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审美活动论_正式完整笔记

上传人:邂*** 文档编号:196501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_审美活动论_正式完整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章_审美活动论_正式完整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章_审美活动论_正式完整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 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的动力机制 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2.审美需要: (1)概念 指人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 自己的精神要求。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是人的 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2)特征:【简答】 生命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高级的精神追求: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马斯 洛:种想要变得越来越

2、像的本来样、实现的全部潜的欲望。) 3.审美理想: (1)概念: 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 的美。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2)特征:形象性+稳定性 (3)作用:【简答】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审美理想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4.审美趣味: (1)概念: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内在方面能力或鉴赏力; 外在表现兴趣和品位。 注:审美趣味与日常

3、趣味不同。 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存在着个体性与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2)特征: 第一,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第二,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他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3)判断审美趣味的标准(或者简述趣味无可争辩错误且有害):【简答】 第一,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审美对象,看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第二,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 /?1 7 (4)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简答】 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除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审美活动,积累起日益丰富的审美经验之外,更 主要的还在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理

4、想。 而审美理想的提高则不仅仅是一件审美活动自身的事情,审美理想在根本上是与主体的人生理想 相统一的。 因此,主体只有通过艰苦的人生实践切实地改进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审 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1.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即(审美活动的特殊性)【简答】 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是主体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独特方式,是对象能真实呈现自身的生 动过程。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审美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人生意味的诗意世界 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以摆脱直接功利为前提,但是指向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使 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

5、一:审美活动只受自身制约,但是也会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 约。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本真性或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简答】 a.超越性的存在方式: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方式。(审美活动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b.自由的存在方式: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c.应然的存在方式: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简答】 a.审美活动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人生意味的诗意世界; b.审美活动中主体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c.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

6、基本的存在方式; d.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永远随人生而不断变迁、深化和丰富。 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简答】 a.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 殊活动。 b.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c.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 /?2 7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作家绝不把自的作品看作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 麦克卢汉:电媒介的出现立即把艺术从囚衣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也创造了保罗克利、毕加索、布 拉克、爱森斯坦的世界。 补充选择题考点: 格尔把审美活动“看作种灵魂

7、的解放,摆脱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并精辟地提出“审美带有 令解放的性质”。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审美活动展示的是人的世界,只因人存在,审美活动体现着人生价值,具有价值性,它是实现人的 特殊的精神价值的活动。 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简答】 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 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审美活动与一般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审美活动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

8、价值 审美活动追求创造一个人性丰满的世界,包含对真和善的追求。 第二节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1.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简答 】 (1)审美对象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现实地生成、真实地显现出 来。 (2)在审美活动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 (3)在审美活动中,人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 (4)总之: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过程。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1.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主体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

9、神性的存在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基本环节: 惊异、体验和澄明。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跃出内在的精神召唤 ? /?3 7 惊异的特点:【简答】 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主体有审美 修养与能力,客体有独特之处。 (2)体验:陶醉其中,不离开对象,而是与对象倾心交流,去体悟与品味 审美体验的概念: 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 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 态。 主体陶醉其中,不离开对象,而是与对

10、象倾心交流,去体悟与品味。 特点: 整体性和根本性【(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刘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 2.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或主体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总结】简答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 中。 (1)惊异把客体对象从世俗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2)体验是主体在审美中被对象所吸引、震撼。 (3)澄明是达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和谐。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和显现 审美对象既具有一般对象共有的属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审美对象形成的三步骤: (1)审

11、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色彩、线条、形状、音响); (2)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 (3)审美对象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色彩、线条、形状、音响)多样统一: 色彩表情性+象征性 表情性:唤起人的感受与情感(黝黑青铜庄重VS洁白大理石优雅) 象征性:不同民族,颜色与特定内容形成固定联系(黄色皇权 红色圣餐) 线条情感意味 形状使事物具体可感 音响听觉对象。 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 简答 多样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和差异。 统一指审美对象各个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和映照,从

12、而有 机融合的内在关系。 ? /?4 7 补充: 杜夫海纳:审美对象不是别的,只是灿烂的感性。 桑塔耶那:感性的美不是效果的最大或最主要的因素,但却是最原始最基本而且最普遍的因素。 阿恩海姆:一切的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2.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如庄子“坐忘”,杜夫海纳-主体的“非 现实化”。 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和开放性 (1)非实体性: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的意象。 审美对象不等于审美客体,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的意象。 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非实体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

13、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的建构 过程。 审美对象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2)开放性: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审美活动发生理论 1.生物本能说 (1)德谟克里特 从人的自然天性来说明审美发生。如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 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2)博克 博克在其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中,把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能联系起来。他把人的基本情欲 分为两类: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 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 (3)达尔文

14、生物本能说影响最大的应首推达尔文的观点。达尔文是一位生物学家,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 察和研究,提出动物也有美感能力的观点。 (4)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 (5)对生物本能说的评价【简答 】 肯定之处:不仅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力地说明了审美的发生是有其伏根深远 的生物性基础的。 不足之处: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把动物的快感等 同于人的美感。 ? /?5 7 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讨论。 2.劳动说 劳动说在20世纪我国美学和文艺学领域曾一度占据

15、优势地位。 这一理论的主旨是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1)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说的主要观点【在毕歇尔基础上】 简答 ”劳动先于艺术” 人的心理本性潜在包含审美的要求,但是只有通过劳动使得这种潜在性转为现实性。 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的。 (2)对劳动说的评价 肯定之处: 观点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不足之处: 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劳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指向人的最高生存 理想即自由。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

16、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中间环节,但是劳动说 并未说明。 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以创造和使用工具为突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 2.普列汉诺夫功利性的观念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礼仪活动原始社会中最重要的中介因素 社会中介因素劳动 3.审美活动发生的重要标志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审美意识包括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 念、审美理想等) 审美意识的发生以人类原始意识的发生为前提。 4.原始意识的特征:(六性:具体、抽象、蒙昧、真实、神秘、创造) (1)首先,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 (2)其次,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 (3)再次,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

17、性。 5.审美意识从一般意识中分化出来:【是一个分离的过程】 人类超越自己原发性的自然需要,使之上升到社会文化的层次,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 体验到生命活动的韵律,意识到自身的创造、智慧和力量,并引起情感的愉悦和满足时,才会唤醒 人的审美需要。 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则是在距今3万一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才真正开始的。 ? /?6 7 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审美创造从实用到装饰。 原始人在物质生产中的装饰有两种: 装饰化的器物造型指经过装饰化的处理使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特征,不妨碍实用功能的器 物造型,它在陶器的生产和制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器物装饰是指在器

18、物既定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刻纹绘饰。史前彩陶纹饰是原 始人类精神生活和生命意识的一种形象表达形式,也是原始社会中最流行、最大众化的一种审美方 式。 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固定装饰和非固定装饰 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是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 固定装饰是指原始人通过刻痕等手段局部地且永久地改变自身的自然形态,以期达到某种观 念目的的装饰活动。【刻痕、刺纹、凿齿、穿耳、穿鼻、穿唇等、【黥面、文身中国新时期时 代】 非固定性装饰利用某些天然的或经过人工制成的物品,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使之或附着或悬 挂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从而达到美化自身的目的。【如带、索、坠、环、珠、管、笄】 原始

19、艺术的主要样式与特征雕刻、绘画、音乐、舞蹈 雕刻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雕刻作品,是在叙利亚的拉姆遗址出土的卵石小雕像,距今大约23万 年。【成熟:旧时代晚期】 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新石器时 代】主要是动物形象(狩猎活动) 音乐与舞蹈:世界最早的乐器:法国旧石器时代的长约108毫米的骨笛,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 一种乐器。 第二章重点大题 第一节 1.审美需要的特征 2.审美理想的作用 3.判断审美趣味的标准 4.审美活动的性质(每一点都是重点,包括下面的选择) 第二节 5.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和开放性(尤其是非实体性) 第三节 6.生物本能说和劳动说的内涵,以及对生物本能说的评价 ? /?7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成人/电大/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