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03100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9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一、选择题 (2020 长沙长郡中学调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利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 11 km;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 3/4 每十年向西迁移 15.4 km,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 13 题。 1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2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

2、地( ) A年均温降低 B蒸发量减少 C自然灾害减少 D土地开发利用 3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 A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 B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 C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 D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 解析:第 1 题,裸子针叶植物能够耐寒,一般生长在较寒冷的环境里。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主要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其生长环境。热量增加会关闭气孔以减少蒸发,但也会失去光合作用,故会导致其死亡,即使不死亡,其防御性也会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向北迁去寻找新的生长环境,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对。第2

3、题,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东部的温度升高,蒸发量更强,故A、B错;美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使用的变化、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害虫或者灯光都可能会影响树木分布,故 C 错,D 对。第 3 题,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迁主要与人为因素影响有关,而北迁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即自然因素引起,故 C 对。 答案:1.A 2.D 3.C (2020 洛阳适应性测试)气候变化对我国集中供暖期长度及集中供暖南边界有很大影响。下图为 1961 年以来我国集中供暖期长度变化趋势等值线(正值表示集中供暖时间每十年增加的天数,负值表示集中供暖时间每十年减少的天数)

4、和我国集中供暖南边界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45 题。 4导致甲、乙两处集中供暖南边界移动距离明显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分布 C供暖技术 D市场需求 5图示时段内,下列省区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 ) A河南 B吉林 C青海 D新疆 解析:第 4 题,图示三条曲线在甲处移动距离明显要小于乙处,说明甲处气温变化要小于乙处。结合两地地形地势特征,可知甲位于高原边缘、乙位于平原,则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第 5 题,图示青海集中供暖期长度等值线数值为负值,且绝对值最大,说明集中供暖时间每十年减少的天数最多,则变暖趋势最明显的是青海。 答案:4.A 5.C (2020 泰安期末)读我国某地降

5、水量与风速变化图,回答 67 题。 6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南地区 7该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冷锋影响频繁 B受东南季风影响 C气温回升导致对流运动强烈 D植被枯萎导致地面摩擦力弱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不多(600700 mm),且集中分布在7、8月,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分在 400 mm 以下;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且雨季时间长。第 7 题,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冷锋影响频繁,主要吹西北风;气温回升会导致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风是空气做

6、水平运动形成的;地面摩擦力弱不是风力强的主要原因。 答案:6.C 7.A (2020 长沙一中高三月考)读 19612004 年我国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图,回答 810题。 8从图中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有( ) 发生次数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宁夏中部地区暴雨次数少 暴雨高发区位于南部六盘山东南山麓 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 A B C D 9下列地点中,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暴雨次数变化最小的是( ) A贺兰山 B银川 C西吉 D麻黄山 10西吉暴雨次数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气温较高,水分蒸发旺盛 B位于背风坡,水汽难以凝结 C深居内陆,水汽来源

7、较少 D缺少冰雪融水,水汽含量较少 解析:第 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11990 年宁夏暴雨次数空间分布总体上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最大值出现在南部六盘山东南山麓。故正确。第 9 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贺兰山的暴雨次数原先高于8次,后来为4次左右;银川原来是6次,后来是2次;西吉原来是6次,现在是34次;麻黄山原来高于10次,后来是不到7次,因此西吉变化最小。故 C 正确。第 10 题,从位置看,西吉位于六盘山的西侧,属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水汽难以凝结,因此暴雨次数偏少。故 B 正确。 答案:8.B 9.C 10.B (2020 盐城阜宁中学月考)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回答 1112

8、 题。 11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 ) A都是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空气 D空气和二氧化碳 12实验效果( ) A阴天比晴天好 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C早晚比中午好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解析:第 11 题,读图,阳光照射后,甲管气体吸热快,体积膨胀快,品红溶液向乙管方向移动。两管内气体一定不同,A、B错。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二氧化碳和空气,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比空气吸热快,体积膨胀快,C 对,D 错。第 12 题,实验效果阴天比晴天差,晴天时太阳光照充足,A 错。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砂石吸热快,管内升温快,B 对。早晚光照较弱,不如中午光照好

9、,C 错。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差,浓度越高,吸热、保温效果越强,D 错。 答案:11.C 12.B 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北极地区出现了气候变暖的北极放大效应。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的两倍,但夏季升温幅度小于冬季。海冰的减少催生了北极地区的航运业,北极航道能缩短中国同欧洲、北美洲间的海上航程。气象工作者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北极地区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 5 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大于 10 时作为春季的开始,海冰开始融化。下图是北极地区 20022011 年不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 1315 题

10、。 13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 A12 月 B1 月 C2 月 D3 月 14北极地区夏季的升温幅度小于冬季的原因可能是( ) A夏季海冰融化释放的热量多 B冬季海水结冰吸收的热量多 C夏季海水升温慢,是“冷源” D冬季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15与传统航线相比,船舶在北极航线航行过程中( ) A航行速度较快 B航行速度稳定 C航行方向多变 D单位距离能耗低 解析:第 13 题,由材料可知,春季(46 月)海冰才开始融化,因此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冬季末,即 3 月份,故选 D。第 14 题,夏季,海冰融化是吸热过程,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水结冰是放热过程,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

11、排除A、B;“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北极海域不结冰水域广,则夏季海洋升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冷源”,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洋降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热源”,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选项 C 正确;反射强会使冬季冰面温度更低,而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则 D 错误。第 15 题,北极航向附近多冰山、浮冰,为避开冰山、浮冰,船舶需保持较低的航行速度,且航行方向要不断变化,故选 C。 答案:13.D 14.C 15.C 二、非选择题 16读甲、乙两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

12、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1)甲国东北部阴影地区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受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日本西海岸和东海岸降水形成明显的季节差异。(3)日本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在澳大利亚北部形成西北风。(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 (3)风向:西北风。 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4)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