应方程式是:,当两种反应物质量比为 44:2 = 22:1(或 1:22)时,最终产物是 C。 故答案为:(1)2+ 2 = 23; +4 0; 。 (2); 22:1(或 1:22)。 (1)根据物质的转化规律、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回答;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计算质量比。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 + 24= 4+ 2置换 镁

31、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120 150 B 【解析】 解: (1)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4= 4+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填: + 24= 4+ 2;置换; 分析图 1 实验可知, 甲不反应, 乙反应, 则铜、 镁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 故填: ; 在一定温度下,镁表面生成氧化薄膜,则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镁氧化膜增加厚度比镍氧化膜增加厚度大,则镁生成氧化物薄膜的速度更快,故填:镁; (2)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dabc,故填:dabc; 一氧化碳

32、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 A装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故填:;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分析 C装置特点,则装置 C还起到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填: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守恒,若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87.5,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87.5 (1 4%) 562160 100% = 120;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120 (1 20%) = 150,故填:120;150; (3).铁锅,利用铁的导热性,故 A 错误; B.铜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故 B

33、 正确; C.铝箔,利用铝的延展性,故 C错误; D.黄金饰品,利用金的稳定性和具有金属光泽,故 D错误; 故填:B。 (1)依据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分析; 依据实验 1分析; 依据在一定温度下,镁表面生成氧化薄膜分析; 依据实验数据分析; (2)依据实验操作步骤分析; 依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依据 C 装置特点和一氧化碳性质分析;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守恒分析; (3)依据选项信息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及金属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9.【答案】潮湿的普通铁丝,通入氧

34、气后,有较多红褐色锈斑,注射器活塞往左运动 水分 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关 氯化物可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当氯化物与铁钉反应时,可使铁钉生锈速度更快 探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对铁制品生锈速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时,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越高, 铁钉腐蚀的速度越快 试管内的氧气已耗尽,剩余的铁不能继续锈蚀(或铁钉已经全部锈蚀,所以质量不再增加)向试管中充入氧气,并在 50C 条件下放置 72h,取出铁钉称量,若铁钉增加的质量大于0.18,则分析成立(或按图示进行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两根同样的铁钉,并在 50C 条件下放置 72h,若铁钉质量增加大于0.18,则分析成立)在链条上涂油 密封防潮保存 【解析】

35、 探究一: (1)证明生锈需要氧气,则需要观察铁丝接触氧气发生生锈现象,铁生锈后, 氧气被消耗,则外界大气压将注射器活塞压向左侧; 故答案为:潮湿的普通铁丝,通入氧气后,有较多红褐色锈斑,注射器活塞往左运动。 (2)的变量是一个潮湿一个干燥,说明一个有水分,一个无水分,有水分的生锈,证明铁生锈与水分有关;和的变量是铁丝构成,因此探究金属内部结构与腐蚀的关系; 故答案为:水分;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关。 探究二:(1)与和相比,缺少了氯化物,而加入氯化物的铁钉生锈时间变快,因此说明氯化物加快铁钉的生锈速率; 故答案为:氯化物可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2)中氯化物为氯化铜,铁可与氯化铜反应,而铁与氯化钠

36、和氯化钙不反应,可以反生反应的氯化物,使铁钉生锈速度更快,因此说明氯化物与铁钉若反应,则生锈速度更快; 故答案为:当氯化物与铁钉反应时,可使铁钉生锈速度更快。 (3)实验中变量为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因此是探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对铁制品生锈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对铁制品生锈速率的影响。 探究三:(1)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加快了铁钉的生锈速度,温度越高,生锈越快; 故答案为: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铁钉腐蚀的速度越快。 (2)装置是密闭的,若内部氧气全部被消耗完,无法补充氧气, 铁钉也不会继续锈蚀,质量不再增加

37、, 另外,若铁钉已全部锈蚀,无法继续吸收氧气,质量也不再增加;若氧气不足,向试管内冲入氧气,则在50下放置 72h后,称量重量,若再增加质量超过0.18,则说明氧气不足,另外若放入两根同样铁钉,在 50C条件下放置 72h,铁钉质量增加大于0.18,则说明铁钉被全部腐蚀; 故答案为:试管内的氧气已耗尽,剩余的铁不能继续锈蚀(或铁钉已经全部锈蚀,所以质量不再增加);向试管中充入氧气,并在 50C条件下放置 72h,取出铁钉称量,若铁钉增加的质量大于0.18,则分析成立(或按图示进行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两根同样的铁钉,并在 50C条件下放置 72h,若铁钉质量增加大于0.18,则分析成立)。 探究四

38、: (1)为了防止链条生锈, 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 因此可以涂上油,有效隔绝空气和水分,避免锈蚀; 故答案为:在链条上涂油。 (2)暖宝宝中利用铁锈蚀放热,因此需要密封防潮保存,避免铁锈蚀; 故答案为:密封防潮保存。 探究一:(1)根据变量为氧气的实验组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实验中的变量总结回答此题; 探究二:(1)根据实验中变量总结回答此题; (2)结合金属活动性和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根据实验中变量分析回答此题; 探究三:(1)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2)根据装置特点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影响因素设计实验; 探究四:(1)考查铁防止生锈的方法; (2)根据暖宝宝工作原理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