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777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2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2.2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2.2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2.2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对点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题组一 细胞免疫 1下列有关细胞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侵入机体可引起细胞免疫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细胞毒性 T 细胞可直接清除抗原 D记忆 T 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 T 细胞 答案 C 2下列描述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体 B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C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D细胞毒性 T 细胞使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裂解 答案 D 解析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

2、线,而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 B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C细胞毒性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形成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 D细胞毒性 T 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答案 D 4“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 为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 T 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细胞毒性 T 细胞与靶细胞

3、密切接触依赖 X 物质,X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 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 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 D细胞毒性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 答案 A 解析 抗原刺激细胞毒性 T 细胞后,细胞毒性 T 细胞会加快增殖、分化,故细胞周期变短,A 正确;X 物质位于细胞膜上,其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B 错误;T 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C 错误;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 错误。 题组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5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释放抗体的免疫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 B辅助性 T 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和含抗原

4、的细胞消灭 D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和 B 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答案 A 解析 能释放抗体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 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不参与细胞免疫, A 项正确;辅助性 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B 项错误;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 T 细胞只能将含有抗原的靶细胞裂解死亡,不能将抗原消灭,C 项错误;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 项错误。 6下列关于辅助性 T 细胞作用的叙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处理抗原 参与体液免疫 识别抗原 分化成记忆T细胞 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 激活 B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产生抗体 参与细胞免疫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辅助性 T

5、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 与 B 细胞结合激活 B 细胞, 并能产生细胞因子促进 B 细胞分裂、分化;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 T 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 T细胞,促进其分裂、分化形成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 7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CB 细胞、T 细胞、巨噬细胞都是对抗原有特异性识别的细胞 DB 细胞、T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答案 D 解析 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A 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

6、的,细胞毒性 T 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 错误;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没有特异性,C 错误;B 细胞、T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D 正确。 8 (2020 湖北武汉高二上期中)如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 表示不同的细胞,Th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是 T 细胞的一种,ag 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和 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 d、e、f、g 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答案 A 解析 据图分析,为抗原呈递细胞、为细胞毒性 T 细胞、为记忆

7、 T 细胞、为 B细胞、为记忆 B 细胞、为浆细胞,其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不能识别抗原,A 错误;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B 正确;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细胞因子(d、e、f)和抗体(g),C 正确;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D 正确。 题组三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 9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 X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细胞 Y 还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C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控制管理免疫活动 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

8、,细胞 Y 能迅速分裂增殖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 X 是 B 细胞,细胞 Y 是浆细胞,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A 项正确;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产生细胞因子,B 项错误;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影响免疫活动,C 项错误;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可直接刺激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增殖,D 项错误。 10 Nature刊登:首次发现 T 细胞通过突触相互作用将多巴胺转移给浆细胞,即特定的 T细胞也可释放多巴胺并作用于浆细胞,给浆细胞进一步的“刺激”。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巴胺进入浆细胞中指导抗体的合成和分泌 B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运输需水

9、解 ATP C推测刺激浆细胞是让其分泌直接消灭抗原的物质 D浆细胞和神经元上都具有识别多巴胺的受体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不能确定信息分子多巴胺进入浆细胞后的具体作用,只是给了进一步的“刺激”,该刺激不一定是指导抗体合成和分泌,A 错误;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运输属于扩散作用,不需要水解 ATP 释放能量,B 错误;根据题干信息不能推测多巴胺刺激浆细胞是让其分泌直接消灭抗原的物质,C 错误。 11(2020 河北邯郸六校期中)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辅助性 T 细胞能识别抗原,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B辅助性 T 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促进浆细胞的增殖分化 C浆细胞受抗原

10、刺激,能增殖分化成记忆 B 细胞 D细胞毒性 T 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答案 D 解析 辅助性 T 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A 错误;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也不能增殖分化,只能产生并分泌抗体,B、C 错误。 12(2021 山东青岛二中高二月考)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A 为巨噬细胞,B 为 B 淋巴细胞,F 为细胞毒性 T 细胞 B图中 a 可为白细胞介素2 或抗体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 B、细胞 C、细胞 D、细胞 E、细胞 F 和细胞 H 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

11、毒,则只有过程被活化,产生细胞 C 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答案 C 解析 B 为细胞毒性 T 细胞, F 为 B 细胞, A 错误; 图中 a 可为白细胞介素2(即细胞因子),但不是抗体,B 错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 B(细胞毒性 T 细胞)、细胞 C(细胞毒性 T 细胞)、细胞 D(记忆 T 细胞)、细胞 E(辅助性 T 细胞)、细胞 F(B 细胞)和细胞 H(记忆 B细胞),C 正确;若该学生感染的是病毒,由于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必须经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结合,才能将其消灭,D 错误。 13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侵染引起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被 EBV 感染

12、后,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彻底清除病原体 B细胞免疫产生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可识别并消灭被 EBV 侵染的细胞 C抗 EBV 抗体与 EBV 结合,可使 EBV 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 D吞噬细胞在对抗 EBV 的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中均起作用 答案 A 解析 被 EBV 感染后,人体需要先经过细胞免疫裂解宿主细胞,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再利用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抗 EBV 抗体与 EBV 结合,使 EBV 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最终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A 项错误,B、C 项正确;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直接吞噬病原体而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可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暴露其

13、表面抗原,D 项正确。 14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 A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 BB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增殖分化 C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靶细胞 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 答案 A 解析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内环境是细胞外环境,A 符合题意;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可引起 B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增殖分化,B 不符合题意;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可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C 不符合题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D 不符合题意。 15(2017 天津,2)细

14、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 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 T 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 C 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质,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黏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 项正确;T 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B 项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进入机体后,可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会影响体液免疫,C 项错误;

15、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因此,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能力增强,D 项正确。 16如图表示免疫反应部分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DNA 不同 C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 D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 D 解析 图中的分别为辅助性 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记忆 B 细胞、抗体、抗原呈递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图中 B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记忆 B 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 错误;的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错误;

16、二次免疫时,由增殖、分化而来,C 错误;抗体()能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正确。 17疟原虫是人类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这种病发作时多发冷发热,而且是一定间隔时间内发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疟疾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当宿主感染后,部分吞噬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内源性热原质,它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位于_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量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引起发热。之后机体主要通过_来增加散热量,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_和免疫监视的功能。在抵御疟原虫的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与特

17、异性免疫互为条件、相互补充,通过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阻止其在血液中的扩散, 作用方式为_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一旦其侵入宿主细胞,则需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予以消灭,作用方式为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答案 (1)下丘脑 大于 大量出汗 (2)免疫自稳 体液免疫 浆 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 T 18 图1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 PDL1,与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抑制细胞毒性 T 细胞活化,逃避细胞毒

18、性 T 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 1 中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 增殖并_形成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和_细胞。 (3)图 1 中细胞毒性 T 细胞通过 TCR 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性,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并接触_相同的肿瘤细胞。 (4)为阻断图 2 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 PDL1 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传送与_结合,可解除细胞毒性T 细胞的活化抑制。 答案 (1)胞吞 (2)分化 记忆 T (3)特异 裂解 (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

19、的 PDL1 解析 (1)抗原属于大分子物质,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处理后呈递给细胞毒性 T 细胞,引起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增殖分化。 (2)图 1 中,细胞毒性 T 细胞通过表面的 TCR 识别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 T 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其中的细胞毒性 T 细胞会攻击肿瘤细胞,引起其裂解死亡。 (3)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特异性识别携带同种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 该过程具有特异性。由图可知,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相同的肿瘤细胞。 (4)由图 2 可知, 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通过与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细胞毒性 T 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故可以通过注射抗 PDL1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逃逸通路。抗 PDL1 抗体进入人体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蛋白结合,从而解除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