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7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0309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7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7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7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7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7讲 达标检测知能提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选择题 (2020 绵阳测试)城市人行天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且行人稠密的道路交叉口、 广场及铁路附近。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同一城市的天桥,造型、规模、用材、装饰、色调等差异很大。据此回答 13 题。 1下列城市功能区附近,人行天桥数量最多的是( ) A居民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行政中心 2同一城市建造的天桥多种多样,主要是为了( ) 缓解交通拥堵 保障行人安全 适应当地环境 增加城市景观 A B C D 3一些天桥安装了电梯,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人文关怀 B彰显经济实力 C推进城市化进程 D增添服务种类 解析:第 1 题,天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且行人稠密的道路交叉口等地,商业区位

2、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人流、车流量大,人行天桥数量应最多。第 2 题,天桥的类型与缓解交通拥堵、保障行人安全无直接关系;天桥往往建在商业区,而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建筑物密集,改造难度大,导致道路不规则,因此天桥也只能随当地状况修建;不同类型的天桥可以增加城市景观,使城市景观丰富多样。第 3 题,天桥附近人流量较大,安装电梯既可以增加通行能力,还可以使一些走楼梯不方便的人群方便、安全地通过天桥,体现了人文关怀;天桥安装电梯并不是为了彰显经济实力; 天桥安装电梯并不能直接推进城市化进程; 天桥安装电梯并没有增添服务种类。 答案:1.B 2.D 3.A (2020 广州六校联考)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

3、匹配(职住空间匹配)直接影响城市通勤成本。城市各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区位熵城市某空间单元就业岗位数量/该单元常住人口数量城市就业岗位数量/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是反映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的重要指标(以下简称区位熵)。读上海市中心区 20102013 年职住比区位熵分布图,回答 45 题。 4下列关于城市某个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通勤成本低 B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通勤成本高 C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高 D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低 5下列因素对区位熵变化影响最不明显的是( ) A城市住房发展 B城市产业发展 C城市规划 D城市公

4、共交通负荷 解析:第 4 题,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即通勤成本。依据题中概念可知,区位熵低说明了该区域常住人口在当地的就业比重低, 则人们要到另外的区域就业, 即居住地和工作地有一定的距离,则通勤成本高,故 B 正确。区位熵显著偏高说明常住人口在该区域就业的比重大,也可能是该区域就业程度高,但常住人口少所致,若是后者,通勤成本也不会低,则 A 错误。区位熵低说明了该区域常住人口在当地的就业比重低,但不能反映常住人口的密度,故C、D 错误。第 5 题,区位熵的两个因子分别是就业岗位与常住人口,而城市住房发展、城市产业发展对区域的常住人口、 就业岗位有较大影响; 城市规划会直接影响某空间的人口与产业布局

5、,故 A、B、C 三项内容对城市职住比的区位熵影响较大。而城市公共交通负荷是城市的公共交通能力,对就业岗位与常住人口均影响较小,故影响最不明显的是 D 项。 答案:4.B 5.D (2020 唐山模拟)下图为1995年和2015年江苏三个典型县域“城镇村”的规模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68 题。 62015 年,与涟水、泰兴相比,张家港( ) A镇区面积大 B聚落等级高 C城区面积大 D聚落数量多 719952015 年三个典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聚落总数不断增多 B村落规模不断缩小 C城镇用地不断扩张 D聚落位置不断优化 8影响城乡聚落发育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势

6、起伏状况 B人口素质高低 C资源丰富程度 D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第 6 题,图示 2015 年张家港镇区面积为 139 km2,比泰兴、涟水镇区面积都大,则 A 正确。“三个典型县域”说明均为县城,则等级一样;城区面积涟水最大,图示只能体现聚落面积,而不能体现聚落数量。第 7 题,图中数据显示,城区与镇区面积之和 2015年均比 1995 年大,即城镇用地不断扩张。聚落总数与位置在题中不能显示;村落规模从村落面积可知是增加了。第 8 题,城镇面积变化体现了城市化用地规模变化,而城市化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则 D 正确。 答案:6.A 7.C 8.D (2020 长沙四校模拟)根据乌鲁木齐市

7、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和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可得出乌鲁木齐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模式。下图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模式图。据此回答 911 题。 92013 年,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的制造业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基础型产业 C都市型产业 D机械设备产业 10该市近郊区吸引制造业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较低 B资源丰富 C环境优美 D劳动力充足 11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会使( ) A中心城区人口就业困难 B城市环境质量好转 C中心城区地价大幅下降 D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解析:第 9 题,由图可知,乌鲁木齐市机械设备产业、基础型产业、都市型产业都已向外迁移或有

8、向外迁移的趋势, 而高新技术产业仍然集中于中心城区, 故其在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第 10 题,该城市近郊区土地面积较大,地价相对较低,制造业企业迁移至近郊区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A 项正确;近郊区资源条件无法从材料中获知,B 项错误;优美的环境对制造企业的布局影响较小,C 项错误;劳动力条件会对制造业企业的布局产生影响,但由中心城区至近郊区距离变化有限,劳动力条件对企业的布局变化影响不大,D 项错误。第 11 题,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部分制造业向外迁移不会使中心城区人口就业困难; 中低端制造业向外迁移会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中心城区地价不断上升是制造业向外迁移的原因之

9、一, 制造业外迁不会使中心城区地价大幅下降; 制造业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转移不会影响城市等级,故而不会影响城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9.A 10.A 11.B (2019 高考天津卷)读 W 市主城区 2004 年与 2016 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回答 1213 题。 122016 年与 2004 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13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

10、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解析:第 12 题,比较 2004 年和 2016 年的工业用地情况图可知,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2016 年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比重大的区域比 2004 年有所增加, 工业功能可能增强, A 错误;比较 2004 年和 2016 年的居住用地情况图可知,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2016 年甲河以北的居住用地比重大的区域比 2004 年明显增加,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 正确;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2016 年较 2004 年工业用地比

11、重较大的区域增加较多且集中在南部,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南部,C 错误;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2016 年较 2004 年居住用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增加较多且集中在中、北部,说明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中、北部,D 错误。第 13 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城市南部工业比重较大的区域扩展较快,工业向偏南区域集聚,相反,居住功能区域则向中、北部集聚,工业区与居住区向相反方向扩展,增加了人们上下班的距离,交通压力增大,需要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D 正确;工业污染扩散,不仅要加强河流水质监测,而且还要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的监测,A 错误;新建工厂较多,就业岗位增加,B 错误;中心城区土地价格高,建设住宅的

12、成本高,房价偏高,使居民生活压力过大,C 错误。 答案:12.B 13.D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读图回答 1416 题。 14M 成为商业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租高,商业活动承租能力强 B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群体 C四通八达,便于客货集散 D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15该城市拟建设一大型钢铁厂,最佳的区位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城市规划范围内,未来可能建设高级住宅区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第 14 题,M 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周围为住宅区,靠近消费群体,这是该地成为商业区的最主要原因。第 15 题,钢铁厂易污染土壤和水源,丁地位于

13、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对城区大气污染小,且不会污染水源;丁地靠近铁路,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第 16 题,甲地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靠近湖泊,远离铁路,环境条件好,最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 答案:14.B 15.D 16.A (2020 贵阳适应性检测)如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 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 1718 题。 17当 N 点地租等于 M 点地租时,H 点地租可能( ) A小于 E 点地租 B等于 E 点地租 C大于 F 点地租 D等于 F 点地租 18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

14、地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解析:第 17 题,三地地租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变化幅度应相同,即 M 点与 F 点的地租相等。N 点地租等于 M 点地租,则 H 点地租大于 M 点和 F 点,也大于 E 点,C 项正确。第 18 题,由图可知,G 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 答案:17.C 18.D (2020 六盘水六中模拟)某大城市依山傍水, 规划完整。 下图是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图回答 1920 题。 19图中三类用地分别为( ) A商业用地 农业用地 住宅用地 B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农业用地

15、C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 农业用地 D住宅用地 农业用地 商业用地 20图示范围内的地形( ) A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西南外围 B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东南外围 C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东南外围 D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西部外围 解析:第 19 题,该图是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图中土地利用类型距离市区越远,比例越低,应为商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在 010 km 和2030 km 范围内比例低,1020 km 范围内比例高,应为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类型距离市区越远,占比越大,应为农业用地。选 B。第 20 题,该城市空间形态大体呈团块状,且占地面积较大,地形可能以平原为主;从图中可看出,农业区东部面积大,西部面积小,故可判断山地分布在西部外围。选 D。 答案:19.B 20.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