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6107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 100 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 000 立 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缺水形势异常严峻。据此完成 12 题。 1.造成北京缺水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大 B.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C.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D.北京地区河流不多,水量不大 2.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发展高新技术产

2、业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开采地下水 实行阶梯式 水价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北京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造成北京缺水严重 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口数量多,水资源总量小是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 高,工业用水随之增多,人为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第 2 题,为了保护水资源, 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生活用水实行一水多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少 重工业的用水量,提高水价等。 答案 1.B 2.C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的比值。下图为安徽省 2000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完成 34 题。 3.2004

3、2009 年,安徽省( ) A.能源消费总量低于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 B.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C.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D.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呈负相关 4.现阶段,降低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措施是( ) A.控制经济增速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优化经济结构 D.促进清洁能源开发 解析 第 3 题, 从图中无法判断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和全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故 A、B 无法判定,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上升,经济也与 全国一样快速增长, 由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概念可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 呈正相关。第 4 题,安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

4、降低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要 增长,结构要优化,清洁能源要开发,这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现阶段主要 措施。 答案 3.C 4.B 2019 年 10 月 14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 1996 年中国的粮食问题之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 白皮书。20 多年来,与世界比较,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 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据此完成 57 题。 5.1996 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B.中国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 C.中国出现了粮食危机 D.正面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 6.2018

5、 年中国粮食产量比 1996 年增产 30%以上。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的 原因是( ) 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化肥、 农药施用量增加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 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A. B. C. D. 7.2015 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与此同时,粮食进口不断增加,近年来我 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 耕地面积减少 人口数量增多 生活水平提高 谷物不能自给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本题适合用排除法,1996 年,中国的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都没 有解决,因此选项 A、B 错误。当时中国人均粮食大于世界平均水平,没有出现 粮食危机。所以

6、A、B、C 选项不正确,故选 D。第 6 题,粮食总产量,主要取 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产。1996 年至 2018 年期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等快 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耕地面积不可能大量增加,错。化肥、农药的使 用,减少农业病虫害,增产增收,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 生产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总产量,对。农业科技水平提 高,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对。故选 D。第 7 题,中国粮食产量连续 12 年增 产,但进口量却不断增加,因此粮食进口数量增加原因,不在中国粮食产量上, 而是在消费量上,错。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消费粮食总量就不断增 加,而且随着社会经

7、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 谷物能自给,错误。故选 B。 答案 5.D 6.D 7.B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 89 题。 8.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 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适 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 B. C. D. 9.近年来,江苏海域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解析 第 8 题,连云港降水集

8、中在夏季,春秋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 晒盐,正确;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目前不是解决当前用 水紧张的主要途径,错误;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正确;连云港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潮汐能,错误。故选 C。第 9 题,我国实施 “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渔类的繁殖、恢复提供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 源的再生能力,故 B 项正确。 答案 8.C 9.B 读“中国与世界10个人口最多国家的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10个人口 最多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 。据此完成 1012 题。 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 国家 安全度 国家 高安全度国家 美国、A、巴西 一般低安全

9、度国家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次低安全度国家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 B 10.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 A.林木蓄积量大 B.煤炭储量丰富 C.水资源蕴藏量丰富 D.耕地面积大 11.表中 A、B 两个国家分别是( ) A.澳大利亚、法国 B.朝鲜、德国 C.俄罗斯、日本 D.意大利、伊拉克 12.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矿产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解析 第 10 题,根据所学我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来看,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 第一位, 能源矿产优于十国平均值,

10、因此 B 正确。第 11 题,从所给的四个选 项所示国家来看:俄罗斯资源最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蕴藏量均居世界 前列,说明属于高安全度国家;而日本地狭人稠,资源中只有森林资源较丰富, 其余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埋藏量极少,90%以上都需要进口。因此 C 项符合。第 12 题,印度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比如煤、铁、锰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印度人口 居世界第二位,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C 符合题意。 答案 10.B 11.C 12.C 读“20012005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完成 1314 题。 13.关于 20012005 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11、 ) 20042005 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20042005 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总体上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 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 B. C. D. 14.关于 20012005 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解析 第 13 题, 分析图示可知, 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20032004 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 天然气生产量增速快。第 14 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3 年天然气

12、的 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 20042005 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 求)。 答案 13.B 14.D (2020 河北衡水实验中学 9 月大联考)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20032012 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 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 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 1517 题。 种类 2012 年 2003 年 产量(万吨) 比重(%) 产量(万吨) 比重(%) 粮食 58 957 100 43 070 100 稻谷 20 429 34.7 16 06

13、6 37.3 小麦 12 058 20.5 8 649 20.1 玉米 20 812 35.3 11 583 26.9 大豆 1 315 2.2 1 539 3.6 其他 4 343 7.4 5 233 12.1 15.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16.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 最可能是( ) A.东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17.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4、.相对节省土地 B.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 C.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D.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解析 第 15 题, 增产率是增产量与 2003 年产量之比, 通过计算可知粮食、 稻谷、 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 36.9%、27.2%、39.4%。贡献率为各作物增产量与粮食增产 总量之比,计算可知玉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故选 B。第 16 题,东北地区 适宜玉米和大豆生长,且土地资源丰富,该地进行这种调整的规模可能最大。故 选 C。第 17 题,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会导致低产作物种植规模缩小,加剧低产 作物的供需矛盾,如大豆大量被玉米取代,会导致大豆更加短缺,加剧大

15、豆供需 不平衡,B 不正确;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低产作物种植规模缩小,高产作物种植 规模扩大,相对“节省”了土地;随着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入,从长远来看种 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 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故选 B。 答案 15.B 16.C 17.B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20 题。 18.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特有的缺点是( ) A.黑暗 B.低温 C.缺氧 D.海冰破坏 19.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好 20.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

16、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底钻井平台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解析 第 18 题,陆地的两极地区在极夜期间也有黑暗和低温现象,陆地上海拔 高处也存在缺氧现象。 第 19 题, 海洋中目前尚无常住人口, 不存在人口的搬迁。 第 20 题,海底钻井平台是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 答案 18.D 19.D 20.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互通带动区域经 济发展,得到沿线各国

17、积极响应。 (1)分析中国境内“一带”与“一路”沿线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及原因。(6 分) (2)从能源安全和资源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对我国的战略意义。(4 分) (3)我国倡导“一带一路”给中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4 分) 解析 第(1)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处我国内陆,主要途经我国西北内陆、中 亚等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沿途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湖 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以陆路运输为主。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我国东 部沿海经太平洋沿岸向西至印度洋等沿岸国家, 沿途所到之地均位于沿海平原地 区,海岸线漫长,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第(2)题,

18、我国 能源资源严重依赖进口,部分非能源矿产资源进口量也呈增长趋势。“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可扩大我国资源进口渠道,利于资源进口多元化。我国经济迅猛发 展,油气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进口量日益增长,对国外依存度较高;目前我国油 气资源、矿产资源进口渠道单一, “一带一路”将新增陆路及海路进口通道,有 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在资源方面的 合作未广泛有效展开, “一带一路”将拓宽合作渠道。第(3)题,我国倡导“一带 一路”对中亚地区国家而言,可以拓宽中亚与其东、西两面的发展空间,为其解 决了系列发展问题,还可以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商业、旅游业等多方 面加强沿

19、线各国的合作交流。 答案 (1)“一带”:地处内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湖较少;以铁(陆) 路运输为主;“一路”: 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海岸线长;水陆空交 通发达。 (2)随经济迅速发展,我国油气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增高;“一带一 路”将有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加强拓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 在资源方面的合作渠道。 (3)中亚地区国家位于亚欧大陆要冲,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内陆,长期深 受交通不便的制约和困扰, 发展相对落后, 急需资本、 技术, 而通过“一带一路” 的互联互通建设为中亚地区国家向东、 向西发展提供了可能, 并且还可以在能源、 交通基础设施、农业

20、、商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加强沿线各国的合作交流。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 2018 年 11 月 25 日,长约近千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自西向东遭遇大风 沙尘天气袭击,多地出现沙尘暴。图 1 为我国河西走廊区域图。 图 1 材料二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被称为“世界风口”, “风”“光”能源无 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图 2 为“风”“光”发电 景观图。 图 2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河西走廊沙尘暴形成的原因。(8 分) (2)从自然资源利用角度分析玉门“风”“光”发电的意义。(8 分) 解析 第(1)题,河西走廊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

21、置角度进行分析。从 海陆位置看,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从相对位置 看,河西走廊北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个大沙漠,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河 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 形成 “狭管效应” , 多大风, 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动能。 第(2)题,玉门“风”“光”发电的意义可以从自然资源利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均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风”“光”发电可以 减少对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量。发展“风”“光”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资源和风能资源。发展“风”“光”发电,可以实现风能、光能互补,保证能源 的稳定供给。发展“风”“光”发电,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

22、成本等。 答案 (1)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北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个大沙漠, 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位于祁连山以北,形成“狭管效应” ,多大风,形成 大风提供动能。 (2)减少对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量;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 可实现 风能、光能互补;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独岛(竹岛)位于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朝鲜、韩国和日本都宣称对该岛拥 有主权,目前该岛处于韩国实际控制之下。 材料二 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是千岛群岛向南延伸部分。目前在俄罗斯的实际 控制之下,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或北方四岛。 材料三 钓鱼岛处于我国

23、东海大陆架上,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 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场所谓的从日本民 间所有者手里“购买”钓鱼岛的闹剧。 (1)分析我国钓鱼岛与独岛(竹岛)气候特征的共同点。(6 分) (2)最近,俄罗斯邀请中国和韩国共同开发南千岛群岛。简析开发该区域的优势 条件。(4 分) (3)日本斥巨资“购买”钓鱼岛,你认为日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分) 解析 第(1)题,两岛都是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然后分析气温和降水即可。 第(2)题,附近海域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底石油、天然气丰富。 四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温泉和地热资源。金、银

24、、铁等金属和稀有 金属矿产丰富。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对专属经济区概念的理解,专属经济区 是指海岸线向海洋延伸 200 海里的区域范围,在这一范围内,专属国享有勘探、 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岛虽小,但一旦拥 有,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小岛各个方向拥有 200 海里(约 125 600 平方海里)的资源 管理权限。 答案 (1)两岛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两岛的气候均具有海洋性, 冬季降水量也较多。 (2)海运便利;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海域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 (3)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24.(2020 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考)阅读

25、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粮食生产需要占用耕地资源。 不同地区之间的粮食交易可以看作是相应区域间的 耕地交易,这部分耕地可称之为虚拟耕地。虚拟耕地流出区一般会承受很大的生 态和发展压力。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性,虚拟耕地流入区应该对虚拟耕地流 出区实施生态补偿。图甲示意我国 20012015 年各省(市)虚拟耕地净流入/流出 年份数量统计(注:统计数据未包含港澳台),图乙示意我国虚拟耕地流动格局。 省(市) 净流入年份 数量(个) 净流出年份 数量(个) 省(市) 净流入年份 数量(个) 净流出年份 数量(个)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26、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15 15 4 15 0 5 0 0 15 15 15 1 15 3 1 0 0 0 11 0 15 10 15 15 0 0 0 14 0 12 14 15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3 0 15 15 15 2 2 15 11 15 14 9 15 0 0 12 15 0 0 0 13 13 0 4 0 1 6 0 15 15 图甲 图乙 (1)我国虚拟耕地空间流动有“北耕南流”的特点,试分析其原因。(4 分) (2)在表中选择一个符合“省份 C”特征的北方省(市),简述其某些年份会成为虚 拟耕地

27、流入区的主要原因。(4 分) (3)列举虚拟耕地流出区可能承受的生态代价。(4 分) (4)简述生态补偿对虚拟耕地流出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6 分) 解析 第(1)题, 根据图甲我国 20012015 年各省(市)虚拟耕地净流入/流出年份 数量统计分析可知,北方省份为虚拟耕地流出区。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及土地资源 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但 由于人口较少,消费量较小,所以成为虚拟耕地流出区。第(2)题,结合题干及 材料可知,符合某些年份会成为虚拟耕地流入区的省份为“省份 C 类”城市, 据此进行分析,表中的河北、辽宁、山东均为符合“省份 C”特

28、征的北方省。主 要是由于我国粮食生产区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多自然灾 害和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导致粮食产量不稳定,所以某些年份成为 虚拟耕地流入区。第(3)题,结合材料及前面分析,虚拟耕地流出区主要为粮食 产量剩余的省份,一般属于粮食大省,因此这些省份,粮食种植面积大,化肥、 农药使用量多,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同时发展种植业需要大量的灌溉水 源,会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可能会导致植被的破坏,带来水 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第(4)题,本题考查实施生态补偿的作用,实施 生态补偿,可以保护和改善虚拟耕地流出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业集约化水 平,促进粮食产量提高;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 (1)原因:虚拟耕地流出区(北方省份):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地广人稀),粮 食产量高;消费量较小。(从虚拟耕地流入区角度回答也可) (2)河北/辽宁/山东(任选其一)。 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影响 大,产量不稳定。 (3)农业污染(水、土壤等污染);地下水开采过度; 植被衰退;土壤侵蚀。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造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促进 粮食产量提升;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3