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 1 章章 种群及其动态种群及其动态 重点突破练重点突破练( (一一) ) 题组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 1下列叙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某地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为 1.071 B近年来,某市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的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答案 C 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 出率等。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 项符合 题意。 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式 B调
2、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和某种蛇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很精确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 无关 答案 B 解析 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蛇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 记重捕法,B 项错误。 3 下图为某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及平均死亡率(虚线), 与该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关系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影响种群密度 B资源量是影响该种群数量最主要的内部因素 C资源量长期小于 R 会导致该种群密度降低 D随着资源量的增加,此种群的 K 值可以无限增大 答
3、案 C 解析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 A 错误;资源量是外部因素,B 错误;资源量长期小于 R 会使出生率长期小于死亡率,导致 该种群密度降低,C 正确;据图示可知,随着资源量的增加,该种群的 K 值增大到一定程度 后不再增加,D 错误。 4 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 对农作物危害严重。 某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 100 个鼠笼,放置 1 夜后,统计所捕 获的鼠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 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
4、到的调查数据如下。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由此得出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288 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 100 m2有 3.6 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 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2.51 答案 D 解析 由于平均每 100 m2有 3.6 个洞口,则 1 hm2有 360 个洞,洞口数田鼠数360144 2.51,D 正确。 5如图为某
5、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 为食, 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发生变化, 则这种变化与下列选项中的坐标曲线相符的是( ) 答案 A 解析 由于入侵的物种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所以该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减小。 6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依次为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 错误。 题组二 种群的数量
6、变化 7下列有关种群呈“S”形增长和“J”形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呈“S”形增长的种群都有 K 值 B“S”形曲线形成的条件是资源、空间有限等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形增长 D呈“J”形增长的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 C 解析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S”形增长,C 项错误。 8 (2019 天水秦州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 若 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 K 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C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 Y
7、 与曲线 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答案 C 解析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至 0,但出生率不小于死亡率,C 错误。 9 (2020 遂宁质检)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 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开展了持续 4 年的跟踪 调查,计算其 L 值(L当年末种群数量/前一年末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 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这 4 年中甲种群的数量保持不变 B第 12 年甲、乙两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不同 C第 2 年末乙种群的数量一定大于甲 D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答案 D 解析 这 4 年中,甲种群的 L 值均为 1
8、.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 不相等,A 项错误;第 12 年甲、乙两种群年龄结构类型相同,都是增长型,B 项错误;第 2 年末甲种群的 L 值小于乙种群,但第 2 年末乙种群的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 项错误;只要 是 L 值大于 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题图可知,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 大值,D 项正确。 10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 a 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 点为衰退型 Ba 点和 c 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 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 K
9、值为 2b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 答案 C 解析 c 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所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 项错误;c 点比 a 点种群数 量大,所以 c 点种内竞争程度较高,B 项错误;b 点对应于种群的 K/2,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 K 值为 2b,C 项正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 第 二次捕获中被标记个体数, 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 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 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D 项错误。 11蝼蛄主要以农作物的根为食,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蝼蛄 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
10、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的 57 月间,蝼蛄都呈“J”形增长 B从总体来看,这三年每年年底蝼蛄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 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来看,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约为 10 只 D每年 1011 月份引起蝼蛄种群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 答案 A 解析 每年的 57 月,温度适宜,农作物繁盛,蝼蛄的生存条件接近理想条件,因此种群数 量会呈“J”形增长;因在作物生长期蝼蛄数量较多,对作物危害很大,在年底蝼蛄数量少的 时候应进行防治;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不应仅以过冬期的数量为依据;从总体 来看,每年蝼蛄的种群数量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剧烈波动,
11、因此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温度和食物来源。 12下图中的曲线 14 是 W、X、Y、Z 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物质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 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 1、2、3、4 正确配对( ) AW、X、Y、Z BX、Y、Z、W CY、Z、W、X DX、Y、W、Z 答案 C 解析 W能无限增殖,与图 3 对应;X食物耗尽且有害物质积累,种群数量将会下降, 与图 4 对应;Y
12、食物耗尽,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短期内数量不会减少,与图 1 对应;Z由 于能利用原来的废物,所以种群数量仍可增加,与图 2 对应。 13如图 1 是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 2 是草原上甲、乙、丙三个种群在不同繁殖期 的个体数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表示_, 制约某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直接因素有_(填数字)、 迁入率、 迁出率。 (2)根据图 2 分析,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越来越大的是_。 (3)某地引入了 24 只新动物,若该动物种群数量年增长率为 a,则第 10 年,种群数量将会达 到_只。 (4)持续数年调查该地田鼠的种群数量,发现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
13、田鼠 数量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 答案 (1)种群密度 、 (2)甲 (3)24 (a1)9 (4)不同季节食物的多少不同 解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故图 1 中表示种群密度。制约某城市人口数 量增长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分析图 2 可知,甲种群中处 于繁殖前期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乙种群中处于繁殖前期和后期的个 体所占比例相当,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丙种群中处于繁殖后期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年龄 结构属于衰退型。因此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越来越大的是甲。 14泰山是我国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含森
14、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 系统,其中白鹳、红隼等动物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甸上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做到_。 (2)林业部门对泰山部分地区某次“拟松材线虫”(一种松树上的寄生虫)暴发和防治过程中的 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_点首次进行了农药防治,且随着农药使 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种群数量超过了经济阈值,产生了经济危害;在_点开 始引入了“拟松材线虫”的天敌,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拟松材线虫” 的数量发生 ef 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 答案 (1)随机取样 (2)a e “拟松材线虫”的出生率
15、小于死亡率 解析 (1)用样方法取样时应注意做到随机取样。(2)分析图示可知,a 点之前,随着时间的推 移,“拟松材线虫”的种群增长迅速,a 点之后,“拟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迅速降至经济 阈值以下,说明在 a 点首次使用了农药,且治虫效果非常显著;在随后的 b、c、d 三点,种 群密度下降后又很快上升,并逐渐上升至经济阈值以上,说明 b、c、d 三点又重复使用了农 药,但是随着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除了利用上述方法,还可利用生物间的 捕食关系, 引入“拟松材线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且防治的效果持久而稳定。 由 e 点到 f 点, “拟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快速下降,从种群特征考虑,致
16、使其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拟 松材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15(2020 衡水模拟)如图 1 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2 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 1 中的K 2对应图 2 中的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量 是第一年的 倍,则 为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的定值。 (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现类似 “J”形曲线的增长,原因是_。 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 2 中_点进行捕捞。 (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 10 mL 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_的方法调 查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_。培养足够长的时间 后酵母菌会呈现图 2 中的_(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答案 (1)a 大于 (2)不一定 生物适应环境会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不适应环境就 不会呈现 b (3)抽样检测 轻轻振荡几次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