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题 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2019 年 2 月我国南方部分城市的太阳上岗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统计资料。据此回答 12 题。 1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天气 D海陆分布 2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气温年际变化大 解析:第 1 题,太阳上岗率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降水越多,上岗率越低,C 对。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条件相同,太阳上岗率也可能不同,不是主要原因,A、B、D 错。第 2 题,同期太阳上
2、岗率普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年际变化大,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影响,有的年份同期降水量大,导致太阳上岗率小,B 对。 答案:1.C 2.B (2020 深圳高级中学检测)犬鼠(土拨鼠)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形成了“穿堂风”。据此回答 35 题。 3关于犬鼠洞穴的“穿堂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洞口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C乙洞口气温较低 D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 4与“穿堂风”成因一致的地理原理是 ( )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5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
3、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解析:第 3 题,水平气流经过乙洞口处的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故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为气流进口;两个洞口地面气流流速相当;受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乙洞口气温较高。第 4 题,乙洞口形成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气流在甲处下沉补充,故而形成“穿堂风”。与“穿堂风”成因一致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狭管效应、焚风效应是受地形影响,而不是热力差异形成的;温室效应是指因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现象。第 5 题
4、,房屋南北朝向,房前是阳面,石质地面,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屋后是阴面,山林升温慢,形成高压,房屋前后气压梯度大,易形成“穿堂风”;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受热差异小。 答案:3.D 4.A 5.C (2020 安徽高三“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珠峰北侧海拔 5 3007 000 米为冰雪表面,昼夜盛行下山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 78 级(78 级风风速为 13.920.7
5、m/s)。据此完成68 题。 6与冰川风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东亚西北季风 D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 7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强劲的主要原因是( ) A冰雪覆盖面积大 B坡度和落差均大 C人类活动影响小 D冰雪厚度大 8推断风力最强的时段为当地时间( ) A04 时 B610 时 C1418 时 D1923 时 解析:第 6 题,冰川风是由冰川的热力作用形成,其形成类似于热力环流,东亚西北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选项 C 正确。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是动力作用形成。太行山东坡的干热风是气流随海拔下降而形成的气温高、湿度小的小尺度风。第 7 题,珠峰北侧冰雪覆盖面积大,热力性
6、质差异明显,故风力强劲。第 8 题,冰川表面与冰缘地区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当地午后气温最高,温差最大,选项 C 正确。 答案:6.C 7.A 8.C (2020 西安联考)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等压线分布状况。据此回答 911 题。 9影响 1 月等压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纬度 10甲地 7 月和 1 月气压差可达( ) A8 hPa B10 hPa C13 hPa D14 hPa 11与 7 月份相比,达尔文 1 月份 ( ) A气温较低 B降水较多 C对流较弱 D气压较高 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澳大利亚1月等压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因此可判断影响
7、其走向的主导因素是纬度。第 10 题,该图中等压线的等值距为 2 hPa,故甲地 7 月气压为 1 0221 024 hPa,1 月气压为 1 0101 012 hPa,因此其气压差大于 10 hPa、小于 14 hPa,选 C。第 11 题,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判断,达尔文 7 月气压高于 1 月气压;达尔文位于南半球,1 月为夏季,气温高,对流强;1 月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季风,该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因此 1 月降水较多,7 月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答案:9.D 10.C 11.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三个不同类
8、型的下垫面某时段平均地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1214 题。 12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 A西藏 B内蒙古 C新疆 D青海 13绿洲地温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 B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C植被削弱太阳辐射 D风力大,散热快 14关于该区域图示时段垂直气流或水平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绿洲为上升气流 B荒漠为下沉气流 C风从荒漠吹向绿洲 D风从绿洲吹向荒漠 解析:第12题,一般情况下,最高地温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而该区域最高地温出现在北京时间 16 时左右,说明该区域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2 小时左右,其经度大约为90 E。再根据该区域有荒漠、绿洲等,可以判
9、断其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最可能位于新疆,故C项正确。内蒙古在90 E以东,青海绝大部分地区也在90 E以东,故B项和D项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绿洲少,且由于海拔高,地温比较低,故 A项错误。第 13 题,绿洲的植被覆盖度较好,植被覆盖在地表,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温相对较低,故 C 项正确。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阴雨天少,太阳辐射强,故 A 项错误;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与天气有关,受植被条件影响小,故 B 项错误;绿洲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摩擦力大,风力较小,故 D 项错误。第14 题,绿洲地温较荒漠低,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在绿洲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绿洲吹向荒漠。故 D 项正确
10、。 答案:12.C 13.C 14.D (2020 齐齐哈尔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 1516 题。 15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B C D 16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有关 解析:第 15 题,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是因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图中表示地面辐射,故选 B。第 16 题,甲地的年太阳辐
11、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A 错;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B 错;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降低较慢,故甲地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C 对;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有关,D 错。 答案:15.B 16.C 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回答 1719 题。 17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向的判读正确的是( ) 德安气象观测站 819 时吹西风 德安气象观测站 19 时次日 8 时吹西风 鄱阳气象观测站 1121 时吹东风 鄱阳气象观测站 21 时次日
12、 11 时吹东风 A B C D 18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 ) A湖陆的面积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热力差异 19白天,自德安气象观测站至鄱阳气象观测站作等压面图,下列正确的是( ) 解析:第 17 题,据图可知,德安气象观测站 819 时主要吹东风,19 时次日 8 时吹西风;鄱阳气象观测站 1121 时吹西风,21 时次日 11 时吹东风。故选 D。第 18 题,两地昼夜风向变化是湖泊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故选 D。第 19 题,白天,陆地增温快,近地面为低压;湖泊增温慢,湖面附近为高压,高空等压面弯曲状态与近地面相反。故选 C。 答案:17.D 18.D 1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