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336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 原电池原电池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基础巩固 1.关于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H 在铜片表面被还原后生成 H 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原电池的知识,由所给图示可知 Zn 为原电池负极,失 去电子被氧化质量逐渐减少; Cu 为原电池的正极。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Cu 极),电流流向则与电子流向相反。溶液中的 H 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 H 2。 答案 D 2.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

2、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 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某原电池反应为 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 含琼胶的 KCl 饱和溶液 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从理论上讲,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解析 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 和 AgNO3反应生成 AgCl 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答案 D 3.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 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 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

3、流方向为 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 Fe 和碳棒,则 X 为碳棒,Y 为 Fe C.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 XY 解析 由图示电子流向知 X 为负极,Y 为正极,则电流方向为 Y外电路X, 故 A 错;若两电极分别为 Fe 和碳棒,则 X 为 Fe,Y 为碳棒,B 错;负极上失去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 错;若两电极均为金属, 活泼金属作负极,故有活动性 XY,D 对。 答案 D 4.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

4、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2 4)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解析 Cu 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电池工作过程中,SO2 4不参 加电极反应,故甲池的 c(SO2 4)基本不变,B 错误;电池工作时,甲池反应为 Zn 2e =Zn2,乙池反应为 Cu22e=Cu,甲池中 Zn2会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进入乙池,以维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由电极反应式可知,乙池中每有 64 g Cu 析 出, 则进入乙池的 Zn2 为 65 g, 溶液总质量略有增加, C 正确; 由题干信息可

5、知, 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D 错误。 答案 C 5.关于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 2H 2e=H 2 D.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解析 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 选项正确;盐桥中的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 选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 极发生的反应为 Cu2 2e=Cu,C 选项错误;取出盐桥后不能形成原电池,铜 电极在反应后质量增加,D 选项错误。 答案 A 6.在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要强,b 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 pH 变大 B.a 是正极,b 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 a 极流向 b 极 D.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基本知识,难度不大,但概念容易混淆。电极 a、b 与电解 质溶液稀 H2SO4组成原电池。因活动性 ab(碳棒),所以 a 为电池的负极,b 为正 极。电极反应式: a(负)极:ane =an(氧化反应) b(正)极:nH ne=n 2H2(还原反应) 由于正极消耗 H ,溶液中 c(H)减小,pH 增大。在外电路中,电子由 a 极流出

7、经 电流表流向 b 极。 答案 B 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浓 HNO3,在烧杯中放入用铜线相连的铁、铅两个电极, 已知原电池停止工作时,Fe、Pb 都有剩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 比 Pb 活泼,始终作负极 B.Fe 在浓 HNO3中钝化,始终不会溶解 C.电池停止工作时,烧杯中生成了 Fe(NO3)3 D.利用浓 HNO3作电解质溶液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解析 开始时,电解质溶液是浓 HNO3,Fe 在浓 HNO3中钝化,所以开始时 Pb 是负极:Pb2e =Pb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 HNO 3变成稀 HNO3,Fe 变为原 电池的负极:Fe2e =Fe2。由于最终 F

8、e 有剩余,所以不会生成 Fe(NO 3)3。根 据 Pb 与浓 HNO3反应:Pb4HNO3(浓)=Pb(NO3)22NO22H2O,过量的 Fe 与稀 HNO3发生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可知反应 产生了有害气体 NO2、NO,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选 D。 答案 D 8.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 Al、Cu、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 =Al3 B.由 Mg、 Al、 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其负极反应式为 Al3e 4OH=AlO 2

9、 2H2O C.由 Fe、Cu、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Cu2e =Cu2 D.由 Al、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Cu2e =Cu2 解析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不能完全依赖金属的活动性,因为可能会出现特殊 情况:浓硝酸使铁、铝钝化;铝与 NaOH 溶液反应,而镁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等。 答案 C 9.锌铜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 Zn2e =Zn2 B.电池反应为 ZnCu2 =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 K 移向 ZnSO 4溶液 解析 在原电池中, 相对活泼的金属材料作负极,

10、 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 负极反应为 Zn2e =Zn2,正极反应为 Cu22e=Cu,因 Zn 失电子生成 Zn2 ,为使 ZnSO 4溶液保持电中性,盐桥中的 Cl 移向 ZnSO 4溶液。 答案 B 10.如图所示装置中,电流表 A 发生偏转,a 极逐渐变粗,同时 b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 是 Zn、b 是 Cu、c 为稀 H2SO4 B.a 是 Cu、b 是 Zn、c 为稀 H2SO4 C.a 是 Fe、b 是 Ag、c 为 AgNO3溶液 D.a 是 Ag、b 是 Fe、c 为 AgNO3溶液 解析 原电池工作时,a 极逐

11、渐变粗,同时 b 极逐渐变细,说明 b 极失去电子是 负极,a 极上金属离子得电子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先于 H 放电的金属阳离 子。 答案 D 11.某学生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Cu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64)。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导线中电子流向为_(用 a、b 表示)。 (2)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 0.64 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用 “NA”表示)。 (3)装置中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 KCl 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 中的 K 、Cl的移动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_(填字母)。 A.盐桥中的 K 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侧

12、烧杯移动 B.盐桥中的 K 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侧烧杯移动 C.盐桥中的 K 、Cl几乎都不移动 (4)若 将 反应 2Fe3 Cu=Cu2 2Fe2 设计成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_。 (5)下列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化学变化,请在每小题后的横线上注明能量的转化 形式。 电池总反应:ZnAg2OH2O=Zn(OH)22Ag: _; 2C2H25O2 点燃 4CO22H2O:_ _; 6H2O6CO2 光 叶绿体C6H12O6(葡萄糖)6O2:_。 解析 (1)锌铜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故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原电池中,电子 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子的流向为 ab。(2)0.64 g 铜的物质的量

13、为 0.01 mol,由 电极反应式 Cu2 2e=Cu 可知, 生成 0.01 mol 铜, 导线中转移 0.02 mol 电子, 电子数目为 0.02NA。(3)左侧烧杯中锌失电子变成锌离子,使得锌电极附近带正电 荷,吸引阴离子向左侧烧杯移动,右侧烧杯中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使得铜电 极附近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向右侧烧杯移动,故盐桥中的 K 向右侧烧杯移动、 Cl 向左侧烧杯移动。(4)由方程式 2Fe3Cu=Cu22Fe2可知,Cu 被氧化, 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u2e =2Cu2,正极 Fe3被还原,电极反应 式为 2Fe3 2e=2Fe2。(5)放电是通过原电池装置把化学

14、能转化为电能。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吸 收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答案 (1)ab (2)0.02NA (3)B (4)2Fe3 2e=2Fe2 (5)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能力提升 1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 Fe、Cu 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他 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 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_。 方案: 有人利用 F

15、e、 Cu 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 以确定它们活动性的相对强弱。 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 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_; 负极反应式:_。 方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 Fe、Cu 活动性相对强弱 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不能雷同): 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 解析 比较或验证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方案有很多,可以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 难易来判断或验证,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负极是较活泼的金属),也可以利用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完成。 答案 方案:Fe2H =Fe2H 2 方案: 2H 2e=H 2 Fe2e =F

16、e2 方案:把铁片插入 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片表面是否生成红色物 质(合理即可) FeCu2 =CuFe2 13.(1)控制合适的条件, 将反应 2Fe3 2I 2Fe2 I 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 极反应式为_。 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_(填“氧化”或“还 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 电流表读数为 0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 FeCl2固体,则乙中 的 石 墨 作 _( 填 “ 正 ” 或 “ 负 ”) 极 , 该 电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_。 (2)利用反应 2C

17、uO22H2SO4=2CuSO42H2O 可制备 CuSO4,若将该反应设 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 解析 (1)根据反应 2Fe3 2I 2Fe2 I 2,原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2I 2e =I 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2Fe3 2e=2Fe2,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当电流表读数为 0 时反应已平 衡,此时,在甲中加入 FeCl2固体,反应 2Fe3 2I 2Fe2 I 2向左移动。因 此,右侧石墨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I22e =2I;左侧石墨作负极,电极反 应式为 2Fe2 2e=2Fe3。 (2)Cu 作负极,O2在正极上得电子:O24e

18、4H=2H 2O。 答案 (1)氧化 2I 2e=I 2 还原 2Fe3 2e=2Fe2 正 I 22e =2I (2)O 24e 4H=2H 2O 14.已知可逆反应:AsO3 42I 2H AsO3 3I2H2O。 ()如图所示,若向 B 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 ()若改为向 B 中滴加 40%的 NaOH 溶液,发现电流表指针与()中偏转方向相 反。 试回答问题: (1)两次操作中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_ _。 (2)两次操作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 _ _。 (3)操作()中,C1棒上的反应为 _ _。 (4)操作()中,C2棒上的反应为 _ _。

19、解析 ()滴入浓盐酸,溶液中 c(H )增大,题给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I失去 电子变为 I2, C1棒上产生电子, 并沿外电路流向 C2棒, AsO3 4得电子变为 AsO3 3。 ()滴加 40%的 NaOH(aq)将 H 中和,溶液中 c(H)减小,题给可逆反应平衡逆向 移动,电子在 C2棒上产生,并沿外电路流向 C1棒,I2得电子变为 I ,AsO3 3变为 AsO3 4。 答案 (1)两次操作中均发生原电池反应,所以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 (2)两次操作中,电极相反,电子流向相反,因而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3)2I 2e=I 2 (4)AsO3 32OH 2e=AsO3 4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