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465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3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3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3DNA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对点强化训练+综合强化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NADNA 的复制的复制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DNA 片段片段 (时间:30 分钟) 强化点 1 对 DNA 复制的推测和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提出 DNA 半保留复制假说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B.摩尔根 C.沃森和克里克 D.萨顿 答案 C 2.证明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没有用到的实验技术是( ) A.同位素标记技术 B.微生物培养技术 C.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D.差速离心技术 答案 D 强化点 2 DNA 复制的过程 3.(2019 金山区调研)下列有关 DNA 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 )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2、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 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B. C. D. 解析 DNA 复制时,DNA 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即);解旋后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即);然后以两条母链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作用下,利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子链(即);子链与模板链通过氢键连接(即);最后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即);故正确的顺序是,D 正确。 答案 D 4.(2019 奉新高中月考)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

3、误的是( ) A.DNA 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B.DNA 中一个磷酸可与一个或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C.DNA 复制时,解螺旋不需酶催化 D.DNA 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解析 DNA 分子中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 正确;DNA 分子的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除了位于 5端的一个磷酸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外, 其余的每个磷酸均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B 正确; DNA 复制时,解螺旋是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C 错误;DN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D 正确。 答案 C 5.(2019 石嘴山三中月考)如图为真核细胞 DNA

4、 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酶能使 DNA 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后期分开 D.若该 DNA 分子中复制前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 A 有 200 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 C 300 个 解析 酶作用于 DNA 的两条母链之间,使 DNA 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解旋酶,酶为 DNA 聚合酶,利用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链,A 正确;新形成的甲、乙两条 DNA 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 DNA 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B 正确; 在细胞

5、分裂过程中, 甲乙两条 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甲、乙的分离即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后期, C 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 DNA 分子中复制前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 A200个,则 CG800 个,复制一次所需要的胞嘧啶为(21)800800 个,D 错误。 答案 D 6.(2019 天水一中期中)某个 DNA 片段由 100 个碱基对组成, AT 占碱基总数的30%,若该 DNA 片段第 3 次复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200 B.280 C.360 D.150 解析 AT 占碱

6、基总数的 30%, 则 CG 占碱基总数的 70%, CG35%20070(个), 该 DNA 片段第 3 次复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7022280(个)。 答案 B 7.(2019 雅礼中学月考)女性子宫肌瘤细胞中最长的 DNA 分子可达 36 mm,DNA复制速度约为 4 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 40 min 左右即完成。这是因为 DNA分子( ) A.边解旋边复制 B.每个复制点双向复制,使子链迅速延伸 C.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D.复制起点多,分段同时复制 解析 根据题意知,长为 36 mm 的 DNA 分子进行复制,如果只从一个位点复制需要的时间是 361 000 4

7、9 000 (min),而实际复制过程中只需要 40 min 左右即完成,由此可以推出该 DNA 分子复制时具有多个起点,多个起点同时分段复制,D 正确。 答案 D 8.一个双链均被32P 标记的 DNA 由 5 000 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 20%,将其置于只含31P 的环境中复制 3 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 DNA 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 1.3104个 B.复制过程需要 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 DNA 分子中含32P 的单链与含31P 的单链之比为 17 D.子代 DNA 分子中含32P 与只含31P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 解析 该 DNA 分

8、子中 AT 碱基对的数目为 5 000220%2 000(个),GC碱基对的数目为 5 0002 0003 000(个), 则该 DNA 分子中含有的氢键数目为 2 00023 00031.3104(个),A 正确;该复制过程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31)3 00021 000(个), B 错误; 子代中含32P 的单链与含31P 的单链之比为 2(2322)17,C 正确;子代中含32P 与只含31P 的 DNA 分子数之比为 2(232)13,D 正确。 答案 B 9.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10 条, 其中染色体中的 DNA 分子用含3H的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

9、有3H 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2 代,则在第 2 次有丝分裂后期,1 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 条 B.40 条 C.20 条 D.10 条 解析 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 双链被含3H 的胸腺嘧啶标记,在不含3H 标记的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中一条链有3H 标记,另一条链没有3H 标记。在不含3H 标记的培养液中进行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一半染色体被标记,一半染色体没有被标记。 答案 D 强化点 3 说明基因与 DNA 关系的实例和 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0.(2019 三明一中)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

10、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基因是四种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而不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 1 个 DNA 分子 解析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控制生物特定的性状,A 正确;一个基因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B 正确;一个基因一般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C 正确;染色体细胞分裂间期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2 个 DNA 分子,D 错误。 答案 D 11.(2019 银

11、川一中期末)下列关于 DNA 或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 S 型菌的 DNA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构成 DNA 的碱基数等于构成基因的碱基数 D.利用 DNA 的特异性可以确认罪犯 解析 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 S 型菌的 DNA,A 正确;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正确;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因此构成DNA 的碱基数远远多于构成基因的碱基数,C 错误;利用 DNA 的特异性可以确认罪犯,D 正确。 答案 C 12.(2019 豫南九校期中)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

12、因通过 DNA 分子的复制而复制 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每个 DNA 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解析 一般情况下,一个 DNA 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 错误。 答案 C 13.(2019 静海一中调研)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NA 分子通常呈环状双链,即 H 链和 L 链。H 链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一个用于 H 链合成(简称 OH),一个用于 L链合成(简称 OL)。该 DNA 复制时,OH 首先被启动,以 L 链为模板合成 H链,当 H链合成约 2/3 时,OL 启动,以 H 链为模板合成 L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 DNA 分子,整个过

13、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复制方式不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B.H链全部合成时,L链只合成了 2/3 C.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 D.若该线粒体 DNA 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复制 3 次,不含15N 的 DNA 只有两个 解析 由图可知, 线粒体 DNA 为环状双链分子, H 链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 DNA复制时,OH 首先被启动,以 L 链为模板合成 H链,当 H链合成约 2/3 时,OL启动,以 H 链为模板合成 L链,因此两条链的合成是不同步的,但仍然遵循半保留复制。该 DNA 分子的复制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A 错误;根据题意,H链合成约

14、2/3 时,OL 启动合成新的 L链,所以当 H链全部合成时,L链只合成了 1/3,B 错误;由于线粒体 DNA 分子呈环状双链,故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C 正确;DNA 连续复制 3 次,最终形成 8 个环状 DNA 分子, 而不含15N 的链分布在 2 个 DNA 中, 因此子代 DNA 都含15N,D 错误。 答案 C 14.若用32P 标记“人类胚胎干细胞”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是 46 和 46、后期是 92

15、和 46 B.中期是 46 和 46、后期是 92 和 92 C.中期是 46 和 23、后期是 92 和 23 D.中期是 46 和 23、后期是 46 和 23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的分析:人体的一个正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条数为 46,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条数加倍(92),中期染色体条数与体细胞相同(46)。有丝分裂中期、后期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的分析:以 1 个 DNA 分子为例,双链被32P 标记,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 DNA 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时,每个 DNA 分子中都有 1 条链被32P 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时,只有一半的

16、DNA 分子被32P 标记,中期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而这两条没有分开的染色单体上,其中有 1 条被32P 标记,导致整条染色体也被32P 标记,后期时,由于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故只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答案 A 15.(2019 银川一中月考)下图是某 DNA 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序号代表的结构中文名称:_;_;_。 (2)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的碱基_。 (3)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以氢键相连,如果 DNA 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_(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4)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指_。 (5)

17、如果将14N 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 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 DNA 分子也复制四次,得到的子代 DNA 分子中含14N 和15N 的比例为_。 (6)若该 DNA 分子共有 a 个碱基, 其中含腺嘌呤 m 个, 则该 DNA 分子复制 2 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为_个。 解析 (1)由分析可知,图中是腺嘌呤,是脱氧核糖,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的碱基互补配对。(3)由于 GC 碱基对之间由 3 个氢键连接,而 AT 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如果 DNA 耐高温的能力越强,说明含有 GC 碱基对的比例越高。(

18、4)DNA中的遗传信息是指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5)DNA 复制 4 次, 获得 16 个 DNA 分子,根据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 2 个 DNA 分子同时含有14N 和15N,14个 DNA 分子只含有15N,所以子代 DNA 分子中含14N 的 DNA 分子和含15N 的DNA 分子的比例为 21618。(6)若该 DNA 分子共有 a 个碱基,其中含腺嘌呤 m 个,则鸟嘌呤个数为(a2m)/2。则该 DNA 分子复制 2 次,形成 4 个子代DNA,而每个子代 DNA 与亲代 DNA 相同,所以需要游离的鸟嘌呤为(a2m)/2(221)3(a2m)/2 个。 答案 (1)

19、腺嘌呤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相反 互补配对 (3)GC (4)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5)18 (6)3(a2m)/2 16.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若基因变化引起细胞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则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验证 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2)实验材料:基因变化的细胞、基本培养基、核糖核苷酸、14C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14C脱氧核苷酸、放射性探测显微仪等。 (3)实验原理:DNA 主

20、要分布在_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RNA主要分布在_中,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 (4)实验步骤: 分组编号 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设置对 照实验 加入适量的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 _ _ 培养 分别接种等量的_,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观察 分别选取培养基甲和培养基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观察_ (5)预期结果: 培养基甲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_; 培养基乙中_。 (6)实验结论:_。 解析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要验证 DNA 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可根据被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来判断。 答案 (3)细胞核 脱氧核苷酸 细胞质 核糖核苷酸 (4)加入等量的14C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基因变化的细胞 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放射性强弱 (5)细胞核 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质 (6)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