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319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4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核心素养专项练 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 12 题。 1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 夏季暴雨集中 城市化水平高 地势低平 春季台风频繁 A B C D 2要缓解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 修建水库 加固沿海大堤 人工降水 修建入海新河 A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 第 1 题, 海河流域地势低平, 易积水;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雨, 地表径流量大。 第 2 题,修建水库,调节海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加固沿海大堤,主要 解决的是海水入侵问题;人工降水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不均而采取的措施

2、;修建入海新 河,有利于汛期河水的下泄,从而缓解洪涝灾害,故选 B。 (2020 山西太原五中月考)读下图,回答 34 题。 3图中某地高速公路一侧的坡面防护设施的主要功能是( ) A挡风升温,防御寒潮 B减缓坡度,防御地震 C降低风速,防御台风 D加固坡面,防止滑坡 4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东南丘陵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降水强度更大 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植被覆盖率更高 A B C D 答案 3.D 4.B 解析 第 3 题,读图,该坡面位于高速公路一侧,通过工程措施加固,可以防止滑坡,D 正 确;该坡面防护设施无法抵御寒潮和地震,A、B 错;不明确该公路的位

3、置,无法得知该地 是否受台风的影响,且该坡面防护设施也无法防御台风,C 错。故选 D。第 4 题,相比于东 南丘陵而言,我国西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运动更为强烈,地表多松散堆积物;同 时,西南地区地形更为复杂崎岖,所以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正确;我国西南地区和 东南丘陵地区均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强度差异不大,错;植被覆盖率更高,则滑坡、泥石 流灾害相对较少,与题干矛盾,错。故选 B。 (2020 北京朝阳区期末)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前准备的重要手段。 据此完成 56 题。 5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 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

4、灾害是( ) A旱灾 B泥石流 C洪涝 D寒潮 6北京市在太阳宫公园等处建设了大型应急避难场所。下列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 B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 C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 D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 答案 5.C 6.B 解析 第 5 题,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针对的是洪涝灾害。第 6 题,应急避难场所是为 人类躲避灾害而提供的避难空间,这里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故 A 不符合题意; 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水电设施、 应急厕所等基本设施配置,也就是应该备齐充足的水和基本的

5、救生物资,故 B 正确;应急避 难场所可建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等交通便利的地区,不适合建在远郊 区县,故 C 不符合题意;应急避难场所不得作大型停车场,故 D 不符合题意。 2017 年 8 月 8 日 21 时 19 分,四川九寨沟发生 7.0 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向全国用 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其中成都市提前约 71 秒收到预警信息,汶川县提前约 44 秒收到预警 信息,为人们逃生赢得了时间。据此完成 78 题。 7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A电磁波的速度比地震波快 B该系统在震前作了预报 C成都较汶川地震构造稳定 D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快 8专家指出,此次地

6、震所处的位置为岷江断裂带与东昆仑断裂带东部相交地带。要监测断裂 带的微小移动,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C遥感(RS) D虚拟现实技术(VR) 答案 7.A 8.B 解析 第 7 题,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 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千米, 而电磁波的速度为每秒 30 万千米。因此,可以利用这一速度差产生的时间差发出预警。故选 A。第 8 题,监测断裂带的微小移动,需要对地理位置精确定位,因此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 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故选 B

7、。 2021 年 1 月 6 日7 日,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局地降温幅度超 10 ,1 月 7 日早上济南市区最低气温为18.3 , 创有气象记录以来 1 月上旬最低气温。 据此完成 9 11 题。 9界定寒潮的标准有( ) 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8 及以下 有大风、 雨雪、 冻害等现象 气温 24 小时内下降 8 以上 该日最低气温下降到 4 以下 A B C D 10寒潮主要发生在( )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深秋到初春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夏秋季节 A B C D 11影响我国的寒潮( ) A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B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C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

8、区 D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剧烈影响 答案 9.D 10.A 11.B 解析 第 9 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界定寒潮的标准主要有“有大风、 雨雪、 冻害等现象”“气 温24小时内下降8 以上”且“该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 以下”, 可知正确, 错误。 故选 D 项。第 10 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 时节,可知正确。故选 A 项。第 11 题,影响我国的寒潮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影 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A、C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 伯利亚地区,B 正确。影响我国的寒潮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的影响不明显,D 错误。故选 B 项。 (

9、2020 北京市西城区期末)2018年9月4 日, 强台风“飞燕”登陆日本西部。 读“台风飞 燕路径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12强台风“飞燕”形成于( ) A东北太平洋 B西北太平洋 C印度洋南部 D印度洋北部 13当台风来临时( ) A迅速到临时建筑下避雨 B应沿台风移动方向逃离 C可去台风中心拍照观测 D应尽快切断电器的电源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 1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强台风“飞燕”形成于西北太平洋,B 对。第 13 题,临时 建筑一般不稳固,台风的狂风暴雨往往会导致其倒塌,A 错;不能沿台风移动方向逃离,B 错;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不能去台风中心拍

10、照观测,C 错;应尽快切断 电器的电源,D 对。 下图为“我国某时段干旱灾害的分布图”(阴影颜色越深表示灾害程度越重)。读图回答 1416 题。 14图示干旱严重地区主要包括( ) A晋冀豫 B鄂豫皖 C湘鄂赣 D黔滇桂 15图中严重干旱区的旱情最有可能发生的时段时( ) A45 月 B78 月 C1012 月 D13 月 16该灾害对当地哪种农作物生长危害最大( ) A油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答案 14.C 15.B 16.D 解析 第 14 题, 结合图示信息判断, 图中发生严重干旱的地区主要是湖南、 湖北和江西一带, 故选 C。第 15 题,结合图示信息判断,图中发生严重干旱的地区

11、主要是湖南、湖北和江西一 带,在每年的 78 月,由于雨带北移至华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伏旱天气,干旱区较严 重,故选 B。第 16 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 78 月干旱灾害严重,此时正值水稻的生长 季节, 对水分的需求量大, 若干旱缺水, 会导致水稻因缺少水分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故选 D。 (2021 河南安阳市期末)2020 年“抗疫”期间,江苏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 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 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据此完成 1718 题。 17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数字

12、地球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A B C D 18健康码能够识别居民疫情健康信息的原理是借助手机的以下功能( ) 查询疫情分布 记录移动轨迹 获取每日体温 共享用户信息 A B C D 答案 17.B 18.D 解析 第 17 题, 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 所以必须要用到的 一个就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也就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次还需要对疫情防 控地区的疫情跟踪记录和分析来划分高、低风险区,这就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故选 B。 第 18 题, 健康码是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的行程记录生成的, 所以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就 是对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技术,所以需要记录移动轨迹和用户授权移动或者其他电信公 司获取权限来查询行程轨迹,所以需要用户共享行程信息。手机可以查询疫情分布,但是不 是健康码识别的主要原理,手机无法获取每日体温。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